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長生從倚天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九陰九陽降龍掌,武當真武七截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九陰九陽降龍掌,武當真武七截陣

張翠山、俞蓮舟等人也覺以七敵一,縱然勝了,也勝之不武,張翠山道:“青書,快退下,季兄武功卓絕,單打獨鬥,我等無一是他對手,由他做這武林盟主,再合適不過。”

宋青書見這架眼瞅著是打不成了,心念電轉,又換了個說法,道:“季前輩的武功確實已登峰造極,但當世武林,未必無人可與他一戰,譬如我師公張真人……只可惜……師公此番並未下山,無法與季前輩切磋……是以晚輩想……便由咱們武當七俠暫代師公,與季前輩切磋切磋,就是不知……季前輩意下如何?”說著,目光緩緩看向季青臨。

季青臨不禁暗暗感慨宋青書的精明,心知他當著天下豪傑的面,來了這麼一出,倘若自己不敢應戰,那便是懼了張三丰和武當七俠,今天縱然強行坐這武林盟主的位子,日後亦難服眾,便道:“久聞武當七俠威名,在下也想見識見識‘真武七截陣’的威力。”

宋青書大喜,道:“好,那前輩您這便與我們武當的真武七截陣切磋切磋,倘若這場比試季前輩您勝了,那這武林盟主之位,您當仁不讓!倘若這場比試武當勝了,那武林盟主嘛……”

季青臨知道這傢伙話裡的意思,點了點頭,道:“自然是由張真人擔任。”

武當七俠見季青臨都答應要挑戰他們的“真武七截陣”了,便也應允,畢竟他們的一直以來都無比尊崇師父張真人,內心深處實不願有人地位凌駕於師父之上。

一番話說開,季青臨和武當七俠便站在了武鬥場中。

武當七俠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各自站定,擺出“真武七截陣”的陣勢。

這“真武七截陣”,乃是張三丰當年觀龜、蛇二山,參悟出來的絕學。

一日,他觀長江、漢水之會的蛇山、龜山,心想長蛇靈動,烏龜凝重,而那真武大帝左右一龜一蛇,豈非正是兼收至靈至重的兩件物性?

於是,他悄立大江之濱,不飲、不食、不眠,三日三夜,只是凝望龜蛇二山,終教他從龜山莊穩之形、蛇山蜿蜒之勢中,創出了一門精妙無儔的武功出來。

那龜蛇二山大氣磅礴,從山勢演化出來的武功,森然萬有,包羅極廣,決非一人之力所能同時施為,他便回到武當,將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七名親傳弟子一一叫來,每人傳授了一套武功。

這七套武功分別行使,固然各有精妙之處,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即大增,若至七人同時施為,則有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熟悉原著的季青臨自然也知道這門功夫,按照前世的數學理論,這套武功隨著人數的增加,威力呈現指數增長……一人獨使,可敵1個一流高手,即2的0次方,二人合力,可敵2個一流高手,即2的1次方,三人合力,威力再增一倍……以此類推,n人合力,可敵2^(n-1)個一流高手,目前已知n最大為7,即完整的武當七俠組成的真武七截陣,可敵2^(7-1)=2^6=64個一流高手……

“季兄,小心了!”

張翠山提醒了一聲,便攜俞蓮舟一齊朝季青臨攻來,張三丰當年傳七俠武功時,細細觀察七人特點,因材施教,張翠山悟性高,出手靈巧,俞蓮舟天生殺力強,出手勢猛,他傳倆人的武功便長於攻殺短於守御,是以在“真武七截陣”中,由他二人正面攻殺。

宋遠橋、俞岱巖、張松溪三人則根基紮實,出手穩凝,主陣中守禦,而功力稍淺的殷梨亭、莫聲谷二人則負責輔助五位師兄,需助攻時助攻,需補防時補防。

季青臨眼見俞蓮舟、張翠山二人皆是以武當絕學“震天鐵掌”攻來,但掌上卻具極大勁力,遠非一人獨使“震天鐵掌”的掌力可比,心下頗覺驚訝,忙催動九陰九陽內力,左掌圓勁,右掌直勢,使招降龍十八掌的“見龍在田”。這一招純是防禦,似在身前布了一道堅壁,敵來則擋,敵不至則消於無形。

“砰、砰!”

兩聲巨響,俞蓮舟和張翠山只覺自己的雄渾掌力,似擊在了一層氣牆之上,無法突破,心下皆驚駭無比,心想:“難道他的真氣竟已能像師父那樣,聚起一層氣牆?”

季青臨這邊其實也頗覺奇異,不知為何俞蓮舟、張翠山二人的掌力突然間強了數倍不止,已足可與自己的降龍十八掌媲美,又和他們七俠對了幾掌,這才漸漸瞧清楚,原來他們迎敵時雖只張翠山、俞蓮舟二人主攻殺,但每逢出掌,七俠肢體便觸在一起,內力合而為一,張翠山、俞蓮舟便渾然是他們這個整體的左右手。

且他們七人內勁合而為一,並非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優勢互補,打出來的內勁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般復雜多變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隱隱與七傷拳原理相仿,威力卻比七傷拳更強了十倍不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場圍觀的眾人已是歎為觀止,不論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還是季青臨,在他們心中均已是當世罕有敵手境界。

“真沒想到,武當派竟已發展壯大至斯……這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我們這些所謂的‘空’字輩,是無法抵擋了……恐怕唯有三位師叔的金剛伏魔圈,方可與之一戰……”空性大師不禁暗暗感慨。

“我之前還覺得,陽教主或可與季兄一戰,現在看來……唉,恐怕唯有能將我教‘乾坤大挪移’神功練至登峰造極境的人物,方才是季兄對手……”楊逍暗暗思忖道。

……

武鬥場中,再拆十數招,季青臨與武當七俠均愈來愈驚,皆感對方襲來的內勁,餘力綿長持久,後勁十足,並未隨時間的流逝而衰落,反而出手一招快似一招,一招強似一招,竟隱隱有愈戰愈勇之勢,真不知道這一戰,要打到什麼時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