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九章:蕪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九章:蕪湖

當韓元說出自己的計劃安排後,直播間裡面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有懷疑的,有不相信的,也有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名主播是又要拿出來黑科技的。

不過很快話題就轉移到其他方面上去了。

但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各國人員就不同了。

幾乎在韓元話音落下的時候,所有人幾乎同時心跳漏了半片,隨後劇烈跳動起來。

但沒有人說話,所有的專家和科研學者們都瞪大了眼睛緊緊的盯著直播畫面。

期盼著韓元接下來的解釋話語和直播。

這一次透露出來的資訊,實在太過令人震驚了。

這讓直播間裡面的這些專家們又想起來了之前黑科技一般的‘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

一臺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每小時消耗掉的電量有多少,直播間內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人是不知道。

即便韓元製造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過程是全程直播出來的。

但現在才過去多久,這點時間根本就不夠人類將電推進發動機的技術摸透的。

甚至絕大部分的國家連將其復刻出來的能力都沒有。

即便有這個工業基礎和能力將其復刻出來的,也沒幾個。

而且即便是復刻出來了,目前針對性的測試也都還在進行中,這些測試數據可都還是處於絕密狀態。

一種全新的發動機技術,還是遠超人類目前科技的電推進發動機,沒個一兩年的時間能將其摸清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在沒有摸清楚具體資料、引數、效能等資訊的前提下,誰敢將其應用到航天器、戰鬥上?

哪怕是向來膽大包天、暴風雪天也敢起飛的大毛子也不敢的好嗎?

頂尖飛行員的價值可不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名能駕馭J20的戰鬥機飛行員,其價值比J20戰鬥機本身都要高。

戰鬥機昂貴,但戰鬥機的駕駛員更昂貴。

漫長的培養時間,嚴苛的培養過程和訓練過程,沒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是培育不出來的。

但很顯然,如果這種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應用到戰鬥機上,需要的飛行員,哪怕是測試,也是頂級的那種,更別提駕馭了。

在你接觸安裝有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飛機前,你的祖宗十八代都被摸得一清二楚的。

什麼小說中那種跑到其他國家開一架頂級戰鬥機飛回來的,全尼瑪在扯淡。

現實中要是發生了這種事,估計安置飛機的軍營中的所有軍人,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都得上軍事法庭。

大庭廣眾之下,被奸人混進來,還開走了一架類似華國J20,米國F-22這種的頂級的戰鬥機,你軍營裡面的人都是吃翔長大的嗎?

還有航空管制的人員,你們也全是吃屍米長大的吧。

當然,這個話題扯得有點遠了。

.......

雖然目前直播間裡面還沒有什麼人知道一臺電推進發動機每小時耗電的精準數字。

但大致的耗電量,這些專家們還是能估算的出來的。

畢竟韓元在測試的時候,同樣是全程直播的。

五臺最大的水力發電機同時啟動供應一臺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執行,而且還有剩餘,剩餘電量能供應兩臺水泵的執行。

根據這個資料,直播間裡面的專家和科學家們是能大致推算出來一臺電推進發動機每小時的耗電量的大致數值的。

透過立式水輪的轉速,結合水流的速度、再算上變速齒輪的速度擴增等等之類的資料來計算。

這樣一臺水力發電機的功率應該每小時五百千瓦左右,功率差和一臺中型水力發電機差不多。

這個應該差不多是這條小河的極限了。

即便是這名主播利用了水流量湍急的瀑布地形修建了水壩,其功率也不會超出這個數字太多。

功率再大,這條小河的水流量就帶不動了。

這還得虧這條小河是在熱帶雨林,各種水資源豐富,再加上這條天然的瀑布形成了足夠的落差和地形可以使用。

否則以這條小河十米不到的直徑,根本就帶不動這麼大功率的發電機。

而按照這個數值來計算,就算五臺發電機發出來的電全供應於電推進發動機,其每小時的耗電量是二千五百千瓦時。

也就是說,一臺電推進發動機每小時的耗電量差不多在兩千五百度左右。

兩千五百度電,聽起來挺誇張的,差不多是一戶普通人家半年的用電量了。

但這個程度的耗電量,對於一臺能提供接近一百五十千牛推力的電推進發動機來說,可以說耗電量極低極低了。

從自行計算的資料來看,這些沒有資格獲取到電推進-發動機詳細測試數據和執行原理的專家才顯得如此震驚。

因為這完全是一件不可思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和各國戰鬥機的航空燃油消耗量來比,兩千五百度電都不到九牛一毛。

比如華國的第三代J10A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8.6噸,最大飛行速速度為2馬赫,單發發動機最高轉速為13300次,發動機最大推力122千牛頓。

由此可得,J10戰鬥機每小時最大耗油量為90.3n/122/2=0.0132千克/轉,0.0132*60分鐘*13300/分=10533.6千克即5.2668噸航油。

而5.2噸的航空燃油,能發多少電?

一臺500KW功率的柴油發電機的耗油量差不多在一百千克左右。

5.2668噸的航空燃油,就算是按照普通的柴油來算,夠一臺500KW功率的發電機發電52個小時了。

當然,這是戰鬥機的燃油消耗,普通的民航客機消耗燃油是沒有這麼誇張的。

即便是體型巨大的空客A30系列和波音747系列的民航客機,即便是滿載,每小時消耗的燃油也不過一噸。

然而就是和普通民航客機的發動機比,從燃料的消耗屬性來看,這名主播製備出來的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能源消耗同樣低的讓人難以置信。

也正是因為,各國才如此重視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

推力相差不大,但燃料的消耗量卻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這種技術,那個國家看了不得眼紅?

這得虧是全球性直播的,要是單獨出現在某一個國家中,嘖嘖......

而之前黑科技一般的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就如一枚深水魚雷一般在各國專家心中激起深海巨浪,還未等平息,這名主播又扔出來了另外一枚巨型炸彈。

能給電推進發動機供應電能的‘太陽能發電板’!

這一枚信息量包含巨大的炸彈扔出來,再次炸懵了直播間內的所有專家。

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燃料消耗量對比起來雖然很低很低了,但每小時的耗電量也有兩千五百度啊。

這還是一臺的。

而飛行器上可是有六臺的啊。

六臺電推進發動機同時啟動,每小時的耗電量足足有一萬五千度了。

這個數值,真的是太陽能發電板能供應的起的嗎?

即便是不是太陽能發電板這一行業的專家也非常清楚,以目前人類製造出來的太陽能發電板,是不可能做到了這種程度的。

能供應飛行器飛行的太陽能發電板,其光電轉換效率會恐怖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六十?

還是百分之七十?八十?甚至突破一百?

是不是有了這項技術,意味著人類的能源問題,就能解決了?

畢竟限制人類科技發展的,‘目前’來說是兩個,一個是材料,另外一個就是能源了。

至於理論什麼的,‘目前’的人類並不缺。

很多理論數學、理論物理等方面的知識,人類對其的研究已經遠超出了當前的應用科技的水平。

科學和科技,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是原理。

而科技則是對原理的應用,也就是說科學是技術之母。

事實上,目前人類應用很多尖端科技,其理論都還是上個世紀的。

比如GPS技術依賴的是愛因斯坦在80年前發表的相對論;

核武器和核能發電的理論基礎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甚至目前還處於實驗室理論階段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訊這兩個前端技術,它們的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普朗克時代。

如果有細心的人統計一下就能發現,現代科技的理論基礎基本上都是來自於上個世紀。

再看看人類的能源利用技術,千百年來人類的能源利用方式就是燒火、燒水。

而到了科技高度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人類利用能源的主要方式依舊還是燒火、燒水。

只不過現代人的燒火方式變得高階了而已。

內燃機、汽車引擎、飛機火箭的推力。

雖然在技術上比古代燒火把複雜了一萬倍,十萬倍,但從能源的利用方式來看,它們都是透過化學燃燒來獲取能量。

包括電能的獲取,其實也是一樣的。

哪怕到了今天,目前全世界任然有超過65%以上的電源來源於各種火電。

比如煤炭發電、燃氣發電、燃油發電等,這些都是在燒火,燒水而已。

而除了火電之外,其他發電佔比大致如下。

水力發電量佔比約為16%,核電佔比約為10%,風電佔比約為5%、太陽能發電約為2%,剩下的是一些其他能源,比如地熱、潮汐、垃圾、生物發電等等。

而這其中,太陽能發電只佔到了百分之二。

是的,這種一直被全世界推崇無比,且大力發展的清潔能源發電,其實發電量的佔比在總量中低得可憐。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光電轉換效率’始終提升不起來!

目前市面上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板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轉換效率。

哪怕是實驗室中的產品,其光電轉換效率也不過是百分之四十左右。

無論是晶體矽電池和太陽能薄膜電池,在這一方面的,都有著自己的極限的。

實際上,那些報道出來的那些光電轉換效率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太陽能電池,都是有些貓膩的。

報道中,所謂的光電轉換效率超過百分之四十,其實並不是指單片矽晶電池或者薄膜電池的轉換率超過了百分之四十。

光電轉換效率是有定義的。功率除以電池面積即為轉化效率。

多晶矽的轉換效率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單晶矽的轉換效率極限在百分之十八左右,複合矽材料可能會更高一點,但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三。

不過人類可以疊瓦技術、半片技術、perc電池技術等等各種技術來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所以,目前報道出來太陽能發電的百分之四十、五十、甚至是六十的光電轉換效率,其實都是將這些算進去了的。

而不是指單片矽晶電池或薄膜電池的轉換率。

此外,除了光電轉換率很難提升外,還有一個制約太陽能發電發展的關鍵點。

那就是目前的太陽能發電貴啊。

無論是從原材料上來說,還是從發電成本上來說,光伏發電比普通的煤炭發電要貴了好幾倍了。

如果說煤炭發電的一度電成本是三毛錢,那麼光伏發電一度電的成本有一塊了。

雖然光伏發電屬於清潔能源,但都貴成這樣了,還有誰願意去使用?

而歸根到底,其實還是屬於光電轉換效率太低了。

從而導致光伏發電成本高,使用不起來。

但如果是使用這名主播的製備的這種太陽能發電板呢?

僅僅是鋪設了一架飛行器上半部分,就能供應六臺電推進發動機的使用。

這光電轉換效率得恐怖到什麼程度?

所以當韓元說出準備利用太陽能發電板來解決飛行器電能供應問題的時候,全世界都驚了。

能源問題,這是要被解決了嗎?

如果能學到這種技術,恐怕全世界的大部分的火電站、核電站都可以拆了。

特別是核電,這種會產生極度汙染環境且難以處理的核廢料的發電方式,更是可以直接拋棄了。

免得像某些國家在核電站出事後,就偷偷的將核廢水排到海洋中汙染全世界。

有小禮而無大義,還死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首相站出來道個歉就光明正大的排了。

簡直不要太噁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