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射鵰之武穆遺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但悲不見九州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但悲不見九州同

這已經不是嶽無笛第一次對辛棄疾做這樣的保證了,這位老大人在士林和民間,都是聲望卓著,幾乎是這個時代的輿論之王。只要他登高一呼,要討伐某人,那人就算勢力再怎麼強大,估計名聲也會臭到沒邊。

雖然他一直相信,辛棄疾的出身,和年輕時候的履歷,決定了他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對南宋朝廷愚忠的人,然而他更相信,南宋朝廷在辛棄疾心中的正統地位,不是誰都可以撼動的。

除非有人能夠比南宋朝廷更有決心,更有實力,代表和捍衛漢民族的利益。而嶽無笛透過這場北伐戰爭,已然稍稍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辛棄疾當初才會說,就算嶽無笛將來自立,他也不會干預。

然而,僅僅不會干預,並不能讓嶽無笛滿足,他的目的可是將辛棄疾徹底拉上自己這輛戰車,因此該有的表態,決不能少。

而且他說的也並非虛言,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也絕對不會直接和南宋朝廷對著幹。否則,嶽無笛早就站了出來,拉個山頭,聚眾造反了。而不是像現在這般,隱藏在暗處,攪動風雲,讓各方勢力鬥個你死我活。他自己,則是暗中積蓄力量,在最後關頭跳出來收拾殘局。

這樣一來,雖然穩妥一些,但是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無疑會多上許多。但在同時,嶽無笛也不必再揹負什麼亂臣賊子的惡名了,而是會成為整個民族的英雄。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嶽無笛能夠成功的基礎上的。要是萬一他失敗了,那麼萬事皆休,以他的武功或許不會有什麼性命之憂。但是在昭昭青史上留下一個罵名那一定是少不了的。

辛棄疾的心思更是複雜,從小就出生在金國的統治之下,也在金國的統治下成長,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女真人剛剛進入中原時有多麼殘暴,比現在要兇狠一萬倍

這次親身參與了這場北伐戰爭。不僅將金國打得大敗虧輸,而且還收復了山東河南數千裡之地,兵鋒推進半個河北,直指中都,幾乎是將大半個中原都奪回來了。

這樣的盛事,本該令人高興。然而辛棄疾卻是眉頭深鎖,深宮裡的寧宗皇帝,以及朝堂上的滾滾諸公,現在應該都在為這場令人振奮的大捷而歡呼鼓舞吧

呵呵。他們又怎麼知道,這場大勝並非是依靠大宋朝廷的力量而取得的,而是完全歸功於他身邊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

北伐軍強橫無敵,那又怎麼樣,這支強軍名義上屬於朝廷,但是辛棄疾敢說,只要嶽無笛不願意,朝廷就絕對不可能指揮得動這支軍隊

六年的時間。將朝廷編制之內的十萬大軍,變成自己的私軍。並且還讓這支軍隊從一群綿羊,變成了成群的老虎。這一切還都做的無聲無息,令得整個朝廷毫無所覺。想想就讓人後背發涼。

如果寧宗皇帝得知了這個訊息,還不知道會怎樣擔驚受怕呢

因為這支軍隊既然能將往日裡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大金國打得落花流水,那麼要打進他的臨安皇宮裡,恐怕也費不了多大的力氣。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辛棄疾才會一直擔心,嶽無笛會被衝昏了頭腦,用這支軍隊攻打臨安,改朝換代,自己做皇帝。因為嶽無笛已經有了這個實力這麼做了。但凡是有實力做皇帝,而最終沒有做的,幾百年來也只有一個岳飛而已。

一旦那樣做,眼前的大好形勢,只怕立刻就會直轉而下,河南山東之地必然會被金國以最快的速度收回,北伐以來的努力,全都要化為流水。

好不容易聽到了嶽無笛保證的話語,辛棄疾才稍稍放下心來,深吸一口氣,想了想,也決定表明自己的態度,道:老夫這輩子唯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我華夏民族金甌無缺。前幾年陸放翁寫了一首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呵呵,他可真是老夫的知音啊,老夫此生最大的痛苦,無疑就是中原錦繡山河,淪陷在異族的鐵蹄之下,百姓慘遭蹂躪,君王遭受踐踏。他們踐踏的不是百姓和君王,而是我華夏民族的脊樑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夫可以不管這如畫江山,是誰家天下。但是,老夫決不容許家國分裂,不允許九州之地,在異族的鐵蹄踐踏之下流淚

辛大人儘管放心,晚輩此生的志願,是和辛大人一般無二的。但凡晚輩還有一口氣在,也要將異族趕出我們九州大地嶽無笛聞言,當即就正色宣誓道。

好辛棄疾雙目流淚,卻依舊神光湛湛,道:這才是鄂王的後人

北伐之時,韓侂胄便作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其中一件,就是請寧宗皇帝追封岳飛為鄂王。

眼見嶽無笛和辛棄疾之間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坦誠相對,韓侂胄也不由笑了起來,暗道自己這位教主果然不是尋常人,連稼軒先生,都被他徹底地拉上了戰車。

忽然眼角餘光之處,似有什麼東西進入,緊接著隆隆的鐵蹄奔騰之音,傳入了耳中,韓侂胄連忙轉頭一看,只見遠處千軍萬馬看不到盡頭,那萬馬奔騰所造成的威勢,斷斷不是七萬鐵騎就能造成的。

韓侂胄不由變色,問道:嶽少俠,蒙古人當真是只有七萬鐵騎麼

嶽無笛卻是毫不在意,指了指遠處,道:韓相不必驚慌,蒙古將士確實只有七萬,不過他們蒙古人不缺戰馬,所以都是一人雙騎而已。否則,他們又怎麼能這麼快速,就從草原趕到了這裡

韓侂胄定睛看去,見果然如此,才微微松了口氣,不過卻還是有些憂慮地道:即便是一人雙騎,這場仗也不太好打啊

無妨。嶽無笛不在意地一笑,道:這場仗,我們本來就不該贏。

韓侂胄聞言一愣,也頓時反應了過來,和辛棄疾對視一眼,都笑著點了點頭。的確,按照他們制定的戰略目標,戰爭打到這裡,確實就已經是足夠了。

蒙古人從百里之外突襲到了這裡,卻是戛然停住了。除去留守後方的一萬名將士,剩下約莫九萬宋軍,正陣列整齊地擺成了一個大圓形,嚴陣以待。

鐵木真本想仗著騎兵的機動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卻沒想到宋軍竟然老早就察覺到了他們的到來,在原地擺好了陣勢,就等著他們發起衝擊。

鐵木真是天生的統帥,見到宋軍的形勢之後,稍稍一愣,便下令大軍退後一裡,安營紮寨,他們長途奔襲過來,人力馬力,都已經有所消耗。這時若強行發起進攻,沒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而會被宋軍佔到以逸待勞的便宜。

扎好營寨之後,鐵木真就和扎木合桑昆二人,立馬在營前的一處山崗之上,低頭俯視著下面的北伐大軍,雙目凜然,鷹隼一般銳利的目光時而吞吐,時而收縮,閃爍著刀鋒一般的寒芒。

扎木合安答,桑昆兄弟,你們覺得,宋軍的虛實如何鐵木真看了半晌之後,轉頭問道。

扎木合剛才也在觀察宋軍,此時神色凝重,道:鐵木真安答,宋軍在攻打金國的戰爭中,勢如破竹,現在可謂是氣勢正盛,正是他們最強大的時候啊。你看,他們連鎮守營門的普通士兵,也都是一個個趾高氣昂的。這樣的軍隊,作戰起來,肯定不會害怕任何敵人的。

鐵木真點了點頭,扎木合說的一點也沒錯,宋軍的士氣太旺了,他現在很慶幸,剛才沒有魯莽地發動突襲。

桑昆卻是道:鐵木真,我一直不明白你為什麼對宋人如此重視。你看他們整個大營之中,見不到一匹馬,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和我們蒙古騎兵爭鋒呢你該知道,有馬的勇士和沒馬的勇士相鬥起來,勝負的結果根本就不用猜測。

鐵木真心頭頗為看不上桑昆,但畢竟是他義父王罕的兒子,表面功夫倒不能不做,於是耐心地解釋道:桑昆兄弟,你只看到了一面,沒看到另一面。宋軍雖然缺馬,但是他們經受過專門的軍事訓練,而且還有精良的裝備。他們的箭雖然沒有我們射的準,但是他們的箭矢卻比我們的更鋒利,更加威力強大。我們兩軍交戰起來,勝負屬誰還不知道呢

桑昆聞言,仔細看了一遍宋軍的軍容,發現鐵木真說的確實不錯,不由有些羞惱地哼了一聲,對於王罕這次派他出征,並且要求他聽從鐵木真的號令,感到十分不滿。

與此同時,嶽無笛和韓侂胄辛棄疾三人,也在觀看著蒙古鐵騎的軍容,見到蒙古騎兵每個人面對即將到來的戰事,都沒有一絲的緊張,該做飯的做飯,該喂馬的喂馬,簡直如在家裡一般,無比的從容,顯然都是長年在廝殺之中生活的漢子,早已將生死視若等閒。

尤其是鐵木真部,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眼底深處,更有著和一絲狂熱和,讓辛棄疾和韓侂胄頗有些摸不著頭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