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最初的夢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章 開養殖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章 開養殖場

這幾年雖然蘇元揚和媳婦勤勤懇懇,一年除了正經兩茬水稻,一茬花生,一茬蕃薯之外,還種各種蔬菜出來賣,也能存下幾個錢。

牡蠣的成長所需均來自於海域中的微生物,並不需要人工投料養殖。所以養殖成本基本上就牡蠣苗和人工成本。

水產公司關於牡蠣的人工養殖技術剛形成理論,正處於開始在自家基地實驗的階段。本來還沒向社會開放的,這時剛好蘇元揚找上門來,程暉考慮到公司的養殖基地所處的海域比較單一,透過不同海域的養殖戶收集資料能讓技術完善得更加快捷以及節省成本,所以給蘇元揚的價格頗低,蘇元揚打算養殖面積定在五畝左右,按每畝投放的水泥柱數量約為1500-000條,他只象徵性地收了總共一萬塊錢的育苗成本。

人工方面蘇元揚不打算長期請人,暫時就由他和媳婦李婉貞幹著。到時實在忙不過來再想辦法。

還得買兩條作業小船。蘇元揚算過,買二手的大概000塊左右就可以,兩條的話得4000塊。

加上運牡蠣苗所需要的運費等等,目前計算總的成本暫時要一萬五。

蘇家的積蓄當然沒有這麼多。當晚蘇元揚和李婉貞扒拉出家裡的存單,滿打滿算有個兩千塊左右。蘇元揚就想到了他的兩個弟弟——

蘇元揚有兩個弟弟,老二蘇元河、老三蘇元江,還有一個妹妹蘇素玲,除了他,三個弟妹平日都外出打工。手頭都比蘇元揚要寬裕。

按蘇元揚的本意,是覺得這個養殖場大有可為,想拉著兩個弟弟一起幹的。他始終覺得在家即便辛苦點也比在外背井離鄉的好。眼下是個極好的機會。

於是叫了兩個弟弟弟媳過來一起商量。

但集資的事情沒有他相象中那麼順利。

蘇元江和蘇元河對養殖場的前境還是有點顧慮,附近村裡的人也不是沒有做海產養殖的,養的多是各種螺,起早摸黑的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而且不用一腳泥一腳水那麼辛苦。牡蠣的養殖更是聞所未聞,所以對大哥的提議很是遲疑。

這時老二媳婦陳日紅和老三媳婦陳玉梅也趁機在旁邊表示懷疑。本來她們就覺得大伯的提議很冒險,她們對目前自家男人出去打工的現狀挺滿意,不想有什麼變數。

這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事情,蘇元揚想法和幹勁是有的,但心裡肯定有點沒底,這種事情誰也保證不了。

幸好兩個弟弟雖然持觀望態度,卻還是表示可以把蘇元揚需要的數目借給他,並且在蘇元揚給他們寫借條時表示不需要,但兩個弟媳卻覺得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有借條比較好。

蘇妍一直在一邊冷眼旁觀。她對開養殖場的事信心十足的,畢竟這個時候養殖業剛興起,她們海城又不是工業城市,現在海里沒有汙染,海洋生態好,現在投放牡蠣去養食物充足,牡蠣長得快,能大大縮小收成的時間。

這一世雖然還沒有接觸,但自前世所知,那兩個嬸子向來不是省油的燈。現在還沒有看到前境,肯定有可能虧錢,兩個嬸子自然避之唯恐不及。將來如果獲得豐收,那兩個嬸子肯定又會有別的想法,說不定會攛掇兩個叔叔來分錢。就算兩個叔叔不受她們的枕頭風影響,她們鬧起來也會傷害兄弟之間的感情,蘇妍可不想自家爸媽辛苦得來的成果被人這樣瓜分。

為免將來也許會發生的不必要的麻煩,蘇妍在兩個叔叔覺得自家婆娘不給自己臉面瞪眼想發脾氣時及時賣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蘇元揚當即寫了一式兩份的借條,一份交給兩個弟媳,一份自己留底。跟兩家各借了八千塊。

揣著從弟弟家借來的錢,蘇元揚半是興奮半是忐忑。

錢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蘇元揚花了兩天時間把技術手冊研究個透,就借了條小船出海去選址。

蘇妍趁著蘇爸沒注意,也把那技術手冊翻了幾遍。本來也想跟著蘇爸出海的,但終究因為年齡太小,蘇爸沒敢帶著,把她和弟弟蘇愷託付給鄰居李素梅看著,他和李婉貞一起出去。

選址的事情很順利。第二天蘇元揚又去鎮上看小船,剛好鄰村有戶原來養螺的人家不做了,要便宜變賣手中的兩條船,他立馬把小船買了回來。

隔天蘇元揚就帶著蘇妍出發去市裡,讓水產公司直接把牡蠣苗拉到了海邊。

要把將近1萬株水泥柱平均分佈插到五畝淺海裡,不是個小工程。接下來的兩天蘇家夫婦就開始了起早摸黑的日子,幸好蘇元河和蘇元江還未外出,蘇元揚拉了他們來幫了一天忙,終於在兩天內把牡蠣苗都立好了。

正值冬季,雖然海城沒有北方那麼冷,而且穿著塑膠衣,但泡到海里還是冷得很,這兩天幾人都累得夠嗆,李婉貞把家裡唯二的雞殺了一隻,又去打了兩斤米酒,感謝蘇元河和蘇元江的幫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光是日常管理,就沒那麼累了。蘇元揚大多是自己一個人下海巡視和觀察。

蘇妍在被蘇爸扔到海里學會了游泳後,終於偶爾被蘇爸允許帶到牡蠣田。

牡蠣一日一日地長大,越來越重,有一天蘇妍發現水泥柱往下沉了一段距離,有的牡蠣都要沉到泥層裡了,忙叫蘇爸來看。

這個問題在技術手冊裡沒有,幸好蘇妍發現得早,不然牡蠣被浮泥覆蓋得久了是要死亡的,到時損失可不小。蘇爸忙逐條檢查,一發現有陷入泥層的,就馬上提起來安置到附近較結實的泥裡。

等忙完了,才想起來把這事報告給程暉,又帶了蘇妍到市裡。程暉立刻派人檢查自營基地裡的,果然發現也有同樣的問題,其中有的被埋的牡蠣已經開始死亡了!這下蘇元揚可立了大功。

要論功行賞時蘇妍提醒了蘇元揚要求以較優惠的條件再籤了份合同,未來只要蘇元揚到水產公司購買幼苗,都會比市價優惠兩成。程暉爽快地答應了。

蘇妍也得到了蘇元揚的獎賞——一條小洋裙和一把小花傘。

接下來又經過兩次移位,牡蠣長得足夠大了,又來了一次大工程——要把附滿牡蠣的水泥柱從淺海區移入深一點的海區。

這比一開始插苗時還累,現在的水泥柱比之前可重多了。幸好這次沒有要求要兩天之內就幹完,蘇家夫婦起早摸黑的,忙了一個禮拜才總算完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後蘇爸依然每天出海,只是蘇妍不被允許跟著了。

雖然蘇妍已經刻意藏拙,但還是顯得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早熟,三歲多就會自己照顧自己,在父母要出海的時候,就帶著一歲多的蘇愷玩。如果不是因為蘇愷在旁邊燒土灶太危險,蘇妍都要自己煮飯了。幸好蘇家父母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只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樣又忙了幾個月,又到了冬天。終於,在蘇元揚和李婉貞都黑了一圈瘦了一圈的時候,有一天,蘇元揚帶回了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裡是一條長滿牡蠣的水泥柱。蘇元揚撬了幾個來煮湯,那奶白色的湯鮮美可口,牡蠣則是清淡爽滑,比起蒜蓉烤牡蠣來又是另一番滋味。

蘇妍又是興奮了一個晚上——牡蠣終於有收成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