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章 你來暫理朝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9章 你來暫理朝政

當日晚上,朱允熥便被叫去了乾清宮。

幾日來宮中的有些風聲,朱芷芊和朱允熥也聽聞了些。

朱允熥年紀小,也不是細心之人,說起可能回不來的朱雄英,以及病重的老朱和朱標,雖也會落淚傷心,但每日吃吃喝喝照常,看起來影響並不是很大。

但朱芷芊年紀大了些,心思也重,自出了事後,便整日茶飯不思,以淚洗面。

馬皇後瞧著二人,本是想告訴兩人實情,但又覺二人年紀小,怕會沉不住氣露出馬腳來,最終只能作罷。

十幾日時間,朱芷芊明顯消瘦了一圈。

朱允熥自東宮被李德喜領到乾清宮一直都處於不解狀態。

之前朱芷芊和他早就表示過要求見朱標和老朱了,可沒人把他們的話當回事。

突然又主動讓去見了,自然反倒是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進入乾清宮寢殿,見到正與馬皇後一道吃飯的老朱,朱允熥更詫異,開口道:“皇祖父,你...”

馬皇後抬手把朱允熥召到手邊,笑著道:“吃了嗎?”

不管怎麼樣,朱芷芊,朱允熥兩人的飯菜問題,東宮內伺還是會為之正常解決好的。

對馬皇後的問題,朱允熥點頭回道:“吃了。”

剛做應答,馬皇後便隨之起身,道:“你皇祖父找你有話說,聽你皇祖父吩咐吧,我走了。”

很多時候,馬皇後都會在後宮不得干政的事情上乖乖避嫌。

其實說來,老朱與馬皇後夫妻間的伉儷情深是來自於他們雙方之間的互相尊重。

自然,這種尊重民間的夫妻都極難達成後,皇家夫妻更是難上加難的。

老朱和馬皇後能保持著這種伉儷情深在四百個皇帝中也屬另類了。

馬皇後離開,老朱招呼著朱允熥進前,“咱交給你個事情。”

朱允熥詫異之餘,在老朱面前表現的中規中矩,回道:“孫兒聽皇祖父吩咐。”

“咱下到旨意讓你先行代理朝政,明日你便代咱上早朝去。”

老朱剛開口,朱允熥連忙擺手,回道:“不成...不成...孫兒做不好。”

做不好是真的做不好,朱允熥就沒接觸過這方面的東西。

朱允熥拒絕的乾脆,老朱則面無表情,道:“咱讓你皇祖母陪你去,你只需給咱拿出氣勢就行。”

說白了,朱允熥就是傀儡。

朝臣說了什麼,老朱自是會從錦衣衛以及內伺口中原原本本聽聞。

而朝臣所報之事,老朱改怎麼處置依舊會如往常一般安排的。

“孫兒...”朱允熥不情不願,頗為為難。

老朱不由分說,只道:“從今日開始,你每晚睡在乾清宮,明日一早便去早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朱安排的妥妥當當,朱允熥無言拒絕。

正要離開,朱允熥這才問道:“皇祖父,爹和大哥他們真的死了嗎?”

朱允熥本身就不是什麼頭腦太過聰明之人,再加之年紀也小,見到老朱身體康健,還沒來的及多想,老朱便又交與了一個讓他為難之事,他還哪有機會再想其中的彎彎繞。

對孫子這個認真詢問的問題,老朱抬頭道:“沒有,他們好得很,你每日跟著你皇祖母,除卻你皇祖母之外,任何人莫要與他們多言。”

“阿姐也不能說嗎?”朱允熥又問道。

朱允熥問東問西的,老朱也不見不耐煩,只面無表情道:“先別與她說,等時機成熟了再說。”

這個事情自是知曉的人越少越好,知道的人多了反而不安全。

朱允熥離開,老朱便吩咐李德喜安排了可信內伺往朱芷芊身邊。

畢竟現在已知此事與呂氏是有些關係的,朱芷芊若不做保護,也不能保證呂氏不會對她下手。

***

次日,馬皇後領著朱允熥在李德喜的陪同下去了奉天殿之前。

老朱雖常罷早朝,但早朝時,朝臣依舊還得是按時等在奉天殿之前。

人上不上是人的事,可去不去可就變成你的事了。

幾人剛一出現,李德喜便宣了老朱的旨意。

意思很簡單,朱允熥暫理朝政,由於年紀小不能獨自理政,則由馬皇後陪同。

旨意一出,朝臣議論紛紛。

昨日才有老朱要選繼承人的準備,今天便有了這道旨意。

傳遞著什麼訊息顯而易見,不就是老朱要立朱允熥做繼承人了嗎?

藩王當中能獨立理政之人多的是,為何偏偏要選朱允熥?

龍椅旁邊單獨安排了個位置給朱允熥,另一邊則留出一個給馬皇後用。

兩人按位置落座,朝臣見禮。

剛見禮完畢,周德興便跳了出來,出言問道:“皇后娘娘,請問陛下的病情到底如何?事關朝廷社稷,臣等也需知情。”

知情的確是很有必要,但知情之後目的如何那可就很難說了。

馬皇後也是陪同老朱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怎會被區區如此刁難就嚇倒。

面對周德興的詢問,馬皇後厲聲道:“江夏侯的惦念本宮會轉給陛下,正如江夏侯所言,陛下的身體是關乎社稷之事,此事到了該公佈之時,自會昭告於天下的。”

若真等昭告了天下的那一刻,那可就一切都晚了。

“皇后娘娘,三殿下上面還有二殿下,若說暫理朝政,怎麼也不會輪到三殿下吧?”周德興又道。

這一招一式中,大有一副逼宮之意。

周德興出言,又有朝臣開口附和,道:“二殿下和三殿下年紀都尚小,秦王乃正統嫡出,若說代理朝政也應由秦王來做。”

一些死讀聖賢書之人,自是嫡子即位。

“秦王已分藩在了西安,難不成要把秦王召回來,召秦王,那晉王燕王周王呢?把幾位王爺也一併召回來?幾位王爺奉命鎮守邊疆,若因此生出雜念,那後果如何?你可想過?”周德興據理力爭。

都是手握重兵的,若大家都一樣,那還可互相觀望。

一旦有人被召回京,那其他幾人如何能甘心。

既甘心不了,那互相征伐肯定是必然的。

一旦開始互相征伐,勞民傷財,內外動盪肯定也是要必然發生的。

周德興出口後,也不給別人反駁的機會,只道:“二殿下年紀雖小,卻勤奮好學,多加引導,將來肯定不會遜於太子殿下。”

勤奮好學,朱允炆的確是有。

可若說稍加引導,將來便要與朱標抗衡,這怕是難以辦到的。

朱允炆喜歡讀書倒是喜歡,但很多時候是在讀死書。

讀死書之人,當個小官怕也不易。

更別說做皇帝了。

馬皇後只是帶著朱允熥在奉天殿走了一圈,卻沒想到竟瞧到了一場好戲。

她現在有些慶幸,這一切都是老朱的佈局。

老朱若真有個三長兩短,不說她那些人中龍鳳的兒子們,就是這些朝臣怕也是得花些大力的。

“好了,三殿下暫理朝政是陛下定下的,各位卿家若有意見,直接上摺子便是,陛下會酌情處理的。”

馬皇後制止了朝臣們各種理由的爭辯後,又道:“允熥,你還有何話說?”

老朱給了朱允熥權力,朱允熥好歹也得說句話才行。

在來的路上,馬皇後便已經告知朱允熥怎麼說了。

朱允熥要做的是,要拿捏起氣勢,把該說的說出來。

其實說來,朱允熥頑劣是頑劣了些,但性子上比朱允炆強太多。

對老朱吩咐的這個事情,一開始雖不願接受,但現在當著群臣的面,倒也沒有太過怯場。

馬皇後出言,朱允熥隨即起身,往前走了幾步,道:“皇祖父看重本宮,讓本宮暫理朝政,本宮定當竭盡全力,但年紀尚小,讀書不多,閱歷也淺,自是離不開各位的指點幫助,往後本宮若有做錯之處,還請各位能不吝指出,本宮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番言辭中,挑不出任何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