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漢朝當老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2章 修路序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2章 修路序曲

霍去病,絕對是為軍事而生的。

這一點,燕銘堅信。看到他身側的騎兵,一水兒的青壯年,腰間挎著燕刀,背後揹著軍用弩。更有意思的是在他們的戰馬邊上,都掛著一排排的長槍。

這樣看來,我們的霍少還是喜歡最原始的殺戮。

燕銘相信,無論這個世界被他改造成什麼樣子,霍去病終將走上歷史的舞臺。

在霍去病的陪同下,燕銘進入了雲中城。

驕傲的霍少,在老師面前鋒芒盡去。

雲中城的老人都認得燕銘。雖然幾年沒見,可當年的燕侯是在這城中用腳步丈量過每一寸土地的。

自發的,雲中城的人們匯聚在了一起,夾道歡迎。

更有人遙遙的喊著燕侯的稱呼。

霍去病隱約聽到過燕銘在雲中城的一些事蹟,卻不知道他如此的受歡迎。

看到自己的老師名望如此,年輕的霍少臉上覺得倍兒有面子。

雲中的街道也是經過修葺的,不過大抵還是燕銘在這裡打下的基礎。

簡略的和霍去病聊了聊,燕銘才知道,衛青已經不在這裡駐守。

現在的雲中城,最高軍政長官,就是霍去病。

衛青則向北拓展,在北方的趙信城基礎上,建造了一座新城。

據說新城還是老徐派去的人建造的。一切都仿照燕銘設計雲中城和茂陵邑的樣子。

當然,新城不叫趙信城,名字是定北城。

燕銘叨咕著定北二字,心中感慨。

大漢朝從建國開始,就受到了匈奴的騷擾。持續六七十年。

歷經高祖,文景兩位皇帝,到了漢武帝時期,才算是攢下一點兒家底兒,可以和匈奴人叫板。

若不是自己到來,改變了許多東西,恐怕這場戰爭還會持續很多年,拖垮大漢朝。

“老師,不如我們明日啟程,去看看我舅舅?”霍去病說道。

“你是一城主政官員,輕易離開,怎麼行?”燕銘笑道。

霍去病飛揚道:“男兒勵志少年時,豈能因為俗物耽擱了飛揚的胸襟?恨我生的晚,匈奴滅的早!”

燕銘一愣,還真是飛揚少年,這樣的人遲早是要上戰場的。

“好好做準備吧。大漢還有更強大的敵人。”燕銘拍了拍霍去病的肩頭說道。

“更強大的敵人?”霍去病搖了搖頭接著說道:“漠北的匈奴都被打跑了。西域那邊的幾個小國家,聽說匈奴滅了之後,都依附於我大漢。東邊,老師前幾天剛剛滅了朝鮮,攻擊扶桑。還有什麼拿的上檯面的敵人呢?”

燕銘正色說道:“這個世界,大的很。我們只不過是在其中一塊兒大陸上。西域再往西很遠,如今有一個羅馬帝國。他們的皇帝,也想要往東探測。我已經遇到他們前來的使者了。”

“羅馬?”霍去病眼神亮了起來。

“對,那是一群沒長毛的泰迪軍團。”燕銘說道。

“沒長毛兒的泰迪?”這個詞彙,霍去病是不懂的。

燕銘笑了笑說道:“總之,他們和我們,就完全是兩種人。說的話也彼此不通。生性野蠻,你做好和他們戰爭的準備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霍去病立刻來了精神,非讓燕銘詳細的說說羅馬的事兒。

對於古羅馬,燕銘知道的也不多,甚至有什麼有名的皇帝,他都不知道。

只好撿著自己知道的說。

霍去病顯然意猶未盡。

在雲中城小住兩日,燕銘才起身離開。

霍去病百般不願老師離開,卻也沒有辦法。

畢竟此時已經不是在學堂之中。

胡德庸算是霍去病的師兄,走之前,兩個人抱了一下。

“師弟當掃平天下,衛我大漢。”胡德庸說道。

“師兄開山修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霍去病倒是喜歡胡德庸灑脫搗蛋的性格。

“等我會一會羅馬,就和你去修路。”霍去病想起了竇文竇武,兩個人不是也在修路。

胡德庸在他結實的肩膀上捶打了一下說道:“將來你打到哪裡,我就把路修到哪裡。”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看著兩個年輕人的約定,燕銘很是欣慰。

雖然年齡相差不是太大,可這兩個人畢竟是自己的弟子。

有徒弟如此,倒也滿足。

從雲中城離開,就是漫長的考察之路。

雲中往北,山嶺漸漸多了起來。

想在山嶺之中修建鐵路,要麼開山,要麼找到一條通路。

燕銘和胡德庸的身影幾乎在每一座山包面前,都會停留。

當他們再次回到新北城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敲定。

在兩個人手中和心中,都存留了一張詳細的,長安到新北城的地圖。

那個地圖上,包括每一個山包,每一個溝壑。

接下來,就是鋪設路基,開山。

這都是需要人力來完成的。

好在,燕銘和胡德庸再山嶺之中規劃尋找。儘量讓鐵路再山谷之中透過。

實際上需要開山的地方,並不多。

胡德庸的幹勁很足。他就要去開山。

修路,只有把山都開了,然後才是其他的東西。

燕銘倒是沒讓他著急動工,而是和墨錚等人,把修路的事兒,作為一個課題,讓科學院的人研究。

墨家的科學是實踐科學,絕對不是停留在書面上的。

說道開山,就已經有人開始研究開山的工具。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北城,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劃之中。

當這一切籌劃好了的時候,燕銘會給劉徹遞交一份奏章。

想要靠新北城的人手完成修路的大事兒,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必須要劉徹調動中原的力量,規劃好路線,然後從兩頭開始開山鋪路。

因為鐵路的重要性,劉徹已經讓竇文從馬路的鋪設上下來,只讓竇武一人負責鋪設馬路。

而竇文則按照燕銘和胡德庸提出的設想,研究起了鐵路。

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

倒是燕銘這個不專門研究的人,悠閒了下來。

新北城的學堂成了他最長去的地方。

給孩子們上上課,告訴他們一些新的知識,燕銘很有樂趣。

苦的是韓嫣。

他帶兵進攻扶桑,一切都很順利。

只是登陸之後,受到了扶桑人的拼死抵抗。

經常有不要命的扶桑人,自殺式進攻。

在扶桑島國的陸戰,非常艱難。

(感謝“北伐蒼穹”慷慨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