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最初的夢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章 獎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章 獎金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進入9月份之後,農場的幾種作物都開始逐漸成熟。

首先是番薯。9月下旬開始,番薯就可以起挖了。這十畝地的番薯,蘇元揚是種來提供給老葉親戚的蔬果公司的。起挖前就和老葉親戚約好了派車上門的時間。但他們不分批收,而是想一批全部收走,所以蘇元揚這邊要安排人在前一天就把蕃薯全部挖出來,以便第二天一早就可以裝車。

蘇元揚三兄弟加上陳日紅陳玉梅,加上蘇林他們五個作物地的負責人,然後蘇元揚再請了二十個人,忙了整整一天,終於把地裡的番薯給挖了出來並裝包完畢。隔天稱重裝車,整整九萬斤!

蕃薯也是個高產的作物,只是價格不高,蘇元揚只收了老葉親戚五毛錢一斤的價格。不過也小賺了三萬來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過個把月,這地上還可以種一季花生,倒是不浪費。

收完番薯,蘇元揚把挑選花生種的事情交給老二老三兩對夫妻,自己帶著李婉貞開始跟進新的牡蠣柱苗的事情。

蘇妍一直覺得蘇媽一直困在蘇記太浪費了,而且也辛苦,自從她上學後,就開始想著主意找人接替她媽在蘇記的活。

前面說過李婉貞的手藝是獨家的,因此得找個能信任的人。蘇妍甚至想過找她其中一個嬸,但眼前她們剛開始有點改變投入到農場工作,蘇妍又覺得還未到讓她們這麼快插手到自己家的生意的時機。

最後還是陳雪接的棒,她那家文具店本來就是用來打發時間的,沒什麼錢賺早就打算收掉了,但收掉後又不知道再幹些什麼所以一直猶豫著,她可不想回村裡的家去下地做農活和看婆婆的臉色。這天聽到李婉貞母女的討論,就毛遂自薦了。

蘇記請人接替李婉貞廚房工作的事蘇妍早就和蘇元揚商量過,他也早有把自家媳婦調到自己做統籌管理方面工作的意思,一方面現在條件好了不想她再這麼累,另一方面他有時真是忙不過來。陳雪他也覺得可以,給她開了一千五的工資,陳雪自己也比較滿意。李婉貞手把手教了一個星期後,陳雪開始了正式上崗……

李婉貞之前曾跟著蘇元揚到過水產公司幾次,和程暉也有過接觸,而且數量和單價已經定了的,只需要約定送的時間以及提前請好插株的人手。李婉貞辦起來輕車駕熟。

蘇元揚就放心去辦別的事情。

山藥本來村長也是和原來農產品公司談好了收購的,但是老葉那邊有訊息來,說他有個朋友所供職的藥材公司想收購一批山藥,但是要成色好的,到時候做成光山藥供出口的,價格方面比一般的農產品公司肯定要高一截。眼下山藥也已經到了可以收穫的時機了,蘇元揚就去隨機挑了幾棵挖出來,招呼村長也挖了一些,用箱子封裝好,給他坐汽車帶到了省城,給老葉朋友看實物。

蘇家農場的那片沙泥地的確是很適合山藥的生長,蘇元揚隨意選的這幾棵挖出來的山藥棍都又長又直又壯,對方看了很滿意,開了每斤元的價格。但村長家的成色差了點,他們不收。

和老葉朋友約定了十天後派車來收貨,之後蘇元揚請他和老葉吃了頓飯,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海城,開始安排人手準備起挖山藥。

起挖山藥既是體力活,又是技術活。首先要清理地面上半枯的枝蔓,然後撥去上層的浮土,露出山藥根,然後估摸著山藥的大小,刨去周邊的泥土,要很小心,才能把一根山藥挖得完整。

挖的時候一組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把山藥起挖出來,一個人去土裝箱。

幸好山藥挖出來後不用其他手段就那樣放個幾天完全沒有問題,所以二十個人忙了五天,才把全部山藥都起挖好。

村長之前和農產品公司談好的山藥單價是元一斤,蘇元揚和村長商量好,讓村長家和一些村民家自種的也同時把山藥起挖好,把小部分和蘇家揚成色差不多的挑出來,在藥材公司來收貨前一天送到蘇家農揚的地上去,到時一起交貨。剩下的那些成色沒那麼好的再交給農產品公司。

交山藥的那天剛好是週六,週五下午放學李婉貞就帶著蘇妍和蘇愷回來了。李婉貞前面剛忙完牡蠣苗插柱的事情,這一季的牡蠣收成的事情也已經談好,明天就開始採收。今年的價格果然比去年降了,蘇家的養殖場趕了個頭趟,價格也降到了1.5元每斤。

隔天上午牡蠣採收和結算的事情需要李婉貞去跟船,蘇妍就帶著蘇愷到山藥地那邊湊熱鬧。藥材公司的來人很爽快,東西稱完重灌好車後立馬付的現款,村長和其他鄉親送來的山藥重量頭天晚上就稱好了,資料都在蘇妍手裡,送走藥材公司的人後,蘇元揚就招呼村長他們下午晚飯後到蘇家喝茶,順便把貨款結給他們。

李婉貞中午就回來了,休息了一會開始準備晚飯。蘇妍則開始按之前登記好的各個名字的山藥重量分好對應的貨款,裝進信封裡寫上相應的名字。這樣等晚上蘇元揚只需要收回收據簡單核對一下重量就可以了。

把貨款都分配好,蘇妍就開始算山藥地今年的收成。醫藥公司的結算重量是6萬6千多斤,減去林林總總的別家拿來的重量,蘇家的收成大概有6萬斤,貨款是18萬多。再減去各項投入的費用,山藥地的毛利潤有15萬之多,給蘇伍的獎金也是1萬,剩下的純利有14萬1千多元。這是至今為止蘇家農場裡利潤最好的一種作物了。

也得感謝老葉,如果不是他介紹的醫藥公司,按給農產品公司的價格,純利就得減少6萬呢!蘇元揚就掂量著過幾天把剛曬好的牡蠣幹給老葉和他朋友寄十斤上去。

說起這牡蠣幹,也是蘇妍鼓搗出來的。前頭和程暉談好今年牡蠣的收購價後,蘇元揚有點擔心今後牡蠣的單價會越來越低。蘇妍就提起之前在書店時曾經看過一本書有寫牡蠣幹的制作方法的,說是可以清熱去火,煲燙煮粥做菜都可以,儲存的時間還可以很長。做法也簡單,就是冼乾淨牡蠣,晾它幾個小時把水分給控幹了,就用竹籤一個一個串起來,在柔和的陽光下自然風乾,大概曬個十天左右就製成了。

製成後蘇元揚按蘇妍的說法拿了一些來燜冬菇,吃起來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牡蠣可以說得上是海城特產了,老葉和他朋友公司有規定不能收客戶禮物,送點特產應該沒什麼問題。

山藥收完不久,蓮藕池的蓮葉也開始黃了,但挖蓮藕可是個大工程,同樣是要保持出產完整,但蓮藕比山藥難挖多了。十個人整整挖了半個月,才把十畝地給翻完,幸好蓮藕地的產量也不錯,畝產差不多有8000斤,每斤一塊五的價格,這一趟辛苦錢賺下來也有8萬多。

到1月份的時候,包括第二季的圓椒,所有的收成都告一段落了。而且番薯地的接茬花生,玉米地的接茬青菜的收成得到明年,蘇家農場的人終於開始空閒了下來。

農場的賬蘇妍早整理好了,那五十畝的利潤共和40萬多,留下10萬多作為明年農場的流動資金和成本,按之前說好的分成,蘇家三兄弟平均每家分了10萬。

蘇妍家除了這10萬的分成外,牡蠣養殖場那邊雖然價格比去年低了,加上預留了10萬斤牡蠣給蘇記和準備曬牡蠣幹,今年只交了170萬斤左右的貨,減了各項費用後純利也有40萬左右。這一年,蘇家的總資產累積到了差不多600萬。

除了蘇家三兄弟豐收,村裡其他人家的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不少,離過年還有一個月時間,整個村已經開始喜氣洋洋的,連塵封許久的麻將桌都給搬了出來,過過手癮。

這天農產品公司的人過來蘇家村,找村長談明年的供應合同。村長讓人過來叫上蘇元揚一起,蘇元揚順手把蘇妍給帶上了。過去的途中蘇妍就提醒蘇爸,他們村的模式成功後,肯定像牡蠣場那樣不久後又會有其他地方爭相效仿,農作物可不比牡蠣,牡蠣實在賣不出去,可以養多一年,就是收成早點晚點的問題,但農作物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地裡了。所以為了避免以後遭遇到惡性競爭引起不必要的損失,不如將眼光放長遠點,別趁機提價,而是適當讓利,用比較優惠的價格換取長期的供應合同。長做長有嘛!蘇妍搬出蘇爸的口頭禪。

到了村長家,蘇元揚小聲地用同樣的說辭說服了村長,以比今年價格優惠百分之十的讓利,換取了農產品公司五年的合同。

來年供應的問題也談妥了。村長空閒下來後,就尋思著村裡的物質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也要抓一抓。今年村裡的集體收入也不錯,於是經過村委會開始討論後,設立了個獎學金的專案:從小學到高中,凡是考取第一名或被評上三好學生的,都給予一定的現金獎勵,考上大學的更有助學金!

蘇妍為了獎金倒是上了心。本來除了入學第一個月的月測她考了第一回來後,後面的考試她的成績只維持在前三名(因為第一次月測後她發現原來第一名的要負責給錯了的同學講解考題,她怕麻煩),蘇爸還在擔心著是不是因為兼顧著會計的事情讓她成績下降了。這次期末為了安撫蘇爸,主要也是為了獎學金,蘇妍很認真地考了個第一名回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