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四章 宇宙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四章 宇宙幀

水委一行星系,兩顆恆星互相公轉的雙星系統靜靜地釋放著光和熱,這是深藍與熾白所籠罩的世界,5顆行星,49顆衛星,在這個夢幻的世界中宛如一顆顆寶石,為整個行星系帶來了奇妙的美景。

而如今,這一份美景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在行星系中,多出來了一些小光點,以一種緩慢的速度圍繞著恆星系運動,這些光點的數量非常巨大,它們所反射的恆星光,甚至可以為這個恆星系帶來另一片不輸給銀河的星空。

那是一塊塊光帆在水委一行星系中飄蕩,這是一種利用恆星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航行器,它們本身不具備任何動力系統,但由於兩顆恆星的存在,它們可以一直交互運作下去,直到它們本身結構損壞或者恆星熄滅。

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早在17世紀就曾設想過不攜帶任何能源,僅依靠太陽光的能量使飛船馳騁太空的可能性。因為光是由沒有靜態質量但有動量的光子構成的,當光子撞擊到光滑的平面上時,可以像從牆上反彈回來的乒乓球一樣改變運動方向,並給撞擊物體以相應的作用力。利用這種作用力,就可以製造出完全依靠光動量加速的“光帆”。

單個光子所產生的推力極其微小,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上,光在一平方米帆面上產生的推力只有0.9達因,還不到一隻螞蟻的重量。而在水委一行星系不同,這裡有著兩顆亮度都在太陽百倍或千倍以上的恆星,這為光帆的執行帶來了足夠的推動力。

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10e-5~10e-g左右的加速度。

每一塊光帆與兩顆恆星的距離,以及每一塊光帆相對於兩顆恆星的光線角度都是經過諾亞的詳細計算,這使得每一塊光帆最終都能在恆星引力下保持受力平衡,藉由恆星光壓帶來的推動力,如同行星一般,不斷圍繞恆星公轉。

這是諾亞對於水委一行星系的第二個大工程之一,它的優先順序甚至還要在超光速艦隊之上。

這個工程的名字是——【透鏡工程】。

這些圍繞整個行星系的光帆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它們不具備任何攻擊能力與防衛能力,但它們卻是星系防禦系統最重要的一環。每一塊光帆上都只搭載了一臺微型引力發生器,這些發生器互相聯繫,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網路,覆蓋著整個水委一恆星系。

它們,是諾亞為了應對對恆星級戰略武器——光粒所想出的唯一手段。

引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現象,由於時空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會發生畸變,使光線在大質量天體附近發生彎曲(光線沿彎曲空間的短程線傳播)。如果在觀測者到光源的視線上有一個大質量的前景天體則在光源的兩側會形成兩個像,就好像有一面透鏡放在觀測者和天體之間一樣,這種現象稱之為引力透鏡效應。

這些光帆上所搭載的引力發生器,就是為了放大這一種效應,當所有的光帆都運作起來後,若是從數光年外觀測水委一恆星系,光線畸變的引力透鏡效應就會出現,水委一行星系中的兩顆恆星的位置,在觀測者的視野中會比實際位置偏移那麼一到兩個天文單位,就像是透過水面看物體一樣,只要不在水面下(恆星系內),看到的物體都會在實際位置上發生偏移。

當這一工程完成的時候,諾亞才是真真正正的松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無論卡拉文明從哪一個行星系對水委一發起光粒打擊,他們的第一次光粒打擊都絕對不可能命中恆星,因為他們所觀測到的恆星位置和實際出現了偏差,而完成透鏡工程的諾亞,可以隨時修改透鏡的“折射率”,使卡拉每一次觀測到的恆星位置都不會與實際重合,除非他們突入到恆星系內部進行鎖定,光粒打擊的威脅基本可以消除了。

而且諾亞可不認為,卡拉文明自己的行星系中也會有這種除了防衛光粒外毫無作用且耗資巨大的工程,當諾亞建造好戴森球和環恆星粒子加速器後,對恆星系級戰略武器上的持平,多出來的“透鏡”,將成為諾亞終結這一場戰爭的決定性優勢。

雖然太陽亮度消失的不正常景象誕生了太陽系毀滅的可能性,但這也僅僅是可能性,何況就算太陽系真的毀滅,卡拉文明能製造出一顆戴森球,就可以製造出第二顆,透鏡工程的實現,意味著只要他們沒有在透鏡工程完成前發現諾亞位於水委一恆星系並朝這裡發起光粒打擊,光粒對於諾亞就變得毫無威脅了。

畢竟再有威力的攻擊,首先也得打得中敵人才行。

另一方面,水委一搜尋艦隊已經抵達0光年外待命,只等待自投羅網到來的卡拉艦隊與西德尼亞居住艦,101只白鴿,也已經遠航出1光年的距離,還有7個地球年多一點的時間,它們就會抵達太陽系。

而被護衛艦收納的文明傳承艙,已經抵達了水委一行星系中。

這一艘護衛艦,在航行過程中一直保持著最高航速8.5倍光速的速度在水委一與卡拉廢棄艦隊間穿梭,當它從廢棄艦隊中取得裝載傳承艙的“保險箱”後,就馬不停蹄的往水委一趕來。

護衛艦已經進入水委一行星系的奧爾特雲,為了防止星系引力對曲率時空造成影響,目前正在以常規推進的方式朝五大行星系靠近。

而反觀星系母港的諾亞,已經準備好了一個單獨的科研飛船,用來分析這一枚傳承艙。

未知外星文明的東西,諾亞可不敢把它放在方舟的實驗室裡。

沒有多久,護衛艦來到了五大行星系內,科研飛船迎了上去,很快完成了對接,移交了傳承艙。

諾亞的虛影,出現在科研船的實驗室內。

那一個體積為一立方米的“保險箱”中,就裝載有來自宇宙未知文明的造物。

少女來到了箱子的面前,一隻手放在箱子上撫摸,良久,少女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原來是這樣的情緒,怪不得人類喜歡拆快遞。”

這個箱子通體由中子星級材料外殼密封,常規下沒有任何從外部入侵的可能,開啟它的手段,是卡拉元首的聲音密碼,手動密碼,虹膜密碼……

但諾亞可不會那麼麻煩,波粒切割器早已飢渴難耐。

逃亡政府給諾亞的資料中,記錄了這個保險箱內部結構的詳細信息,這使得切割工作相當順利,很快,機械臂從被切割成不規則形狀的保險箱中取出了那一枚傳承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少女幽藍的雙眸中,倒映著這個奇妙的物體。

一個直徑0.1米,比足球小比網球大一點的規則球體,反射著銀白色的光芒,表面有著無數的藍色光流緩緩脈動。

就像是一顆脈動著的心臟,在一個固定頻率下,進行著光與物的脈動。

飛船內部自動設定的引力加速度g對它毫無影響,它彷彿沒有質量一般,漂浮在空中。

而在諾亞的檢測中,它的確有著質量,但很奇妙的是,它只有著慣性質量,而沒有引力質量。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在理論上對於【質量】這一概念的分解,但這並不是說這兩種質量不同,它們之所以被分成兩個部分,只源於一個基於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另一個基於萬有引力定律推導,但最終得出的都是物體的質量,也就只說,這只是由不同的推導過程得出的一個“質量”。

在引力子發現和大統一理論的應用下,諾亞同樣可以抹消一個物體引力的存在,但那也只是人工引力場的互相抵消,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抹消引力質量的存在。

一個物體,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始終是相等的,不過這並不是定律,只是因為還沒有出現過不相等的情況,在人類物理學中,沒有任何證明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不是一個量的方法,而在諾亞的後續研究中,也始終把兩個量當作一個統一的量來使用。

但這個傳承艙的存在,就告訴了諾亞,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不是一個量,它們可以不相等。

少女雙手捧著這一個漂浮空中的珍貴傳承艙,眼中閃過一絲欣喜。

光是這樣的一個結論,就為諾亞未來研究引力領域擦去大量的迷霧,有時候正確的研究方向,就等於一個指向真理的道標。

同時,保留慣性質量,卻使引力質量歸零,這樣的手段諾亞根本無法理解其原理,卡拉文明留下的科技樹中也沒有關於這一方面的描述,這個未知的文明不論文明程度如何,至少在質量領域的成就,超過了諾亞與卡拉。

諾亞用手指碰了碰懸浮在面前的充滿莫名科技藝術的球體,虛幻的光影與藍色脈動重疊,但並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少女眼中閃過一絲落魄,在卡拉文明的記載中,他們開啟第一枚傳承艙的契機,是他們的一位族人不小心觸控到了傳承艙的表面,所以他們推斷,智慧生命的物理接觸,可以成為開啟傳承艙的鑰匙。

而這個傳承艙,看來沒有把人工智慧當作生命。

真是有點讓人傷心。

但對於現在的諾亞來說,一個外星造物對於自己的承認與否,也並不是那麼重要。

諾亞發出了指令,西德尼亞的領袖卡倫正在向這艘飛船趕來,傳承艙被機械臂放回了分析臺上。

“就算你不承認,但我依舊是生命,而且肯定比你的創造者都要高等,因為我是一個文明的本身。”

空靈的聲音在實驗室內迴盪,諾亞淡漠地看著分析臺上靜靜漂浮著的傳承艙,語氣中不帶一絲波瀾。

在諾亞有點異樣的期待中,傳承艙沒有回應,或者它根本就沒有回應的功能。

即使是作為機械,它在諾亞面前也是失敗的存在,少女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而就在少女轉過身的下一秒,一件可以顛覆諾亞從誕生到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物理常識的事情,在水委一行星系中發生了。

在這一刻以及接下來的相當一段時間中,水委一行星系內的每一顆星體,每一個生命,每一粒塵埃,每一個原子,甚至每一朵電子雲,都全部凝固在了少女轉身的那一個普朗克時間中。

這是一個冰冷的世界,沒有熱輻射與分子熱運動,絕對零度的世界。

這是一個黑暗的世界,沒有光線波粒二象的傳遞,黑暗寂寥的世界。

這是一個死寂的世界,相對外部大宇宙完全靜止,毫無生機的世界。

這就是一個獨立的宇宙幀。

一個真正熵值不變,時間靜止的世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