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配備完成(求張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章 配備完成(求張票)

太醫院,院使公房。

各科御醫包括一部分醫士齊聚於此,嘰嘰喳喳的朝蔣宜年詢問著聖旨的具體操作。

面對這些心緒不平的同僚,蔣宜年顯得耐心十足。

“各位,各位...稍安...之前陛下的旨意就曾讓太醫院配合協調陳院士組建醫學院,為此,陳院士還曾找過本院幾次...”

不知是蔣宜年故意停頓,還是有人搶答。

反正蔣宜年話還沒說完,一個留著山羊鬍的中年男子出了聲。

“此事定是陳恪與陛下諫言了,要不然陛下如何又追加了這麼一道。”

後面那道對前面那道做了詳細補充,更深化了許多,的確很像是有人補了建議後才又追加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啊,肯定是陳恪,若是不然陛下為何要又突然補充了這麼一道,即便是非要補充也會只要三人吧?他盎鏃科不正好是出了三人嗎?”有人又道。

其實出多少人哪是陳恪能做主的,就老朱那人豈是能輕易接受別人意見的。

“對哦,定是陳恪,蔣院使,盧文斌和王康是質疑下達之前就去了醫學院的,盎鏃科還在追加嗎?”

“對,聖旨是在那之後,應該追加。”

“是應該追加...”

嘰嘰喳喳之聲減緩了幾分後,蔣宜年才道:“各位,各位…這個事情我與陳院士說一下,目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之前陛下旨意沒做具體規定,各科可商量著來,可現在陛下已對各科人數做了規定,本院也實在無能為力了,各科御醫盡力協調吧,誰家孩子大,高堂身體康健不需床前盡孝的....”

意思表達明白,蔣宜年轉口,慈眉善目一笑道:“當然,這也只是本院的建議,具體如何協調各科自行商量吧,只有一日時間,各科抓些緊,陛下旨意限制了一日,一日之內各科人數若還確定不下來,本院只能優先安排各科御醫頂上來了。”

老朱旨意規定,各科若出不夠三人便讓蔣宜年等這些院方官員補齊。

若各科一個人不出,蔣宜年即便是親自補上也湊不夠各科加起來所需的三十九人。

蔣宜年出言,御醫醫士的皆是一臉惆悵。

強硬之後,蔣宜年嘻嘻一笑,拱手道:“各位同僚,拜託了…”

軟的硬的都說了,各科御醫若還不能完成可就太不夠意思了。

這些人雖答應的一臉為難,倒也都應了一聲。

次日,各科名單送到了蔣宜年那裡。

什麼孩子大了,什麼高堂雙親身體康健…

哪有那麼多公開公正。

反正不管怎麼說,三十九個人倒是湊齊了。

蔣宜年拿著名單一臉堆笑,衝著各科御醫道:“多謝了,本院這就把名單送與陳院士,各科名單上的人也抓緊去醫學院報到去吧。”

***

醫學院。

王康自陳恪給他兒子治了腿傷之後對陳恪的事情頗為熱情。

眼看著老朱規定的時間馬上就到了,王康比陳恪還著急,問道:“陳院士,陛下只規定了半個月時間,蔣院士那裡若遲遲不安排人來,那豈不是耽誤了時間。”

陳恪倒是不著急,之前蔣宜年打馬虎眼那是基於老朱的旨意並沒明確的限定。

現在可不一樣了,老朱對每科都定下了人數。

誰若在此事上懈怠,那可是在直接挑戰老朱的去權威了。

挑戰老朱權威的下場如何,不用說都顯而易見。

“這個無需操心,我們只需在半個月之內把人訓練起來就行。”

一些簡單的外傷救治,對醫術小白來講或許不易,對這些能混進太醫院的人來講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闌尾以及手術接骨短時間肯定是不行的。

正說著,蔣宜年在外面使了個動靜,抬腳進入。

“陳院士,忙著呢?”

事實是,陳恪都快閒的發黴了。

對蔣宜年睜眼說瞎話的尬聊,陳恪微微一笑隨便應了一聲,問道:“蔣院使,你怎有時間過來?”

蔣宜年能尬聊,他陳恪也能。

蔣宜年他有本事,明日也別把各科進入太醫院的名單送來。

蔣宜年他若真敢不送過來,那他就敢在超出一日期限一點點後就把狀告到老朱那裡去。

大家相互體諒,如此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能相互體諒,還挖坑,那乾脆誰都別好了。

“陳院士,本院在各科遊說了一下,各科三人總算是湊齊了,陳院士也清楚,這些醫士家眷皆在京師,陡然離家難免眷戀...”

難處誰都有,關鍵是看願意克服了嗎?

若願克服一下,他當初一次次尋蔣宜年往醫學院派人也不至於一個主動過來的人都沒有。

他們若有人願意主動過來,老朱又為何要強硬規定了人數。

他但凡主動些,每科人數也不會定在三人的。

每科三人,比例已算不少了。

陳恪拿了名單,簡單翻看了一遍,道:“辛苦蔣院使了,那儘早讓名單上面之人來報到吧,畢竟陛下只規定了半月時間,也著實耽誤不起。”

他對盎鏃科的人頭也不過是勉強認識,如何能認識其他科的誰是誰。

名單有了就行,至於誰是誰倒也並不算太重要。

“下午交接辦好邊讓他們過來。”蔣宜年答應倒也痛快。

陳恪也沒多言,又是一句,道:“辛苦...”

下午。

三十九人提著自己的藥箱陸陸續續過來了。

當醫者這麼多年,多多少少也治療過病患的,因而藥箱隨身攜帶也還很有必要的。

三十九人個個如喪考妣,苦大仇深。

陳恪卻臉上掛笑,開口道:“各位將來便都是醫學院的人了,望各位能夠竭心盡力共同做好陛下所交代之時,陛下規定半月時間,半月之後會有考核...”

至於考核好壞的結果是什麼,陳恪並未多說。

當天下午,陳恪便先教了一些理論。

哪有那麼多兔子讓他們實踐操作。

那些醫士興致不高,陳恪也不做太大的要求。

這些人本就不願來,還非得強求其用功,陳恪感覺他並沒那個本事辦到。

反正不管怎麼說,他先把該教的都教了。

這些東西其實也並不算難,知曉鹽水酒精等的用途,簡單處理些外傷也是可以的。

反正老朱下旨讓各邊軍衛所的醫士輪流到醫學院進修了,邊軍衛所將士的戰傷也無需擔心了。

這些人若能好生做好分內之事,還有希望回京。

若是不然,怕是得永遠留在邊軍衛所吃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