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7章 大師怎不去送白帽子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7章 大師怎不去送白帽子了?

從晉王府出來後,陳恪直接去了惠民藥局搭建的臨時救助點。

他若去布政使衙門,亦或者其他衙門,總歸都是能給他尋個去處的。

但他來此處的公幹也就是代送些錢糧,任務既已完成,與之交集過多了,也不太好。

杜光之前就已隨同陳恪回來,現正在救助點中歇息。

“杜局使,今晚我怕是得在你這裡歇息了,給我尋個睡處吧。”陳恪主動開口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救助點中條件簡陋,唯一好點的睡覺地方,不過用木頭墊起了些,另外還有床被子。

差點的那些就夠差了,基本都是席地而睡,天當被地當床的。

一聽陳恪說要在這裡露宿,杜光當即手忙腳亂,盡最大努力尋來了床被子,又尋處木頭壘起的臨時床榻。

“這是傷患睡過的,院使別嫌棄。”杜光道。

是他主動尋到人家這裡來的,這是人家盡最大努力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了,又非慢待他,他哪能再嫌棄人家。

“無妨,我若嫌棄就不來了。”陳恪擺手道。

朱棡那裡雖有大魚大肉,但陳恪的心思也沒在那個上面。

安頓好陳恪後,杜光與一個醫者相互配合,在支起的大鍋中做了一鍋疙瘩湯。

這湯乃是做給在惠民藥局養傷的所有傷患的,並非只做給陳恪一人。

湯做好,率先盛了一番給陳恪,道:“院使,只能隨便吃些了。”

隨便好,他喜歡隨便些。

陳恪接過也不客氣,隨之便大快朵頤起來。

正吃著,道衍的聲音響起,道:“吃什麼呢?這麼香,貧僧可有福同享嗎?”

杜光跟著陳恪見過道衍,知曉道衍與陳恪是一塊的。

道衍開口,杜光當即又盛了兩碗,分別遞給道衍和他身旁的那個小和尚,道:“大師,請用。”

接了碗,道衍直接在陳恪身旁席地而坐。

扒拉了幾口手中的飯,這才笑嘻嘻地問道:“晉王府沒留你吃飯嗎?怎在這裡吃這些了?”

就道衍這語氣,陳恪真懷疑他實際清楚晉王府所發生的事情的。

對道衍的詢問,陳恪只瞅了他一眼也沒直接回答,只道:“我明日就啟程回去了,大師若有事沒辦完,那就自己回吧。”

他留在這裡沒什麼事可幹,不回去還做什麼。

道衍一臉的興沖沖,回道:“貧僧知道你急著回去,最後一場法事剛做完。”

做完了那就走,反正也不怕多他們兩個。

晚上,道衍和陳恪擠在杜光收拾出了的簡易床榻上。

他一夜睡得倒是香,陳恪翻來覆去的一直沒怎麼睡好。

當然,陳恪沒怎麼睡好的原因不全因是道衍,晉王府中的震撼對他來講著實不輕。

次日一早,陳恪直接踏上了回程。

在回程的船上,道衍開口問道:“在晉王府感受如何?”

道衍開口,陳恪緩緩說出了所見所聞。

“秦王荒淫,晉王殘暴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滿朝文武也知曉,陛下也知曉,陛下對敵人對貪官汙吏可以鐵血手腕懲之,輪到自己兒子就於心不忍了。”道衍道。

虎毒不食子,老朱再怎麼說都是一個父親,在自己兒子身上做不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你回去打算怎麼說?”道衍問道。

陳恪起身仰頭喝盡了杯中的茶,有些壯懷激烈,道:“如實稟告,那婢女的慘烈呼叫,秦王妃眼神中的無助,以及舞女歌姬絲竹弦管之聲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雖說及此事,秦王晉王不會因此受到該有的懲處,但我既看到就不能裝作不知了,總歸是得說說的,若藩王之禍不加以早些阻止,將來怕是會動搖社稷之根本,也將會讓百姓深受其荼毒。”

朱棣以靖難起兵,也就是朱允炆他弱雞。

但凡朱允炆強硬些,靖難之役絕不會只以四年就結束。

時間拉的長,雙方兩敗俱傷的越是厲害。

到那時其他眼熱的藩王怎能不想著分一杯羹,漢時七王之亂,晉時八王之亂可就會重新上演了。

朱棣靖難起兵勝利後的大明,藩王手中兵權雖被削弱,已無起兵造反的能力。

但這些藩王們越生越多,土地也越來越多。

與那些士紳們搜刮著民脂民膏,搞得朝廷財政越來越困難。

藩王問題也成為了明朝滅亡重要的一個導火索。

不過,藩王的問題,也曾有官員提及過,但老朱那個時候覺著他那些乖寶寶兒子們,去了封地,只會成為守護大明的棟梁之才,絕不會成為危及祖宗江山的禍害。

因而凡與老朱提過此事的官員,下場都不怎麼好。

“大明若真想強大,這些藩王問題是得提早解決。”道衍應道。

歷史上的道衍送了朱棣一頂白帽子,攛掇朱棣謀反。

他怕是怎麼都沒想過,有遭一日會替朝廷解決藩王的問題吧?

陳恪嘿嘿一笑,笑著問道:“大師不打算送哪個王爺一頂白帽子?”

這話明白的人自是明白。

陳恪開口,道衍眼神緊眯。

片刻後,笑著道:“你若與貧僧一塊去,那貧僧送他們一頂也不是不行,燕王不錯,要不我們擇日就去北平?”

這人真是一點兒虧都不吃,他只是說說竟把他也拉下了水。

不過看來,道衍他在諸藩王中,至始至終看好的只有朱棣。

“不了,不了...我沒那個能力,現在這樣挺好。”陳恪道。

他妹妹被老朱賜婚給了朱允熥,現在的他已與朱標一脈脫離不開了。

即便朱標,朱雄英都不在了,他都得保著他這一脈手裡的皇位的。

當然,朱允炆因他娘呂氏,怕是永遠無緣皇位了。

即便朱標,朱雄英不在,有希望即位的那也是朱允熥。

朱允熥若即位,應比朱允炆要強一些的吧?

陳恪拒絕,道衍也不再此事上多說,只道:“你去巡備海防之時,記得喊上貧僧。”

還巡備海防?把藩王的問題與老朱說過,不知他還有那個機會嗎?

剛回京師,陳恪便直接進了宮。

進宮之後,陳恪先對陽曲救災中所出現的問題做了稟告。

“陛下,陽曲整體救災倒是不存在任何問題,但透過此次的地震也暴露出了應急方面不甚完善的一個問題,地震之後,能召集起來的衙役也變得有限了,這些衙役人手有限,救援不太及時,不少人是因救援不及時因飢餓而死,目前災後的清理之事還未完成,重新建造房子之事怕更是得些功夫。”

說到底,各衙門盡力倒是盡力了,只可惜人手不足。

“臣以為現在的一些秋收已經基本完成,人手也空出來了,應招些其他地方的勞力,由救助之地出糧出錢,請他們協助救災,並重新建造房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本地的人手不夠用,也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招募一些過來了。

“另外,災後所用帳篷之類也嚴重缺乏,很多傷患百姓只能露天而居,因而應在每省建應急保障管理局,裡面儲存地震,疫病,水患,旱災所用一些應急之物,一旦發生可在第一時間排程救援,之外在應急保障局下面還要預留些人手,由布政使臺衙門自行排程,在災情發生後,在訊息暫且還未到朝廷之時就能自行展開救援。”

救援所用的人手自是沒有軍隊那般高的戰鬥力的,且人手肯定不會太多。

即便由布政使衙門調動對朝廷的威脅也不會太大的。

陳恪出言,老朱沒立馬同意。

畢竟是通行全國的大事,總歸是得好生斟酌一下的。

隨之,老朱問道:“見到秦晉週三王了嗎?”

他們這些王爺們手中的護衛達數千,將近上萬人了。

這些人若遣出來可是一支不小的救援力量,而救助不及時之事也將會是小範圍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