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漢朝當老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1章 禮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1章 禮品

僅僅三槍,就讓匈奴人退卻。還擊殺了匈奴漠南一直騷擾雲中的小王阿骨打,這種功績,已經足以寫入史冊。

當然,對於寫不寫入史冊,燕銘倒是沒多大的想法兒。他現在要做的是把這件事兒添油加醋的寫道奏疏之中。

衛青用自己製造的武器,在萬軍之中,擊殺了阿骨打。這種戰績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了。

憑著自己的這個武器,憑著衛青殺敵的功勞,這回給衛青直接要個侯爺,恐怕都不為過。

把奏疏送出去之後,燕銘就開始潛心研究望山和準星配合的問題。

如果是準星和望山配合的好,槍就會指哪打哪。不會跑偏到指著軍旗結果把阿骨打幹死的地步。

調教槍械的準星,是一件漫長而枯燥的事兒。

這件事兒除了燕銘關注之外,另一個關注的人就是衛青。他每日視察完防務,就會跑到燕銘這,和燕銘一起研究。

關於燧發槍的使用,燕銘已經有了一個構想。

這種槍械,現在還不適合大量製造。只能在軍中裝備幾個人。而這些人的任務,就是成為軍中的狙擊手。

在戰場上,狙擊手可以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就如同衛青設想的一般,只要狙擊手在關鍵時刻,擊殺匈奴軍中的傳令兵和旗手,那麼匈奴的指揮系統就會癱瘓。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不用過多解釋。

燕銘在靶場邊上,讓老徐給搭建了一個臨時的木質小屋。

他就在屋中研究望山和準星之間的關係。甚至想到了怎麼培養狙擊手的方法。

想到了狙擊手,他忽然想到了後世的狙擊槍。其上都帶著一個瞄準鏡。那種瞄準鏡說白了就是望遠鏡。

而這種單筒的望遠鏡,自己不是也有一個?

來到邊關,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戰爭。燕銘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於是在離開茂陵邑的時候,他把望遠鏡也帶著了。

此時單筒的望遠鏡正好可以當做燧發槍的瞄準鏡。

想到這裡,燕銘把已經調整的差不多的望山和準星之間,加上了瞄準鏡。

當然,一切鐵器零件兒和木工零件兒,都是大老陳和魯老頭兒負責。

學著後世的狙擊槍,燕銘經過精密的測量,在兩塊兒望遠鏡上都畫了一個加號。這樣就方便瞄準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靶場上,砰砰的槍聲不斷的響起。

每一槍,燕銘都會跑到靶子上看看情況。

瞄準鏡,燕銘調.教的很好。在近距離之內,能夠做到百分之百的打中目標。雖然不知道這調教好的燧發槍能不能做到指哪打哪,但總不會如之前那樣的偏差了。

這種鐵管的製造工藝,大老陳已經掌握。

這一段時間,別的工匠主要鑄造火雷,而大老陳則開始了打造新的鐵管兒。

帶瞄準鏡的燧發槍被燕銘發明出來,第一時間定然是要實驗一下它的精準程度。

這一回,燕銘沒有選擇遠距離射擊,而是先距離標靶五十米,用瞄準鏡瞄準之後,標靶放大,瞄準鏡上的加號中心正好對準標靶。

他緩慢的扣動扳機,槍聲響起。

加號瞄準的中心瞬間被鉛彈打了一個洞,所中的地方不偏不倚。

燕銘並沒有興奮,五十米的距離,用他的軍用弩稍稍訓練,都可以精準的射擊。他向後退出了一百米,然後再次調整呼吸,平穩槍身,瞄準,緩慢的扣動扳機。

“砰——”

標靶上再次命中,仍舊是加號所在的位置。

燕銘的眼睛露出了一絲喜悅的光芒。高興的不只是槍械的精準度,更是自己的射擊技術竟然達到了這種地步。

現在看來,自己對燧發槍的改進和調整,都是成功的。

這支燧發槍,放在戰場上,就是獵殺敵方高級將領的最終殺器。還可以獵殺敵人的傳令兵,打擊扛旗的士兵。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第一支燧發槍終於研制成功。

看著自己身邊的一個小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這幾天除錯時候總結的心得體會,燕銘對自己都感到滿意。

回到郡守府,他翻出了兩截鐵管兒。

這兩節鐵管都是刻了膛線的。是之前的鐵管上留下來的。燕銘當時就留了兩截鐵管兒。

槍柄已經讓魯老頭兒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好了。

沒錯兒,燕銘要做的就是兩把小手槍。

雖然是簡單的燧發手槍,可關鍵時刻,也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兩個手槍,一個是送給劉徹的,另一個是燕銘留給衛青的。

送給劉徹,是政治目的。送給衛青,是因為自己的這個哥哥命中註定要成為帝國的一代將星。給他一把燧發手槍,關鍵時刻,也能防身。

一些個零件兒,燕銘早就讓大老陳打造好了。只是這些零件兒是分散了讓大老陳打造的,他也不知道這些零件兒具體是什麼用處。

槍械這東西,是人類戰爭史上的革命,和蒸汽機一樣。後來的一切火器,幾乎都是基於槍械的原理生產出來的。

燕銘要趁著冶鐵業還沒有那麼發達,儘量的控制槍械的發展。

他始終認為,戰爭是人類愚蠢的產物,是反人類的。

這種想法兒讓他有的時候很矛盾。

一方面是要保護的大漢子民,一方面是自己憎惡的戰爭。

幸好有人曾說過,和平就是把一方打服了!幸好燕銘也認可這個道理,否則他一定會糾結死。

小手槍用了幾天才造好。

燕銘偷偷的除錯,偷偷的實驗。確保了手槍的精準度。近身二三十米之內,手槍的彈丸射速可不是弩箭能夠比擬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燧發槍不能連射,裝填子彈會浪費很多時間。

看著兩個精緻的燧發手槍,燕銘很滿意自己的傑作。讓魯老頭兒特意打造了兩個精美的盒子。把手槍放在了盒子之中,鋪了紅綢子的,是送給劉徹的。另一個則用一個支架支起,是送給衛青的。

做好了這一切,燕銘終於覺得自己可以休息了。

可聖旨也在這個時候到來了。

劉徹的意思很簡單,讓燕銘立刻帶著燧發槍回來。他不可能來到邊關檢驗這種新式武器,於是只能讓燕銘八百裡加急回到長安。

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對方是皇帝,燕銘自然不可能違背劉徹的意思。只好打點行裝,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