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高武大秦最新章節列表 > 27,長矛也不簡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7,長矛也不簡單

“矛,是軍中最常見的兵器,也是軍中,最好用的兵器之一。”灰白色的濃霧中,漢子們呼喝的號子聲下,張仲揮舞著長矛杆。

而老人,就在旁邊一點點與張仲講述長矛在軍中的用處,和長矛與長矛之間的區別。

“軍中長矛分數種,最長者,為戰車衝陣之矛,需銳卒兩人共持,足五步。”

“銳卒於上,矛可探出車馬,殺敵於外。”

足五步,張仲暗暗衡量了一下,大約七米左右的樣子,(秦時一步是雙小步,大約一米四的樣子。)七米長的矛,簡直不可以想象。

“但這,不是常用的兵器,衝陣折斷之後,便需得棄之。”老人拍了拍張仲的肩膀,示意他身軀向下俯一點,隨後接著說道。“是故,戰車上,還有一種長兵器。”

“戈。”

說到這裡,老人頓了頓,隨後他一拍腦袋,說道。“汝日後又不做車騎,我與你說這些做什麼?”

張仲:..........

你對車騎是有多大的怨念?

但張仲也不好反駁,只按照老人教授的刺擊方式,一遍遍練習著,直到老人想好措辭,開始了新的講述。

“而步卒的矛,大致分為三種,丈八,丈六,丈四,材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唯一相差的,就是長短。”

張仲聽到這裡,便有些疑惑了,按道理來說,像這種制式的長兵器,應該是越統一才越好,就像現代戰爭的子彈一樣,越統一,越好補給,不應該分得如此多才對。

“可知為何?”

張仲搖了搖頭,他確實不知道,並且,還不敢以後世的眼光來評判,畢竟,秦軍無歲不戰,打得六國苦不堪言,自然是有其道理的。“仲不知。”

老人也沒有責備什麼,只是對著張仲舉了個例子。

“車騎衝陣,步卒持長矛以待,同等數量,可能擋之?”

張仲沒有見過秦國的戰車,也沒有見過那傳說中需要兩個健壯軍士共持的長矛,確實不敢評論。

但他,可以猜啊!

以老人此時的問題,和他現在的臉色來看。“不能擋。”

“然也。”老人點了點頭,接著說道。“車矛長三丈,而步矛遠遜,軍士體魄數量,亦沒有差別,如此,衝陣便不能擋之。”

張仲想了想,還是問了一個問題。“矛後尚有矛,如何衝?”

老人笑了笑,似乎覺得張仲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你以為車騎的矛,只能殺一個人嗎?”

“你以為,車騎之上的從騎,持戈是為了看嗎?”

昂!

被問懵了的張仲,只好默默的繼續著突刺的動作。

“戈便是從騎挑開車騎前方兵器的,它有小耳,可勾可攔,可擋可按,亦可殺。”

原來從騎的責任是做這個的。

“如此,不得數倍之眾,不可陷車騎於陣外。”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步兵的兵器被擋開了,那確實是一場災難。

但和這長矛的長度,有什麼關係呢?

張仲儘管心中疑惑,也只是憋著,因為他知道,老人接下來一定會告訴他。

果然,老人並沒有讓張仲久等,很快,就把原因告訴了他。“是故,軍中方有此三矛,三矛相斜,丈四於前,丈六為中,丈八為後,三者前後不一,而矛尖平齊,可擋車騎於戰陣之外。”

斜著站?

短的站在前面,中等長度的站在中間,最長的,站在後面?

仔細一想,張仲發現,還真如老人描述的那樣,三排的矛尖,幾乎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更有意思的是,第一排和第三排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有接近一米五,加上長矛的長度,車騎那七米左右的長矛,除去在車上的部分,最多,也就只能捅穿步卒兩人,第三人根本夠不著。

這叫什麼來著,長度換空間?

以同樣的數量,做出更重疊的陣型,使得敵人面對的長矛更多,防禦的範圍更廣闊?

並且,還防備了敵人超長的車騎矛,連續穿插數人的情況發生?

還有這種先進的戰術?

臥槽!

機智啊!

古時候的戰爭智慧,當真是不可小覷。

尤其是秦國這個以戰爭為立國之本的虎狼。“原來如此!”

“仲受教了。”

老人再次伸手拉了一下,將張仲的矛角度往上調整了一點。“正是如此,昔年與趙長平交戰,兩軍數量無絕對差距,我等才能屢挫其車騎鋒芒。”

張仲一遍遍刺擊,老人在旁邊不斷指點,每一個動作,都務求其做得標準。

雖然身體當中住著一個成年人的靈魂,但張仲現在的樣子,畢竟還是一個孩子,老人似乎有些擔心他不耐煩,在又一次指點之後,便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習武可以犯錯,但戰陣之上,是不可以犯錯的,錯了,便是死。”

張仲點了點頭,將長矛照著老人剛剛教導的位置刺出,分毫不差。

老人暗暗點頭,並糾正了張仲腳下的步伐。“命只有一次,你勿要怪叔公太嚴。”

平時多流汗,戰死少流血,當初差點進偵察連的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他也將每一個要點都仔細記下,不過說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長矛這種直來直去的武器,其實,並不像它看起來那麼簡單。

從握住的姿勢,重心,刺擊的角度,方位,都是有很細緻的要求的。

不然,更費力不說,還容易失去重心,為敵人所趁。

並且,在防備車騎的時候,長矛末端,立於地上,與自身的身體之間的距離,和持握的位置,如何立得更穩,如何能最大的殺傷敵人,都有很大的講究。

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並不簡單。

“仲知道,叔公無需擔心。”

老人點了點頭,臉上嚴肅的表情有一剎那的變化,但很快,又變得嚴肅。“除了趙國勁騎,其餘諸國,車騎皆不為我等秦人之右。”

“是以步戰為多,而長矛為大軍之前驅。”

“諸國亦莫不如此。”

“習其技法,便為此時所用。”

ps:緊趕慢趕,終於搶在十二點前寫完了這一章,謝謝投資的大大們,簽約我不敢保證,但三十天的3000字,肯定能拿到手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