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漢朝當老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章 學不會,則再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章 學不會,則再學

站在院子中央的小翠兒也感到了這股非同尋常的殺氣,卻沒有跑到老王身邊,而是向裡面,靠到了燕銘的邊上。

其實燕銘也沒比小翠兒大幾歲,只是剛剛的那一番豪言壯語,讓小翠兒,甚至在場的女人都給他加分許多。

自古女人稱作鍋臺轉兒,洗衣做飯生孩子,除了那些大家閨秀,有幾個能讀書識字的?

燕銘的話雖然有道理,卻也給自己找了許多麻煩。

後面的一群人中,為的正是公孫敖。

這一次,公孫敖沒有穿騎郎的衣裝。而是一身短衣襟打扮,騎在光溜溜的馬背上,腰間插著一支長柄漢劍,顯得彪悍英氣,配上他一臉的大鬍子,更是讓人敬畏。

在他身後,跟著幾個身穿破衣服,年齡都在三十出頭兒的漢子。一個個的頭蓬亂,低著頭,看不清神色。

那種震懾人心的殺氣,就是從他們的身上散出來的。

“二哥!”燕銘看到公孫敖,一顆緊張的心放了下來。

幾步走了出去,來到公孫敖馬前。

公孫敖哈哈一笑,從馬上翻身而下,一甩手把韁繩拋了出去。

在他身後的一個蓬頭垢面的漢子,一伸手,靈巧的接住了韁繩,把馬控制起來。

“早就聽說二弟的學堂今日開張。做哥哥的也沒給你準備什麼禮物。我和大哥還有你三哥商量了一下,覺得燕家不缺啥。這不,就從甘泉宮的大牢裡挑了幾個死囚送過來,給你做奴僕。”公孫敖低聲說道。

燕銘拉著公孫敖低聲說道:“二哥,你覺得這一身殺氣的死囚,我能控制了?”

公孫敖嘿嘿一笑,說道:“你放心,這幾個都是條侯周亞夫的麾下戰將。當年評定八王之亂出過大力的。只是遭了周亞夫造反的牽連,入了獄。我和大哥使了些手段,冒用你的名頭救了他們,他們對你,自然感激塗地。”

燕銘了頭,對東方朔和公孫敖的做法雖然不贊同,可人都送來了,沒有不收的道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樣,先安排到東廂房,待會兒我這學堂開張結束,再給他們訓話。”燕銘說道。

公孫敖和他是兄弟,自然滿口答應著,把帶來的十幾個奴僕領到了後面。

看到公孫敖帶來的那一群人,村民們有些擔心,望著燕銘。

燕銘咳嗽了一聲,腦子轉了幾圈,才說道:“剛剛的那些人,是我從長安請來的,主要就是保護我弘燕堂的學子不受外界襲擾。”

“可是他們怎麼那麼髒?”

“髒就對了,那是因為剛剛經過野外生存訓練!”燕銘順嘴說道。

公孫敖送來的人實在是不是時候,但卻不得不把這件事兒說過去。

淳樸的村民就這樣相信了燕銘的話,可除了王小翠兒,卻沒有人再來報名。

雖然燕銘的一篇鴻門宴,驚豔了東方朔,甚至驚豔了整個長安城善於舞文弄墨之人。但卻無法打動這些村民。

他們的心中,學問不是華麗的辭藻。而是學了之後,能當多大官,一月的俸祿有多少石。

就在這尷尬的階段。

外面再次來了一波人。

這夥兒人以黃先生為,後面則是黃先生學堂的一些孩子。

見到黃先生到來,村民們自然給讓了一條露出來。

黃先生向著燕銘一拱手說道:“弟子黃裳,今日帶著所有孩子,一起過弘燕堂來求學。”

燕銘倒是很意外。

燕山則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笑道:“弘燕堂有了黃先生的幫助,那是再好不過。”

“黃裳在您面前不敢稱先生。”黃裳自然不敢稱先生,他現在是燕銘名義上的弟子,自然不能任憑燕山喊他先生,那是差了輩分的。

有了黃先生帶著他的學生到來,燕銘的弘燕堂終於有了幾分人氣。

幾家窮戶商量了一下,反正燕家不要錢,不要糧食,讓孩子能識得幾個字,那也是好的。

抱著這個想法,茂陵屯最窮的幾家孩子竟然在燕家報名上學。

燕銘的弘燕學堂就在茂陵屯村民轟轟烈烈的觀摩之中,收到了一共五個孩子。

這五個孩子,除了王小翠,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黃先生帶來的孩子,雖然名字掛在燕家,但主要還是由黃先生按照自己的套路,教導孩子們誦讀古之聖人的文字。

黃先生,雖然做了燕銘的弟子,但內心裡對燕銘,還是有所懷疑的。他來燕家,一時表示尊師重道。二也是想看看燕銘到底有沒有教導學生的才能。

燕銘也不在乎學生少,直接把自家不下地的奴僕也編制到了學堂之中,和五個孩子湊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班級。

第一天上課,燕銘沒有講實際的知識。而是先說明一下弘燕堂今後的規矩。

無論是孩子還是奴僕們,都感覺新鮮的緊。

“啥?每天早晨都要起來跑操?”

“上課五天,休息兩天?倒是很輕鬆。”

“課間還有休息。還有體育課。”

“聽先生說,日後可能還會有書法繪畫甚至是聲樂課。”

“聲樂是什麼?”

“就是唱歌,一看你就沒好好聽課。”

“就是,先生說了,老師上課說重的,就那麼一會兒。你要是在最重要的時候走神,那就啥也學不會。馬小五,你以後可要規矩兒呢。”

孩子們上午學完了弘燕堂的規矩,紛紛回到了自家。

弘燕堂的各種規矩很快就在茂陵屯傳開了。

“你還別說,這燕家公子規定的辰時開課,跑操的規矩,倒是有些新奇。”村裡人覺得新奇,評頭品足的傳說著。

“學習就是學習,跑操幹啥?有那種閒工夫,還不如下地幹活。”

“你懂啥,娃的老師說了,幹活的累和運動的累不是一個累。”老馬家的婆娘解釋道。

“娃懂啥?我看你還是趁早轉黃先生那邊學習吧。還老師,這倒是新鮮。”

“反正不交糧食,能識得幾個字,也是好的。”老馬的婆娘漸漸底氣不足。

屯子裡到處都有這種評頭品足的話,只是都揹著燕銘。

對於一些話,燕銘也有所風聞。可他根本不在乎。

把手機裡弟子規悄悄的抄寫了一份,整理掉一些關於歷史的東西,自己再加上增減,讀上來倒也朗朗上口。

當燕銘的所教導的孩子開始大聲的誦讀:“弟子規,聖人訓。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學不會,則再學……”之時,黃先生始終帶著一絲傲意的臉終於緩和下來。

這種朗朗上口的篇章,的確是學前啟蒙的好東西。黃先生雖然傲,但卻分得清好壞。

燕銘也很得意,尤其是後面那六個字學不會,則再學。是他臨時加上去的,仔細推敲,倒是滿含鼓勵勤勉之意,登得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