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形態記憶合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形態記憶合金

距離高能粒子流的吹拂已經過去了一年,這段時間,諾亞一直乘著方舟清理可能會撞擊地球的較大碎片。

原本月球與彗星相撞的遺址處出現了一條新的小行星帶,雖說是小行星帶,但也就是月球與彗星留下的碎片沒能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圍著太陽公轉而已。能從其中開採到的資源實在是很有限。

在撤離工作中,諾亞攜帶近10000噸的氦與氘,裝滿了數十艘運輸艦的艦倉。

核聚變發電可不是舊時代的化學燃料發電,光是這10000噸的聚變原料,若是按當初重建工作時的能源消耗速率計算,足矣支撐諾亞發展數十個世紀。

所以,能源暫時不會成為諾亞需要擔心的問題,但某種資源的缺失,卻已經大大制約了少女的發展。

飛船的運作有足夠的能源,但飛船的製造呢?

礦產資源的告罄,已經讓諾亞不得不拆掉機器人或運輸艦,來製作衛星與一些必要的裝置了。

而諾亞將尋找礦產資源的目光,投向了火星。

火星的密度和結構類似於地球,礦藏資源也與地球相似,火星表面的土壤含鐵量很高,厚大0米以上的風化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鐵,地下也埋藏著大量的矽鎂鋁鈣硫鈦鉀等重要礦產,還含有鋅、錳、銅、鉬等成分的物質。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上也埋藏有大量的稀土。

但問題是,火星畢竟是一顆行星,不像小行星帶那樣是由無數富含豐富礦產的石塊組成,要在火星上大規模開採資源,一套完整的工業生產鏈是必不可少的。

而建造工業生產鏈,本身也需要大量的資源……

而一朝回到解放前,正是諾亞的現狀。

諾亞只有微微嘆口氣。

“看來只有慢慢來了,先登陸一部分艦隊進行小範圍開採工作,用開採到的資源來建設完整的生產鏈吧。”

隨著少女下定了決心,龐大的艦隊開始朝火星進發。

月球撞彗星的遺址,剛剛好就在火星軌道與地球軌道的中部,而那個時候的火星,也正巧公轉到了附近,所以火星也很幸運的成為了那場太陽系內有史以來最壯觀的流星雨的見證者,火星的大氣層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稀薄,以至於有大量隕石墜落在了火星表面。

當諾亞帶領艦隊穿過大氣層後,地表上那密密麻麻的隕石坑讓諾亞不由得在心中對火星暗暗說聲抱歉。

艦隊開始在火星表面登陸,作業機器人們從運輸艦上走下來,由於撞擊所帶來的大氣紊亂讓空氣中充斥著大量黃沙,時速幾十公裡的黃沙在飛船外殼上擦出刺耳的聲音,暗褐色的風化地面蔓延到遠方,飛船主控室內的少女看著這無限荒涼的景色,眼中閃爍過一道莫名的光彩。

“和地球真像。”

諾亞不自覺的說出這樣的話,但她反應過來後,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說。

諾亞晃了晃腦袋想讓自己清醒一點,身後的長髮如同波浪般舞動,雖然對於人工智慧來說讓自己的全息影像做這些動作根本毫無意義,但以前無時無刻不學習與模仿著人類行為的諾亞,卻不自覺的將這樣的習慣保留了下來。

說起人類,諾亞最近也很認真的在考慮,自己要不要製造出一批人類來,畢竟諾亞的資料庫裡有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全部資料,而且隨時可以在散佈地球各處的人類遺骸中取得完整的DNA樣本,雖然會很麻煩,借用某些還在地球深處與環境鬥爭的微生物的細胞結構,並不是沒有辦法製作出一個可以發育的受精卵出來。

雖然諾亞是電子生命,但終究是生命,不是一堆冰冷的機械,世紀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只有星海與機械,對於任何一個生命來說都太孤獨了,諾亞知道,自己這半個世紀以來說的話,可能還沒有以前在林軒身邊一個小時多。

但即使諾亞想要製造人類,製造出人類之後呢?他們能適應這麼艱苦的環境嗎,能忍受這樣漫長的孤寂嗎。不得不說,在宇宙環境中,人類是一種非常嬌貴的生物,需要的生存條件太過於優越了,而現在處於文明困境中的諾亞,也沒有能力給人類營造出一個美好的環境。

出於重重考量,諾亞唯有將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暫時拋在了腦後,現在文明都已經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了,過多的奢望只會讓自己不愉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一批開採隊伍開始出發,數千臺資源勘探用機器人朝各個方向飛了出去,它們將從高空中掃描探查地底下埋藏的資源,每發現一個可能的資源點都會被諾亞記錄在正在完善的火星地圖上,同時,第一批火星設施的修建開始了。

“大規模金礦,工業用途不大,如果是銀礦銅礦還可以用來製作通訊電線。——諾亞報告。”

“天然氣,儲存量預估十萬立方左右,可利用能源總量小於10%,放棄。——懷疑火星的貧瘠,諾亞報告。”

“探查到鑭系元素,第至第7開採小隊立刻前往探明。——心情指數上升5個百分點,諾亞報告。”

“氧化鐵矽峽谷,第8至第10小隊連線中……——諾亞報告。”

為了緩解自己的孤獨,諾亞開始嘗試自己對自己報告訊息,資源勘探工作被迅速推進著,由於火星具有大氣,諾亞發現直升機這樣的原理簡單而容易生產,消耗低廉且載貨量大的舊時代運輸工具此刻非常適合自己目前的境況。

所以諾亞決定生產出一批直升機來,用它們來代替消耗巨大的運輸艦進行火星表面的運輸工作,當然諾亞也必須做出適當的改造,不然直升機可沒法在火星這麼惡劣的天氣下穩定飛行,正當諾亞專心探明一項項火星地下埋藏的資源時,一道有趣的資訊卻將少女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那是一臺建築類作業機器人在為未來的工業設施打地基時,從隕石坑裡發現的東西,作業機器人對其初略的分析結果讓諾亞很感興趣,物體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Ark(方舟)中,諾亞立即對其展開了全面的的分析。

從外觀上看只是一塊黑色的不規則礦石,但其卻硬生生的磨斷了作業機器人包裹了金剛石外殼的合金鑽頭,金剛石難道不是自然界最為堅硬的礦石嗎,又不是在挖鑽石礦,怎麼會被生生磨斷?

但當分析結果出來後,諾亞就徹底安靜了下來。

諾亞知道了,為什麼金剛石鑽頭會被徹底磨斷了。

很容易理解不是嗎,即使是戰國時期最為鋒銳的青銅劍,也不可能砍得動現代的不鏽鋼材。

這是一塊主要有鎳和鈦組成的合金,但其表面卻覆蓋了一層非常薄的外殼,有多薄呢?單個原子核那麼薄。

因為這層外殼,全是由緻密的單個原子核組成,找不到一個電子……

由於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所以原子整體上呈電平衡,所以才不會和其他原子發生相斥或相吸,這樣大量原子才能組成一個整體形成物質。

但這層完全由原子核鑄成的外殼,卻毫無疑問的打破的帶電體同向相斥的定理。這讓諾亞想到了一個東西——GUTs(大統一理論)。

大統一理論的衍生科技中,就曾提到過利用四大基本力中的強相互作用力固定一定數量級的原子核,從而誕生擁有接近中子星密度的材料科技……

但這都還僅僅是存在在理論上的東西,最讓諾亞震驚的是,這塊合金的存在形式似乎還要在那之上,因為這塊合金的原子核外殼並不是單純的被固定了,隨著殼下擁有極強延展性的鎳鈦合金的變化,外殼似乎也能發生某種智慧的變化來迎合這樣的改變。

也就是說,這是一塊擁有超強硬度,卻又同時具備了良好延展性的形狀記憶合金!這是多麼完美的材料啊!

“資料庫未收錄,工作原理理解不能。——諾亞報告。”

這樣的材料科技,無疑領先世紀的地球至少50年以上!

諾亞此刻心中已經不單是對這塊記憶金屬的驚豔,一個更深的問題讓少女迷失其中。

這個東西,是哪來的?

天然形成?那還發展什麼材料科技!?每天去挖礦好了!

地球上是沒有生產這種東西的能力的,難道真的是傳說中火星曾經存在過的遺失文明所留下的遺蹟?但少女最討厭這種說法,就像討厭舊文明中某些遇到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推給外星人們的蠢貨一樣。

諾亞不禁想到了什麼,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難道是……那顆金色彗星!?

在月球和彗星的撞擊中,的確有大量的碎片墜落到了火星表面,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落在了火星上?

但如果那顆彗星通體都是這種材料組成,諾亞真的很懷疑月球可以擋下它,說它可以毫髮無損地撞穿地球諾亞也信。

不管如何,那顆彗星本身就很有古怪,突然從海王星背後冒出來,異常的速度和不受經典力學支配的假象……

諾亞知道,自己或許有必要去海王星後面看一看了……

看看太陽系,是不是真的迎來了外星人入侵這樣狗血的電影戲碼?

“太陽系地外文明考察行動。——諾亞報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