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清漢帝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零八章 三大黑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零八章 三大黑洞

“虧本的買賣我們當然不能做了,其實關鍵就在於誰掌握了權力,誰可以去贏取基層民眾的力量。吞噬小說 www.tsxsw.com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件事情是壓制豪強,把權力奪回來,第二點是讓基層的民眾可以和我們站在同一位置,去對抗豪強,等豪強弱了,他們就也變成了普通百姓,最後,就都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人了,我們當然會強大起來。”

“只要我們的力量可以得到了統一和更正,我相信芒州這些個改土歸流的地方,都會很快的獲得發展,讓我大清的國力繼續得到增強!”陳世青自信的說道。[bsp; 所謂的一切的政令,和奇思妙想,其實都不是重要的,關鍵是誰掌握了權力,力量,有一個高效的執行體制在,才能去執行你的奇思妙想。比如三大黑洞,如果不把三大黑洞的問題給解決了,中央的政令等同於廢紙,如何執行,你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沒用。

為什麼印度和中國作為兩個大國,建國時期差不多,印度卻從領先中國三倍的gdp變成了今日成為中國四分之一gdp的情況?原因很簡單,就是印度的體制有問題,執行力低下,搞個偽民主玩內耗,自己玩垮了自己,而新中國,把民族,宗教,文化,地理環境等多個黑洞全部徹底填補,從上至下,有全球最高效的執行力。

那麼十幾億人口,集思廣益,也不會最後搞出來一些二流人才去統治全國,能脫穎而出的,就必然是一個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釋出正確的政令,得到高效的執行,則必然得到豐厚的回報,強國之路自然一路坦途,加上中國是一個人口和面積上的超級大國,則必然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就是這麼簡單。

阿桂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樣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法子,我們不可能總是靠從京城萬里迢迢的運送糧草物資到前線來,這無法解決問題。一切問題,還是要從當地解決,我們的當地不是沒有力量,而是我們能不能運用這個力量。”

“當年明朝的時候,他們為什麼會被我們大清所取代?道理很簡單,他們大明朝雖然強大,大明朝朝廷卻弱小,無法運用這股力量對抗我們,江南的稅收都收不上來,活脫脫的被窮死了,發不出軍餉,打不了仗。我們大清當時雖然低於一隅之地,不過百萬之眾,但是人人團結一心,皇上可以調動任何一個人的力量,八旗大軍唯命是從,我們可以擰成一股繩,一百萬人就能發揮出一百萬人的作用來。”

“而大明朝呢,有上億的子民,卻只能調動出幾百萬人的力量來,最後這幾百萬人的力量,還要被分散在廣袤的國土上,能夠拿出來對抗我們的力量,可能就是幾萬人。這幾萬人的財力,人力,物力,怎麼可能是我們百萬之眾的對手呢,由此,大明朝的滅亡也就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了。”

“我們大清朝不能學大明朝啊,要吸取大明朝的前車之鑑,他們犯的錯誤,我們絕不能再犯!改土歸流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停留在名義上的改土歸流要成為歷史,要從本質上徹徹底底的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改土歸流,只要治理好了周圍的這幾個州縣,就可以確保我大軍的軍糧供應,而不需要萬里運糧了。”

“世青,這件事情我全權授命與你來辦理,一切都由你來做,你有什麼想法,要做什麼,不需要請示我,可以直接去做。但是有一句話你給我記住了,你可以讓我膽戰心驚,但是不能讓我失望,知道了嗎?”

陳世青興奮的笑道:“大人放心,這件事情既然交給了我來辦理,我就一定給大人辦理的井井有條!一點差錯都不會有,我這就去召集城內豪強富賈,強徵錢糧,有多少錢糧拿多少錢糧,我讓他們一次的大出血,好好的支援一下我們的改土歸流和對前線將士的支援,大人,你就看我的吧,事情辦好了我在回來見你!”

陳世青說完轉身就走,阿桂看向陳世青背影的眼神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好一個能文能武,智勇雙全的天才啊,這個小子,以後能夠釋放出多大的火花呢?他,會不會是下一個田文鏡,或者是和珅一類的人物呢?

實際上阿桂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未來有李鴻章和曾國藩,袁世凱等人的存在,否則他一定不會用田文鏡還形容陳世青的未來。

“世青!”阿桂猛然間急忙的喊道。

陳世青停下腳步,轉身看著阿桂,笑著問道:“怎麼了大人,擔心我辦不好這件事情嗎?”

阿桂看著陳世青,會心的笑著說道:“你這小子,你聽好了,看問題準確是一個本事,但是能不能做好是兩回事情。願你在這方面多多的效仿本朝的孝莊文皇後,不要學了那暴民李自成功虧一簣,知道了嗎?”

陳世青看著阿桂,暖心的笑了笑,點著頭轉身而去。

昔日李自成攻破背景,自立為帝,何等的榮耀,站在了人生的最高點上。但是,他緊接著犯了兩個錯誤,兩個都是正確的錯誤,看對了方向,選錯了時間。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過早的打擊了對方的力量,和過晚的反省自己。

當時的明朝滅亡可以說是被窮死的,而明朝是不是真的窮呢?當然不是,大家都有錢,只是政府力量薄弱,已經無法去調動民間的力量了,也就是說,明朝人實際上是有錢的,就是看你能不能有本事去調動出來這個力量了。

後來,李自成透過強行勒索,只是幾天的功夫,就從京城的達官貴人的手中,搞出來了七千萬輛白銀,甚至有一種說法,說李自成搞出來了一億多兩白銀,這是何等的巨資!這他娘的,這他娘的是當時明朝幾十年的稅收啊!

要是崇禎也可以學著李自成這樣強勢的話,明朝怎麼會滅亡?一億兩白銀,武裝起兩百萬裝備精良的鋼甲軍,新軍都毫無問題,還需要靠什麼私人武裝性質的家丁部隊虛以委蛇,靠什麼破爛的衛所軍去撐場面啊?

這兩百萬大軍可以對外橫掃蒙古,滿洲,對內清楚李自成和張獻忠,打出一個大大的強國版圖來,打出一個繁榮昌盛的盛世來!

可惜的是,崇禎沒有做到這一步。

而李自成做到了,他因此認為自己比崇禎聰明,不錯,是很聰明,只是這屬於小聰明,或者缺乏長遠的眼光,因為他忘記了,自己和崇禎不一樣。崇禎如果這樣做是英明的舉動,因為崇禎對內清除了蛀蟲,對外擁有了強大的作戰力量,耗也可以耗死滿洲。

但是李自成不是崇禎啊,他攻入了北京城,就成為了一個第三者,一個在明清之間夾縫裡生存的第三者。他不但要考慮外部的清朝力量,也要考慮內部的明朝力量,雙方的壓力之下,他還敢在自己生存的地盤上打擊豪強,惹惱了前朝殘餘力量,不但沒有團結一致,反而是進一步的破壞了自己的統一作戰力量。

因此,當和吳三桂的明軍力量,與八旗軍的滿洲力量進行決戰失利後,他只能迅速的退出北京城,不能留守。因為北京城內的人都是他的仇敵,他的部隊燒殺擄掠,他的部隊勒索豪強,把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都給從頭到尾的得罪了個遍,別說讓人家和你一起團結一致的守城了,就是讓人家不乘機偷襲你,就算不錯了。

原本應該是屬於自己的力量,卻被自己硬生生的推到了對立面,讓那個北京城的老百姓心裡面有了想法,李自成才是剝削我們的人,吳三桂和清軍至少目前看來,不是敵人。而李自成呢,已經是徹頭徹尾的被打成了敵人,必須驅逐,所以李自成無法固守北京,他就面臨著必然失敗的結局。

如果當時的李自成沒有做出這些事情的話,雖然明朝的殘餘力量對他有牴觸心理,但是也不會那麼的激烈,在面對更多的威脅之下,面對來自外族滿洲的威脅,北京城的老百姓是願意和他共度難關的。

那麼,憑藉京城城池堅固,李自成的手下有百萬農民軍,以及北京城內老百姓的支援,清軍那十萬步騎兵是不可能攻克北京的,這個江山李自成可以坐穩。甚至李自成還可以乘機降服吳三桂,主動的招納明朝在北方的剩餘力量,打出關去收拾多爾袞,也未必不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緊接著,李自成又犯了第二個錯誤,就是他覺得自己應該痛定思痛的考慮一下自己為什麼失敗了,因此開始反思。反思本來是一個正確的事情,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才能取得進步,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如果不反思自己的話,又如何去改變從攻入北京之後,一直以來不斷戰敗失敗的困境呢,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還是一個時間點選擇的問題。

本來就在失利的陰影中,矛盾爭端不斷的打擊著農民軍的軍心士氣,這個時候提出來反思和問責,只會讓矛盾更加的尖銳。最後當然也就是內槓不斷,農民越打人越少,戰鬥力越打越弱,最後走向滅亡的一個結局了。

而孝莊就和李自成大不相同,他在關鍵時刻連續做了兩個正確的決定,時機選擇的也是恰到好處。第一個決定,是在大部分的滿洲人都覺得,到了北京只是搶劫一番就走的時刻,他選擇了留守,強迫滿洲人遷移北京居住,入主中原,成功的抓住了一次入主中原的絕佳機會。

第二個正確的選擇,就是他在滿洲人入住北京面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強徵朝鮮數十萬擔大米,差點把朝鮮人給逼的造反。但是最終他準確的觀察到了朝鮮人的承受底線,也讓朝鮮人最終選擇了忍耐,數十萬擔的大米就此給滿洲人入住北京創造了非常重要的條件,克服了滿洲人入住北京的諸多困難。

同樣是兩個赴北京的趕考生,僅有三十一歲的嬌豔少婦蒙古女人孝莊的表現,遠遠的超過了所謂的身經百戰的馬上皇帝,三十八歲的李自成。陳世青要做孝莊,不能做李自成,進北京就要以成功作為收尾,而不是灰溜溜的逃離北京城。

在芒州,當然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