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秦王贏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不相為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不相為謀

年老的廉頗態度不如之前的親和,不過眼光卻是柔了下來,再無之前凌厲之意,不過他話語間的親疏卻是一聽即瞭然。李牧已經知道自己今日過來不過是白跑一趟,不過見燈光下廉頗目光黯然,恐怕已對趙國形勢多有瞭解,廉頗雖然愚忠,但這種可昭日月之忠誠之心,卻是令人敬佩,他年紀雖老邁,但那一刻李牧卻是覺得他比天底下最是偉岸的男兒還要英勇而高大,只是多年後再想起這一刻時,想起廉頗今日說過的話,李牧卻是替他不值,更加堅定了對秦王嬴政忠貞的心。

一片忠心是好事,可惜卻是錯託君王。趙偃那樣的人,根本不配值得擁有這般美玉似心的良將。李牧再也沒有多說,從廉頗營帳中告辭出來,恐怕廉頗也知道他性格, 不知他是看在何份上,但他卻並未再追究此事,也沒有去問李牧如何混得入軍中,也沒有再試著教人捉拿他,也許只是對二人當年同朝為臣雖然不敢親近,卻又惺惺相惜的一絲最後友情而已。

李信站在高臺之上,夜風颳得他衣衫不住輕揚,他目光卻是只盯著安邑城門處,秦清倚在帳口望了他一眼,想到剛剛他所說的話,此時心中還難以平靜下來。

不遠處城門口高臺之上一個身影從上頭凌空躍了下來,李信面色一整,精神振奮,衝身邊人低喝道:“將軍歸來了,速速迎接!”他所說的迎接,便有斷後之意,眾人也都明白,迅速抽了腰後長劍朝人影處圍了過來。李牧面色黯然,見到李信前來接應之時,只是衝他擺了擺手,一邊疾步朝自己營帳處行走,一邊卻失落道:“此趟失敗了!廉頗只說,善始者不必善終!”這話的,卻是表明他一開始跟著先趙惠王之時雖然多受寵信看重,但一開始過得好的人,受君王寵幸的,並非最後一定要得到善終,也就是拒絕了李牧之意。

眾人不由黯然。若是此事能皆大歡喜,自然人人歡快,廉頗為人行事雖然過於剛硬,但其人品性卻是上乘,如今他既放棄,眾人都知道趙王品性,只寵幸奸臣郭開,而郭開因不過當年廉頗性情耿直仗義,曾於言語間得罪過他一回,記至如今,有他在,廉頗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李牧心中也是不好受。“某不如他,只可惜,所託非人。”他嘆了口氣,也不再糾結於此事,眾人都瞧得出來他心情並不好,不過人人都與他心中想法差不多,李信卻是振作了一下精神,一邊急速前行,一邊在李牧耳邊回道:“將軍,那清夫人今日助末將等人出城,便說有事相求,願賜金五百,只求她秦家能借將軍名號一用!”

今日發生的這些事,李牧剛剛歸來還不得而知,這會兒聽李信一說,頓時腳步一頓:“當真如此?”李信便點了點頭,許多忠於李牧的,聽到此話便紛紛進言:“將軍,當年邯鄲城破,如今受毀嚴重,若有此五百金相助,不過是借將軍虛名,可這五百金卻正好可派上大用場,不若便允了吧!”

李牧並未答應,反倒是邁開了腳步,只是步伐卻是緩慢了下來,半晌之後眾人以為他不會回答之時,他才搖了搖頭:“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大王待某不薄,亦是處處寵幸,李牧如今降秦,已是對不住當年惠王大恩,如今又何德何能,再做出這等背主之事?此事不可再提,若有誰再提,必定軍法處置!”他說到後來之時,語氣鏗鏘有力,帶著果斷與堅毅,眾人愣了一下,隨即沉默了下來,那說話之人也面露羞愧之色,沒有開口。李牧語氣緩和下來,只是面容仍顯嚴厲:“諸位一心為某,但卻不可讓某做如此一個不中不義,卑鄙無恥的小人,此等行徑,某不屑為之,廉頗將軍深明大義,念念不忘先趙王恩情,某縱然不如他,但如今大王隆恩,又多番庇護,某在一事無成之時,賜邯鄲為某封地,此等大恩,不思圖報類如六畜,若是還存私心,豈非豬狗不如?諸位若是一心為某,某若行差踏錯之時還望諸位提醒,切不可再進此言!”

一番話,說得許多人心中羞愧,那說話的人險些跪了下來:“末將有罪,險些令將軍名聲受汙,末將一念之差,還望將軍責罰!”

“待回去之後,再行請罪便是!”李牧也沒有姑息,點頭應了下來。一行人一路無語回到營中,秦清早已候在外頭,見到李牧之時,便行了一禮:“小婦人夫家姓秦,乃稱秦清,見過君候。”她此時已經知道李牧身份,自然不敢再像之前一樣結交,李牧擺了擺手,實在是沒有與女人談事情的先例,再加上他剛見過廉頗,心情不佳,這會兒更是沒有心思與秦清囉嗦,直接開口問道:“不知清夫人夫家乃是何地之人?”

“妾身夫家原是巴郡之人,孃家乃巴氏,如今秦家亦是處巴郡,乃是秦王治下。”巴郡原是巴子國,只是後來巴國為秦所滅,成為秦國統治之下一縣郡 ,原巴國人幾乎都以巴為姓。秦清此時沒有了之前與李牧相見時的交談手腕,反倒是變得有些拘束,李牧年近五十,只是因常年行武軍中,鬚髮並未變白,看起來不過如四十之數,穿著一身軍衣比他之前深衣瞧著更是男兒之氣十足,如今坐在帳中首位,雙手交疊於案几之上,秦清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有些不好意思,低垂下頭來。

“某與不與你多言,只是問你,大王如今正值用人之際,秦家能提供的物資與金數夫人可能做主?”李牧一開口說的並非是讓秦清為自己所用,反倒有為她引薦嬴政的意思,頓時令秦清與那曾老叔相互看了一眼,二人都有些驚喜與激動:“若如此,妾身必定不忘將軍大恩,原五百金不變,願贈將軍!”

李牧聽到此話,不置可否,只是有些疲憊:“既如此,此事便改日再議。”雖然他沒有決定下來,但卻沒有再驅逐眾人,秦清也喜出望外,知道他這話是有送客之意,頓時忍著心中欣喜,柔順的福了一禮,帶著家僕便退了出去。

剩餘李信等人將李牧團團圍了,眾人心情都極沉重,廉頗的態度已經表明,雖然眾人都在心裡為他不值,但不可否認的,廉頗這樣的心胸與忠誠卻是令人感動,相較之下,李牧叛離趙國,雖然當初是在蒙驁大軍壓境,以及後來又有秦王為他報仇殺嫪毐,再加上趙王不賢,李牧是一怒之下而做出叛離趙國的行徑,雖說當時是逼於無奈,不過後來嬴政安撫,李牧也心甘情願留下來的,他至今也覺得侍明主比跟在悼襄王身邊能一展自己一生抱負,雖說李牧到如今也不覺得後悔,甚至隱隱慶幸,不過到底今日跟廉頗見了一場,心境多少受到了影響,這會兒有些鬱郁不快,雖說人生快意行事才不為難自己,但廉頗這樣品性高潔,在世人看來是愚忠的,往後流傳後世卻會成就一番堅貞不屈忠誠的佳話。

只是到底李牧心中替廉頗感嘆,廉頗如今已經是九十高壽,在古代來說已經可算得上耋耋之年,除去禹繚等人那樣身懷內力修煉武術的,極少有廉頗這般並不專注於武功,卻能活到這樣年紀的大將存在,可惜最後跟著悼襄王,後又有嬴政推波助瀾,不得善終。

他感嘆了一陣,但到底出來已經約摸快一個月了,始終還得回去給嬴政回覆,以便秦國可以早做準備,在廉頗反應過來之前。如今兩人已經分屬不同陣營,縱然李牧心中有些不忍,不過主次好歹他卻分得清,因此第二日天不亮便令人撥營起程,秦清等人一路藉口同歸秦國,緊緊跟在他們身後,一行人日夜兼程,回到咸陽時也不過只用了半個月功夫。

章臺宮裡,嬴政接見了興致還有些低落的李牧,君臣分別這樣久,光是看李牧神情,嬴政已經知道說服廉頗一事恐怕是不成了,李牧一開口,果然也是如他所料,一下子就跪了下去請罪道:“臣惶恐,此趟前去說服廉頗而不成,使大王無故等候,心中實在愧疚難當!”

相較廉頗,嬴政自然是更看重李牧,廉頗年紀大,作戰經驗豐富,而這也是他同樣不好招攬的一個理由,畢竟人年紀大了,一般性情就會越發固執,輕易不可能讓人說動,他的信念已經是深入了骨子裡,李牧這趟前去不被他說服反倒能回來,嬴政心中已經對李牧很是滿意了,又哪裡可能真怪罪他。不過李牧自已心中卻有心結在,嬴政知道若是今日自己不安撫他一番,恐怕從此李牧為他所用要大打折扣。一想到這兒,嬴政先是頓了頓,拈起李牧回來時便呈上來的羊皮卷帛,微微笑了笑:“君候不必在意!廉頗與君候不同,乃是真真正正在趙國多年,與君候相較,感情亦是不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