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漢朝當老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9章 瘦金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章 瘦金體

o16年最後一天,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愛情事業騰騰起,1717,要起要起!

東方朔此時的身份,表面上是帶著平陽侯府家奴出來遊獵,而真正的目的則是奉詔尋找皇陵。

平陽公主和現在的皇帝,劉徹劉小豬姐弟情深。勘測陵墓這種事兒,在定下來之前,。劉小豬不想驚動朝野。

所以才想了個辦法,讓眾人眼中的弄臣東方朔以遊獵為名,帶著平陽侯府眾人前來茂陵屯。名為射獵,實為勘測。

漢朝建國以來,自高祖皇帝劉邦起,後宮干政似乎成了慣例。

如今劉徹劉小豬雖然登基繼位,可在他的頭上還有竇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壓著。

他的生母王太后,攝政甚少,除了對相關姻親有些寵溺過度之外,於國政倒也並不過於干涉。

最厲害的是竇老太後,如今雖然年高,卻依然大權在握。剛剛登基的劉徹,每日裡必須向竇太后請安,問政。

竇太后好黃老,而劉徹的啟蒙老師都是儒生。

因為學的不同,祖孫二人政見也頗有不同。

而今,建元初始,年僅十七歲的劉徹卻也知道輕重。

派人出來堪選皇陵,劉徹的心中卻是極為慎重的考慮了一番。到最後還是這個會嬉笑怒罵裝瘋賣傻的東方朔最為合適。

此人說是儒生,卻沒有儒生那股表面上方正的氣息。說是黃老道家,卻又帶著兒儒生的味道。

這種時候,這樣的人選,正是劉徹所需要的。

若不是燕山平日裡多多巴結平陽侯府,和平陽侯府的騎奴們熟悉,此番也無法結實東方朔,請他來這裡為燕家漲聲勢。

見到東方朔到來,燕山立刻起身抱拳相迎。

東方朔來到茂陵屯已經有一段時間,一般的鄉農都認為他是帝都長安來的大官。只有黃先生等幾個茂陵屯有頭臉的識字的人知道,這東方朔雖然年輕,但學問卻不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今天來,就是看熱鬧的。原本對貴公子不報希望,可剛剛一個不共戴天卻讓人佩服,今日或許是個有意思的事兒。”東方朔也不和眾人客套,往燕家場院中間一站,儼然就是主持人的樣子。

黃先生再託大,見了東方朔也不得不抱拳施禮。

他的老師是申培公,而東方朔自雲和申培公是兄弟。

這事兒申培公沒有出來反對,黃先生自然就要比東方朔矮上一輩。

儒家講究禮常,黃先生對東方朔畢恭畢敬。

“虛禮也不用過多。今天不是要比文采麼?怎麼個比法兒你們研究,我就是看熱鬧的。”東方朔一擺手,笑嘻嘻的說道。

黃先生該有的禮數都有了,自然不再客氣,從懷中掏出他的手記說道:“這是黃某寫的前朝手記,被燕銘小兒偷來。

我和他父親也算是人贓俱獲。可這小子不但不承認,還說我的文采不過爾爾,文字就如一坨坨的”

那一坨坨屎,黃先生憋紅了臉,也沒說出口。

倒是燕三壯著膽子笑道:“你寫的是史,我家公子說你那是一坨坨的屎,有錯麼?”

燕山一瞪眼,燕三嚇得縮了縮頭,躲到了燕銘後面。若不是燕銘攛掇,他打死也不敢在燕山面前說這話。

黃先生臉色氣的黃,忍了幾口氣,終於還是鎮定下來,一舉手中書,說道:“若今日這不學無術的燕銘能寫出一段過我手記的文章,老夫就此焚書,拜在他的門下做學生。可若是他寫不出,老夫就要求他登門賠禮道歉,從此不得打擾鄉鄰。”

從眾人轟然叫好的聲中,燕銘能聽出,自己的前身平日裡是如何的騷擾鄉鄰。

不過黃先生提的要求卻讓燕銘對他有了一絲好感。

按照常理來說,這老頭兒明知必勝,提出的要求肯定過分。可如今他之說讓燕銘登門賠禮道歉。

對這種不趁機訛人,獅子大開口的老實人,燕銘很有好感。

畢竟後世這樣的人不多,走路摔在大街,都沒人敢扶的年代,信任是一種奢侈品。

“你說讓我寫哪一段?”燕銘眼神灼灼的望著黃先生,對他有好感是可以的,但眼前這一陣不能輸。

“哼,老夫治學多年,怎麼會給你劃下範圍?老夫的書你拿去不過一日,以你的識字量,想必也沒讀幾頁。所以,你自選,比拼哪一段?”黃先生對燕銘可謂知根知底,毫不畏懼。

“好!”燕銘一拍巴掌,他心中早就算定黃先生會如此。

“咱們就說說當年高祖皇帝和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相會的一段兒故事,讓大家品評一下,如何?”燕銘早就打好了小九九。

鴻門宴自古以來都被評說為太史公司馬遷的名篇。

平日裡上課,燕銘也喜歡拿鴻門宴作為古文經典來講解,所以關於這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記在心頭,爛熟無比。

向著周圍的人抱了抱拳,燕銘昂頭說道:“小子不才,平日在家中偶爾也對前朝歷史寫上隻言片語。一直不敢拿出來貽笑大方。如今各位長輩都在,就拿出來獻醜啦。黃先生,請。”

隨著燕銘作勢,燕山家的僕童早就把準備好的紙張拿來,鋪在桌案之上。

燕銘和黃先生分別來到自己的桌案之前,提起毛筆,沾滿了墨開始弄文。

“奶奶的,藝多不壓身!這話沒毛病。”燕銘手握毛筆,想到前世閒時,就會練習一下早被各種高科技淘汰的毛筆字,頓時心中舒緩。

僅僅是一落筆的第一行字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就顯現出了多年練筆的功力,那一道道筆畫瘦直挺拔,橫滑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撇如匕捺如刀,豎鉤細長,聯筆之間,仿若遊絲行空,端的神妙無比。

這一筆宋徽宗集百家之長所創造的瘦金體一出來,立刻引起了東方朔的注意。

就連圍在周圍鄉鄰之中,有幾個識字的老儒,也紛紛頭讚歎。

“就看公子這手字,說他不識字,打死我都不信。”東方朔伸出大拇指,連連頭,臉上露出了陣陣驚喜。

他早就聽說燕銘的名頭,那是村裡的刺兒頭,不學無術,斷然寫不出這一筆字。

“莫非真的有神仙妙術,能讓人瞬間開悟。倘若真的有這種事兒,長生不老似乎也不是空話”東方朔的心思轉動,卻沒有表露出來。

當今皇帝劉徹雖然年歲不過十七,卻表露出對長生不死的無限嚮往。而東方朔,正是承載他這種嚮往的大臣之一。

求仙問藥,自古皇帝所不能避免的俗套。

一邊的黃先生看到眾人都在推崇燕銘的字,忍不住瞄了一眼,頓時一個激靈,一股冷汗冒了出來。

緊張之間,自己竟然手上抖,寫錯了幾個字。

“這小子平日裡禍害相鄰,不學無術,怎麼會有如此一筆好字?算啦不管他,先寫好我的文章再說。我就不信他真的神了,竟然能豁然貫通文墨一道。我不信,堅決不信。”黃先生內心糾結,下筆之間,更是生澀,接連的又錯了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