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清漢帝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一十四章 滅國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一十四章 滅國之道

當然,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清朝死,至少你這錢是拿去建設了。WWW.tsxsw.COM你看這些歷朝歷代的帝王,修建墳墓,宮殿,哪個不是往死裡燒錢,人家滅亡了嗎?滅亡的絕對不是因為這個緣故,而是一系列的問題堆積到一起了,或者是百年積弊,所以光是亂花錢是不會讓你滅亡的,所以現代中國安全的很,不會有朝代更迭。

那麼清朝為什麼還是滅亡了,因為他在新軍問題上犯了大錯,當國家還處於極度貧困的情況下,窮兵黷武是自尋死路,清朝是一個例子,蘇聯也是一個例子。當你的現代化進城沒有改進完畢,自強計劃還沒有見效的時候你去窮兵黷武,那就是自尋死路。

一反面是燒錢過重,而老百姓和軍隊形成了矛盾對立體,雙方的差距太大,不和諧。另一方面,是軍隊本身也可能產生了危機感,他們更能深刻的體會到這種錯誤帶來的影響,所以在窮困的時候,千萬不要窮兵黷武,否則遠是清朝的結果,近是蘇聯的結果。

這一點就要學學某總設計師了,一上臺第一件事情大裁軍,大縮編,大減軍費,甚至不如臺灣的軍費多,讓臺灣那一段時間非常歡樂,天天喊著要一統天下。實際上他們的鼠目寸光哪裡知道設計師的眼光,設計師很清楚,再不改變路線,就真的沒有幾年好日子過了,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當時的國家三十年來執行的都是自強政策加強兵政策,也就是窮兵黷武了,一開始還好說國家過於落後,國防安全嚴峻,必須做,後來那十幾年純粹自己折騰,你還能找什麼理由?好吧,理由找不到了,你就等著死吧。

設計師不想死,所以果斷更正,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民生才維持統治的利器,所以那一段時間內自強政策和槍兵政策全部仍掉,經濟發展奔小康吧!一舉籠絡人心,改革開放,大家的生活飛了起來,矛盾和衝突頓時消弭。

但是,緊接著又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那段歲月,不知道這個政策施行的急迫性,沒有經歷過苦日子,不知道苦日子究竟有多苦。所以開始大喊著,這是錯誤的,我們國家幾十年產業沒進步了,軍事太落後了什麼的,是落後,但是如果當時不這樣做,早就陷入新一輪的百年分裂期了,這孰輕孰重?

換句話說,陳世青要幹掉清朝,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清朝施行自強政策和強兵政策。這其實是大國崛起不二法門,歷來任何強國都是這樣崛起的,崛起的時候必然伴隨著強烈的陣痛,但是不陣痛就沒有未來,長痛不如短痛,要痛就趕緊痛。

這裡面既有美國德國的成功案例,也有蘇聯清朝的失敗案例,其實算一算美國德國的陣痛期比蘇聯清朝更為的痛苦,當時的國民更為的艱難,但是他們反而走出來了,為什麼?就是他們強力推進自強政策,出成果之後再推進強兵政策,這樣哪怕是痛苦指數是一百也不會滅亡,而如果兩者同時推進,看似追求速度,但是哪怕你的痛苦指數是五十,也會滅亡,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路線的問題。

設計師那一代人用幾十年時間完成大國幾百年的程序,痛苦指數比任何一國崛起的同期都更高,因為時間被壓縮,強度增大,但是為什麼沒有滅亡?就是他們理性的大力推進自強政策,小幅度推進強兵政策的緣故,可見這兩個政策關鍵是一個玩法的問題。

陳世青只要鼓吹清朝兩個政策一起玩,使勁玩,就可以讓清朝陷入滅亡的邊緣。想起來陳世青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會執行兩大政策,說明當局者有振興國家的想法,否則你只要混日子就行了,什麼政策都不執行,混下去再過一千年國家也不會滅亡,他們是有心人,卻最終承擔了罵名。

所謂是貪官可恨,庸官更可恨就是這個道理,貪官雖然貪但是好歹知道做事情,怕的就是庸官誤民,清官誤國。

“世青啊,你怎麼連文官的事情都做起來了,你這是和徐大人過去認識嗎?”阿桂看著手下送上來的文書,好奇的問道。

陳世青莞爾一笑,說道:“大人又開玩笑了,我怎麼會和徐大人過去認識呢,我是京城裡的八旗子弟,他是江南的士子,怎麼可能會在過去認識呢?”

阿桂奇怪的說道:“那既然是這樣你幫他做這麼多的事情做什麼?我們打完仗就走了,你留下這份人情他的職位也不太可能回報你,芒州人對你的感激之情也帶不回京城去,你這不是白折騰了嗎,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去戰場上多多殺敵立功呢。”

陳世青說道:“軍隊要是沒有後方的後勤支援,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怎麼可能專心殺敵呢?治理好地方也對我們有好處的,再說了,我治理好這裡,不是也給我們大清出力了嗎,這大清是我們的江山,旗人自己都不給自己的江山出力,那是指望著誰出力呢?”

阿桂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不管你說的話我怎麼看,至少你這個事情辦的不錯,我因為你是打算對這些商賈一路打壓呢,沒想到你還有這麼個想法,居然要扶持他們,開發芒州。這樣也好,芒州也是我大清的疆土,芒州做的好了,我們大清的國力才會更強,我們大清國總不能就靠一個江南去支撐著。”

“我看你這個改土歸流的法子,可以進一步的用到我們大清的內地去,大清國的內地啊,改土歸流也是不徹底,從縣開始往下就全靠宗族,師徒,文社的力量。大清國的政令根本就不暢通,這樣的方式怎麼行呢,大量的力量都被隱藏在了民間,我們要是繼續改土歸流推行下去,國力何止倍增啊?到時候被說一些蕞爾小國了,就是他們一起來,我們大清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阿桂這是看到了陳世青提出的鄉村機構管理辦法的文飄天文學友級別的憤青不同的,他是個高階憤青。他很清楚,科技只是一個方面而已,真正制約當時中國發展的,是存在的舊有問題。

舊有問題的存在,讓一切的政令都變得毫無意義,政令不通不暢,就算是通暢了,也沒有人執行,那這樣的政令意義何在呢?清朝的自強運動失敗,主要是對自己的問題改革的不夠徹底,對問題的存在源頭沒有搞清楚。

李鴻章看到了洋人的堅船利炮,就認為有了這些就可以縱橫天下,而曾國藩恰恰相反,他根本不把希望寄託在一支新式火槍上,他很清楚的知道清朝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所以兩個人在辯論了許久之後,曾國藩說出了在人不在器的經典評論,一語道破了李鴻章洋務運動的關鍵命門所在,也就此斷定了洋務運動的必然失敗。

果然,到了最後李鴻章幾十年的心血還是付諸東流了,沒辦法,他始終是比曾國藩差一點。李鴻章盡力了,但是他沒有能夠做到他想做的事情,反而是因此而加重了中國的災難,倒是張之洞搞事業搞的不錯,不過在那個時期,又有什麼人可以做的比李鴻章更好呢?

“大人你覺得合適那就最好了,這個事情我什麼都不怕,就怕大人你反對,其實說來說去,這個事情我只能是沾邊而已,一切都還要看大人的。大人你是大學士,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做法表奏聖上的話,才有可能在全國推廣,否則的話,這個政令如果只是零星的出現在幾個小地方,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陳世青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阿桂嘆了口氣,沉聲說道:“我來替你轉達聖聽?你倒是想的輕鬆,我一把年紀了我還要給你折騰這個破事情?想要做事情,就靠自己的本事去做吧,你不是把這個事情做的挺順的嗎,那就繼續做下去呀!”

陳世青心想阿桂也不是傻子,自己如果不拿出點東西來的話,怎麼能讓人家幫助自己呢。自己是個十七歲的少年,和他可不一樣,銳氣正盛的時候,正是建功立業的年齡,人家就不一樣了,七十三歲了,按理說早該退休的人了,誰沒事陪你折騰?

大學士,軍機大臣,官居正一品的大員,這還有什麼追求可言呢?既然沒有追求了,何必去折騰,想要人家陪你折騰,你就要把事情給做的徹徹底底,保證對方可以跟著你轉到便宜,做成功這個事情,不需要承擔一點點的風險,否則的話,就別想了。

“大人,有沒有興趣一起到府衙去走走啊?”陳世青笑著建議道。

阿桂看著陳世青,斜著眼問道:“府衙破破爛爛的有什麼好去的,還不如你們的軍營呢,還好意思叫府衙,比祠堂都不如,也苦了這裡的父母官了。不但是人家老百姓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關鍵是他們的吃穿用度也是苦的很,還不如普通的老百姓呢,要是做了幾年可以調走還行,要是調不走的話,那可真是欲哭無淚咯!”

陳世青也是感慨著說道:“這裡的父母官是苦了一點,苦是沒什麼,但是他們苦的方式不行呀!這些人名義上歸順了我們大清,實際上都是自己自立為王,這樣的事情以後不能再出現了,這可是分裂祖國的謀反行為,今天還真的是有一件好事情要介紹給大人看,大人和我一起去府衙吧,去了那裡,你就知道我是在如何的進行更加徹底的改土歸流了。”

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