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落地一把AK47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8章 兵工廠流水線生產,荀攸答應歸於華夏國(兩章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8章 兵工廠流水線生產,荀攸答應歸於華夏國(兩章合一)

華夏城內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生產與研究。

這日擎蒼到達王宗偉所在的兵工廠巡查。

此時,整個兵工廠已經開始量產一些大口徑的炮彈,還有越發先進的大炮炮筒,當然也少不了坦克與戰車。可以說這裡的兵工廠十分巨大,佔地就有數十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生產線,感覺十分壯觀。這裡是一條又一條的流水線,每一條流水線所生產的東西都不盡相同。

擎蒼在一處高臺之下,望著底下生產的人們,這些工廠是他授意建立的,因為接下來將有場大戰要打,所以這些工廠必須要大,產能也要上去才行。

望著一輛又一輛的坦克組裝完全,並且送到停放處。如此大場面,也確實讓人激動萬分。

擎蒼問了身邊的王宗偉。

“與我說說現在的情況如何?”

這時王宗偉說道:“我方兵工廠已經將所有的零件都分發到各大城池的兵工廠之中,進行流水線生產,一個工廠只造一個至十個零件。隨後,當這件零件都生產完時,便帶到華夏城的兵工廠中組裝。最遲到年底,兵工廠便可以造出五萬坦克,三萬戰車,每輛戰車可裝四十人,單戰車可容納士兵一百萬左右的人。而坦克裝五人,可攜帶二十五萬人。若是在近我方火車可達地區打仗,我方的火車也可以在一最之內裝載三十萬人到目的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宗偉說得十分詳細,從戰車到火車的裝載量上都作出了分析。

同時還提到了零件流水線的這個問題。

現在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在擎蒼的授意之下,將所有零件給分到無數個工廠中去造,然後一些核心的部件在華夏城生產,這麼做的目的,一是速度加快了,大量的人投產,使得整體的效率變得更高,二是防止工人將工藝學走,以防止流失。就算敵人買通了工人,也無法得到最終的結果。

“很好,若是提前完成那是最好。”

他為什麼造出這麼多坦克與戰車,理由十分明顯,那就是要南下收服司馬懿和蜀國、吳國。讓整個天下真正統一。他是要站在世界之顛的男人,以後還是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就算是為以後做準備吧。

王宗偉應道:“是!最近工人的熟練度也上了一等級,我依您的意思做出了一些改革,手藝好的工人,都按計件形式結算工資,讓他們多勞多得,而其他人像是新手,剛是計時加上級的評分結算工資。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時我們的生產效率已經是上個月的一倍多,相信隨著新手逐漸轉為老手,我們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質量也將得以保證!”

“你做得不錯,還得讓工人們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才是!不可因為趕工期而忽略了這方面的事。”

要知道當人疲勞的時候,工作效率變低,還容易出錯。一旦返工的話,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要知道質量不過關,對於整個軍隊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試問,比如一個炮彈成功飛出卻沒能及時引爆,或者在發出前就被引爆了,那麼對於己方的損失,可是說是十分巨大。

這些事情是擎蒼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再三的叮囑王宗偉。

“是!這點我會好好讓人監督!並且細化管理流程,保證保質保量!”

“我聽說我們在廣饒縣開設一船廠。”

廣饒縣臨渤海,在那裡開設船廠是因為距離渤海邊上。

因為白夜已經將輪船的引擎生產出來,而船廠本身也不是一件十分著急的事。所以可以慢慢來。

“是的,目前剛開始設廠,預計年底會造出一條流水線。”

“那便是極好。”

擎蒼又隨著王宗偉下了高臺,走到了另一處,這另一邊是另外的景象,當工人們發現了擎蒼的存在時,便紛紛叫道:“是擎帝!他來視察我們工作了!”

“太感動了,他竟然沒有忘記我們!”

“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沒有架子的帝王了。”

“原來他這麼年輕!”

他的出現,在工廠之中造成了轟動。

……

擎蒼本想說兩句的,而在這時,有人朝他們跑了過來,看這身形十分匆忙,擎蒼一見,原來正是楊小妹。

她來找一定是有大事,否則她不會主動來尋的。

“擎帝!”

“楊軍長你找我?”

楊小妹點了點頭:“從前方傳來了訊息,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內,諸葛參謀的計策確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是劉備屬國之內有大量小型**。

隨後在劉備的蜀國邊疆上,佔據著一方領土的劉璋和劉備軍隊之間發生了大量的戰爭。可就在今天早上劉璋被張魯所滅,劉璋之屍體被掛在其城樓之上,而劉備則趁機佔據了劉璋大量的領土。

張魯不甘心自己與劉璋辛苦鬥爭,而領土卻被佔據。此時正在劉備進行著交戰,可以說蜀國上下現在進入備戰狀態,同時因為如此使得我方謠言重要性變得極大。

劉備與張魯早已經焦頭爛額,以上是從蜀國方面發回來的訊息。

至於孫權那邊,也正是因為謠言,使得起孫翊與其大哥孫權兩人之間權力更迭之上產生了巨大分歧,有近半以上的人支援孫權。但由於此時兵權正在孫翊那裡,所以孫權短時間之內很難奪得吳國之兵權。但雙方的明爭暗鬥依然,此時整個吳國的上上下下無一不陷入一場大紛爭之中。甚至有將吳國分成兩半的可能。

與此同時,司馬懿對蜀吳兩國也正虎視眈眈的,據我們接到的情報稱,司馬懿不日將進攻吳國,他企圖吞併吳國的領土。同時也覬覦著蜀國。”

擎蒼心想,那諸葛亮的計策果然是十分好用。為整個天下之事,攪得天翻地覆。越是這樣,越對於華夏國影響深遠。至少在敵人的力量上,敵人會變得孱弱不堪。

雖然戰爭雖然對於實力提升十分顯著,但是戰爭所帶來的消耗以及經濟的消退,人口的缺失等等,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所以他也希望他們打起來。

司馬懿的野心也可見一斑,擎蒼有時候也在想,這傢伙試圖與華夏國相抗衡,從他的表現上來看,也確實是如此。

可是這天下,就算是司馬懿打敗了蜀國和吳國,取得了南方的統一。那麼,他的實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得到質的提升,反而是給華夏國機會,使他的統一程序可以快速。

所以,擎蒼說道:“密切關注那三國的發展動向。若是有事及時回報。同時讓情報人員都小心一些,不要暴露自己!”

現在天下將大亂,南方到處將會有戰爭起,而擎蒼不希望自己的情報人員因此而損失大量,這對於他情報的獲取上來講,十分不利。他們就是他的眼睛,少了眼睛,怎麼看這天下之勢?

楊小妹點頭稱是。

之後她又說道:“由我方情報人員,在蜀國之內發現數個巨大的兵工廠。其中兵工廠內正在造的正是我四大戰隊所持的AK47。還有大量子彈與戰車等等。”

楊小妹這麼一說,擎蒼頓時明白了為什麼,為什麼劉備會有AK47的製造工藝?那是因為。之前他派出的戰隊曾經襲擊劉備,戰隊最後全軍覆沒了,有些武器還沒來得及銷燬,就已經被劉備取的。

在那天,劉備、曹操、孫權三支大軍,曾經來犯,曹**去,孫權被活捉,而安然歸去的僅有劉備一支。

可以見得,劉備肯定是按照己方的AK47仿造出來新的武器,對於這點擎蒼正在想辦法。如何竭制他們的發展。

他心想,或許可以用之前炸兵工廠的方法!

於是說道:“派出一支秘密部隊,將其的兵工廠給破壞。”

“遵命!”

只要劉備有發展的冒頭趨勢,那麼他就要節制,就算是拖延他的工期也並非不可以。同時又說道。

“想辦法取得他們礦產來源。

若是開採礦產,便命人將礦產開採基地給我破壞掉!

若是買賣之礦產品,那便阻止貿易隊前往蜀地。一切敢與劉備提供幫助的人,將與華夏國為敵!當然,這個方案也適用於吳國與晉國!”

除了破壞兵工廠之外,對劉備之鐵礦來源。擎蒼也有自己的想法,當原材料被斷。就算劉備有三頭六臂,也造不出AK47,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道理便是如此。這是限制他們產量的方法。

除了AK47造不出之外,當然還有子彈、大炮、各種機械類的軍工產品也是如此。他們對於礦產的要求需求十分巨大。只要礦產一斷,劉備的勢力一定會變小,劉備的實力變小,也是一件極為可以值得驚喜的事情。

擎蒼又說了很多方面的應對之策,凡事有利於華夏國的一切都將

楊小妹接到命令,立即下去安排了。有許多是她給自己確定的。像是破壞,她有屬於她的專業人員。

……

又過了幾日。終於還是有荀彧方面的訊息。

有衛兵來報:“報告擎帝!荀參謀兩人此時正在南門十里之外。用不了多久,兩人便會到達華夏城中。”

擎蒼問道:“只是兩人嗎?”

衛兵回應說:“對,就是兩人。”

擎蒼心想那麼荀彧此行並未帶回荀攸。

於是說道:“讓諸葛參謀和郭參謀兩人隨我往南門迎接。”

“遵命。”

於是諸葛亮、郭嘉等隨著擎蒼前往南門迎接荀彧。

大量的華夏軍團戰士們分列左右。延綿到距離南門二里之外的地方,迎接荀彧兩人的歸來,可以說是陣仗十分巨大。這是對於荀彧的巨大尊重。

荀彧兩人一見此陣仗,又看到擎蒼等人在南門之外守修,便立即快馬加鞭,迅速趕回。

荀彧此時已經8歲了,若是以前8歲算是大齡,但是因為華夏城的醫療條件十分之好,生活水平也是不錯,基本上看來,他的8歲與其他人的8歲相比還是年輕了一些。

荀彧與張郃很快就到達了南門之外,此時擎蒼上前迎接他們的到來。

“荀參謀,你辛苦了!”

荀彧立即下了馬匹,說道:“為華夏國不辛苦,荀某總算不辱使命!”

擎蒼一聽到這裡,就明白了怎麼一回事。

那便是荀彧這一次成功了。

郭嘉便問:“那荀攸是何時來我華夏國?”

因為他沒有看到荀攸的蹤影。

“荀攸還要過段時間才能來我華夏國。”

“為何?”

“此時司馬懿依然在許都之中,他將荀攸看得挺緊,待到司馬懿出征吳國之時,他便可歸於我華夏國。”

如此一來,諸葛亮的計策直接加速了荀攸的離開,因為司馬懿見吳國稍弱,便會派兵前往,而這時正好給荀攸創造了一個極好機會。這便是連鎖反應。同時也應該好好感謝劉備,不是他的詭計,他也不會去反擊。也不會派人去吳國放謠言。

同時,也要感謝諸葛亮,不是他將孫權放歸,那麼也不會有今天之情況。

大家都想到了一處,所有不由於對諸葛亮又多看了一眼,他確實很強大,環環相扣。

擎蒼說道:“荀參謀一出,果然是馬到功成!這值得嘉獎!”

這時荀彧說道:“這還是諸葛參謀計算得好啊!”

郭嘉道:“諸葛參謀確實是功不可沒!”

荀彧符和道:“諸葛參謀果然是神機妙算,這棋子每走一步都是有意味存在。不是諸葛參謀之計,我這次恐怕也不會如此順利!”

諸葛亮這時謙虛的說道:“不敢不敢,僅是略施小計!這還是荀參謀的膽識過人,一般人可不敢獨自前往敵後!”

張郃大笑道:“哈哈哈,諸葛參謀,你就不要謙虛了,這次多虧了你的大計,讓我們此行變得十分順利!”

郭嘉說了一句公道話:“就是,此行功勞最大當屬你與荀參謀!”

“哈哈哈,諸葛參謀,你就不要推脫。”

……

如此一番和諧場景,讓擎蒼十分開心,加上之後荀攸也要加入其中,他大喜道:“如此甚好!荀參謀,隨我到主城之中,我今天為你們接風洗塵!”

兩人應是,隨後便同擎蒼入了主城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