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高武大秦最新章節列表 > 91,秦長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1,秦長劍

閒來無事,張仲索性就看著那隸臣數錢,他將錢分成數堆,每數滿一百,就堆在一起。

效率頗有些高。

隸臣剛剛數完,軍械庫的小吏,就帶著甲士搬出了好幾具青銅甲冑,每一具,皆被擦得錚亮。

見狀,隸臣急忙上去幫忙,並才對著小吏說道。“兩千錢,一枚不差。”

小吏點了點頭,隨後將甲冑放在地上,示意張仲過去挑選。

張仲原本以為這些都是新甲,但走近之後,細細打量了一遍才發現,這些甲冑的帶子,頗有些舊了,並不是全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保養卻是極好,連劃痕都很少見。

想想後世的那些朝代,武備庫的甲冑都能發黴的狀態。

真真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想到這裡,張仲不由得出言贊了一聲。“這甲冑,當真護養得不錯。”

小吏詫異的看了張仲一眼,隨後想到他才剛任亭長,便解釋了一句。“軍律有言,甲冑兵器擦拭不當,罰一甲,有損不報,完為城旦。”

“汝且試試,看看哪件更為合身?”

“好。”

選好甲冑之後,張仲正準備告辭,卻聽見有人叫他。

轉過身去才發現,是賊曹掾李煬的親衛,那個和他關係不錯的甲士。

兩人相互客套了一陣之後,張仲便問起了對方的來意。

甲士也沒有多饒彎子,隨手將腰間的長劍解下,遞給張仲。

“吾此來,是為仲哥兒送兵器的。”

“多謝。”張仲自然不可能說軍械庫有兵器這種話,只一邊道謝,一邊將其接過。

剛剛將劍拿到手上,張仲便微微一怔。

只見那長劍以牛皮蒙鞘,青銅柄上遍佈雲紋。

光外形便比他腰間的制式長劍,好看了數倍不止。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柄劍的劍鞘極長,目測之下,要比制式長劍長出一尺不止。

“這劍?”

甲士看出了張仲的訝異,不由得笑了,略有些得意的說道。“此劍,乃是以少府通令全國的圖紙,由郡上百工所鑄,是試行的新兵。”

“其刃,長足四尺有餘,遠超六國之劍。”

聽得這句話,張仲一時無語。

你人比對方多,比他們能打也就算了,你還偷偷點科技樹?

“試行若是成效不錯,便將在一年之內,用之於全軍。”

一年之內,幾十萬人,說鑄就鑄的嗎?

秦國的軍工業,已經這麼牛批了嗎?

張仲無力吐槽,只能不斷點頭,完全進化為一條,只會喊666的鹹魚。

見張仲仍在翻來覆去的看劍鞘,甲士忍不住了,不由得慫恿張仲。“仲哥兒不拔出來看看?”

張仲斜了他一眼。

這傢伙,是看自己震驚,看上癮了是吧?

“好。”

張仲點了點頭,隨後,將長劍信手一拔。

沒拔出來。

“哈哈哈!”甲士放聲大笑,一副今天滿足了,可以吹一輩子的表情。

張仲被他笑得臉皮有點發燙,看著那還剩下十來公分在鞘裡的長劍,略有些尷尬。

倒不是他真的拔不出來,而是因為長時間使用六七十公分的青銅劍,所養成的習慣,影響了他拔劍。

以至於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醜。

一旁掌管軍械的小吏看不過眼了,面無表情的懟了一句。“前日裡送來之時,汝連拔兩次,不得出,豈不更是可笑?”

甲士面上一黑,笑容僵在臉上,他撓了撓頭,強行轉移話題。

“此劍,乃賊曹百將所佩,材質用料,鑄造工藝,皆是上佳之選,以刃輕劃,能破皮甲。”

張仲心中一驚,連忙將劍還鞘,正準備推辭,卻見甲士已將雙手伸出,做出了準備接劍的姿勢。

“吾此來,賊掾曾說,若張仲辭而不受,就帶回去,不給他了。”

張仲雙手一僵,隨後順勢下拜。“替仲謝過賊掾。”

一陣相互打趣之後,甲士突然拉著張仲走到了一邊,輕聲說道。“賊掾還讓我帶了幾句話給你。”

張仲見他這麼神神秘秘,也不由得正了臉色。“願聞其詳。”

“賊掾言道,汝為其所薦,便如巨木其皮,一盛俱盛,一敗俱敗。”

聽得甲士此言,張仲面色嚴肅。“仲定不敢知法犯法,累賊掾受連坐之責。”

在秦國,舉薦人與被舉薦人之間的關係往往十分親密,還要勝過師生同袍,之所以這樣,便是因為舉薦連坐法。

律法規定,被舉薦人有功,舉薦者亦有功勞,但高回報之下,也有高風險,被舉薦人若是犯了罪,舉薦人也會受到連坐。

最著名的,就要屬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名相範雎,他就被這條律法坑了一把狠的。

連續舉薦兩人,皆通敵叛國。

按照律法,這本是夷三族的罪行,但他被昭襄王所特赦,免去了族誅和死罪。

但即便如此,他最終,也沒能落得一個好下場。

因為這前車之鑑,秦國官吏在舉薦時,往往慎之又慎。

即便是李煬舉薦張仲,也是先調查他祖上三代,見其家世清白,且三世為秦而戰,才起了這個想法。

隨後,人品,勇力,悟性,才能,關於政事的見解。

盡數考較過之後,才作為張仲的舉薦人,推舉其為亭長。

高門檻,自然也有高責任。

是以,一旦選定被舉薦人,秦國官吏對於被舉薦者的培養提拔,往往也是不遺餘力的。

推衣衣之,推食食之,不過等閒事。

介紹女兒,妻妹(小姨子),官配夫妻親上加親,也只是常規操作。

如張仲這般年幼的被舉薦者,舉薦人甚至還會教他做人的道理,行事的準則,生怕他走了歪路。

操心程度,跟養了個兒子似的。

受舉薦人大恩,在這個將信義看得十分重要的年代,便很少有人,會不顧自己舉薦人去行犯法的事情。

是以,秦國的吏治,遠比山東六國清明,不是沒有道理的。

甲士點了點頭,踏前一步,在張仲耳畔小聲說道。

“賊掾還說,若是在隱山亭事有不順,便發私信於縣上,他將強徵汝為親衛。”

“以此,可避辦案不力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