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

出來了泥淖,大家夥都松了口氣。

朱升從身上摸出了一枚宋代的銅錢,笑呵呵塞在了小丫頭的手裡,囑咐道:“回去的時候,可要小心了,別再走錯路了。”

小姑娘臉紅了,接過銅錢,小心翼翼塞進荷包裡,隨後道:“老伯,俺是不是太笨了?俺想讀書去。”

“讀書……好事啊!”朱升笑道:“古人讀書,很重要的一個本事,就是要明辨方向,學會認路。”

“真的?”

“嗯!要是不認路,孔夫子怎麼周遊列國啊?”朱升笑眯眯說道,他這把年紀,忽悠小丫頭,簡直是手到擒來。

這個小姑娘還真認真思索了片刻,突然又沮喪了,“我,我今年都十六了,俺娘說俺是野丫頭,讀不了書的。”

朱升略微想了想,笑道:“是年紀大了點,不過沒關係,老伯給你一本書,等你把上面的字都認全了,你就去金陵找我……到時候老伯幫你想辦法!”

小丫頭哆嗦著接過朱升遞過的書,手竟然有些顫抖。葡萄大的眼睛,又多了一層華彩。她用力點頭, “多謝老伯,我一定會去的!”

小姑娘跳上車轅, 揮舞鞭子, 趕著馬車, 飛快返回家鄉。

她跟著同村人一起回去,自然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朱家軍這一次的後勤運輸, 堪稱完美。

在大軍到達的前兩天,民夫就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帶著糧食, 軍需用品,集結到預先選定的營地,等候朱家軍。

有些地方準備的齊全,甚至是百姓在營地埋鍋造飯。

朱家軍到了, 也不用自己做飯,直接就能吃口熱乎的。

填飽了肚子,就有帳篷休息。

這樣行軍, 速度怎麼可能慢?

張希孟親眼看到,有一個老漢,他推著兩袋麵粉,交割之後, 竟然不走,直到看著有人和麵, 蒸了饅頭, 士兵吃到肚子裡,他才用力抹了把下巴, 推著空車,唱著山歌,歡樂離去。

這些民夫有的只是送到臨時的營地,就可以離去, 也有需要驅趕馬車,挑著擔子,協助朱家軍運送輜重……這些人通常需要走一百裡左右,然後由別人接替,自己返回家鄉。

只有那些身強體壯,在地方上就是民兵的,才會一直追隨著朱家軍,搬運糧草, 構築營地,挖掘壕溝。

甚至到了必要的時候,還要參與戰鬥。

很顯然,朱家軍層次分明,動員能力強悍,人力調配得當……這一整套體系,有八成以上,都是李善長的功勞。

這位小吏出身的左相國,處理政務的能力,的確過人。

不管老朱在別的方面多厭惡他,也離不開李善長的原因所在。

朱家軍順利趕到武陽渡,只要渡過面前的武陽水,洪都城近在眼前。

紮營休息的時候,朱升就跟張希孟道:“這一路走來,二十天光景,老夫是大開眼界,信心十足……我敢說只要在咱們周圍,沒有五倍兵力,休想佔到便宜!”

張希孟笑了,“楓林先生是說咱們後勤保障,冠絕天下,讓你老信心十足?”

朱升笑道:“當初在高郵城下,脫脫的四十萬大軍,真正能出來打仗的有多少?”

這個問題難不住張希孟,畢竟龔伯遂和也先都在回憶錄裡寫得清清楚楚了,這個準確數字,或許大都的元皇帝都不知道,但是張希孟一清二楚。

“也就是二十萬人出頭,也先給出的最多數字,只是二十五萬而已。儘管他們徵調了幾十萬民夫,卻還有許多事情,必須撥出兵馬,小心仔細去做。兵力打個對摺,都已經是最樂觀的結果了。”

張希孟說的還只是那四十萬真正存在的兵馬,脫脫號稱百萬大軍,也不是完全胡說,因為還有幾十萬的民夫哩!

如果全都算上,真正的戰兵,或許只有五分之一。

所以有三兩萬人馬,詐稱五萬,十萬,是絕對有道理的。

而這個規律在朱家軍這裡,再一次失效了。

“咱們這六萬多人,至少有五萬以上,可以直接投入戰鬥,如果把那些民兵徵用過來,我們就能投入六萬以上!幾乎全軍都能上戰場!”

朱升說到這裡,都有不免情緒激昂。

這份獨一無二的本事,也就表明,在臨近朱家軍地盤的一兩百裡之內,朱家軍幾乎是不敗的!

除非是幾線同時開戰,而後還要集結五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佔到便宜。

當然了,如果朱家軍搞遠征,深入敵方境內,遠離了充足的後勤保障,這個評估結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過幸運的是洪都還不遠!

而且貌似陳友諒就在城中。

如果能提前消滅陳友諒,或許就不會有鄱陽湖之戰了。

“最好一戰重創天完,儘快消滅這個心腹之患,恢復中華,刻不容緩!”朱升鬍鬚飄揚,氣勢十足。

這老頭朝氣勃發的模樣,還真像個少年。

張希孟倒是鎮定許多,陳友諒這傢伙別看敗給了老朱,但是他能跟朱元璋較量那麼多年,還一度有勝利的希望,這人的本事不是那麼差,或者至少運氣很好,不會那麼容易死掉。

張希孟不由自主,將目光越過武陽水,落到了洪都城。

陳友諒此刻正在幹什麼呢?

……

身處亂世,從來不缺傳奇。

假使陳友諒勝過老朱,最終一統天下,他也會是個傳奇皇帝,畢竟老朱的身份低微,陳友諒也不高。

甚至陳友諒的祖上都不姓陳,而是姓謝。

他的祖父入贅陳家,這才改性陳,所以說陳友諒的骨子裡就有贅婿噬主的基因。

陳友諒雖然是個漁民,但是他的格局很大,從小就喜歡讀書,說話一套一套的。在一群胎教肄業的小夥伴中,顯得是那麼鶴立雞群,不同凡響。也不知道陳友諒搞沒搞過陳友諒同學會一類的團隊,反正跟著他混的小夥伴還真不少。

很有卡大佐年輕時候的風範。

湊巧的是,陳友諒的祖父也埋了一塊好墳地,也有人說,日後子孫必定大富大貴。

陳友諒出道甚至比朱元璋還晚,他是在脫脫高郵兵敗之後,天完重新跳出來,攻城略地,此刻陳友諒帶著小夥伴,決定起義。

不過雖然陳友諒出道晚,但是他實力膨脹得卻很快。

首先,陳友諒小夥伴眾多,本身就算是半個豪強,有宋江的勁頭兒。

其次,他跟了個好主子。

倪文俊這人頗為能打,天完早期是靠著彭和尚,南征北戰。結果彭和尚被打死了,天完退入山中,幾乎亡國。

直到脫脫兵敗,倪文俊跳出來,重整旗鼓,打了好幾個勝仗,又把徐壽輝接到了漢陽,重建天完。

倪文俊出任大將軍,總攬兵權,隨後從湖廣殺到江西,不到兩年的時間,打下了偌大的地盤。

坦白講,從他們發展壯大的速度來看,老朱的確差了一籌。

如今的天完就有幾十萬大軍,舟船是朱家軍的十倍,能征慣戰的將領,更是比朱家軍還多。

陳友諒拿下了整個龍興路,坐鎮洪都,又攻取了撫州,瑞州、袁州等地……絕對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大軍兵鋒所指,攻破饒州,打下太平,進軍金陵,而後順流而下,一句滅了張士誠,南方紅巾,就是咱天完的天下了。

劉福通那邊北伐,建國號大宋,想要恢復大宋天下。

咱也有這個心思,到時候還要看看誰的本事更大!誰才是鐵血大宋朝!

至於朱元璋這邊搞得什麼華夏吳國,什麼驅逐胡虜……這套東西,以陳友諒的學術水平,還是不那麼容易理解的。

不過也沒有關係,只要打進了金陵,滅了朱元璋,也就不用理解了。

連續獲勝的陳友諒,膨脹得的確有些厲害。

他也得到了訊息,說是朱家軍殺了過來。

但是陳友諒盤算,要調兵遣將,朱家軍怎麼也要一個月以上才行,而到時候他不但能從撫州等地抽調人馬,大將軍倪文俊也會派人過來。

集合十萬大軍,破朱易如反掌!

可朱家軍來得太快,前鋒半個月就逼近了洪都城,還是讓陳友諒大吃一驚。

他不得不依靠洪都的兵馬,全力以赴,對付朱元璋了。

雖然兵力上處於劣勢,但陳友諒依舊有信心。

一個是洪都城池堅固,一個是他長久以來,未嘗敗績,積累了強大的自信。雖然很沒有道理,但事實就是如此!

咱老陳就是不敗的!

朱元璋,放馬過來吧!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就在這個當口,突然一封密信,擺到了陳友諒的案頭。

寫信的人正是徐壽輝,天完大帝!

一個君主,越過倪文俊,直接給他的部下寫信,進行微操。

只能說明一件事,徐壽輝對倪文俊不信任了。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倪文俊這傢伙也不知道腦袋怎麼抽了,竟然生出了投靠大元,接受詔安的想法。

或許倪文俊覺得同樣是當臣子,給徐壽輝做臣子,肯定沒有給大元做臣子威風……他向元廷求了個湖廣行省平章事的銜。

不但如此,倪文俊還透過俘虜的大元威順王之子,跟元廷通訊,索要官職!

奈何他做事粗心,竟然讓徐壽輝知道了。

這位天完大帝立刻給陳友諒寫信,看他的意思。

陳友諒稍微思忖,立刻就知道了怎麼回事。

倪文俊是天完第二次崛起的第一功臣,但是他卻不是彭和尚的親信……如今的天完,基本上是兩個大派系,一是徐壽輝,倪文俊,陳友諒等人代表的非彭黨勢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個是以鄒普勝,趙普勝等人代表的彭黨。

毫無疑問,彭黨根基深厚,又有著最堅定的抗元意志。

而野心勃勃的倪文俊一直想獨攬大權,他跟彭黨之間衝突不斷。既然彭黨反元到底,他就接受元廷詔安,跟元廷聯手,滅了彭黨和徐壽輝,唯我獨尊。

陳友諒稍微思忖,立刻就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事,非常非常大的事……他倒是不覺得投靠元廷有什麼不妥,只是一旦讓倪文俊得手,以此人的度量,自己這個部下也未必有什麼好下場!

怎麼辦?

是留在洪都,跟朱元璋決戰,還是返回漢陽,提刀上洛,跟倪文俊痛陳利害,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贅婿噬主?

陳友諒陷入了沉思。

就在朱元璋大軍到達武陽渡的次日,陳友諒率領著三千精銳,悄然離開了洪都。

在大戰關頭,他溜了……

當張希孟得到訊息的時候,目瞪口呆,老朱和朱升等人,也是大搖其頭,陳友諒這個東西,竟然跑了,我們興師動眾,豈不是白來了一趟。

大家夥五味雜陳,只有張希孟暗暗驚喜……元末小呂布要發動了嗎?

贅婿噬主,好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