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3章 醫者的選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3章 醫者的選拔

洪武十六年,二月初一,醫士的選拔正是開始。

為了方便選拔,老朱特意下旨把貢院暫時借給了陳恪。

之前的御醫選拔,都是先透過各州府舉薦,之後朝廷再從各州府舉薦的這些人中選出最為優異的進入太醫院。

像這次準所有醫者自行進京參與考核,在歷朝歷代中都當屬第一次。

因這次不僅僅只是選拔幾個御醫,需求量大,即便是醫術稍微差一點的,一旦通過考核,培訓合格,便可進入當地的醫學院或者惠民藥局,從而搖身一變吃上官飯。

因而不管是江湖郎中,亦或者是走街串巷的遊醫都進京了。

早在去歲,貢院附近的的酒樓客棧都住滿了人。

這些醫者的食宿皆如參加會試的舉人一樣,只是需往禮部報備。

因而,有多少醫者參加選拔,姓甚名誰,籍貫是哪裡,陳恪都一清二楚。

二月初一,當天的第一場考核,先是考核醫德。

所有的醫者都可選拔,自是會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會有,所以醫德必須得放於第一位。

醫德不過關者,醫術再高超都白瞎。

而醫德那東西不見到摸不著,並不是那麼容易能考察明白的。

為了這個事情,陳恪也是絞盡腦汁。

最後終於想明白,一個醫者的醫德如何只有病患才最有發言權。

因而,陳恪便從京中尋了些各種病症的病患。

突然有人願免費給他治病了,這些病患當然不會拒絕。

在考核的前一日,百餘病患便被安排進了貢院。

二月初一一早,在那些醫士還未進貢院時,陳恪便與幾個從太醫院選出來參與考核的御醫先他們一步到了貢院。

這些病患是醫者考核的主要力量,陳恪也極有必要先見他們一面。

上百餘病患被分別安排至幾間房子中,每人一個床榻,醫士選拔這幾日,這些病患便直接睡在這裡了。

至於吃飯問題,有行動能力者,自行去飯堂吃,沒行動能力者,自是會有人把飯送到他們這裡來的。

這樣的待遇,他們在家裡怕是都享受不到。

“陳院使,我們只需填個什麼表格,朝廷就會承擔我們的湯藥了?”有人有些不太確定。

長這麼大都不曾遇到如此便宜的事情,自是有些不太相信了。

陳恪再次給這些人吃下了一口定心丸,道:“放心吧,貢院是何地兒?那是為朝廷選拔官老爺的地方,你們都已經住進了這裡,還有何可擔心的?”

大明立國十六年,已完全樹立起了威望,對朝廷,百姓是會無條件信任的。

陳恪出言,這些病患的擔憂削減了幾分。

說著,陳恪便再次介紹,道:“瞧見這張紙了嗎?從這個黑色的圓球往下數分別是好,一般與差,在將要選拔的那些醫者為你們瞧病後,你們感覺如何,便在他們的後面做標記,朝廷花費重資目的便就是選拔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醫士來。

這些醫士選拔出來,將來不全都是進入太醫院的,有好多會去民間成立醫學院培養新的醫士,之後大多數人都會進入惠民藥局,而惠民藥局將來是要面向百姓的,因而你們的這次選拔,不僅僅是關乎著朝廷,也與你們息息相關,為了朝廷,也為了你們,望你們能公正評價。”

這些病患皆是些不識字之人,因而在評分表上做了顯著的標記。

上面的黑色圓球代表的是紙張的上方。

因這些人不識字,好,一般,差是完全不需要清楚標明的,即便標明,方便的也是那些醫者。

因而,好,一般,差三個評價框前面,只有三個紅色的圓心。

除了這些病患,即便負責考核的御醫也沒幾人清楚的。

而參加選拔的那些醫士大多都是來自於外鄉,從京中選出的這些病患,根本不存在認識他們的可能,自是不會有任何徇私之可能。

即便是有,也不可能與所有的病患都認識。

要知道,評價一個人的醫德,是要綜合百餘病患來評價的。

一個醫士能在一兩個病患面前保持醫德並不算什麼,要在所有病患面前一視同仁都有父母心才算有醫德。

這個事情,已有人叮囑了一遍。

陳恪再叮囑後,一眾醫者紛紛點頭,再次自行確認。

畢竟都沒讀過書,交流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陳恪再次道:“從右黑色圓點的上方,依次往下,好,一般,差,你們記不住別的了,只需記著挨圓點最近的越好。”

說著,陳恪半開玩笑道:“這個事情你們得搞清楚了,若是搞不明白的話,恰好把醫德好的剔除掉,把醫德差的留下,而正好這人又留在了京師的惠民藥局,你們再去瞧病碰上他,那...”

陳恪這樣翻來覆去的說一個問題,就是讓這些人上點心。

花費了這麼多時間,至少得有一個公正的結局才行。

陳恪開著玩笑,一眾病患自是嘿嘿笑著。

雖如此,但也還是認真思考起來。

只要願意思考,那多少是會有成果的。

給了這些人再記一遍的機會。

良久,陳恪又道:“這些醫者為你們號脈診治後,會當即開方子,之後會有專人綜合這些方子再結合你們個人意願,為你們選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所有參加選拔的醫者均會為你們診治一遍的,沒人都是公平的,所以你們完全不必擔心若碰到差些的醫者治不了你們的病,反倒耽誤了你們。”

那麼多的醫者中,總有那麼幾個醫術精湛的。

人生病不可怕,關鍵是怕碰不到良醫。

這些病患能碰上這麼多醫者為他們瞧病,也算一種幸事了。

這樣的安排早在他們進入貢院之前便有人與他們說明白了,陳恪現在再與他們說一遍,也是給他們再次吃下一顆定心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讓他們再對那些醫者評價時,心無旁騖些。

說著,陳恪叮囑了最後一個問題,道:“到時候,那些醫士為你診病後,會遞上這張紙,無論他們詢問與否,莫要與他們多言實情,你們只需在此做出評價再交給他們就是,只有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的事情才是最為真實的,最後的考核效果才是最為準確的。”

告知了他們事情,他們怕是就不會是平日裡尋常表現了,會刻意拿捏的。

這樣的話,考核結果可就不會再有準確性了。

說明了原因,陳恪給出了要求,道:“總之一句話,除了回答你們病情的狀況,以及提筆寫下評價,其餘的話一句莫要多說,其餘的事情一件莫要多做。”

說著,陳恪突然鄭重了起來,拱手朝著這些人,道:“拜託了。”

這是關乎百姓身體健康的千秋之大事,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自然是要保證萬無一失。

陳恪變得鄭重,這些病患皆都開始變得一本正經,彷彿接下來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似的。

很快,醫者開始進入貢院。

貢院這地方,只有讀書人,且日後均能步入仕途的官老爺才能進入。

這些醫者能夠進入,那絕對是破天荒的事情。

貢院門口,坐著兩個太醫院的御醫。

在參加選拔的醫者報上籍貫姓名後,御醫會把這些內容悉數記錄於一張除了只有一個大黑圓點,三個大紅圓點什麼都沒有的紙上。

至於這紙是做什麼的,沒人告知。

即便是有人詢問,得到的也只有一個冷冰冰的不知道。

這些醫者除了背地裡罵一聲,拽什麼拽,還真無能為力。

人家不說,你總不能非逼著人說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