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4章 給老朱上的第二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4章 給老朱上的第二課

在假鈔之事只剩下收尾時,陳恪便把這裡的情況與老朱做了彙報。

畢竟姜行志該如何處理,朱梓又該如何處理,這都不是他所能擅自決定的。

等了幾日,老朱的旨意終於到了。

姜行志斬立決,假鈔模板,包括已經截留的假鈔悉數帶回京師。

朱梓認罪悔罪態度良好,幽禁一年,不準見外客。

之前因宮女的事情,被幽禁了三個月,現在直接以一年計數。

這麼長時間不能離開王府,於身心將會是一個頗大的折磨。

不過就朱梓犯下的事情,這已算是輕的了。

在老朱旨意到了後,陳恪當即便返回了京師。

至於朱梓所程度未流通出去的假鈔做兌換之事,陳恪並未等著。

這這個事情若是一日兩日能夠搞定,陳恪倒是可等上一等。

關鍵是,誰都不知道手裡擁有假鈔的人什麼時候來兌,陳恪完全在長沙耗不起。

不說老朱旨意召他回去了,即便老朱不讓他回去,他都得與老朱好生說說這個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長沙若有事,他待著也就罷了。

現在這裡也沒什麼事可幹了,他待著也不過是浪費時間。

陳恪離開長沙的當天,朱榑也走了。

在走之前,朱榑寫了摺子託陳恪轉交。

錦衣衛也不是吃素的,朱榑在長沙待了這麼久,老朱那裡不可能一點兒風聲都沒有。

老朱那裡都已經知曉情況了,陳恪只是轉交個摺子倒也算可接受範圍之內。

***

回了京師的第一時間,陳恪便去見了老朱。

畢竟他是受老朱旨意出去的,回了京師的第一時間是有必要與老朱復旨的。

其實,長沙的情況陳恪已提前與老朱說明,現在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因而見到陳恪老朱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道:“齊王去長沙了?”

老朱這人也真是的,自己明明知道的事情,還要來這麼一句反問。

這種情況下,他能撒謊嗎?

陳恪想都沒想,直接回道:“是,與臣前後腳去的。”

說著,陳恪拿出了朱榑的摺子,道:“陛下,這是齊王殿下託臣轉交的摺子。”

摺子的內容寫了什麼,不用看都能猜想到,無非就是與老朱認錯的。

摺子看過,老朱把其扔在一旁,冷著臉看不出在想什麼。

朱標也在旁邊,陳恪也不用擔心老朱沒人開口相勸。

果不其然,朱標馬上便道:“父皇,老七擅離封地是不對,但他也是關心老八,兄弟情深這不也是父皇所希望的嗎?”

老朱並不像其他皇帝那般,讓自己的兒子相互競爭來平衡朝堂,也如此抉擇出最優秀的。

在老朱眼裡,朱標已經足夠優秀了,其餘人有出息那最好,沒出息人品好些安安樂樂過一輩子也不錯。

朱標出言,老朱不再說話。

朱標則給了陳恪個眼神,讓陳恪也說幾句。

這讓他怎麼說,老朱怕是從一開就沒打算懲治朱榑擅離封地。

若老朱又懲治的打算,那應該在知曉此事的第一時間便派人去了,幹嘛還要裝作不知,任由此事發展下去。

既是沒打算懲治,幹嘛還要走這套過場。

“是啊,齊王殿下著實是很關切潭王殿下的,看得出來兄弟兩人的感情很好。”陳恪道。

他說的是事實,朱榑對朱梓是真的不錯。

“是誰告知朱榑,朱梓的事情的。”老朱問道。

這還用問嗎?猜都猜到了。

老朱衝著陳恪詢問,陳恪也只能勉強開口道:“齊王殿下說過,是收了達定妃的信知曉了潭王殿下的情況,這才風風火火趕過去的,幸好去的及時,不然就出大事了。”

老朱可沒有想逼著自家兒子自焚的想法。

朱梓能逃脫一命,老朱還是很慶幸的。

“你去的不及時嗎?”老朱問道。

及時啊,不僅及時,朱梓夫婦都是他救出來的。

他這不是想說明,朱榑去了還是幫上了些忙的。

當時的一些前因後果,陳恪早就告訴老朱了。

老朱的這個反問明顯是得挨著揶揄的。

陳恪無言以對,老朱沒好氣地道:“哼,她倒是信她兒子。”

說的是誰,顯而易見。

老朱既然只是報復陳友諒才納的達定妃,那為何還剩下朱榑和朱梓呢?

還不是老朱本身就對達定妃有意思?

陳恪心中吐槽,自是不敢把這話當著老朱的面說的。

說著,老朱又道:“朱梓在長沙時長舉辦詩會,跟著他的士子不少?”

朱梓造假鈔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此,陳恪在摺子中不得不告知老朱。

“是,潭王殿下在這群士子中很有威望,很多人願把潭王賜的假鈔主動上交。”陳恪回道。

陳恪回答後,老朱並未標明態度,只抬頭瞅了一眼朱標。

其實老朱他自個兒都有些糾結,他兒子分藩出去,名聲差人孬種,他著急,有本事名聲好,他也會擔心。

好在,朱標這個大哥有絕對的威望。

而且,朱標有足夠的能力壓制他的這些兄弟們。

之後,老朱不再詢問長沙的事情,只接著問道:“你說就連朝廷都不能趕造寶鈔,你再繼續說說。”

對這個問題,老朱明顯已經聽進去了。

老朱既然願聽,那陳恪就上心多講講。

頓了一下,陳恪道:“陛下,一個國家想要強大,是需要經濟以及軍事兩方面做支撐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經濟是支援一場戰勝能否取勝的關鍵,因而發展經濟是至關重要之事。”

老朱是在戰場中拼殺出來,如何打仗比陳恪清楚的多。

在這個問題上陳恪沒有多言,轉而便說到了經濟上,道:“經濟的發展並非是加造寶鈔,寶鈔只是支撐人們以物易物的一個載體罷了,在市面上商品不足的時候,只能讓寶鈔跟著崩盤,若想維護寶鈔的地位,那就必須得有計劃的印刷。”

一個國家掌控著印錢的能力,可沒哪個國家敢無節制的印刷。

說著,陳恪舉了個例子,道:“無論打仗,亦或者是興修水裡,需要的都是糧草,寶鈔又不能當吃當喝的,這樣說吧,比如市面上總共才只有十個饅頭,而打仗前卻加造寶鈔要買一百個饅頭,其結果肯定是,寶鈔貶值饅頭漲價,但最後卻只買回了十個,甚至連十個都沒有。”

問題是提出來了,接下來就要解決問題了。

“還是那句話,若想解決這一問題,朝廷需要的是生產饅頭,而不是加印寶鈔,自然想要完成這一點是極難的,現在的土地使用率還很少,另外手工業這也是盤活經濟的一個必要手段,這些都需要人口,因而鼓勵生孩子這是必須的,當然,人口繁衍過多也是有害的,在鼓勵生孩子的同時,要給後世之君立下規則,在達到一定程度上,馬上制止這一規定。”

現在改名為紅薯的那玩意,正好可養活增長的人口。

“那紅薯儲存的怎樣了?”老朱問道。

馬上就要入冬了,並不是紅薯最佳種植之時機,因而只能先保存起來等到來年春天再做耕種。

“目前沒任何問題,陛下儘管放心。”

回答了老朱的問題,陳恪隨之道:“陛下可還記得臣說過,允許寶鈔自由兌換金銀之事?”

得到老朱的肯定回答後,陳恪道:“大明的金銀儲備太少,不能兌換金銀,人們會對寶鈔升起戒心,因為提升金銀儲備那是必然的。”

大明現有的金礦銀礦太少,即便有,目前也難有挖掘的能力,想要有足夠的金銀的儲備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