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 以後還能否見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1章 以後還能否見到

在老朱有答案的時候,回答出來的東西務必得合乎老朱的心思。

陳恪腦海中迅速分析著老朱的想法。

以老朱的性格看,凡是老朱確定下來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徵求別人的意見的。

現在老朱既還詢問他這個問題,便說明老朱並不認為開濟是胡惟庸餘黨的。

想明白這些後,陳恪才當即回道:“臣以為此種可能性並不大,在胡惟庸還在朝之時,開濟不過只是國子監的小小助教,開濟與胡惟庸相交存了巴結的想法,而胡惟庸怕是並不會把開濟這號人放於心上,開濟他怕是也接觸不到胡惟庸一黨的核心東西。”

陳恪的這個回答否認了開濟是胡惟庸一黨。

陳恪回答後,老朱臉上的異樣一閃而過。

隨之,才道:“咱以為你會堅定不移的認定開濟乃胡惟庸餘黨呢?”

這不是把人一竿子打死了嗎?

他與開濟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犯不著把人趕盡殺絕嗎?

對老朱的問題,陳恪當即一本正經,道:“開濟之事雖是臣狀告出來的,但他與臣並未存有私仇,臣所言皆是來自於臣心中的公正分析,絕不會違背心中想法給他增添莫須有罪名的。”

陳恪說的好聽,但陳恪到底如何,老朱還是知曉的。

說到這裡,陳恪該說的都說了。

無論是開濟,還是開濟所牽扯到的李善長,老朱心中自會有分析,根本就不需要陳恪再做多言的。

“陛下,臣要說的就這些了,沒別的事兒,臣先告退了。”

陳恪從東暖閣告退離開後,正趕上朱標匆匆而去。

見到朱標,陳恪先行行禮,又向朱標表示了這段時間對陳月的照拂。

還真別說,陳月在東宮學習幾月,氣質上真就變化了許多。

身上完全沒有了鄉間野丫頭的氣質,有的完全皆是世家大小姐那般的端莊優雅。

陳月有這些,雖是得了馬皇後的授意。

但在東宮不受欺負,還是得益於了朱標的照拂。

“別這麼客氣,芷芊的身份就註定她沒幾個額朋友,陳月這算是陪著芷芊了。”朱標道。

朱標所說的這些雖說是實話,但該感謝還是得感謝的。

謝過之後,陳恪專門為給帶著朱標去泡澡之時,把他帶去了開濟府上的事情做了道歉。

“殿下,前些時日臣帶殿下去開濟府上之事,臣雖是無奈之舉,但卻也是臣之大錯。”

這個事情是在消耗自己的信用額度,是得與朱標好生道個歉。

不管朱標心中怎麼想,肯定是不能當面與陳恪計較的。

“你也難處本宮明白,不必掛在心上,行吧,你去忙,本宮進去了。”

朱標與陳恪分別後,便直接進了東暖閣。

剛一進東暖閣,老朱便問道:“陳恪那小子與你說了什麼?”

這個事情自是沒有什麼可瞞著的,朱標直接回道:“去開濟府上那次,是他邀請兒臣去的,為那個事情與兒臣道歉。”

這個事情,朱家父子雖吃了算計,卻也不好說什麼。

老朱自個兒不自知,朱標卻是清楚。

若陳恪直接與他爹說,開濟如何如何,他爹不一定會信的。

以此方法把他爹帶過去,讓他爹實際感受一下,倒真不失為一個最直接的辦法。

“那小子心眼倒是不少。”老朱冷哼一聲道。

說著,老朱又頓了一下,隨之道:“不過咱倒是沒想到,滿朝上下竟會是那小子第一個給李善長求情的。”

對此,朱標也是略微詫異的,愣了一下道:“如此看來陳恪有時雖會趨利避害,倒也不失為忠義。”

這個事情與陳恪的關係並不大,陳恪其實不出頭倒也沒什麼的。

老朱不置可否,也算是贊成了朱標所言,又道:“那小子不僅是那種給其三分顏色就能開染坊的主,且慵懶又滑頭,得好生敲打著才行。”

很多東西,真不是陳恪不願去做。

而是那些東西,他真不知道,需要給他摸索著過河。

孔聖人不都說過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道的東西當然不能貿然承認啊。

對此,朱標未做言語,明顯是贊成老朱所言。

在陳恪給李善長說了好話後,老朱又等了兩三日,滿朝上下也就只有十幾人給李善長說了幾句話。

當然,李善長屬淮西派,自劉伯溫一死,還能與之抗衡些的浙東派也徹底沒落。

李善長也就再無什麼死對頭了,自是不存在有人落井下石。

凡是開口的都是為李善長說好話的,剩下的那些人要麼就是明哲保身,要麼就是趨利避害隔岸觀火。

除卻這些外,李善長本人卻沒有任何表示。

李善長雖不在朝中任職,但與朝中很多人都有往來,外面的這些風聲他豈能不知曉。

李善長這般不做言語,反倒是讓老朱覺著他的心眼多,不夠真誠。

你若足夠真誠的話,在出事之後不應第一時間解釋一下的嗎?

既不解釋,那定是有其他想法。

機會已經給過,最後老朱也乾脆只能下旨,對此事做了最後的處決。

刑部包括開濟在內那些參與了收受賄賂故意製造冤假錯案之人自是毫無疑問的被判斬立決。

老朱治下的刑罰本就嚴重,沒理由開濟能獨善其身。

曝出開濟這些事情源頭的閆玲兒祖孫,不僅拿到了原本屬於他們的財產,還得到了一部分的補償。

有了這些東西,祖孫兩個的生活基本上沒什麼壓力了。

金窩銀窩不日自己的狗窩,既已經等到最後的處理決定,閆老婦便也帶著閆玲兒準備返回鄉中了。

閆老婦家在洛陽,祖孫兩個從京中返回洛陽也不甚安全。

陳恪直接命陳安九找了幾個人護送了她們一程。

現在做到這些,陳恪該做的雖已經完成。

但也總不能因回去的路上再出些什麼事情吧?

對護送之人,閆老婦嘴上說著不需要,心中還是很願意。

她從洛陽來的時候,孑然一身,又是一個老太婆,也不擔心有什麼可以被搶的東西。

現在回去之時不僅帶著了貌美如花的閆玲兒,還有從開濟那裡還回來的家產。

這若是被搶了,那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臨出發前,閆老婦帶著閆玲兒再次表現感謝。

祖孫兩個跪於地上,道謝道:“多謝安樂伯這段時日的收留,也多謝安樂伯能為我們閆家討回公道,今生無以為報,下輩子老身願當牛做馬報答安樂伯的大恩大德。”

這輩子的事情都還說不清楚呢,還下輩子呢。

陳恪笑了笑,道:“我拿著朝廷俸祿,碰到不平之事,理應出手,這都是我該做的。”

這話完全是客氣之言。

說著,陳母拿出了些吃食,遞給了閆老婦道:“這些東西你拿著路上吃。”

後世人坐火車時都有人拿個煮雞蛋之類的,更別說現在這種交通不便,住宿更不便的時候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陳母遞過來的包袱,閆老婦推辭了半天,終於還是接了下來。

該安頓的安頓好之後,陳恪開口道:“好了,時候差不多了,該走了,早些出發,也能早些回去。”

閆家祖孫怕早就已經是歸心似箭了,總不能讓他們在此耽誤時間。

閆玲兒在馬車走出之前,帶著幾分嬌羞喊道:“安樂伯,我還能再見到你嗎?”

說句實話,可能性很小了。

畢竟京中距洛陽的距離可不近。

可面對閆玲兒眼中的希翼,陳恪還是回道:“能啊,肯定能,以後有的是機會,洛陽是個好地方,有時間我會去的。”

幹嘛都問以後能不能見到,有話現在就可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