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秦時影帝成長日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值得佩服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值得佩服的人

半途而廢只會讓人看不起。

因此,嬴慎雖然好奇荀子跟顏路為什麼會一起出現在這。

但還是幫高老頭將地裡的事都打理好,才正式告辭離去。

嬴慎因為對荀子好奇,並沒有與李斯同行。

李斯身為大秦的相國,也不可能繼續等候著自己,而且荀子對他不假顏色。

無奈李斯只得自行離去。

嬴慎對此也沒有說些什麼。

雖然自己很想要刷李斯的好感。

但李斯做過的事,自然要承擔其後果。

荀子的馬車是由顏路駕駛的,嬴慎對於騎馬倒是有練過,駕馬車反倒沒有經驗,有種躍躍欲試的想法。

顏路雖然與伏念張良並稱“齊魯三傑”,但嬴慎覺得他是最好相處的人了。

似是看出嬴慎躍躍欲試的想法,溫聲說道:“慎公子也想試試?”

“顏路先生見笑了。”對於如何跟荀子跟顏路相處,嬴慎還沒想好,不同人要用不同的方式相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跟儒家的人相處,就代表著嬴慎要麼得會引經據典,要麼得文縐縐。

可嬴慎墨水絕對沒有這兩位大佬多,總不能給他們背誦小學語文課本的詩詞經典吧。

分分鐘被吊打。

思考許久,嬴慎決定做個愛學習,上進的孩子。

“顏路先生駕車似乎比常人都要穩當。”

反正這麼久嬴慎沒覺得太過顛簸,至少沒有要吐的感覺。

“心正,身正,行正”

“額,受教了。”嬴慎倒是聽過,但不知道是誰說的。

儒家典籍有多少,真的只有天知道,學富五車可不是開玩笑。

“慎公子似乎對儒家典籍知之甚少。”

這是荀子問的,有沒有真正熟讀儒家典籍,在這些讀了一輩子的儒家大佬面前一眼可見。

嬴慎決定不能給這些人一種才高八斗的感覺。

不要以為會念幾句詩,說兩句漂亮話就能在這些古人面前裝B。

要知道,你裝的B,都是這些古人裝給後人看的。

“荀夫子見笑了,慎在宮中可一直以不學無術著稱。”

嗯,前身也是那種看書就會打瞌睡的人。

不關我的事,我愛學習,我上進。

“學不可以已。”

感謝老師的抽查,這個我背過。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慎受教了”

“公子也聽過師叔的《勸學》?”

顏路好奇的問了一句。

“荀夫子乃當世慎佩服的三個人之一,荀夫子的《勸學》首篇,慎牢記在心。”

說起來都是淚,前世上語文課的時候睡得太香,在課堂上打呼嚕。

把班主任氣的,每天上語文課都要自己背誦一遍荀子的《勸學》,嬴慎就是再不要臉,也架不住每天都站著上語文課讓全班同學看自己的笑話。

“哦?老夫竟如此有幸?”荀子捋了捋鬍鬚,覺得很是受用。

瞧瞧,這位公子最起碼對自己的《勸學》篇很是瞭解。

這就是自己《勸學》所希望能達到的目的。

顏路倒是對嬴慎所說的三個很感興趣,聞言好奇道:“不知慎公子所佩服人都有誰?”

別說顏路了,荀子也很好奇。

成功轉移話題!

嬴慎只會背《勸學》首篇,當然沒興趣跟這兩位聊這些。

“慎以為荀夫子雖為儒家出身,卻非因循守舊之人。”

不然也不會教出李斯,跟韓非兩個法家弟子。

要知道,儒家跟法家的思想基本是對立的。

能從儒家裡蹦出來兩個法家弟子,簡直是瘋狂的在打儒家的臉。

得虧荀子地位夠高,但就算如此,後世對於荀子的儒家身份還是有很大爭議的。

“時代變遷,各家學說若不能因時制宜,最終只會被時代所淘汰,荀夫子可說是為儒家續命之人。”

墨家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秦時的墨家還是反秦分子,在燕丹的帶領下連學問都不做了,天天想著打打殺殺,墨家不消亡就真的是沒天理了。

“公子謬讚了,老夫可擔不起公子這番話。”荀子雖然很受用,但也沒那麼膨脹。

不過對於嬴慎說的話,荀子還是很贊同的。

儒家雖然龐大,但仕途一直不順,從未進入過國家權力中心。

荀子在整理儒家典籍時,也對於一些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不少異議,也因此雖然荀子很出名,但依舊不是上任儒家掌門人。

畢竟儒家不可能讓一個對自家學說都不不認可的人做掌門。

“慎第二個佩服之人,就是父皇。”

荀子跟顏路聞言點點頭,嬴政確實是個值得令人佩服的帝皇。

“大周天下八百年,這片大地之上的戰爭就沒有停息過。”

嬴慎深吸一口氣,能持續八百年的戰亂,人間到底是一副怎樣的場景,簡直無法想象。

“若無父皇一天下,平四海,顏路先生、荀夫子可有想過,這天下,還有多少人要死於戰亂嗎?”

顏路與荀子皆陷入沉思,天下都斥責秦乃暴秦,六國反秦勢力無時不刻不在想著推翻秦國,重新建立被嬴政滅了的國家。

但從未有人想過,再次出現七國紛爭的情況,天下百姓會如何。

“或許大秦未必能萬世長存,但後世之人,莫不以一天下為終生追求。”

周朝跟未來的歐洲其實差不多,都出現了諸國亂戰的情況,中間只隔了一個秦始皇。

但差距就顯現出來了,中國自秦後的所有朝代,都以一統天下為終生追求。

即使是宋朝那樣的朝代,也不乏一統天下之心。

“不知第三人是何人?”顏路轉移話題道,他擔心自己會動搖。

“一個農夫。”嬴慎眼角含淚道。

“農夫?”顏路與荀子都沒有想到嬴慎最佩服的人裡居然會有個農夫。

“一個雖然不在這個世界,但足以令慎記上一輩子的農夫。”

嬴慎哽咽著說道。

“願聞其詳。”顏路跟荀子瞧出了嬴慎的不對,但還是想要瞭解一番。

“此人一生只為一事。”

“願天下百姓再無飢餓。”

“為此,縱然學識淵博,亦親自下田務農。”

“以自己的學識,改良農種使農種產量增長,欲使天下百姓不再有一人得見饑荒之苦。”

“世人多有不解者,謗他,毀他,辱他,輕他。”

“然此人充耳不聞,一心一意,身處自身小天地中行古之神農之事。”

“若能在今朝得見,必為當世聖人。”

“家家戶戶莫不為其立像,鑄祀。”

嬴慎如痴似狂的發洩了一番。

有些人,只有當失去之後,人們才會懂的珍惜。

有些事,是因為有人一直在默默做著,眾人才不必為此而苦惱。

“公子不該將老夫與此人並列,老夫自嘆不如。”荀子嘆息一聲,對於嬴慎說的人,荀子雖然沒聽說過。

但就憑其一生所行之事,荀子覺得嬴慎說他是當世聖人一點不假。

能做到這樣用一生去“活天下命”的人,莫說是荀子,孔子都做不到。

“不知此人名諱為何?路似乎從未聽過此人。”

顏路也深有感觸,顏路是真正經歷過逃亡的人,也知道這人做的事對天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也因此好奇為何自己從未聽過此人的事蹟名諱。

“慎不過有幸從一篇殘卷中拜讀此人事蹟,引以為此生所敬之人。”

“其名諱已不可知,慎只從殘卷隻言片語中尋得一個袁字似其姓氏,故稱其為袁聖。”

“袁聖X2!?”

荀子與顏路默默唸叨起來,恨不得與之相見。

“說來,慎此次造紙也因其而起。”

用“冰心訣”將自己的感情深埋心底,嬴慎轉而說起紙張的事。

“蓋因慎讀此殘卷之時,見其上似有記載糧食增產之術,然殘卷損毀過於嚴重,如此傳承竟不可得見,慎引以為憾。”

“確實,若是此卷得存,天下不知該是一番何等景象。”顏路也對嬴慎的遺憾表示認可。

別的不說,能讓糧食增產十分之一,對現在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

“荀夫子,慎聽聞儒家小聖賢莊藏書閣藏書多不勝數,不知可有此事?”

嬴慎忽然看向荀子問道。

荀子何等精明,頓時明白嬴慎已經不復剛才的真情流露,而是準備切入正題了。

畢竟儒家重量級的兩人特地跟嬴慎見面,總不會真的只是說說話。

這點,嬴慎清楚的很。

荀子並沒有答覆嬴慎,反而突然面色嚴肅起來。

嬴慎只覺得面前的荀子不復剛才的斯文儒雅,反而像是面對著一頭猛虎一般。

只見荀子身周突然浮現出淡藍色氣牆,將自己跟顏路一同籠罩在內。

次奧,這是武功?

掃地僧三尺氣牆就讓天下群雄驚為天人。

可荀子這這籠罩整座馬車的氣牆是什麼鬼。

而且嬴慎發現,若不是自己靠的近,根本發現不了自己氣牆籠罩著。

雖然嬴慎一直知道荀子是個高手,可這尼瑪也太高了。

“天意四象訣”特效牛吧。

但嬴慎覺得自己就算練到“雷神怒”都未必能破開這氣牆。

“電神怒”或許可以,可那招得被雷劈才能學會,嬴慎不覺得自己真的被雷劈會一點事都沒有。

至於“夢幻無極”……

這功不練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