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牛錦衣衛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2章 勞民又傷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2章 勞民又傷才

第47章勞民又傷才

佀鍾也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當年意氣風發,喊著為大明百姓鞠躬盡瘁的同僚們,全都變了樣。江南,尤其是浙江如此情況,同僚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戶部沒錢,他們也從來沒想過辦法,可朝廷用錢又拿不出來錢,到最後黑鍋都要他佀鍾一個人來背。佀鍾很想問一句,憑什麼啊?

李東陽李老大人說得對,別管別人怎麼說,別管名聲好不好,就看怎麼做的。戶部尚書,就是要想辦法充盈國庫,誰能給大明國庫送銀子,那就支援誰,其他一切免談。佀鍾也豁出去了,白胡子一大把,都這把子年紀了,還怕得罪人?

開海,到底有多少好處,佀鍾不知道,可是他知道,若是開海能得到一部分稅賦,那對大明就是好事。不開海,那依舊是個死局。浙江有茶糧司、鹽苛司、織造司,稅賦甲天下,國庫撈到了多少?佀鍾心裡一清二楚,錢還是那些錢,既然沒進國庫,那去了哪裡?當然是進了朝臣私人腰包了,他佀鍾也收到了好處,可與自己背的黑鍋相比,這點好處真算不了什麼。佀鍾不想自己離職回鄉的時候,還被百姓指著脊樑骨罵。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錢財是利,名聲是利,劉健、謝遷、楊一清這些人要做千古名臣,青史留名,難道我佀鍾就不想了?被百姓指著脊樑骨罵的感覺,真的很不好。

自從你佀鍾當戶部尚書以來,大明財政混亂,賑災不利,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那要你這個戶部尚書有何用,還不如放頭豬呢。可百姓哪裡知道他佀鍾的無奈?

當李東陽和佀鍾站出來表示支援後,劉健等人就絕望的搖了搖頭,看來嘗試開海已經無法阻擋了。劉健等人全都用複雜的目光看著李東陽,可惜,李東陽渾然不覺。

李東陽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什麼都看得明白,但卻不怎麼在意。罵名也好,說他李東陽趨炎附勢也好,說他膽小怕事也好,都沒關係,只要他覺得對大明有利,他就會去做,就會支援。他李東陽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只是現在這朝堂,早已經變了味,往往是因人廢事,因私廢公,對人不對事。

事到如今,嘗試開海已經板上釘釘了,劉健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於劉健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只是覺得現在大明朝挺好的,又何必改變呢?太子殿下和蘇立言這些人年輕氣盛,總想著做一番偉業,哪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

利益?劉健確實在意這些,但他更多的是不想改變,如果開海真的成功,未知的危險不說,朝堂權力結構也必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科舉取士,正統仕途再加上中原和江南,催生的是齊楚浙黨派,如今這朝堂上的官員大部分都和江南以及山東沿海利益休慼相關,開海之後,舊的秩序被打破,權力結構發生改變的過程中,必然是一場看不見的腥風血雨。多方角力之下,大明朝真的能安穩下來麼?蘇立言啊蘇立言,你可曾想過這些東西?

太和殿內,反對聲越來越弱,朱佑樘臉上總算多了點笑容。走到這一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之前如果不鬧著全面開海,不跟內閣六部爭執這麼久,估計他們也不會輕易讓步,正因為有了之前的努力,嘗試開海才能透過。

“擬旨,著令浙江布政司,開放杭州、溫州碼頭,來往海貿不得阻攔。另,著令蘇立言立刻組建皇家海運司,皇家海運司獨立於布政司之外。如今江南倭寇橫行,海盜猖獗,為保大明海運昌隆,務必儘快剿滅倭寇海盜。”

聖旨下達,劉健等人全都露出驚訝之色。找兩處碼頭作為試點,並沒有問題,可大明是有市舶司的,幹嘛還要組建海運司?皇家海運司,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陛下要幹嘛啊。陛下這是要將海運司控制在手中,不給六部插手的機會啊。別看之前大家吵著要海禁,可誰都知道海貿涉及的利益有多大,一旦溫州碼頭和杭州碼頭順利開放,海貿昌盛,稅賦會是一筆天文數字。

看到劉健等人臉色大變,朱佑樘心裡總算出了一口惡氣。你們不是吵著鬧著不開海,說開海禍亂大明麼,那行,這次就不帶你們玩了,你們先在旁邊看著,看看到底會不會禍亂大明朝。

朱佑樘也不是傻子,開海如此艱難,如果還把事情交給市舶司,那不是腦袋進水麼?市舶司,雖然歸內廷太監管著,卻隸屬於布政司管轄。這幾十年來,市舶司早已經成了布政司的附庸,外派的那些管事太監,要麼被別人架空,要麼也跟江南官員同流合汙。但凡這些管事太監用些心,市舶司、茶糧司、織造司、鹽苛司會弄不來錢?既然這些人不能用,那乾脆不用了,直接新弄一個皇家海運司。

成立皇家海運司,諸事繁雜,必然會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可這樣做是有必要的。如果還將海貿交給市舶司,又能有多大改變,那樣,所謂的開海試點也不過是徒有其表罷了。

皇家海運司獨立於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都轉運鹽使司之外,那麼就必須有自己的兵馬。堂堂皇家海運司,沒有戰船,沒有兵馬,也敢叫皇家海運司?不過這些,朱佑樘不想管,也管不了,由著蘇立言那家夥折騰去吧。

朱厚照不太瞭解朝廷的狀況,很開心的對佀鍾說道:“佀大人,海運司初建,到處都要用錢,不知戶部能拿出多少?佀大人放心,海運司成立以後,海貿所得利潤,有三成會入戶部。”

看到朱厚照殷切的目光,佀鍾老大人身子一怔,那張老臉慢慢的變紅了,過了好久,才吭哧道:“回太子殿下,如今戶部能拿出四萬兩。”

“什麼,四萬兩?”朱厚照差點沒暈過去,海運司要造船,要養兵,所耗費銀兩可是天文數字,你告訴我四萬兩?四萬兩不說別的,能造一艘寶船不?朱厚照臉色很難看,“佀大人,你老人家也是支援開海的,可你的戶部就拿出四萬兩銀子,你就這麼支援開海的?”

“......”佀鍾老大人想哭,不是我老頭子摳門,是戶部真的沒錢啊。我不知道四萬兩太少麼?我不知道四萬兩杯水車薪麼?可戶部沒錢,能怎麼辦?戶部要是有錢,我佀鍾一把子年紀,幹嘛還要冒著得罪士林同僚的風險,跟你們鬧騰什麼開海?

朱厚照不明就裡,但朱佑樘可是知道實情的,如今戶部的情況比內帑好不了多少。如果說內帑是貧農,那戶部就是乞丐,要不是被逼到某種份上,佀鍾會跟劉健等人對著幹?

“咳咳,四萬兩就四萬兩吧,朕和太子的內帑也拿出六萬兩,剩下的就看蘇立言的了!”

皇帝陛下甩鍋甩的老乾脆了,甩完鍋就拿眼睛看張懋。張國公嘴角抽搐,心裡直罵娘,陛下這坑人的本事真是越來越溜了。戶部、內帑都出錢了,擔著海運司職司的還是未來孫女婿,英國公府能不做表示?於是乎,老國公張懋攏著袖子,淡淡的說道:“陛下,老臣府上也能湊出兩三萬銀子。”

張懋都做表示了,其他勳貴們還能不說話?於是乎你一言我一語,你一萬兩,我八千兩,最後竟然湊出來三十萬兩之巨。

朱佑樘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之前捐款的時候,一個個窮得很,現在分紅入股的時候,一個個都有錢了。要知道,這個時候勳貴們大多數還處在觀望的態度,他們也不確定海運司就一定能大賺特賺,所以掏起錢來,必然有所保留。就這樣,一會兒功夫就湊出三十萬兩白銀來,要是鉚足了勁湊錢,能湊出多少來?保守估計,一百萬兩不在話下。

三十多萬兩,聽上去挺嚇人的,可對新成立的海運司來說,真的不算什麼。海運司要造艦,要養兵。不說別的,光艦隊,估計三十萬兩就不夠。

既然要開海,就不可能不做準備,之前朱佑樘派人調查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的無敵艦隊,初次就耗費了大明朝三分之一的稅賦,也就是五十多萬兩。按照那時候的人工物價,一艘普通排水量一千五百噸的寶船,裸船造價四千多兩,如果再加上配套的裝置器械人員,一艘寶船成本至少三萬兩。那可是永樂年間啊,過去這麼多年,材料價上漲,造船的人越來越少,人工成本增高,要造一艘大型寶船,少於五萬兩白銀,想都別想。一艘寶船就是五萬兩,也就是說三十多萬兩白銀,頂多就能撐起六艘寶船。

可一支艦隊不能只有寶船啊,寶船那東西是很大,威風凜凜,但打起仗來不靈活,必須有配套的戰船才行,蜈蚣船、福船、哨船、站坐船都不能少。按照永樂年間三寶太監的無敵艦隊來看,一支艦隊至少配備六艘大福船,想配套的戰船補給船斥候船啥的,林林總總加起來一百二十多艘。一百二十多艘戰船,沒有個七八十萬兩絕對沒戲。

永樂年間,三寶太監無敵艦隊養了三百多艘戰船,分出三支艦隊沒有一點問題。可到了弘治朝,皇帝陛下別說三支艦隊了,湊出一支艦隊來都特麼犯愁。

除了戰船,就是招兵養兵,還有海運司龐大的人員機構。就算艦隊那邊七十萬兩可以解決問題,那麼剩下的海運司養兵養人呢?可以說,少於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沒戲。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怪不得老頑固們不支援開海,怪不得當年的無敵艦隊會沒落。艦隊就是吃銀子的大戶,大明朝是建得起,養不起啊。就算大明朝稅賦正常,一年弄個四五百萬兩白銀,可每年拿出上百萬兩往海運上砸,誰也受不了啊。

開海,真的很難,無敵艦隊,聽上去威風,可全都是用銀子砸出來的,這裡邊一點水分都不能有。別的地方還能偷工減料,艦隊卻不能,這玩意可是要拉到大海上航行,跟人家打仗的。要是質量出問題,艦隊士兵還不得跟朝廷拼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十多萬兩,實在是太少了,可朱佑樘就能拿出這麼多錢來。

臨近午時,總算散了朝,劉健和謝遷靠的很近,二人臉色都很難看。出了宮,二人來到了劉健府上,此時沒了外人,劉健喘著粗氣怒道:“開海開海,他們知道開海意味著什麼嘛?蘇立言和太子那些年輕人不懂事,那個李賓之居然也跟著攪和,一旦開海,勞民傷財啊。”

謝遷重重的點了點頭,“需要寫一封信儘快送到浙江去,恐怕閩中元那些人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呢。”

“是啊,都以為蘇立言到了浙江,會盯著鹽稅、糧食,可這小子居然另闢蹊徑,要弄海貿!”

兩位老大人神態憤怒,憂國憂民,但具體如何,就無從得知了。到底是因為利益,還是真的覺得開海不好呢?

隆冬臘月,眼看著年關越來越近,蘇瞻卻一刻都停不下來。往溫州府衙門插了根釘子後,蘇瞻拉著靳松,開始對巡檢司下了手,蘇瞻將巡檢司上下洗了一遍,幾乎所有關鍵位置都換上了自己人。好多錦衣衛校尉被臨時調到巡檢司當值,如今溫州巡檢司幾乎成了錦衣衛的下屬單位。

蘇瞻大刀闊斧的整頓巡檢司,浙江官員看在眼裡,悶在心裡。這個時候,沒人會傻到跳出來替巡檢司說話,就巡檢司面對倭寇時的表現,誰敢替他們說話?

杭州方面,閩中元一直留心著蘇瞻的一舉一動,蘇立言自從到了溫州府,就一直在溫州折騰,其他方面,什麼動作都沒有。閩中元也算是官場老狐狸了,可他現在居然有些看不懂了。

蘇立言到底要幹嘛?難道整頓盤石衛和巡檢司,是想拉著溫州府的兵馬一起去解決新月山問題?

蘇立言不會天真到以為,靠盤石衛和巡檢司兵馬,就可以打敗畲族聯軍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