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牛錦衣衛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4章 溫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4章 溫州

第454章溫州

有時候蘇瞻真的有點佩服閩中元的,這條老狐狸不聲不響的就給人挖了個這麼大的坑。之前一直派人盯著閩中元,卻沒發現半點跡象。

新月山的事情肯定要管的,但絕對不是現在。新月山就是個龍潭虎穴,蘇某人要是進了新月山,估計會死的連渣滓都不剩,什麼副按察使,什麼錦衣衛千戶,什麼連中三元,新月山附近那幫子小土司可不會把這些當回事兒。敢跟他們搶黃金,就算是布政使來了也是照砍不誤。新月山幾大勢力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那山上可是金礦啊,誰看到不眼紅?哪家不想據為己有?盛家、贏家、李家、馮家,之所以跟別人打得不可開交,就是因為不想分享新月山。

張紫涵緊蹙著眉頭,思考著新月山的問題,良久之後,將信扔到了火爐之中,“新月山就是個死局,誰去都沒用。哼,這可是個陷阱啊,閩中元那些人倒是打的好算盤。”

蕭綺月急匆匆的走過來,伸手抓住了蘇瞻的胳膊,“你可千萬不要去新月山,我前些年就聽人說起過,那地方的人根本不把朝廷法度當回事兒,說殺人就殺人。好多商隊去溫州府或者處州府,都是繞著景寧那片地方的,反正,咱不去新月山,若是死在那地方,就太冤了。”

蘇瞻微微一笑,拍了拍蕭綺月的手背,“好了,你也別擔心,你看本公子像是那種不知死活的蠢貨麼?放心吧,公子我心裡有數,還沒把你們娶進門呢,我可捨不得死!”

“呸,胡說八道什麼呢?”張紫涵抬腳踢了蘇瞻一下,明明很嚴肅的事情,被蘇瞻這麼一鬧,反而輕鬆了許多。張紫涵是有些同意蕭綺月的看法的,最近這段時間,說什麼也不能去新月山的,這個時候去那鬼地方,幾乎等同於找死。不過,不管不問,一直待在杭州城,也有些說不過去,“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這兩天你還是動身離開下杭州吧。”

“嗯,這兩天便動身,這次,你和綺月就留在杭州吧,按察司這邊.....”蘇瞻雖然沒有明說,但張紫涵和蕭綺月都明白。陶甑和顏棗最近鬥得不可開交,眼看著就要分出勝負了,正是爭奪按察司大權的好機會,這個時候可不能沒人坐鎮杭州城。

張紫涵點點頭,小聲道:“按察司這邊你就放心吧,顏棗已經沒多少退路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找我們幫忙。倒是你,要用什麼理由避開新月山?”

“呵呵,本公子早有主意,前些日子溫州府不是送來一件關於瓷器的案子麼?我先以查瓷器為由去溫州府待著,趁著這段時間,多瞭解下新月山的情況!”

“嗯,去新月山的事情能拖就拖,總之,我覺得要解決新月山的事情非常麻煩,或許,我們可以在新月山之外想法子!”張紫涵雖然有些想法,但這些想法都很模糊。至少有一點,她覺得自己沒想錯,如果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新月山上,估計到死都不一定能想出主意來。新月山就是死局,無法可破,贏家、盛家、馮家可都盯著這塊肥肉呢,後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李家。別看三家快把豬腦子打出來了,可要是有外部勢力介入新月山,這幾家就會不約而同的結成短暫的盟友,把外部勢力趕出去。

之前朝廷藉著安撫百姓,調節幾家關係為由,出兵景寧,結果景寧幾大世家立馬結盟,照著朝廷兵馬一頓胖揍。幾千大軍都被揍成了豬頭,蘇公子乾巴巴的一個錦衣衛千戶,有算個啥?

蘇瞻聽得出張紫涵話中的關切,他脖子向後仰了仰,枕在艾米的胳膊上,口中喃喃自語,“新月山之外?新月山之外?”

張紫涵一番話倒是提醒了蘇瞻,景寧畲族幾大世家的矛盾因新月山而起,可想在新月山上邊打主意,根本是死路一條。或許,繞開新月山,是個不錯的主意。說到底,一切都是利益,如果當有一種利益高於新月山金礦時,新月山的問題就沒那麼嚴重了。現在,就算想跟那幾家談新月山問題,人家也不跟你談,我直接動刀子搶就完事了,跟你談個屁?可要是有了其他利益糾葛,事情完全可以談的嘛。

拍拍額頭,蘇公子面露微笑,“哈哈,有主意了,搞不好,要解決新月山問題,還要看朱老三那邊能不能鬧騰出點動靜了。”

“太子殿下?”蕭綺月纖手託著下巴,眉宇間滿是茫然之色,不是新月山問題麼,跟太子有什麼關係?太子遠在京城,他也管不到這裡啊。

張紫涵跟蘇瞻幾乎每天都膩在一起,只是稍一琢磨,就有些明白蘇瞻的意思了。想通關節,她不由得翻了個白眼,“你不會是在說你跟太子弄得那個什麼海盜艦隊吧?”

“涵涵,你會不會說話啊,什麼海盜艦隊?這話多難聽,明明就是海貿艦隊,本公子和太子可是要建立一支當世無敵的海上艦隊。呵呵,你們也別翻白眼,你們可知道海貿的利益有多大?據錦衣衛不完全統計,光浙江、福建沿海走私貿易,每年利潤摺合白銀多達五十萬兩之巨。你們想想,這還只是走私,如果我們開放海禁,官方碼頭,官方船隊,貿易繁茂之下,利潤會是多少?”

五十萬兩?蕭綺月對這個數字並沒有太大反應,因為她不是那種沒見過錢的女人,不說別家,就蕭家世代經商,也能拿出幾十萬兩白銀來。如此一比較,浙江、福建兩地走私利潤五十萬兩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可張紫涵的反應就有些吃驚了,她涉足官場,對朝廷方方面面都比較瞭解。大明往年一年賦稅也就四百萬兩到五百萬兩之間,最近這幾年更慘,只有區區三百萬左右。誰曾想光一個浙江、福建小小的海貿走私,利益竟然達到了大明賦稅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六分之一。

浙江、揚州府、蘇州府作為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每年提供的賦稅有一百萬兩麼?單說浙江,就算足額上交賦稅,一年也超不過五十萬兩。如此一想,海貿走私的利潤真的是太可怕了,怪不得朝廷嚴令海禁,還有這麼多人冒著殺頭的危險搞走私。海貿,簡直就是暴利啊。

走私,屬於暴利,如果開放某一處碼頭,朝廷不再海禁,非走私海貿,利潤肯定比走私少不少。可那時候海貿規模幾倍規模擴大,最後所得利益只會多不會少。說句不是吹牛的話,只要開放碼頭,有一支龐大的海貿艦隊,在大航海時代分上一杯羹,別說五十萬兩,就是一年弄到四百萬兩白銀,海貿一年頂大明一年稅賦,絕對不是問題。

海貿,為何如此誘人?西方那些皇室丟下臉皮,砸鍋賣鐵造艦隊,圖的什麼?就因為海貿得到了收入,比國家一年稅收還多。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伊比利亞雙雄,聽上去牛哄哄的,其實日子並不好過,比起大明來,他們就是一群窮人。可自從開闢航海之後,這倆窮鬼突然發現,國內那點稅收算個毛,海貿一年搶來的賺來的,比稅收多多了,於是這兩個傢伙成了暴發戶。

蘇公子一直不服氣,我大明朝有技術有人,更不缺少冒險家,我們要是玩起航海來,還能比伊比利亞雙雄差?不過,一切都得看朱太子的,太子殿下弄不出動靜來,他蘇某人就是滿肚子花花腸子,也沒啥用,沒艦隊,玩什麼海貿?真以為划船不用槳呢?

兩天後,蘇公子啟程上路,這次帶的人可不少,上百名錦衣衛護著,隊伍浩浩蕩蕩的離開杭州城。城頭上,於承澤看到那長長的隊伍,眉頭皺了皺,蘇立言還真是怕死啊,出趟門而已,帶了這麼多人保駕護航。不過,只要到了新月山,這點人都不夠別人塞牙縫的。旁人認錦衣衛,那些小土司可不認錦衣衛。

閩中元裹了裹披風,眉宇間爬上一絲疑惑,“蘇立言是不是太痛快了?居然一點意見都沒提,他不知道新月山是龍潭虎穴?”說到這裡,閩中元就苦笑著搖了搖頭,蘇立言怎麼可能不瞭解一下新月山的情況呢?總覺得蘇立言不會這般聽話的,這小子肯定又要搞么蛾子。

“派人密切盯著蘇立言,還有按察司那邊不要放鬆,蘇立言不會這麼容易上當的!”

於承澤轉過頭,有些好奇道:“蘇立言還能折騰出什麼動靜來?到了新月山,那些土司還會把他當人看?按察司那邊,蘇立言都不在了,有必要.....”

“於將軍,難道你沒發現?離開杭州的只有蘇立言,張家那位大小姐可沒跟著他,嘖嘖,真要說起來,張大小姐可比蘇立言難對付多了!”

“張大小姐?”於承澤一拍腦門,這才想起來,好像隊伍裡沒看到張紫涵的身影。於承澤的表情瞬間變得很難看,蘇立言這條小狐狸,離開杭州還不忘留後手。

離開杭州城後,蘇公子就開始了蝸牛行軍模式,總之,隊伍行進速度用蝸牛爬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百餘人的隊伍,爬了兩天才過了餘杭府,眼看著就要進景寧地界的時候,隊伍竟然轉向直接向東走去。這次,隊伍不再蝸牛爬了,而是開足馬力直撲溫州。

負責盯梢的人當即就蒙了,不是去新月山解決麻煩的麼,怎麼去溫州了?探子快馬加鞭回杭州,閩中元正擺弄著一盆盆栽,聽了探子回報,他便大皺眉頭。蘇立言搞什麼鬼,半路上磨磨唧唧,蝸牛趕路也就算了,怎麼一進溫州府,不去新月山,跑到溫州去了?閩中元立刻寫了一封信,信中不斷質問蘇瞻為何如此做。

蘇公子有恃無恐,回信中闡明了自己的想法。溫州突然發生瓷器大案,瓷器可是關乎溫州商人生死存亡,不可不察。新月山那邊的事情不是鬧了一天兩天了,緩緩沒問題,但溫州的事情不能緩。所以,本副按察使先把瓷器的案子辦了,再說新月山的問題。

蘇瞻的回信有理有據,把閩中元噁心的不輕,你蘇某人跑到溫州辦案子,這瓷器案子查起來,還不是你說差多久就差多久?知道蘇立言不會往火坑裡跳,可這小子居然想出這樣的主意。明明知道蘇立言是扯犢子,可愣是沒法怪他,溫州那邊確實發生了瓷器大案,總不能說溫州商人的命不重要吧?要是這麼說,估計溫州府那邊得急得跳腳。

不過,閩中元也不急,反正不管蘇立言怎麼拖延,新月山的事情也是躲不過去的。本官還就不信了,就算你蘇立言有通天的本事,還能把新月山附近那幾個土司給壓服了?

溫州,地靠沿海,從唐朝中期開始,溫州便迅速發展起來,時至今日,溫州產業發達,囊括了造紙、造船、刺繡、瓷器,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尤其是刺繡和造船,享譽大明朝。刺繡技藝為蘇杭織造提供服務,造船更是與南直隸造船廠並稱大明兩大船塢。

溫州北面有山,即使到了冬天,依舊不怎麼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說的就是溫州這種地方。沒來溫州的時候,就聽人說溫州多麼多麼好,猶自不信,到了溫州,這才發現,溫州居然比杭州還讓人愜意。進了溫州城,就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人,這些人似乎很繁忙。

溫州,雖然比不上杭州的繁華,可這裡卻充斥著濃郁的商貿氣息。怪不得後世有人說東南資本主義萌芽,完全是有些道理的。

蘇瞻突然造訪溫州,溫州知府榮艾不得不領著衙門官員到街上迎著,榮艾這心裡七上八下的,蘇立言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蘇瞻來查瓷器的案子,按說也是替榮知府解決麻煩,可榮知府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