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諾亞的旅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殲星艦—【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殲星艦—【δ】

自諾亞邁入引力領域後已經過去了50年,在這一段時間,諾亞將科研用的大部分計算力都集中在引力方向上,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

第一代引力武器和飛船斥力場終於投入到了實用中,目前的引力武器單純論破壞力,並不如戰略核武器,但引力武器勝在它的無解性,沒有任何裝甲,也沒有任何護盾可以抵擋引力的侵襲,在星際戰爭中,若是一顆引力炸彈在敵方艦隊中引爆,即使飛船的材料與結構突破天際可以承受的住潮汐般的引力巨浪,飛船內部的智慧生命,能承受得住嗎?

引力武器也只是運用引力科技的很小一個方面,在文明的發展中,引力領域的突破,無疑是諾亞離開人類文明後最有價值的理論突破,並在這個領域的探索中,諾亞發現了一種連以前人類文明中都沒能提到過的概念科技——虛假質量。

物質質量的來源,源自於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誕生希格斯粒子,它們透過自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引力的來源,源自於不同粒子間引力子的相互交換。

那如果在虛空中,可以做到人為的使希格斯發生場量子化激發,模擬出巨大質量存在時的希格斯粒子作用現象,那即使是空無一物的虛空,也可以誕生出巨大的質量,而且由於沒有粒子間引力子的傳遞,那就可以做到,讓一塊很小的物質擁有行星級的質量,然而並不會有行星級的引力……

試想一下,當一發炮彈在擊中敵方飛船時,突然擁有了行星級的質量,什麼東西可以擋下一顆行星的撞擊?

不過隨著諾亞的研究不斷深入,發現若是想要人為的使希格斯場發生量子化激發,需要付出極大的能量,這也在另一個方面證明了能量守恆定律的正確性,畢竟一個高速移動的物體,質量突然增加,那動能自然也會增加,多出來的這部分動能並不會憑空出現,依舊需要外部能量的供應。

這樣看來,虛假質量科技似乎並沒有什麼價值,但諾亞並不打算放過這個領域,畢竟,能從虛空中創造質量,或許,就會成為打破【虛空】與【物質】這兩個完全分隔開,涉及了宇宙本源領域的第一層壁障的契機。

由於在技術方面的大突破,諾亞開始最佳化自己所設計的宇宙飛船的建造圖紙,將引力科技帶來的成果融入到飛船之中,有了引力武器,飛船的戰鬥能力更強。有了斥力場,飛船的防禦效能更好。有了反重力技術,飛船浮游武器效能與在星系內航行和登陸行星的能力大大提高……

將飛船設計圖紙最佳化了數代之後,諾亞開始在格利澤581星系建造新一代的戰爭用宇宙飛船。

畢竟飛船的大部隊還在數十光年外與地球一起緩慢的前行,格利澤581星系的防衛力量也必須儘快走上正軌。

在諾亞的規劃中,諾亞打算在星系邊境的穩定區域,圍繞格利澤581行星的軌道上建造1臺射程可以覆蓋整個星系的超高能熱射線巨炮,作為星系外的第一道防線。而在星系內部,各行星的衛星軌道上均配備上大量的衛星射線武器,使每一顆行星都可以成為一個星系火力堡壘。然後,大量戰爭用飛船與衛星戰星【黑月】作為地球文明的主要軍備,負責星系保衛或遠征其他星系。

格利澤581星系的要塞化,就是諾亞規劃的主題。

被引力科技最佳化後的飛船,無論是飛船效能還是戰鬥能力都超越以往的飛船太多,而且由於引力武器的不可防禦性和它對智慧生命的絕對殺傷力,諾亞估計,若是對上由智慧生命操縱的飛船艦隊,新一代飛船的殺傷力將超越原本飛船數十倍不止。

由於資源的豐茂,諾亞認為有必要擴編自己的艦隊,和其他文明比起來,作為資料生命體的諾亞,在機械建造與發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既然這樣,就應該活用這種優勢,將其化作自己的力量。

新一代戰爭用飛船很快出爐,這一代的飛船建造工藝更加成熟,整體外型結構也變得更加美觀,第一批出爐的飛船數量就突破了000艘,超越了以往在太陽系和半人馬星系建造飛船數量的總和,並且建造工作還在持續中,更重要的是這一批飛船中伽馬級和貝塔級這種大型戰爭用飛船佔得比例更廣……但當這一批飛船出爐後,諾亞也發現了艦隊的劣勢。

那就是大型戰艦佔的比例太大了,並不適合組成一個結構合理的艦隊戰鬥群,即使是諾亞設計的最小噸位的飛船阿爾法級,它的原型本來也是地球文明圖紙艦中的大型戰列艦,出於重重考量,諾亞又設計出了一種比阿爾法級還要小,噸位大概在5~10萬噸左右的戰爭用飛船,由於體積更小巧,比起大型飛船擁有更高的靈活性與突破性。

這樣的飛船被諾亞叫作【護衛艦】,顧名思義,完全是作為伴隨大型戰艦而存在的輔助火力單位,它們可以起到保衛大型戰艦的作用,也可以充當前鋒哨兵,還可以配合大型戰艦組成火力網。

這種護衛艦體積雖然比戰爭用飛船小很多,但也比航空母艦中搭載的戰機與小型戰艦巨大,在未來戰爭中,護衛艦將作為諾亞艦隊中的主要士兵單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飛船建造工藝的不斷成熟,以往已經設計好的超越了伽馬級的新型飛船,超級戰艦——【δ】(德爾塔級)也開始了建造工作。

德爾塔級的飛船噸位甚至會超過卡拉文明的遺留飛船,諾亞至今都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被卡拉文明那巍峨無比的巨大飛船所震撼的那一刻,這一次設計的德爾塔級飛船,幾乎就包含著諾亞超越卡拉文明的決心,伽馬級戰艦在德爾塔級面前輕易的從龐然大物變成了幼小孩童,德爾塔級飛船所擁有的史無前例的巨大能量輸出,若是數艘德爾塔級飛船聯合起來,將可以供應得起對行星級氦閃武器的對行星級輸出,真正意義上做到一擊爆星!

德爾塔級戰艦與航空母艦,本身就是當作殲星艦來設計的!

威力的巨大也要求了更高的技術含量和建造工藝,當諾亞正式開工時才發現,當飛船的體積超過一個極限後,原本的材料科技就不再適合完成新型飛船的建造了,因為科技要求不成正比,原本的材料科技所造出來的飛船結構並不能維持巨大結構的穩定。

新一代材料科技的科研工作也被諾亞提前提上了日程表,從卡拉文明那裡學來的原子核外殼本身就是很完美的材料,但就算是卡拉文明也沒辦法讓其做到飛船表面積級的覆蓋,只能用在一些小型的探測器與飛船重要部位上,這也造成了諾亞目前的困境。

不過諾亞也不擔心,引力科技都突破了,德爾塔級也設計出來了,區區材料科技的突破也只是遲早的事。

另一方面,隨著漫長的時間過去,西德尼亞人的社會也發生了改變,諾亞所收服的第一代西德尼亞人已經成為了最為弱勢的老齡群體,大部分第一代西德尼亞人都已經逝世,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大多數也已經被漫長的星際生活磨滅了對以往文明的回憶。

目前的西德尼亞人社會主要由第二代人組成,第三代人也逐漸開始步入了社會,第四代大多數還在少年與兒童階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諾亞的生育鼓勵政策,西德尼亞人的數量,在50年的時間成功突破了10億大關,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諾亞再度建造了數個批次的居住用飛船,在卡倫的政治幫助下,隨著一條條親民政策的釋出,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舒適起來。

在諾亞的教育下,第一代人的文明認可度已經到達了不反叛水準,第二代人到達了正常水準,第三代人大多數對文明主體諾亞抱有崇拜之情,第四代人目前狀況接近於第三代人,並在文明認可問題上與第一,二代人出現了“代溝”。

漢語已經在民眾中普及,在第三代和第四代人的眼中,以往的西德尼亞母語才變成了外語,在這50年的發展過程中,諾亞對西德尼亞人逐步開放了工作,讓他們除了清掃工作外可以接觸生產工作,但大多也都是工業流水線上的不存在技術含量的單調工作,即使這樣,能夠參與正式工作的人也被西德尼亞社會中當作可以為文明做出貢獻的精英。

而為了不讓他們的大腦在過於安逸的環境中退化,也為了讓西德尼亞人保持熱愛學習的品格,自漢語教育完成後,諾亞開放了一門新的學科——數學。

在地球文明1世紀,西班牙數學家愛德華曾說過:“數學是永恆,是真理,是一切的答案。”

諾亞對這句話也非常認同,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數學中沒有巧合,沒有虛假,只有最為純粹的邏輯與真實,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數學,歷史上任何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都一定是一位數學家。

但即使如此,數學終究只是為了探索世間規律而誕生出的工具學科,沒有物理理論,沒有科學知識,沒有技術素養,只是學習單純的數學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諾亞可以放心的將這門學科作為公民的主要學科,它既可以鍛鍊西德尼亞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會給諾亞留下什麼隱患。

而在生活娛樂方面,諾亞開始向西德尼亞人引進原本地球上的一些包含人類文化與習俗的影視作品和書籍,將它們適度修改成符合西德尼亞人三觀的娛樂資源,這種文化的侵略,在另一方面加快了西德尼亞人同化到地球文明中的速度。

諾亞已經決定,當地球來到格利澤581星系時,就可以正式向西德尼亞人傳授知識,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科學助力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