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一章:讓國人變強的辦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一章:讓國人變強的辦法

“成功了嗎?”

注視著已經翻閱了近一半的文件,韓元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截止到目前為止,他還沒看到有人體主動神經資訊產生的干擾資料。

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表示腦電波資訊讀取器讀取到的資料在經過對比篩選後已經將人體主動神經發出的電信號分離出去了。

不過是否全部篩選出去了,還得繼續看。

一方面是看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提供的‘人體主動神經信息庫’是否齊全。

畢竟人體主動神經幾乎掌控了人體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體活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像眨眼、心跳、呼吸、免疫系統執行等等這些人本身差距不到的動作都在人體主動神經的控制下。

要想對這樣的一套神經系統做一個訊號收集,工程量無疑是相當大的。

不過對於這方面的東西,韓元倒也還算是有信心,畢竟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完成‘人體主動神經信息庫’只用了四十天的時間。

後續肯定是做了檢查確認的。

所以交給他的‘人體主動神經信息庫’應該會是相當齊全的。

至於另一方面,則是看對比篩選的效率如何。

畢竟篩選對比人體主動神經訊號的程式是第一次使用,也不是系統提供的,而是他自己編寫的。

雖然已經儘可能的去完善了,但無法保證一定完美。

如果這兩者都達標的話,是可以做到完美的。

儘管現在翻閱已經過半,但因為兩者都不確定,韓元心裡還是很忐忑的,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是不是就出現人體主動神經訊號資料了。

.......

一直往下翻,直到結尾,韓元才長舒了一口氣。

這一次的腦電波訊號讀取,可以說的上是完美。

不僅將他需要的知識資訊全部編譯出來了,文字中更是沒有一句人體主動神經訊號資料。

可以說像CFA銅鐵合金這種供人學習製造的的資料,讀取編譯出來後,幾乎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了。

至於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要錄入進計算機裡面的程序代碼之類的,可能還需要再經過一些測試後才能確定。

第一個文字資訊翻閱完成,確認了裡面沒有雜質,韓元開啟了第二個文字。

和前幾個透過腦電波訊號讀取器導出來的知識資訊不同的是,這個文字中的知識資訊裡面除去文字外,還有有他特意新增上去的各種圖片、數據模型、立體圖片、影片之類的東西。

在之前的測試中,韓元已經證實了文字是可以透過腦電波訊號讀取器提取出來的,但圖片、動態圖、數據模型、立體圖片這些東西還沒有測試過。

主要沒東西可以測試這些。

一方面是像文字、數字之類的東西可以放到一個文字裡面去,但圖片、模型這類的可不行。

另一方面則是之前他對文字、數字類的訊號進行解析是透過的華國提供的‘腦電波訊號解析庫’來做的。

但這個‘腦電波資訊解析庫’僅僅是針對文字和數字的。

而像‘腦電波資訊分子成像資料庫’‘fMRI、EEG神經資訊資料庫’‘腦電波腦影像成像資料庫’這些東西都沒有。

當時沒有這些資料庫,所以也沒法對圖形、模型這類東西進行測試,只測試了文字和數字讀取。

後面他將製造一個可以同時輸入、開啟文字、圖片、模型的軟體交給了元初實驗室,自己進了模擬空間。

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過去,這個軟體製造完成了,而‘腦電波資訊分子成像資料庫’‘fMRI、EEG神經資訊資料庫’‘TRAL腦電波腦影像成像資料庫’這些東西也從華國手中拿到手了。

他也才能對知識資訊中圖片、模型這類資料進行測試。

.......

第二個透過腦電波訊號讀取器提取出來的檔案透過定製的軟體開啟。

顯示屏上,被讀取出來的資料展示了出來。

“這個有點亂啊。”

看著展示出來的資料,韓元呢喃了一句。

和之前單文字、數字轉換的結果對比,包含了圖片、模型的檔案開啟後,整體排版顯得相當亂。

或者說乾脆就沒有排版,所有東西都堆積在了一起,讓人眼花繚亂的。

不過好消息是,從目前看到的資料上,圖片已經被轉換出來了。

看著雜亂的資料資訊,韓元在腦海中思索了一會,推測了一下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應該是程式轉譯的時候出問題了。

文字、數字、圖片這些東西全部疊加在一起了,沒有區分出來並給與間隔。

想著,韓元順手點開了轉譯程式的後臺程式碼。

這東西不是他寫的,是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的。

是‘腦電波資訊分子成像資料庫’‘fMRI、EEG神經資訊資料庫’‘TRAL腦電波腦影像成像資料庫’這些東西裡面自帶的。

開啟轉譯程式的後臺程式碼,翻看了一會,韓元就知道自己的推測是對的。

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的這些轉譯程式壓根就沒有統一的排列程式碼。

這些資料庫對應的轉譯程式裡面只有將三進位制底層程式碼翻譯成文字、數字、圖片、模型這些東西的功能。

所以就導致了從三進位制底層程式碼轉移出來的資訊全都亂七八糟的堆在一起的。

看了一會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出來的後臺程式碼,韓元嘆著氣直搖頭。

真不是他吐槽,這些個程式猿們寫出來的程式碼規範性和完整性和他自己編寫的壓根就沒得比。

有些包連封裝都沒做,直接就放置在根目錄下面了。

當然,這可能也和時間緊急有關係。

畢竟之前的‘腦電波資訊分子成像資料庫’‘fMRI、EEG神經資訊資料庫’‘TRAL腦電波腦影像成像資料庫’這些東西轉譯的都是二進制的原始碼。

現在突然接到個任務,要替這些資料庫編寫一套三進位制的轉譯碼,時間方面肯定很急。

儘管有元初實驗室提供三進位制原始碼和二進制原始碼的匹配庫,但數據量的確挺大的,這也不能說是程式猿們的錯。

他們能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可以說效率已經相當高了。

甚至在編寫這些東西的時候,別說996了,007都是可能的工作狀態。

搞不好吃住都是在公司的也說不定。

.......

搖了搖頭,韓元叉掉了轉譯程式的原始碼,進而繼續看向排列亂成一團的第二個檔案。

雖然他也想整體一點,方便看一點。

但可惜要給轉譯程式裡面加上一個通用排序包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

畢竟這個通用排序包要排序的物件包括了文字、數字、符號、圖片、模型、複線、影片等各種東西。

即便是他,從無到有編寫一個這樣的東西也需要最少兩三天的時間。

所以這件事,只能先丟著,後面再來處理。

現在先確認一下第二個轉譯出來的檔案有沒有問題才是最緊要的。

至於亂,亂就亂一點吧。

頂多多花點精力和眼力,多消耗點腦細胞罷了。

.......

半個多小時後,韓元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又揉了揉自己眼睛。

盯著顯示屏這麼久就算了,他還要仔細的確認裡面的每一個字,每一幅圖片,這讓韓元感覺自己眼睛都快廢掉了,急需來點眼藥水。

真的是排序不規範害死人啊。

然而比排序不規範更坑爹的是,丫轉譯出來的模型,居然和其他文字或者圖片混合在了一起來,部分重疊了。

就像你開啟了多個視窗和妹子聊天一樣,喵的一不小心就會看錯訊息或者回覆錯訊息,後果就慘了。

不過好消息是,雖然差點折騰報廢掉自己的眼睛,但結果是好的。

由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的‘人體主動神經信息庫’腦電波資訊分子成像資料庫’‘fMRI、EEG神經資訊資料庫’這些信息庫目前看來挺齊全的。

透過篩選排除後,人體主動神經傳遞出來的資訊都被清理出去了,沒有轉譯到文字裡面。

而與之對應的,無論是圖片,還是模型等複雜結構的東西也都能透過對應的資料庫轉譯出來。

這是個相當好的訊息。

看來有官方背板,下令製造的東西還是相當不錯的。

嗯,沒有寫通用排序包導致他折騰了半天這一點除外。

這是真的廢人眼睛。

.......

初步確認兩個透過腦電波訊號讀取器導出來的檔案在大體上都沒有什麼問題後,韓元便帶著存有各種腦神經資訊資料庫的隨身碟離開了基地,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就目前而言,他製造的腦電波訊號讀取器已經符合了他自己的要求。

畢竟一開始,韓元也只是想造一個能讀取匯出自己大腦中知識資訊的東西。

對於這個目標,製造出來的腦電波訊號讀取器已經做到了。

不過這對於給人類,給華國建立一個第二世界來說還遠遠不夠,這僅僅只是個開始而已。

就拿做一個普通的遊戲世界來說。

光是能讀取腦電波訊號僅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讓讀取出來的腦電波訊號操控遊戲裡面的人物行動。

這一步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但需要效能較高的計算機支援。

而第三步則是將遊戲裡面人物的各種感受,行為,反饋回大腦。

這一步可以說是相當難的。

難度整體來說甚至並不比第一步低。

比如遊戲中的人物看到了什麼風景、聽到什麼聲音、聞到了什麼味道又或者接觸到了什麼東西。

這些都是必備的,也是最基礎的。

如果要做到極致,比如開發某種修煉遊戲,那麼還得讓玩家體會到身體一點一點強大的感覺。

這點更難。

不過韓元覺得這點或許有必要做出來。

做這點或許加強使用者的體魄。

一個人在遊戲中獲得了真實且強大的能力,在脫離遊戲後,掌控的身體應該會給大腦一種自己變弱了感覺。

而這種感覺對於人體來說並不怎麼好受。

就像吸菸成癮的人,突然戒菸會很難受一樣。

掌控了力量的人突然頹廢下來感受應該也一樣。

而這會促使人去鍛鍊。

到時候他再在第二世界中新增一些科學鍛鍊方式,可以讓國人的體魄迅速強壯起來。

不過就目前來說,對於第三步,韓元還沒有太多的想法。

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在一個虛擬頭盔上整合這些功能。

這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不過這些都是後面的事情,他可以慢慢的思考。

對於現在而言,一個能讀取人類大腦的腦電波訊號,並且準確的分離出裡面人體主動神經資訊的腦電波訊號讀取器的出現,是一個非常好,也是非常關鍵的開端了。

因為後續所有基礎都建立在這個上面。

.......

帶著存有各種腦神經資訊資料庫的隨身碟回到住處,韓元將隨身碟插入一臺沒有連線網路的電腦上,開始一點點的記住裡面的各種資料和資訊。

他也不是沒嘗試過詢問系統,能否將現實中的東西花費科技積分帶入模擬空間。

這樣就可以不用學習,直接使用這些東西了。

但可惜的是這一點系統明確的表示了不行。

目前他能帶進模擬空間的,只有當初完成補全任務後,系統預設的可以帶入穿在身上的實用衣物。

其他的東西,嘗試帶進去的時候全都消失了。

這也導致他只能在現實世界中強行將這些知識資訊記住,然後回到模擬空間裡面後再編寫出來。

好在如今的他可以說的上是過目不過了,大腦在人體開發藥劑的開發下也強大了很多,足以支援他這樣做。

否則光是將這些龐大的資料庫裡面編寫的各種神經資訊和對應的轉譯程式復制到模擬空間裡面就是個相當耗費時間的工作。

當然,轉譯程式韓元覺得可能不會複製。

這東西他看一遍明白基礎原理和進位制程式碼對應的電信號後,會自己在模擬空間裡面再寫一套。

他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比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編寫肯定會好一些,會快一些。

至少會將通用排序包補全,會將各類程序包封裝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