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追尋博爾特的腳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蘇炳天跑第一棒?【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八章 讓蘇炳天跑第一棒?【求訂閱】

2016年11月30日,國際田聯公佈2017年倫-敦田徑世錦賽的參賽標準。

過去,不管是世錦賽還是奧運會,標準都包含一個A標+一個B標。後來,在15年的燕京世錦賽前,改為一個標準,此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改為一個標準後,部分專案的標準介於曾經A標和B標之間,而部分專案的標準卻高於曾經的A標,這也顯示出該專案在不斷進步,比如男女短跑。2017年世錦賽的男女100米標準創史上最高,分別是10.12秒、11.26秒。

這個標準並非唯一的“門檻”。國際田聯會為每一個專案設定一個理想的參賽人數,比如跳躍專案的理想人數是32人,如果達標期世界前32名中有人沒有達標,也會入圍世錦賽。

還有就是洲際田徑錦標賽的冠軍,也同樣能入圍世錦賽。當然,上一屆世錦賽的冠軍自動獲得本屆的資格,且不佔用每隊每專案三人的名額。比如,劉虹在燕京世錦賽上摘得了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那麼在倫-敦,中國隊可以派包括劉虹在內的4人參加該項目的爭奪。

吳子義等人在去年10月1日後就沒有再參加比賽,而且今年是在國內進行冬訓,一些1、2月就開幕的室內賽也不太方便參加,索性也就不去了。

除了個人專案,倫-敦世錦賽的接力專案也需要找時間達到標準,教練組們瞄準了4月下旬在巴哈馬首都拿騷舉辦的第三屆國際田聯世界接力錦標賽。

任一接力專案在世界接力錦標賽中跑進決賽,就能拿到倫-敦世錦賽接力專案對應的參賽資格,如今春節已過,短跑組的接力訓練提上了日程,算算時間也該練接力了。

接力訓練的改動並不大,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些細節。

比如謝震葉今年的步幅變大了,百米從47步改變為46步,這時就需要重新計算一二棒、二三棒的預跑距離,以保證接力過程的順暢度。

隊員們的訓練有條不紊的進行,但教練們的想法卻各不一致。

大運中心體育場內,接力隊友們正在進行一次完整的接力,這一次的練習陣容是莫有樰、謝震葉、蘇炳天、張培猛。為了讓他們有緊迫感,元國強安排了吳致強、梁勁森、吳子義、湯興強來作為對照組。

吳致強如今的狀態要比莫有樰略好一些,不過他和梁勁森的配合卻沒有莫有樰跟謝震葉那麼好,之前的那一點差距立刻就被拉了回去,而梁勁森的實力比起謝震葉自然是不如的,接棒後幾乎被拉了近2米。

但吳子義絲毫不慌,他這次是第三棒,接棒是用右手,不需要換手,這樣接棒的時候他就不會有短暫的掉速了。

而且他是內道。

雖然比蘇炳天晚了近0.2秒接棒,但第三棒只有途中跑,2米的距離完全不足以讓蘇炳天保持對他的領先。

一邊休息的楊陽和許周正則開始嚎叫了起來:

“阿義衝——幹掉天哥!”

“圓月彎刀!噢噢噢噢噢噢——!”

蘇炳天的“圓月彎刀”不起作用了,彎道過半之後,他就被吳子義追平,之後更是被他超過,得虧了吳子義只是客串第三棒,對交棒不太熟悉,才讓他和張培猛在交接棒上拉回一些差距。

後面也沒有懸念了,雖然張培猛的百米硬實力已經退到了10秒3——10秒4的水準,但他的途中跑能力目前還是略強於湯興強,最後還是贏了。

但優勢並不大,蘇炳天這一組38秒64,吳子義這一組38秒77。

元國強看了之後倒是覺得可以,現在只是2月中旬,天氣還是偏冷的,運動員的狀態自然不是最好的,能跑出38秒64在他看來已經不錯了。

但一旁的蘭迪看了卻直皺眉,不斷地和拉爾夫-曼交談著什麼。

第二日,晴,下午2點。

元國強看著天氣非常好,指揮著隊員們繼續開始接力訓練,他一直秉承著“以接力帶動個人實力”的訓練方式,以老帶新、以強帶弱。

又是兩組對照訓練,隊員們在體育場內賣力的奔跑,揮灑著汗水。

蘭迪走到了元國強身邊,將他整理的資料遞給了元國強:“元,雖然我只負責烏茲他們五個人的個人訓練,但作為中國田徑隊教練組的一員,我想我有責任和義務對接力訓練中的問題提出我的觀點,這是我整理的資料,希望你能好好看一下。”

元國強很好奇,仔細地翻看起來。資料是中文版的,想必是由李雯翻譯過,元國強反覆的翻看,仔細地對照,發現這份資料裡滿滿的透露出兩個字——換棒。

換誰?

蘇炳天。

“把炳天換到第一棒?這......”

看到元國強疑惑的眼神,蘭迪解釋道:“我知道這個建議你或許會很難接受,但資料是不會說謊的,你看看這裡——”蘭迪翻看了其中一頁,指給元國強看。

“在裡約奧運會接力決賽上,中國隊的分段資料是10.47+9.04+9.17+8.84,霓虹隊的資料是10.14+9.18+9.27+9.04。第一棒我們就不說了,他們之間的個人實力差距有些大,這我們都是知道的。但蘇和桐生相秀的差距居然只有0.07,如果這個演算法換成完整的100米線演算法,那麼他們兩人都是9.43,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吳子義也注意到了蘭迪他們的交流,給蘇炳天眼神示意了一下,湊了過來。

蘭迪不斷地給元國強分析:“蘇的PB是9.92,風速0.2m/s,而桐生相秀是他的PB是10.01,風速1.8m/s,他們之間的硬實力差距將近0.15秒,這是三個檔次的差距!但在第三棒的接力上,蘇卻完全沒有佔到便宜......”

蘭迪越說越激動,“第三棒和第一棒都是彎道,但第三棒卻只有途中跑,而第一棒卻有起跑。蘇已經在100米專案中兩次跑出6.40以內的前程資料了,而他的後40米僅僅只有一次3.49,其餘的都在3.54——3.56左右。”

“你讓一個隊內起跑最弱的、主項是200米的湯去跑第一棒,讓他原本10秒30的水平跑出了10秒47,讓前程頂級的蘇去跑第三棒,讓差了他三個檔次的霓虹選手跟他跑得不相上下!抱歉,在我看來,這非常不合理!”

“好了,蘭迪,不要激動~”看到蘭迪越說越激動,謝震葉的恩師陶劍蓉女士趕忙安慰,“老元,你得說說話,快。”

吳子義估計元國強也沒想到蘭迪會給他挑出這麼大一個毛病出來,畢竟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這幾年的成績已經足以用“輝煌”來形容了。從仁川亞運會吳子義鎮守第一棒,跑出37秒78開始,他們就不斷地在重新整理著紀錄,直到去年裡約的37秒52,沒有依靠運氣,完全憑藉著實力拿到了奧運銀牌。

或許是成績越來越好,讓元國強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對蘇炳天的安排其實並不合理,他現在滿腦子都在想著找一個實力更強的第一棒,湯興強、吳致強、莫有樰、楊陽,這些天他一直在換著第一棒的陣容,希望透過輪換訓練來刺激他們的個人能力提升。

“蘇炳天的第三棒有問題”,這是他從未想到過的,因為蘇炳天已經鎮守第三棒4年多了,從未出現過什麼失誤,而且多次上演“圓月彎刀”。

蘭迪翻到了最後一頁,指著上面的資料說:“昨天的資料我也做出來了,第三棒蘇的資料是9.36,而烏茲是...9.09,相差0.27。”

蘇炳天生氣的拍了下吳子義,吳子義小熊攤手。

“他們的PB相差了0.09秒,但在第三棒上居然被拉開了這麼大的差距,其實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那就是——蘇,真的不適合第三棒。他應該待在最適合他的第一棒,我認為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棒發揮10秒15以內的水平,甚至更好。”

元國強陷入了沉思,其實資料擺上來他又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蘇炳天跑第三棒不僅僅是資料的問題,中國的觀眾已經習慣了蘇炳天鎮守第三棒了,“圓月彎刀”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真的進行換棒,觀眾不接受怎麼辦?

吳子義扯了下蘇炳天的衣角,輕聲問道:“天哥,如果讓你去跑第一棒,你願意嗎?”

“這有什願不願意的?如果讓我換棒能夠給接力隊的成績帶來提升,不管是第一棒還是第二棒我都願意跑。”

吳子義點了點頭,又看了眼湯興強,湯興強此時抿著嘴一副期待的樣子。10秒47的第一棒資料確實有些慘不忍睹,湯興強現階段的起跑確實很拉胯,他畢竟是個200米專項運動員,如果讓吳子義來安排,他肯定不會把湯興強放到第一棒的。

湯興強冬訓跟在蘭迪手下,蘭迪讓他重點訓練了200米專案,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他的個人能力有多少提升,但繼續讓他跑第一棒實在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僵局總是要有人打破的,吳子義不介意做這個破冰者。

“元教練,我覺得完全可以試一試嘛,其實我們接力隊現在的個人能力都在提升,就算讓天哥換到第一棒,只要磨合的夠好,跑進38秒以內也是完全沒問題的。離巴拿馬接力大賽還有兩個月,乾脆就用它來做個實驗,如果換棒之後效果不好,我們再換回來。”

吳子義摟住了蘇炳天和謝震葉,他們又相繼把吳致強、湯興強等人都摟了過來,“我們接力隊這麼團結,關係這麼好,大家吃住都在一起,時間還長,足夠我們磨合的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蘇炳天也接話道:“是啊元導,我們試一試吧,小湯跑第一棒壓力很大的,之前也有不少網友在網上說他什麼什麼的,搞得他都不敢創圍脖號跟我們互動。就試一下吧~”

蘇炳天這個當事人都說了,元國強還能說什麼呢?

“行吧,那從現在開始,炳天暫時先練第一棒,致強、興強你們練習第三棒,小謝和阿義還是不變。但我把話放在這,如果這個陣容在巴哈馬接力大賽上拿不到倫-敦世錦賽的資格,那就立刻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