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開局成為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問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問策

中元節百鬼夜行一事雖然解決了,但是對於親身經歷此事的絕大多數人來講,依然是心有餘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任樂陽太守範滔,向燕王請命,想要建造一所巨大公墓,用來埋葬那些葬身荒野的屍骨。

利用國運,鎮壓那些孤魂野鬼。

也是為了防止今後,再出現這等百鬼夜行的事情。

前任太守範閒在中元節一事過後,便稱病辭官。

燕王應允新任太守的請命,並且從戶部當中,撥了專款。

此舉也是為了安撫民心。

再與孟軻見過面以後,燕王對他可謂是讚不絕口。

“這位孟先生,不一般啊,有王佐之才,只是不願出仕,這幾日,朕會時常去找他的,希望,能夠讓他為朝廷效力。”

燕王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他並非是王爺,而是當朝皇帝。

對於這一點兒,沒有人比趙長歌更瞭解。

“皇兄,倘若先生不願為國效力,哪該如何?”她試探性問道。

主要還是怕皇帝對先生不利。

皇帝在南方叛亂的這種節骨眼上,敢離開京城,來到樂陽,可見,對孟軻是比較重視的。

畢竟,這世上武者很多,但是有治國之才的能人卻很少。

如果能為國家請來這樣一位大才,不論說什麼,都是賺的。

如果請不來...一幫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也不能為他人所用。

“倘若先生真的志在山水,那麼大可以將他拜為我大奉客卿。這件事情,朕會記在心中,還是等等看吧。”

堂堂一位皇帝,能夠屈尊去見孟軻,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了。

“皇兄,您怎麼看,先生所言的國師一事?”趙長歌詢問道。

他們之間的談話,她站在亭外守候的時候,已經聽了一個大概。

先生說,當朝國師有些不太對勁,可能會有問題。

‘燕王’問,何以見得。

先生回答說,夜觀天象,得知國師可能存在些許問題。

主要是...

樹妖姥姥、黑山老妖的出現,讓孟軻一度認為,這裡可能與聊齋世界有些相似。

如果按照聊齋的世界觀推算的話,當朝國師,能是一個好東西?

而且,就連綜院的二先生都說了,當朝國師為人陰得很。

當然,這一切都是孟軻的信口開海而已,他也就是隨口一說,哪能知道,皇帝入心了,

“先生之才,不僅博古通今,還有冠絕天下之智,他所說的話,不得不令人深思。

而這勘察天象之術,在整座大奉境內,都是極為少見的,但確實存在,因此,朕相信先生,絕對不會信口雌黃。

事實上,這麼多年以來,朕一直在懷疑國師,只不過沒有什麼證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國師這些年來,位高權重,內心已經發生了變化。”

世人都說,大奉國君殘暴無仁,但是,真正見到過皇帝的人,都會覺得皇帝溫文儒雅。

這也是為什麼,在民間,說皇帝多麼多麼昏庸,可是朝堂之上,依然還有許多肱骨忠臣願意輔佐他的原因之一。

“有關南方叛亂的事情,皇兄您要如何解決?”目前,對於這個難題,趙長歌也很關心。

皇帝憂心忡忡道:“山雨欲來風滿樓,先生說了,大奉真正問題根源,是因為朕做了很多好大喜功的事情,這一點,朕承認。

但是先生還說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比如政策,想要讓這個國家更好,必須將現有一切,全部推翻,由內而外的進行改革整頓。

其實這個問題,朕早就意識到了,但是讓朕意外的事情是,孟先生不過是一介隱居山野的才士,居然能夠敏銳的察覺到朝廷真正的問題所在。

由此可見,先生真乃憂國憂民的大儒,既然先生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那就簡單了。藉助此次叛逆,將國家一些現有的弊端,全部推翻!”

言至於此,眉宇當中,逐漸顯露出一些殺機。

此時此刻,皇帝身上的氣質,彷彿有一些像民間說的那樣了。

嗜殺成性。

趙長歌又問道:“皇兄,國師那裡,需不需要有人盯著?”

當朝國師不簡單,在她們兄妹二人身陷囹圄的時候,他便將賭注,賭在了他們身上。

不成想,還真賭成了。

他們兄妹二人,一位成了現如今的大奉皇帝,一位貴為長公主,與其他幾位朝中大臣,合力執掌緝妖司,而且宮內禁軍,都歸長公主統一調配。

可謂皇恩浩蕩了。

“不必了,國師有沒有問題,朕心中心知肚明,會擇機試探他,給他幾次機會,倘若他迷途知返則罷,如果繼續胡作非為,那麼,朕也只能將計就計了。”

國師雖然有從龍之功,這些年來,影響力與地位,也在大奉朝堂之內水漲船高,但是,始終是在一人之下。

倘若他真的做了什麼,皇帝會毫不猶豫的將他收拾。

只是,現在到底誰是獵人,誰是獵物,尚未可知。

在他們二人談話期間,樂陽郡太守範滔,已經悄悄來到了李家村,想要向孟軻求策。

反正,孟軻是有些鬱悶了。

這些達官貴人都沒事做了嗎?

來找自己這個閒雲野鶴問策?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

就連孟軻都不清楚,他還未出深山,就已經在江湖和廟堂當中小有名氣了。

緊接著,人人就都在傳,說是樂陽郡,有一位大先生隱居。

其人有通天徹地之能、經天緯地之才。

總而言之,不想出名的孟軻,名氣越來越大了,自然而然的,也就越來越被動了。

“說吧,你來找我,是想問什麼事?”

孟軻面向範滔,他覺得今後有必要可以改個名字了。

就叫孟半仙。

這名氣一旦打出去,肯定能賺很多錢。

範滔是今科狀元,要不是鄉試出了點差錯,就又是一位連中六元的狀元郎了。

“先生,在下剛剛上任,就聽‘燕王’殿下說,您乃是不可多得的國士,讓在下上任期間,多向您討教討教,現如今,眼下還真是有個難題,不知道先生可有辦法解決?”範滔的語氣異常誠懇。

簡直就將孟軻視為自己的再造恩師一般。

只是...

這點兒讓孟軻非常鬱悶。

“你有話就直說。”孟軻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他必須得抓緊想個辦法,早知如此,就離那個長公主遠遠的了。

範滔點了點頭,作揖道:“先生應該知道,前段時間,樂陽城內爆發了瘟疫,只不過因為青耕的出現,暫時扼制住了瘟疫的發展。但這不代表著瘟疫結束了,城中雖然沒有什麼大礙,但是,許多鄉村,卻陸續出現瘟疫的狀況。

再去請青耕神鳥,只怕得不償失,而且,青耕神鳥,向來都是由皇室供應,也就是說,只有皇室中人,能夠差遣此等神鳥。要是像前幾日的大瘟疫,去請神鳥賜福,那沒什麼可說的,可是,像是這樣的小事...只怕請青耕神鳥,是請不到的。

所以,在下就想問問,先生這裡,有沒有什麼良策,可以徹底消除這場瘟疫留下來的隱患?”

孟軻沉思片刻後,開口道:“範大人,我有什麼話就直說了,以你所見,樂陽瘟疫一事,是自然形成還是有人作祟?”

範滔道:“這件事情,在下上任這幾日,與緝妖司的官吏做了不少研究,一致認為,是有人作祟,只是找不到是何人在作祟。”

孟軻點點頭,心裡有些無奈。

既然知道有人作祟,還來找自己,豈不是多此一舉?

想辦法去抓住散播瘟疫的罪魁禍首啊!

“範大人,我送你兩句話,其一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散播瘟疫的人,到最後一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其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孟軻言盡於此,轉頭回屋。

範滔望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起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無論前世今生,孟軻都對這八個字有極深印象。

這寥寥八字,出自《增廣賢文》,三觀比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