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京察制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6章 京察制度

十幾個病人無一例外,全部都被大蒜素成功的拯救了。

當打完麻將之後。

在傍晚之時,看到大蒜素所展現出來的驚人成果之時,夏無且還有贏政,都被這種新藥給震撼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即嬴政便朝一旁的贏長聲下令說道。

“這個大蒜種子有多少,能夠種植多少地方?”

“能夠種植個一萬畝吧!”

贏長生看見了贏政,然後說。

贏政微微點頭,隨即說。

“那就抓緊時間將這些大蒜全部種下去,挑最合適最肥沃的土地種植這種大蒜,這可是神藥呀,能夠拯救無數蒼生的性命,有了這種藥,我大秦的百姓,人口之增長,將會提高數倍!”

“父皇英明,確實如此!”

聽到贏政的感慨聲之後,贏長生點了點頭。

大秦帝國的人口確實少。

只有兩千多萬的人口。

未來隨便一個超級城市就有這麼多人口,所以當下的大秦是正兒八經的,地廣人稀。

人口少了,對於皇帝來說那麼人口增長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

在當下的秦朝。

任何一個官員治理下的地方,如果人口數量每年都能夠增加一大截的話。

那麼這是可以作為其政績。

然後用來給他升官的。

不過雖然朝廷一直在鼓勵民間,想方設法的增加人口。

但實際上這種舉措一直都成效不怎麼樣。

原因很簡單,一則是當下的生產力太過於落後。

生產力落後生產技術也落後,就導致生產所得比較少。

糧食產量太低就養活不了太多的人口,自然而然百姓們就不可能增長的太多。

歷史上華夏人口之所以暴漲到四億人之多。

那也是因為土豆紅薯這兩種作物在清朝時流傳開來的結果。

此時的大秦雖然有了高產的農作物,糧食是不缺少的。

但是問題在於糧食雖然多了,但是人口還是增長很慢,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因為當下時代的醫療技術著實是落後呀。

隨便一個傷風感冒就可能要人的性命。

在這樣的情況下。

人口怎麼大量增長?

尋常百姓家,甭看生的孩子挺多。

但最終能夠成活能夠不夭折的活到成年的,卻攏共沒有幾個。

因為。

再隨便一個病都能夠要人性命的時代。

人口增長著實是艱難。

而有了大蒜素之後這一切就不是問題了,大蒜素在當下的時代,簡直就是一種包治百病的神藥。

在人類普遍沒有使用過青黴素產生過抗藥性的情況下。

隨便一點大蒜素就能夠救活一條信。

原本很多會導致人喪命的疾病,在大蒜素出現之後就不是問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口想不增長都難。

只聽見贏長生朝一旁的贏政說。

“有了這種藥,日後我大秦,人口起碼能夠在二十年之後,增加個兩三倍!”

“到那個時候,我大秦就不缺人了,而且國力也將上升數倍!”

“這是自然的!”

贏政微微點頭。

這確實是事實。

有了足夠多的糧食可以吃。

又有了足夠多的藥物。

可以保證夭折率,不至於太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

二十年內人口增長個兩三倍,真心不是問題。

不過隨即贏政又皺起了眉頭。

他轉頭看向一旁的贏長生,然後說。

“有了這個大蒜素之後,我大秦,地方上面的官員只怕是要樂開花了,畢竟這人口增長與他們的政績相關,可是朕覺得這應該改一改了……”

“畢竟日後人口勢必大量增長,若是在按照原先的規則,給他們升官的話,就著實有些不太靠譜……”

“而且也不太合適!”

“畢竟朝廷內哪來的那麼多官位給他們呀?”

“父皇所說,兒臣覺得並不難解決!”

贏長生微微一笑,隨即朝贏政說的。

贏政所擔心的問題實際上很簡單,就是擔心官員們的政績無法再像之前的那樣進行考核了。

而這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也非常好解決。

或許,對於贏政來說,這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

但是,對於來自於未來,擁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累的贏長生來說,這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因為,歷史上,有無數個例子,可以供他借鑑,可以供他,給贏政出謀劃策。

只聽見,贏長生笑吟吟的朝贏政,解釋著說道。

“父皇,兒臣覺得嘛,政績考核,可以換一種方式,來進行!”

“換一種方式?”

贏政眉梢一揚 ,心裡忍不住的嘟囔著道。

換一種方式?

瞧你小子說的。

這換哪種方式啊。

朕怎麼就不知道,還有別的辦法?

這時候,贏長生卻是自顧自的給贏政解釋起來了一項在明朝時誕生出來的制度。

這項制度就京察制度!

只聽見,贏長生朝贏政說道。

“父皇,官員們的政績考核,有很多種辦法,兒臣如今,要說的這種,名為京察,就是每年,由朝廷的官員們,在審查地方官一年來工作結果,然後,對其進行評估,隨即,將評估的結果,呈報給父皇您,屆時,父皇您就知道,何人政績不錯,而哪個官員,為官一年,卻一事無成了……”

“哦?”

聞言,贏政不由的,來了興趣,他連忙的詢問說道。

“那你小子,所說的這個京察制度,究竟,該如何去建立啊?”

“說起來,也很簡單!”

贏長生呵呵一笑,隨即,解釋著道。

“只需要,讓清廉的官員們,深入民間考察,順便,再統計一下該官員一年內處理的政務數量,為百姓做事的數量,為大秦辦事的數量,再結合,當地積壓下來的事務,以及每年,上交賦稅,如此,便可以統計出來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啊!”

贏政猛然間,眼睛一亮。

隨即,他點點頭。

“這個京察,不錯,不錯,著實不錯!”

說完這些後,贏政陡然間,話鋒一轉,他繼續道。

“朕覺得,我大秦今年,就可以應用起來這項京察制度,不過,你且與朕說說,這京察制度下,如果是查出來,某些個庸祿的官員,可該如何的處置啊?”

聞言,贏長生隨即,在心裡琢磨了一下。

打算朝贏政,再呈報出來,另一項制度。

這項制度,是歷史上張居正率先的在朝堂之上提出來的,一經提出,就效果頗好,讓朝堂上的官員們不得不努力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