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射鵰之武穆遺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塵舊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塵舊事

經過一場肅然虔誠的典禮之後,嶽無笛正式接任了明教教主之位。

這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上光明頂之前,嶽無笛的目的只是找到萬壽道藏中的九陰真經,但是卻沒有想到,九陰真經沒有找到,反倒是成為了明教的教主。

明教雖然經歷了方臘起義,被大宋朝廷以雷霆手段撲滅之後,勢力日漸衰微,又因為黃裳的威懾,不得已將光明頂遷至了西陲之地的崑崙山上,這些年和白駝山莊的惡鬥,又無法在西域發展起來。

但是,不得不說,明教的潛在勢力仍是非常可觀。

不說教中高手如雲,就是明教隱伏在南宋朝廷中的韓侂胄,也足以稱得上是影響力巨大了,對於嶽無笛的計劃,有著極大的助力。

想到了韓侂胄,嶽無笛的眉頭微微皺起。

這個人的身份太過非同尋常了,他本來就是宋朝權貴名門之後,因為機緣巧合,加上贊同明教普救萬民的理念,才加入的明教。

而且他現在在南宋朝廷,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尊榮至極,比起明教教主,都要尊貴的多,總壇的號令,對於他來說,實在是沒有多大的約束力。

雖然鍾承志說,韓侂胄忠心耿耿,一向沒有反意,但是那是以前。

現在,換了嶽無笛當教主,情況就變得復雜起來了。

畢竟,嶽無笛曾經殺了韓侂胄的兒子

雖然嶽無笛便是那晚的蒙面刺客一事。韓侂胄並不知情。但是,對於此事,王猛和陸絕塵等人。心裡面絕對是已經開始懷疑了。

正思索著,外面一名明教弟子進來稟報,道:教主,青鹿王來了。

嗯。嶽無笛抬起頭來,道:叫他進來。

是那名弟子跑了出去。

片刻之後,青絲鹿王陸絕塵走了進來,躬身抱拳道:屬下陸絕塵參見教主。不知教主召見,有何吩咐

嶽無笛抬眼凝視著陸絕塵,半晌後。說道:本座新任教主之位,對於教中眾兄弟,也都一一見過了。

唯獨光明左使韓侂胄,卻是由於身份敏感。未能來參加本座繼位教主的典禮。本座對他,也無從瞭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說青鹿王,前幾個月曾到臨安一行,與韓左使有所交流,因此本座想請青鹿王為我介紹一番韓左使的情況。

陸絕塵眼皮一動,抬起頭來,認真地打量了嶽無笛一番,想了片刻。而後道:韓左使在大宋朝廷任樞密院都承旨,位高權重。我教在中原的耳目勢力,都是由韓左使所掌握的,將來我教重返中原,也是需要藉助韓左使在大宋朝廷的地位的。

頓了頓,又道:雖然韓左使遠離總壇多年,但是對我教,仍是忠心耿耿。前次屬下奉鍾教主之命,盜取萬壽道藏,赤大哥和白二哥,都陷落在了禁宮之中,若不是韓左使解救,只怕已經遭遇不測了。

這句話一說完,陸絕塵便悄悄盯著嶽無笛的眼睛,想看清楚嶽無笛的表情變化,但是讓他失望的是,嶽無笛卻只是微微露出訝色,道:

哦,還有這事啊。看來韓左使的確是忠心耿耿啊。

陸絕塵又道:至於武功方面,韓左使是自幼修煉的童子功,精純之極,在本教之中,原本僅僅遜於鍾教主而已。當然,韓左使武功雖高,和教主你終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嶽無笛瞳孔一縮,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道:這麼說來,韓左使應該無子才對,怎麼我在臨安城之時,卻是聽說韓左使有一位公子呢

陸絕塵眼光有些異樣地看了嶽無笛一眼,道:教主有所不知,那是韓左使為了掩人耳目,才收養的一個兒子。可惜,在前幾個月,竟是被一個神秘人給殺死了。

哦嶽無笛臉色一變,似乎有些憤怒,道:誰敢殺韓左使的公子

這個陸絕塵有些猶疑,眼光閃爍,道:這個,屬下不知,只知那人武功奇高,殺人之後,輕鬆離去,我和韓左使還有赤大哥,都沒有看清那人的真面目。

嶽無笛深深看了他一眼,心知陸絕塵心裡已經是十分懷疑自己便是那個蒙面人,但是他此話的含義,卻又似乎是在向自己保證,知情人等,都不會再提及此事。

所幸,韓左使對於那名養子,並無真正的感情,只是利用他矇蔽大宋朝廷中有心人的查探而已。所以這次他尚不算太過悲痛,未因喪子,而耽誤了本教盜取萬壽道藏之事。陸絕塵興許是為了提醒嶽無笛不用太過防備韓侂胄,說了這樣一句話。

韓左使卻是以大局為重的人。嶽無笛口頭隨便讚道,心中卻是一動,回想起昔日畫面,當時韓公子被自己殺死後,韓侂胄趕到之時,確實未見他有任何悲痛之色,當時只道他身居高位之人城府萬鈞,現在看來,卻更有可能是他根本沒將那名養子放在心上,自然便不會悲痛。

想到這裡,嶽無笛心中略寬,韓侂胄的位置對他還有大用,能不反目,自然更好。

而且,現在看陸絕塵的態度,似乎也是不希望自己和韓侂胄之間出現什麼隔閡,自然也不會告訴韓侂胄,自己可能便是那夜襲擊韓府的神秘高手。

這樣的話,韓侂胄的事,暫時便可以先放在一邊了,嶽無笛按了按耳際,道:鍾教主命你們三位法王冒險盜取萬壽道藏,主要當然是為了聖火令的線索,但是對九陰真經也並非不在意吧。

這本經書,本座追尋了很久。卻是想知道當年九陰真經攪動江湖之時,本教可曾得到過經書,摘抄過經文

陸絕塵心中疑惑。要說嶽無笛詢問他韓侂胄之事,那是情有可原,畢竟他前幾個月才見過韓侂胄,但是現在卻居然問他九陰真經這等隱秘之事,這就有些古怪了。

這等問題,不應該去問鍾教主麼

雖然這麼想,但是嶽無笛現在畢竟已經是教主。而且武功絕高,令人不敢輕忽,陸絕塵還是如實回答道:據我所知。本教並未參與九陰真經的爭奪。

當時,九陰真經鬧得沸沸揚揚,爭奪戰太過慘烈,而本教。卻是本身就處於虛弱之際。又有歐陽鋒這等強鄰嶄露頭角,因此鍾教主下令,凡我教弟子,一律不得爭奪九陰真經,以免在奪經之戰中傷了本教元氣,被歐陽鋒所乘。

哦嶽無笛有些驚訝,道:你們也真的沒有爭奪過麼

我記得那幾年,石右使和我們四法王五散人。雖然都對九陰真經有強烈的嚮往,但是礙於嚴峻的形勢和鍾教主的命令。都禁足在光明頂上,不曾下過山。也未曾聽說,本教哪位弟子,得到過九陰真經,被人追殺。

嶽無笛點了點頭,心中卻是在凝思,若是白夜未曾爭奪過九陰真經,那麼是他殺死父親的可能性,幾乎就是很小了。

陸絕塵又道:事實證明,鍾教主的決策真是有先見之明。九陰真經的風波,令武林中多少名門大派,都是自此衰微,甚至覆滅。就連少林派,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而我明教,卻是因為置身事外,得以安然至今。

嶽無笛點了點頭,道:鍾教主卻是深謀遠慮。

忽的又道:青鹿王可知,白蛇王的那條怪蛇是何來路那晚本座被諸位圍攻,那條怪蛇竟然無聲無息地襲來,差點連本座都著了道,真是了得。

陸絕塵一愣,被嶽無笛這種天馬跳躍般的思維給驚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但是隨即他卻似想起了什麼,苦笑一聲道:那條蛇是罕見異種,無色無形,晶瑩剔透,身量短小,而且劇毒無比,實在是蛇王的寶貝。

只是教主若是想觀看那條蛇,卻是已經不能了。

這是為何嶽無笛驚訝地問道。

那晚歐陽鋒來襲,已將蛇王的怪蛇給搶走了。陸絕塵苦笑,這些日子,白夜痛失愛蛇,他沒少去找白夜喝酒勸慰。

哦嶽無笛眼睛一眯,他本來確實是想將白夜的怪蛇拿來,仔細一觀,證實白夜是否是他殺父仇人,但是現在卻是不能了。

輕吸了一口氣,嶽無笛收回了思緒,不說白夜是他殺父仇人的可能性已然極小,就算真是,以嶽無笛如今明教教主的便利,也不怕將來找不到白夜。

一時沉默無話,嶽無笛揮揮手,道:青鹿王若無其他事,便可退下了。

是,屬下告退。陸絕塵走出了嶽無笛的書房。

陸絕塵剛走,便有一名明教弟子進來,躬身抱拳道:教主,鍾教主有請。

嶽無笛抬起頭來,嗯了一聲,說道:知道了。

那名弟子隨即退了出去。

嶽無笛站起了身子,走出了書房,雖然那名弟子並沒有詳說,但是嶽無笛知道,鍾承志在哪裡等他。

明教密道位於明教總壇之中,處於光明頂最中央的位置。

而嶽無笛的書房,則也是在這一片,走出書房門,入目所見,卻是一片校場。

校場的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卻是五百名明教弟子,在那裡演練戰陣。

這是嶽無笛上任之後,親自從五行旗等明教精銳弟子之中,挑選而出的一隊教主親衛。

他以一介外人身份,繼任明教教主的寶座,教中本有資格繼任教主之位的元老們,自然心裡不服。

就算是懾於他的高絕武功,以及忌憚來自歐陽鋒的外來危險,確實需要一位武功絕頂的教主坐鎮,不敢在明面上宣之於口,但是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這些情況,嶽無笛當然是很清楚。

既然當了這個明教教主,嶽無笛便要把明教的勢力,徹底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先從建立一支只服從於自己的教主親衛開始吧。

明教,將會是嶽無笛將來征戰的一柄利劍,這支利劍,不應該是一個純粹的江湖教派,而應該有其獨特的軍事特質。

明教的教義,嶽無笛也可以根據需要改編一番,成為這支軍隊的思想指導。

眼眸望向這支正在如火如荼訓練的親衛,嶽無笛的瞳孔深處,流露出一絲炙熱之色。

沒有多過多的停留,嶽無笛繼續向著明教密道走去。

相對於上次秘密摸進明教密道,此時已身為明教教主的嶽無笛,進入密道,卻是正大光明的。

密道之中,那間練功密室之內。

鍾承志盤腿坐著,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他的傷勢已復原得差不多,但是他的神色,仍不算健康,臉色蒼白,似比重傷的時候,還要虛弱。

你來了,坐。鍾承志睜開微闔的雙眼,示意嶽無笛坐下。

嶽無笛在蒲團之上盤腿而坐,眼眸中閃過一絲感慨,道:今天叫我過來,是什麼事

鍾承志嘆了口氣,凝視著嶽無笛,道:雖說當初我傳位你為教主,是迫於形勢。但是看你繼任教主這些日子的作為,倒真是令我大吃一驚,覺得當初並沒有選錯人。

明教雖然自來以反抗暴君外族,救民水火為宗旨,但是說到底,卻僅僅是個江湖幫派。而你的變革措施,卻是令得整個教派氣象一變,而卻又能做到沒有反對的聲音,真是難得。

嶽無笛道:我的所作所為,說到底是為了本教利益,為了大家,因此縱使教中有不服我為教主之人存在,也不會反感我的變革措施。

鍾教主蒼老而又有些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是啊。你設立經濟堂,指點他們經商之道,從西域販賣東西到中原,從中原販回物品到西域,以增長我教財源。

並且逐漸在各地設立據點,收集情報,這是很好的謀劃。更難得你對其中種種關竅,都能瞭若指掌,說出來,令眾兄弟信服,這等才幹,實在不像是一位武學高手,更不像是一個少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