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大明優秀青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章 倭國無好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章 倭國無好人

如果用網文圈的眼光來看,《儒林外史》本身的名字就自帶流量,再加上六首狀元楊少峰潛心三年所著這個噱頭,大火特火的潛質就有了一半。

而另一半,則要看其本身的內容有多招人恨——除了某些血還熱乎的愣頭青之外,剩下的那些老油條子們,有誰不恨《儒林外史》?

這是把大家身上的遮羞布給扒的一乾二淨,連個線頭都不給留下!

更操蛋的是,楊少峰楊大少爺還是沒能上頭條。

當初在京城高中了六首狀元開詩會噴人,熱度被朱老四給壓了下去,如今發書罵士林,結果又被伊逍陣斬倭國天皇的熱度給蓋了下去。

這是何等的臥槽?

明明就是人家躬仁稱光老老實實的跪好,然後伊逍抽刀襲殺,而且抽的還是人家熊處默的刀好嗎!

結果就被這些集體犯病的大明老中青少文青們傳成了伊逍在百萬倭國大軍面前義正嚴辭的歷數倭國不臣之罪,然後陣斬躬仁稱光,數百萬倭國大軍“皆驚懼不已。”

就連伊逍當初拜入楊少峰門下的事情都避口不談,彷彿伊逍生來就有這麼牛逼一般。

一點兒臉都不要的同時,也絕不給楊少峰楊大少爺蹭熱度的機會。

然而比這些大明文人更不要臉的是源義持和幹仁後小松遠——躬仁稱光的頭七剛過去沒多長時間,倭國的使者伏見宮貞成就來到了順天府,而且極為乖巧的按照朝貢流程覲見。

伏見宮貞成表示,倭國與大明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走狗,因為蒙元南下滅宋,這才導致了倭國流浪在外,沒辦法找到自己的主人。

等到大明太祖高皇帝趕走了蒙元,倭國原本應該立即恢復朝貢,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溫暖的懷抱裡面,可是倭國正值混亂之際,亂臣賊子橫行,以至於憑空生出了許多的誤會,直到高天原神使伊逍前往倭國之後,倭國君臣才徹底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願意就此撥亂反正,重歸大明爸爸的懷抱。

為了表示誠意,倭國願意立即遷移島根縣及其以南的倭國百姓到其他地方,只等著大明爸爸派軍隊過去接收。

至於那些為患大明海疆的倭寇,倭國能抓的已經盡數抓了,回頭統統在海邊蒸死以為處罰,只是還有一些不在倭國的倭奴,倭國想要處理也沒有那個能力,只能請大明爸爸代為出兵剿殺,一個活口都不用留下。

為此,倭國願意承擔大明爸爸的一應軍費。

同時,倭國後小松太上王也認識到了自己天皇的稱號屬於僭越,願意自請去皇為王,以後倭國天皇請封為倭國天王。

另外,躬仁稱光已經死了,倭國新選出來的天王是伏見宮彥仁,請求大明皇帝給予正式的冊封。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條件都說完之後,伏見宮貞成又悄然打量了一眼高坐在龍椅上的朱老四和朝堂上的諸位大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老四的臉上看不出什麼,偶爾嘴角會露出一絲絲的笑意,也不知道究竟代表了什麼。

但是朝堂之上眾位大佬們的反應,卻是被伏見宮貞成給看在了眼裡。

左邊那些武將勳貴體系的大佬們多半都是面無表情,最前面的一個嘴角含笑,似乎是很贊成自己所說的。

右邊文官體系之中,基本上都是面露讚許之意,唯有最靠前的幾個人臉色陰沉,其中一個瞧模樣恨不得吃掉自己,估計不是什麼好人。

伏見宮貞成心裡很清楚,自己這次出使,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黃棘先生曾經說過,除了一休宗純外,如果倭國還能有什麼好人,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什麼壞人。

伏見宮貞成代表幹仁後小松和源義持提出來的這些條件,確實是經過幹仁後小松和源義持商量之後得出的,然而倭國的天皇,並不是只有一位。

這個時代的倭國,正好處於南北對立結束的時間點上。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室町幕府的和泉紀伊守護大內義弘開始同南朝方面的吉田宗房和阿野實為交涉兩朝統一之事。

同年十月,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透過神官吉田兼熙為媒介,向南朝提出了兩朝講和的條件,即明德和約。

同月二十八日,南朝君臣接受和約,帶著三神器離開吉野,閏十月二日到達京都的大覺寺,同月5日,三神器從大覺寺被移到北朝後小松天皇所居住的土御門內裡。

同時,南朝的年號元中被廢除,後龜山天皇弟弟護聖院宮的東宮之位被廢除,倭國的南北對立也算是宣告結束。

南北統一之後,後龜山居住在大覺寺裡,時人稱之為“大覺寺殿”或“南主”,享受室町幕府的優待。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四日,後龜山第一次和足利義滿在天龍寺會面,同月二十三日接受了“不登極帝”和“太上天皇”的尊號。

洪武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七,後龜山辭退了自己的尊號和兵仗,足利義滿也沒有提出異議。

此後後龜山出家,法號金剛心,過上了隱居的生活,身邊只有阿野實為、公為父子以及六條時熙等親近的公卿侍奉,吉田兼熙、兼敦父子在身邊進講神道。

永樂八年十一月二十七,由於室町幕府違反了明德和約中兩統迭立(由南朝系大覺寺統和北朝系持明院統交替繼承皇位)的條件,準備立後小松天皇的兒子躬仁親王為太子;後龜山突然出奔嵯峨,秘密臨幸吉野,欲召集舊南朝勢力以示抗議。

永樂十年,被伊逍一刀砍死的倒黴蛋躬仁親王登基,成為稱光天皇,永樂十三年,伊勢國司北畠滿雅發動叛亂,反對幕府。

在上野親王(後龜山法皇的弟弟)的調停下,北畠停止了進攻,後龜山法皇同幕府達成和解。

永樂十四年,室町幕府認為將後龜山法皇安置在吉野十分危險,在廣橋兼宣的交涉下,後龜山又回到了京都大覺寺。

然而伴隨著躬仁稱光被砍,幹仁後小松和源義持又打算賣掉倭國的南部江山尤其是九州島,熙成後龜山又一次跑路,並且召集了南部的所有守護大名,包括那些心向北朝的守護大名在內,打算徹底跟北朝決裂,並且要跟大明掰掰腕子。

但是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伏見宮貞成顯然沒有全部交待出來,尤其是熙成後龜山再一次跑路並且召集馬仔的事情,伏見宮貞成更是一個字都沒說。

現在倭國的天皇還是幹仁後小松,掌握了倭國話事權的依舊是源義持——如果因為熙成後龜山的事情激怒大明皇帝,再一次派出高天原神使伊逍殺了他們兩個,那自己的兒子伏見宮彥仁登基之後,自己就是太上王,在倭國也不會有人能夠掣肘自己。

至於自己的兒子?

一個還不滿一歲的小孩子能知道什麼叫爭權奪利?自然是要自己這個做父親的來幫他,幹仁後小松想利用我伏見宮貞成的兒子,我伏見宮貞成還想送你去死呢!

……

散了大朝會,回到御書房之後,朱老四來回打量了伊逍好幾眼,也沒發現伊逍到底有哪裡像高天原神使——莫非長得高就行?

可是就伊逍這個身高,放大明也就算是個普普通通一般人的水平,比他高的有的是,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當然,伊逍被倭國人稱為高天原神使的原因究竟是因為長得比較高還是因為殺人時的乾脆利落,朱老四一點兒都不在乎,朱老四只是覺得伊逍的表現還不錯,該賞。

至於夏原吉,則是琢磨著等出宮之後應該去找楊癲瘋,讓楊癲瘋暗中派人把伏見宮貞成活活打死,就當他沒來過大明。

對,就是當他沒來過,這樣兒的話,大明該出兵征討倭國的還得繼續出兵,該抓勞工的還能照樣抓勞工。

什麼朝貢?什麼使臣?沒見過,興許是海上風浪太大,說不定已經死在海上了?

朱老四眼見夏原吉不斷轉著眼珠子,便笑著道:“夏愛卿在想些什麼?”

夏原吉心裡的話頓時就脫口而出,說道:“先套麻袋!”

被弄得一頭霧水的朱老四疑道:“什麼先套麻袋?套誰?”

夏原吉旁邊的吳中躬身道:“啟奏陛下,臣知道!”

見朱老四示意自己說下去,吳中便向著朱老四拱了拱手,然後盯著臉色漲紅的夏原吉道:“夏老摳肯定想著學楊癲瘋打魏國公一樣,把那個伏見宮貞成給套上麻袋打死!

臣剛才想過了,這伏見宮貞成一來,軍府那邊不太好直接出兵,可是回頭把伏見宮貞成給處理掉,那我大明就能當他沒來過,該出兵的繼續出兵,好歹是幾十萬勞工呢。

所以,臣贊成夏老摳的做法,前番激怒倭國的計策不成,如今去打死伏見宮貞成,也算是讓他將功贖罪!”

朱老四滿臉黑線的瞧了瞧吳中,又瞧了瞧夏原吉,問道:“夏愛卿,吳愛卿說的,可是你心中想?”

夏原吉訕笑道:“臣是打算讓楊癲瘋去做這事兒。

陛下曾經說過,楊癲瘋患有癲病,屬於腦疾,無藥可醫的那種,所以就算他打死了一兩個人,官府也不太好治他的罪。”

朱老四乾脆不再理會夏原吉和吳中——沒一個靠譜的,都他娘的學壞了!

將目光投向伊逍,朱老四面帶鼓勵的笑著道:“伊愛卿怎麼看?”

面對著朱老四的問話,伊逍斟酌著說道:“啟奏陛下,臣記得師尊曾經說過,若是倭國除了一休宗純和女子之外還有好人,那這世上便再沒有什麼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