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3章 少招惹為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3章 少招惹為好

隨著一聲響,衝著老朱舉刀那人直接倒在了老朱腳下。

老朱親手殺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對倒在自己腳下這人自是沒一點兒異樣,直接像一腳把其踢著移動了一些位置,神色嚴肅徹底沒有了再詢問周德興的心思。

假傳聖旨,亦或者是刺殺朱雄英,這雖說也是大事,可在老朱這裡並不算太過寒心的。

隨著迎面揮來的刀鋒,在老朱這裡徹底沒有了被原諒的可能。

老朱退後,陳恪則隨之在火銃上又新增了火藥,出言道:“都莫要亂動,誰再亂動,這便就是下場。”

雖說凡站在這裡的,下場基本上都不會好,但在事情沒出結果之前,總歸是抱著些希望的。

因而,陳恪的威脅還真有些結果,還真沒有人敢在此時再來個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的所有結果不可能都是圓滿的。

陳恪威脅之後,老朱也不再僵持,只道:“把他們都拿下。”

周德興一夥兒,包括剛剛在旨意還未讀完便已經拜地給朱允炆見禮的幾個朝臣。

這幾個朝臣中,大部分都是早就已經被收買的。

有幾個是見風使舵的,自是逃不過一步錯步步錯的命運。

其實不管是早之前被收買,還是臨場見風使舵的,都應該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既選擇了,那便慷慨赴死,腦袋掉了不過才碗大個疤。

若痛哭流涕,求爺爺告奶奶,可就該沒品了。

很明顯,這群人當中沒幾個能慷慨赴死的。

在老朱下達了命令後,有腿軟走不動道兒的,還有當場求饒的,更有撕心裂肺指責周德興的...

反正一句話,花樣頻出,醜態十足。

不管怎麼表現,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被原諒。

一眾兵丁出動,也不管這些人狀態如何,直接拖起來便走。

就在這些人要帶走朱允炆和呂氏時,也沒用任何人求情,老朱開口下了一道命令,道:“把他們帶回東宮吧。”

周德興那些人最終是要被帶至錦衣衛的,而呂氏和朱允炆好歹是朱標至親之人。

把他們也一併帶至錦衣衛,也有損朱標的臉面。

對呂氏和朱允炆被帶走,朱標至始至終都不曾說過一句話。

朱標是寬仁一些,但又不是爛好人,不是什麼事兒都可被原諒的。

周德興被帶走,老朱則直接踏進了奉天殿。

為了揪出幕後黑手,老朱有好幾日不曾上過早朝了,今日也已經到了門口,理應進去點個卯的。

老朱抬腳進入,其他人自是只能跟隨後面紛紛進去。

站在奉天殿,一眾大臣正欲行禮,老朱便氣呼呼的道:“別行這套虛禮了,一個個虛偽的很,在咱面前恭敬的跟個貓似的,等背過咱又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咱若真有個三長兩短,咱屁*底下這位置還不得為你們奪了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時候若真有個機會擺在那裡,這群人怕是沒有一人沒有坐上老朱那個位置的想法。

但面對老朱諷刺,一個個卻又膽顫心驚,低眉順眼回道:“臣等不敢。”

虛偽是夠虛偽。

“你們有那個本事儘管來,咱都等著,咱倒要看看你們能到使出什麼招數來。”

丟下這句話,老朱抬腳就走,留下了一眾朝臣默默擦拭著額頭處的冷汗。

老朱的手段他們是見識過的,凡是有過錯之人,只有嚴加懲治的,絕對沒有姑息的。

至於說,人都殺了,誰來理政,此事完全不在老朱的考慮範圍之內。

事實證明,文臣確如雨後春筍那般,殺了一批又有一批。

老朱殺了那麼多文臣,並未影響到後來永樂盛世的開創。

而殺了武將,卻導致了朱允炆在靖難之時沒有可派遣之人。

這幾日老朱雖沒出現在大眾視野,卻也依舊如往常那般按時處理著摺子,因而倒也沒什麼需緊急處理之事。

因而在丟下這句話後,老朱抬腳就走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

離開奉天殿,瞅見幾個內伺擦拭剛才被陳恪所射殺之人留下的血跡,老朱氣急,一腳踢翻水桶,把幾個內伺嚇得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兒連忙以頭杵地認錯。

老朱卻衝著陳恪,道:“你的短銃是何時弄成的?”

他弄個短銃也有錯了?若不是他的短銃,如何能面對了衝他舉刀那人?

好在,這次弄短銃,陳恪也並不是只給他自個兒弄了。

在這個問題之上,他可是很有底氣的。

陳恪微微一笑,倒也不見驚慌,只道:“臣自在河南碰見山匪後,變得異常膽小,身邊不帶著這玩意就睡不著覺,便又找人弄了一把出來。”

這是實話,自遇見山匪之後,陳恪感覺帶著這些東西更安全些。

未等老朱說話,陳恪緊接著又道:“不過遭遇了一趟山匪,也讓臣發覺這短銃本身都是存有優勢的,為了讓太孫殿下能夠自保,也給太孫殿下弄了一把出來。”

也許是為了給陳恪證明,朱允熥也是適時拿出了自己身上的短銃,道:“皇祖父,孫兒的在這裡。”

老朱瞥了眼火銃,倒也沒再多言,只道:“這東西不能洩出...”

話還沒說完,陳恪趕忙保證道:“絕對不會,打造短銃的鐵匠是個老實人,不會洩出,臣知曉分寸,更不會對外吐露一個字的。”

之前他不知當下水平的火銃,或許對這玩意不怎麼上心。

可現在他已知曉了其重要性,自是不可能隨便洩露出去。

陳恪保證,老朱一句多言都沒有,直接抬腳離開。

對老朱的態度,陳恪早就習慣了。

不說話那便是最好的了,總比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罵人要強太多。

幾人跟著老朱,一直返回了奉天殿旁邊的東暖閣。

這地兒雖說是老朱平日裡處理政務之事,但卻因裝病的幾日,已是好久不曾來過了。

今天還是第一次來。

老朱剛入暖閣,也不詢問其他的,只招呼了朱允熥道:“還記得咱昨晚教於你的事兒嗎?”

提起這個事情,朱允熥臉上一臉的委屈,像是個受氣小媳婦一樣。

瞅著朱允熥這樣,倒顯得他學習是為了陳恪一般。

瞧見朱允熥這樣,陳恪把頭扭轉於一邊,懶得搭理他。

朱允熥可不夠精明,連朱允炆都比不上,若是當著老朱的面說,是為了他才背會的,那比朱允熥背不出來都不如。

陳恪不搭理他,朱允熥不情不願,詳詳細細連貫的背完了論語的學而篇。

背完結束,朱標也是一臉詫異,問道:“允熥,背這個學而篇,已有些時日了,一直都是背會前面忘記後面,這怎麼突然間背這麼好了?”

兒子發問,老朱則是把申請落在了陳恪面前。

陳恪也不敢接,趕忙把功勞讓給了朱雄英,道:“是太孫殿下,是太孫殿下教會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雄英本就是個謙虛之人,哪會那麼拿著,趕忙擺手道:“是允熥自己願意學,我也只是教授了他一下該怎麼樣背能夠更容易些。”

推來推去的,誰都不願接著這份功勞。

但老朱卻衝著陳恪,道:“背會又不是什麼壞事?至於如此推脫嗎?好事推脫,壞事也推脫,真是難當大任。”

他怎就難當大任了,他哪件事情沒給你辦好。

心裡吐槽,對老朱的批評,陳恪自是不敢反駁。

老朱那人,可不是一般人。

最疼愛的朱標,朱標在老朱面前都中規中矩的。

更別說別人了,那更得夾著尾巴。

再者說來,老朱現在心情不好,還是盡量少招惹的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