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清中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關要換自己人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五章 海關要換自己人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海關要換自己人了

帝國的魔都港口,繁忙的人群很少會向高聳的燈塔看上一眼,矗立在港口的這座燈塔是帝國最高的燈塔,在五十海里外都可以看到他放出的光亮,在夜晚是指引著輪船的航向。

在燈塔的對面是一座五層的樓房,這裡就是華夏帝國的海關總署所在地。在五樓的最高層有一位頭髮已經花白的老人望著窗外的一切,他看著對面忙碌的人群,臉上非常的肅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赫德,他是華夏帝國的海關總署的總長。這是一個英國人,他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工作了三十多年了。今天是該卸下帷幕的時刻了。

在他的桌子上有一張聘書,這張聘書是華夏帝國副總理兼任教育部部長的何子淵簽發的,聘請他出人華夏帝國經濟貿易大學的校長。這所大學就建在上海的外灘,前幾天赫德去看了一下,哪裡已經開始了前期的建設。現在已經修好了簡易的公路,施工隊已經開始建設大學的主體教學樓了。

帝國在更名之後,赫德以為他的使命會結束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華夏帝國沒有完全剝奪他的權利,他仍然是海關總署的總長,但是帝國派遣了很多官員進入了海關系統,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留學的幼童。

隨著帝國經濟的發展,原本只有幾百人的海關系統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所以海關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擴編,在擴編的過程中赫德是全程參與的,很多新式的理念赫德也看不明白,比如出口退稅這個概念就是在這些人中執行出來的。

作為英國人確實履行自己的職責的同時,還要時刻顧忌大英帝國的利益,尤其是在英國出口到華夏帝國的貨物方面,所以有很多時候讓赫德感到很為難。

原來的華夏帝國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已經處在了逆差,在英國承諾不在向華夏帝國出口鴉片之後才有了一些好轉,隨後的事情就是赫德所沒有想到的了。

在華夏帝國一次就像西方購買了大量的機器設備之後,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煉≦↙≦↙≦↙≦↙,m.♂.c■om鋼裝置已進入華夏帝國之後,華夏的鋼鐵業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還有紡面裝置的大量進入,都讓赫德非常的擔心,因為華夏帝國的人力資源實在是太強大了,要是華夏利用這些裝置製造棉布和紡織品,那麼英國的支柱產業,棉紡業一定會受到衝擊。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華夏帝國不僅沒有大規模的出口棉織品,反而是在英國大量的進口棉織品,這讓赫德非常的吃驚,那些棉布到了哪裡去了。

還有華夏一直都是茶葉的主要出口國,但是自從英國在印度培育出了自己的紅茶之後,華夏的茶葉出口也就衰落了,但是華夏很少會進口英國的紅茶,可是在皇帝親政之後,華夏開始進口英國的茶葉,而且量非常的大。

這些措施一定會對本國的棉紡業和茶製品行業造成影響,但是赫德發現華夏帝國出產的棉布和茶葉行業同樣非常的繁榮,而且也有了出口,但是出口的價格是非常的高昂的,走的是精品高階路線,質量上乘,包裝精美,限量供應!

而且對於出口產品都徵收很高的關稅,這意味著華夏的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價格,比同型別產品的價格高出很多,會嚴重影響華夏產品的銷量。這些措施都讓赫德感到非常的不理解。

但是事實是,華夏的出口量依然非常的巨大,同時還有很多的工業產品,尤其是汽車的出口,在碼頭上整齊擺放的集裝箱,每個標準集裝箱能夠裝下六兩汽車,華夏帝國對汽車出口徵收100%的關稅,這意味著在華夏帝國國內,一輛五萬龍圓的汽車,到了國外至少要賣十萬龍圓,簡直就是暴利啊!

就這樣還要限量出口,之出口和華夏帝國友好的國家,因為有了強大工業產品的支援,華夏帝國將進口關稅定的很低,對於糧食,礦石,棉布,等等進口的產品都實行了非常低的關稅,所以很多國家都很喜歡和華夏帝國做生意,導致了帝國的港口和海關非常的忙碌。

赫德現在非常的清楚,華夏帝國在進出口貿易上總量非常的大,按照現在數額的計算,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貿易量都是發生在華夏帝國的港口。

而且現在華夏帝國的貿易總體上是呈現逆差的,逆差的數額不是很大,但是還是有逆差的,華夏帝國在結算這些逆差的時候,往往就是發行國債和龍圓等等這些紙幣。

原來的國際貿易在最後結算的時候,一定是要用金銀的硬通貨來兌換結算的,但是華夏帝國就是用這些紙幣來結算,使用這些紙幣有一項好處,那就是使用龍圓的這些國家可以優先和華夏帝國做生意,在華夏帝國購滿商品只能用龍圓來交易。

這使得世界各國都開始儲存一定數額的龍圓,龍圓成為了世界貨比中的硬通貨,他和金銀的使用價值是一樣的,由於只進不出,現在華夏帝國的黃金和白銀儲量已經非常的巨大了。

雖然赫德不知道華夏到底儲存了多少白銀,但是他知道的在海關經過的就有11萬兩,還有黃金的儲備,具體數字赫德就不得而知了,由此華夏帝國宣佈,放心的使用龍圓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龍圓的背後石油足量的金銀實體貨幣支撐的,但是華夏帝國從來就沒有公佈龍圓和金銀應該是怎樣兌換的。華夏帝國的這項政策使赫德感到一定有什麼他看不懂的地方,但是現在他還是沒有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這時他看到下面停了幾輛汽車,車上下來了幾個人,他們都穿著華夏帝國特有的唐裝,這是政府公務人員特有的標誌之一,這些人非常熟悉的向樓裡走來。

赫德知道他該出發了,這時南京政府有高官來參加他的退休儀式,同時也是海關權利交接的一個重要的儀式,雖然他這個海關總署的署長早就沒有什麼實權了。

這時赫德一個助理進來了,他講到;“署長!我們該出發了!”

赫德轉過身來,然後頭!

助理走過來,幫助赫德穿上了他的制服,這是海關工作人員的制服,整體上很想軍服,在兩肩上同樣有標示,海關的標示的肩章。在肩章的外圍是長城的圖形,靠裡面一是三條像龍形一樣的金質扣標。實際上這個影象不是龍,而是貔貅。赫德特意查過這個東西的意思,“只進不出”的一種神獸,海關嗎!他是收稅的,他是從來不會給你發錢的。

三條貔貅的肩章,意味著他是海關總署的最高長官,其他重要城市的海關最高的都是兩顆標示,所以赫德對於這樣的尊重還是很看重的。

這時上樓的人來到了赫德的辦公室,講到;“大人!已經準備好了!典禮在上海汽車製造廠進行,今天還是上海汽車製造廠第二十萬輛汽車的下線之日,同時還是應您的邀請,會有一批車輛出口到英國,以此來為您的海關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赫德頭,示意可以出發了!

。。。。。。

在浙江的一個鎮,一樁廢棄的古宅中,大門口停著兩輛嶄新的汽車,從車上下來了兩位中年人,他們的身邊跟著四個年輕人,看到了破敗的宅院,兩個中年人讓四個年輕跪下磕頭。

這時李家的老宅,但年李家也是當地的大戶,但是後來衰落了,衰落的原因是一件傷心的往事。

1870年的冬天,鎮上的另外一家鐵匠鋪邀請全鎮的父老鄉親來到了廣場上,在廣場上擺著一座高爐,裡面是沸騰的鐵水,因為打鐵生意也來越難做了,兩家鐵匠鋪都開著,都是無法生存下去了,所以張家就出了這樣的一個主意。

面對沸騰的鐵水,張家人大聲的對著全鎮的父老鄉親講到;“兩家鐵匠鋪只能開一家了,現在誰家的人幹跳進著鐵水中,今後誰家就可以繼續開門做生意,不敢跳的就關門走人!”

沸騰的鐵水,不時地泛起黑色的氣泡,奔騰的熱浪不時的襲來,讓人不自覺的向後退,紅彤彤的鐵水不時的還會發出聲音,彷彿向人們訴著它的危險。

就在李家人還在遲疑的時候,張家的老太爺縱身一躍,跳進了沸騰的鐵水之中,張家的老爺子都沒有任何掙扎的機會,整個身軀就融化在了鐵水之中,飄散的焦臭味隨即瀰漫在鎮的廣場上。

李家在這場爭鬥中失敗了,回家之後李家的老太爺就病倒了,沒有過幾天就撒手人寰了,留下了一大家子。

料理的老爺子的後事之後,李家就散了,李家人四散到了附近的城市之中,靠著打鐵的手藝四處謀生。

知道華夏帝國開始改革,關於剛鐵相關的行業又一次迎來了大發展的機會,李家的族人在這些城市中開始經營鋼材生意,加之原來的經驗,很快李家的實力又開始聚集了起來。

直到族長給他們送信來,然他們回家一趟,你們的老宅要拆遷了,修建鐵路,回來看看老宅,然後和政府談判,看看補償的事情。

這時李家才記得老家的祖業,回來的時候他們特意的到張家的鐵匠鋪去看了一眼,生意非常的冷淡。

原來現在很多打鐵的產品都已經開始有更加先進的工具製造了,例如馬掌這個東西,現在市集上的價格是非常的便宜的,所以鐵匠鋪很少有生意了。

看著衰落的鐵匠鋪,如果張家的老太爺在天有靈,不知道當時他還會不會選擇跳下去了!

李家的現在的族長,他面向里長問道;“這祖宅不拆行嗎?我想把它修好!”

里長講到;“拆了吧!鐵路修好後,這裡就會修建新的公路,方便做生意,我家的老宅也拆了!

而且村裡可以給你批塊新的土地,你在哪裡在新建一座宅院吧!”

李家族長望著破敗的祖宅,心中非常的不是滋味!

一個時代過去了,連一回憶也不曾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