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秦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強秦三策帶來的集體抵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1章 強秦三策帶來的集體抵制!

胡亥眼底有光閃過,沉吟了良久,道:“先生高才深謀,胸中定有強秦奇計。今日乍聞之下,朕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

“朕多日來的不解與疑惑,盡在今日恍然大悟!”

說罷,胡亥一擺手:“今日朝會,只為一試先生高才。方才高談闊論,足見先生之才。”

“左相擬旨!”胡亥大笑一聲:“陳平先生入秦,以客卿身份,兼任治慄內史——!”

“是!”這本就是商議好的決定,子嬰並不感到意外。

一舉便是九卿之一,這一刻,那怕是陳平的沉穩堅毅,也不由得心頭一震。隨及慨然,道:“國有明君如陛下者,大秦帝國何愁不強!”

胡亥裝模作樣嘆息一聲:“君無良相,孤掌難鳴。常盼商君復生,能與朕不期而遇。”

“茫茫中國,代有良才,強國何需借代而興!”這一刻,陳平慷慨傲岸。

看到這一刻的陳平,胡亥也為之感嘆,剛才他提到了商君衛鞅。緊接著陳平就以商君對孝公的回答,給於回敬。

這份膽氣,這一份自信,讓胡亥為之刮目相看。

心下大喜,胡亥大笑:“說得好!朕相信大秦帝國必因先生而強,先生也必因大秦帝國而名傳天下。”

隨及胡亥一擺手:“今日朝會就此作罷,三公九卿留下,其餘人退去,各司其職。”

“是!”舉殿大呼一聲,白髮、後生陸陸續續退去。

……

其餘群臣退去,陳平慨然,道:“治秦之策,平已謀劃在胸。這是我一路西來觀遍渭水一帶寫出的《強秦三策》,請陛下評點。”

“具體謀劃,待陛下翻閱結束,再行敘述!”陳平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恭敬遞上。

黑六雙手接過,恭敬的捧給胡亥。胡亥翻開,仔細瀏覽了一遍:“孝公有商君強秦九論,為大秦帝國兼併打下基礎。”

“今有先生強秦三策,朕相信假以時日,大秦帝國必將大出於天下!”

……

這不是胡亥在高捧陳平,而是陳平的強秦八策,確實登峰造極,讓他有一種疑難雜症,豁然開朗之感。

……

“強秦之策,首在陛下!”陳平淡淡一笑,強行壓制著心頭的波瀾壯闊。

……

閃念之間,陳平從這個遠比自己小的皇帝身上,看到了一種遠遠超越於年齡和閱歷之上的成熟與博大。

他彷彿生來就有一種驚世的能力,短短半年時間,就讓天下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胡亥。

處變不驚,於皇城之側,胡楊林畔誅殺趙高,一舉蕩平咸陽朝廷,掌控大秦帝國。臨危不亂,他面對岌岌可危的大秦帝國,一面令通武候率軍南下駐守函谷關。

另一方面親率烏合之眾南下,與遼東王劉季爭鋒與嶢關武關一帶。

慧眼辨才,對於應求賢令入秦的士子才能,瞭如指掌。甚至於對於大秦帝國內部的功勳大才,更是敬重萬分。

沉靜深遠,面對天下盜賊四起。作為大秦帝國二世皇帝,果斷放棄山東之地,與楚霸王項羽立約。

如此種種,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對於尋常人等而言,擁有其中任何一種品質都是極為難得的了。

而胡亥卻如此出色地融這些過人品質於一身,讓人為之驚歎。與這個年輕的皇帝在一起,就像與天地為伍,令人膽氣頓生。

……

須臾,胡亥道:“《強秦三策》,字字千鈞!只是朕才疏學淺,大有不懂之處,請治慄內史詳為拆解。”

聞言,陳平精神為之一振。他清楚屬於自己的時間到了,是否賜爵封君,與之分土,就看接下來的表現了。

一念至此,陳平高聲,道:“《強秦三策》乃陳平在商君九論之上,謀劃而出的強秦大綱。”

“其一《田策》,以商君田論為基礎,規定大秦帝國不論是世族還是庶民,凡擁有土地者,皆以土地大小納稅。”

“其二《官策》,凡大秦帝國大小官員,俸祿一律以秦法為準。凡舉家收入無法證明者,皆以貪汙受賄論處,以肅清大秦朝野,還天下一個清白。”

“其三《士農工商爵位策》,一如商君九論之中,農人力耕致富,並多繳糧稅者,可獲國家爵位。此舉將真正激發農人勤奮耕耘,為根本的聚糧之道。”

“與此同時,士農工商並行。士子治理地方,若興盛地方者,可獲國家爵位。工匠若有大成者,利國利民器械出現,可可獲得國家爵位。商賈之徒,若能交賦稅多者,可獲國家爵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一來,大秦帝國將會徹底解決糧草與賦稅危機。在第一時間,復興起來,讓關中大地進一步復甦。”

……

“不可!”子嬰猛然站起,直視陳平:“商君之法,以耕戰為本。以農為本,以商為末。”

“大秦帝國之所以東出天下,皆因重本抑末之策。”

說到這裡,子嬰對胡亥深深一躬:“陛下,陳平此策乃亂國之道,絕不可取,請陛下明鑑!”

……

胡亥看著慷慨激昂的左相子嬰,幽幽一嘆:“左相此話怎講?”

……

“稟陛下,大秦帝國想要復興,當以戰。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來源於耕種。”

“商賈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逐利。其具有強烈流動性,財富的易於轉移,使朝廷對其難於控制,造成財富的嚴重流失。”

子嬰肅然,道:“遊商蓄賈之所道,財物之所遵。故苟入吾國,食吾國粟,因吾國之幣,然後載黃金而出。”

“《管子·輕重》有云: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然者何也?國多失利,則臣不盡其忠,士不盡其死矣!”

……

“左相所言甚是,重本抑末,方才是大秦帝國立國根本。商賈之流,重利而無信,一旦放任自流,必將會對大秦帝國產生巨大的影響。”

“甚至於一舉動盪大秦帝國根基,讓陛下良久籌謀,毀於一旦!”

……

這一刻,三公九卿皆開口反對。一時間,讓娓娓道來的陳平,孤立於朝臣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