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都市大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飲茶<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飲茶<上>

眾人走回了黃村長的家。www.tsxsw.com趙師傅幾人說是休息一會,他們已經在黃村長的安排下吃過飯。李震東帶著林火亮,早就在外面體驗了深區的飯菜。林火亮直說不習慣,說是沒辣椒。這個李震東就真的是愛莫能助了。上哪去弄辣椒?來到嶺南的中心地帶,想吃辣椒就難了,這個時候根本就沒幾個人吃辣。後世嶺南吃辣,那是八十年代以後,慢慢的,從全國各地吃辣的地方帶過去的。

黃村長、黃老闆、李震東坐下了。這個時候幹什麼呢?飲茶!對,就是飲茶,這個是深入到了嶺南人和港區人血液中的一種文化。

港區人,每天早上洗漱後,往往是飲早茶。這是享受生活的第一件事。還有午茶、下午茶、晚茶。你去到酒樓、食肆吃飯,首先送上來的,就是一杯香氣襲人的茶。有那麼一句話可以形容:品茗一杯不盡美。酒足飯飽之後,眾人也會捧茶以清油膩。如果是逢到週末、假日,或者是閤家相請,或者是相約結伴而來。熙熙攘攘的酒樓中塞滿“茶客”。平時一般親朋好友以致生意場上,均以飲茶聯絡感情,藉著“一盅兩件”的名義,不知做成多少生意!在港區,你走上街頭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到處都是一個“茶”字。電車、雙層巴士上的茶廣告。散佈在港區各個地方的茶樓等。拿起港區的報紙,你會發現,還有很多報紙副刊上有以茶字為名的專欄。

港區人大多數喜歡飲普洱茶,普洱茶比較耐沖泡,茶色夠濃,不寒不燥,還有提神消滯的功能。此外,別的烏龍茶、紅茶、綠茶、白茶、花茶、六堡茶、古勞茶、速溶茶等,當然,還有貴重的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湧溪火茶等等。

黃村長端著茶盤過來了。李震東這回來了精神,這個飲茶是他非常喜好的。只是可惜,黃村長這個飲茶的器具太簡陋。在後世,李震東在家,那是專門有一間飲茶室。裡面關於飲茶的是應有盡有。

李震東的坐姿本來是隨意的,但是等茶盤一端上桌,立即改變了坐姿。端坐在凳子的最中間,身體重心居中,雙腿膝蓋至腳踝併攏,上身挺直,雙肩放鬆,頭上頂下頜微收,雙手搭在左右兩腿側上方。

黃老闆正言笑之間,側目看見李震東擺出了這副坐姿,登時就驚愕了,因為這是飲茶中正規的坐姿方式。這個真的就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難道這個少年還懂茶不成?

黃老闆那是自小就在茶文化中泡出來的,“小老弟還懂得飲茶?”黃老闆更來了興趣,俗話說得好,碰到同道中人了。李震東遲疑了一下“略懂一二”,還是謙虛一點的好。黃村長可沒有在意這個,喝茶就喝,哪來那麼多講究?

李震東也不客套了,反正茶具簡單,自然不在話下。把黃村長弄來的水看了一回,苦笑了一下,這是井水。不太好。主茶具用的倒還是陶器,看摸樣有了年頭。這個還不錯。實際上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瓷器源於陶器,是陶器生產的發展。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數也用瓷土。而瓷器就是用瓷石或者瓷土作胎。煮水用的也就是大鋁壺,煮水的時候就留了心,千萬不能把水煮“老”。過“嫩”也不好。黃老闆暗暗點頭,從這一點看出來端倪。拿過黃村長送上來的茶葉罐,用茶匙撥出少許,這個就是賞茶。簡略了。實際上,如果客人來了之後,是要把茶葉撥出少許,放到賞茶盤上,捧給客人觀賞。因為這裡只有李震東是客人。看了一下,有點奇怪,這是?這種茶葉,李震東還真的比較少看見,這是綠茶,肯定的,條索緊圓,有些像針樣的形狀,香氣清鮮。

看見李震東的低頭沉吟,黃老闆笑吟吟的,這個茶葉是他帶回來的。李震東抬起頭,有點不確定“這是蒸青綠茶?”。很少見這類茶葉。黃老闆伸出了大拇指“老弟,好眼力”

為什麼不好辨認?這是因為,李震東接觸這類的茶葉很少。這種蒸青綠茶是華國最早發明的一種綠茶製法。在唐宋時期盛行,後來傳到日本。華國在明代流行炒青製法後,蒸青綠茶就越來越少。後來還有的產品,大部分也是出口日本。反而是日本一直主要用的就是蒸青綠茶法,並且經過研究,開始實行機械化生產。華國本土流行的是炒青製法,這個炒青綠茶,按加工炒制後外形的不同,分為:長炒青<眉茶>、平炒青<珠茶>、扁炒青<龍井、旗槍、大方等>。還有烘青綠茶:黃山毛峰<條形>、太平猴魁<尖形>、六安瓜片<片形烘青>、信陽毛尖<針形烘青>等。還有一種曬青綠茶,這個曬青綠茶大都是作為緊壓茶的原料。李震東和大部分華國人一樣,幾乎都是飲用的後面幾類茶葉。

色綠、湯綠、葉底綠這是蒸青綠茶的特徵。高檔的香氣清新,味甘醇和。

李震東沖泡時採用的手法,是最常見的“鳳凰三點頭”。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這個意思就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正對表示是請客人離開。還有更講究的,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是相反動作,那是“去、去、去”的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勻茶的時候是最見功夫的。因為茶湯濃度必須均勻一致。李震東看了水溫八十度左右,將滾未滾。其實,煮水的講究也是很多的,最好是急火快煮。稍等,先轉動手腕衝入容器四分之一的水量,不要讓茶葉浮在水面,這個叫浸潤泡,隔了幾十秒後,第二次就要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沖水入容器,使茶葉上下翻動,茶湯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