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天字碼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發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四章 發跡

接著,他又半開玩笑地說了句:“離了這,你可不一定能賺的更多,機會更好哦!”

這時,李應泉又想到了六年前洛鴻勳與他第一次談話時,表達地強烈想要回家的心願,因而他意識到洛鴻勳定是太久未歸,思鄉情切才會做出了這等不理智的決定。

由於二人相識已久,且李應泉十分賞識洛鴻勳,於是與他並未見外地勸說道:“如果你只當是想家,想要回家,那你抽空回去一趟便可,要知道,我也生在廣州,也算半個廣州人,我父親還是地地道道的老廣州人,我們李家還不是都定居新加坡了。”

現身說法後,緊接著,李應泉又說道:“這年頭,離了家鄉在外面闖蕩的人一大把,有些早已樂不思蜀忘了本,可那又如何,就拿跟你一起逃出來在克拉碼頭上幫工的那幾個兄弟來說,人家早就不想回什麼廣州了,且都已經在新加坡成了家,這不很好麼?你又為何非要執著於過往呢?我的傻老弟!”

見對方沒有搭話,於是李應泉又不厭其煩地開導道:“更何況上海現在才是最好的淘金之所,你看現在這裡遍地都是粵商,有錢賺有福享不就得了,在哪還不都是家,別那麼死腦筋,我的洛老弟...”

說完,李應泉還用力地拍了拍洛鴻勳的肩膀,以示對他的強烈挽留。

平日裡二人經常以兄弟相稱,情感上已經超出了普通的上下級關係,因而,洛鴻勳對於李應泉這位大哥也是心存留戀的。

此刻,洛鴻勳眉頭微顰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可多年的心願他從未忘卻,於他而言已經滲入骨髓,溶於血脈。

而躊躇了片刻後,終下決心的他舒展了眉尖坦然回答說:“應泉兄,在我看來,從未走出過家鄉卻只道家鄉好的人多半是沒有見識的井底之蛙,這幾年,萬福給了很多機會,讓我有幸去睜眼看看這世界有多美,多好,可去了這麼多地方,我卻發現外面再好,但始終還是家鄉的月亮最亮最圓,所以我想回家,我太想廣州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頗為動情的他眼中早已顯了淚光,可他卻並沒止歇,而是繼續努力道出自己的心聲:“每當我閉上眼睛,那裡的一切都會出現在我的夢裡...”

因而,他終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說:“在外面漂泊即使我賺到再多的錢,過得再體面,我始終都不怎麼快樂,因為我想家。”

片刻後,他又情真意切地感慨道:“那裡不只有我的航海之夢,還有我的一生所愛!只有回到那,我才能重新尋回屬於我的一切,只有擁有了這些我才會覺得幸福和滿足!”

這時,他仰起頭來,右手不由自主地輕輕抓了下臉頰,激動的情緒稍許鎮定後,他才又開口說道:“這也許就是我同別人不太一樣的地方,讓我離初心越來越遠,我試了,我盡力了,我不快樂,真的很不快樂...”

最後,他含淚向李應泉請求道:“我想重新做回自己,找回自己,希望應泉兄你可以成全...”

這段慷慨激昂,發於肺腑的話乍聽起來略有幾分固執的感覺,可李應泉雖仍是不能感同身受,但他卻再未反對,且從內心深處還由衷地欽佩起了洛鴻勳來。

這一刻,他重新審識了對方一番,確認了他的與眾不同。

他終於弄明白了洛鴻勳之所以不會在意平日裡的那些小錢,沒像其他人那樣厚著臉皮揣進自己的口袋,是因為他有著更高更遠的理想信念,所以他才不屑於計較那些蠅營狗苟的小利小益。

此刻,李應泉思索著自己若是不答應對方那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他雖捨不得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最終還是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

工作順利交接完畢後,李應泉甚至特意同洛鴻勳一道乘上了回廣的輪船,送對方一程的同時,也順道看看家鄉的變化。

第二日的正午,洛鴻勳感覺自己如重生一般終於登上了天字碼頭,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廣州城。

下船的一刻,他的心情複雜極了,許多回憶不自覺地浮現在他眼前,令他悲喜交加、激動不已。

那時已經是1865年,距離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已有九年之久,戰事平息,廣州城也已恢復了安定,天字碼頭沿岸雖不復昔日的繁華,可往來的商船卻也並不罕見。

幾分澎湃,幾分落寞,佇立於碼頭邊許久的洛鴻勳感慨良多,好在自己終於回來了,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家鄉,即便費勁千辛萬苦,他覺得也十分值得。

可從前的那些人他們還好麼?又在哪裡呢?

由於洛鴻勳當年被定為死囚,因而重返廣州的他必須得改名換姓、掩人耳目才能不被有心之人做文章。

再生的他感念這一路雖劫難重重但卻遇上了多位貴人相助,因而他深覺自己必須感恩並且善待這個世界。

於是借母之姓的他正式更名為沈念恩,且對外宣稱自己是華僑,幾歲時便隨父母移民去了新加坡。

李應泉在沈念恩的一言啟發下此次有意回廣州看一看多年未見的家鄉父老。

他為了不至徹底失去沈念恩這麼好的助手兼好友,於是,二人詳細商討後決定將萬福商行的航運業拓展至廣州來,李應泉入股注資一百萬兩白銀,其他事宜皆交由洛鴻勳操辦。

因而,興和商行大張旗鼓地正式掛牌經營起來。

之所以會將商行的名字取為“興和”,確實是因為紀念當年的“興和”號和故友趙清陽。

而更重要的是,若是沒有“興和”號,沈念恩也無法與他命裡的第二位貴人李應泉結緣。

就這樣,沈念恩在李應泉的支援下終於重操舊業,再次如火如荼地做起了遠洋航運貿易來。

對方不僅入百萬巨資,且還帶來了“龍騰”號、“萬國”號兩艘較新的英式商船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興和商行以市面上盛行的短租方式開始運營了。

與此同時,為了擴大資本,沈念恩還看準時機拿出了一部分資金存入銀行放貸。

由於旅居新加坡的廣東人數巨大,興和商行還做起了特產生意,用以撫慰海外遊子思鄉愁緒的同時,可以說賺的也是盆滿缽滿。

幾分耕耘,幾分收貨,自此洛鴻勳的發跡之路可謂是越走越寬了。

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沈念恩為還盧湛當年的救命之恩,還有意牽線李應泉同寶利洋行合作。

如此一來,李應泉同廣州商人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生意也因此再攀高峰。

可唯有一點萬分遺憾的是,凌天雖托馬十三打探,可她怎麼也想不到這位新加坡商人沈念恩便是自己從前的戀人洛鴻勳,二人的重逢便也因此遙遙無期了...

回到廣州後,沈念恩一面著手興辦興和商行的同時,一面也急切地打探著趙虯枝等人的下落。

他先是去了韶關吳承昊的祖宅,可由於已過八載,那裡早已被變賣,買家告訴他吳承昊幾年前便回廣州去了。

再次返回廣州後,沈念恩又趕緊去了從前吳承昊的住所,可那裡也已換了新主人。

茫茫人海如此之大,沮喪失意的洛鴻勳到底要到哪裡才能找得到那些離散的舊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