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金庸世界大龍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終南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終南行

林濤神色一動,便聽劉基接著道:“汝陽王雖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但因其為人剛正,在朝中反而樹敵不少。其中以榮親王對他的成見最大,兩人堪稱死對頭!”

“那榮親王乃是當今皇上的岳丈,深的皇恩,雖然在朝中沒甚麼職位,但卻很能在皇上面前上話。汝陽王這次損兵折將,若是讓他報給皇上,再重傷幾句,以當先皇上的昏庸來看,必然會讓汝陽王回京敘罪!”

兩日後。

依著劉基的計策,林濤派人攜重禮進京拜會榮親王,這些個皇親貴族即便家資無數,卻仍抵不住金錢的誘惑,加上他本就和汝陽王不和,也願意扯他的後腿,幾句話下來便應下了此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父親,咱們這時候可不能退兵啊!如今我們寸功未立,卻損失了那麼多兵馬,一旦回去必定要被皇上降下重罪。況且我已經摸清了峨眉派的底細,只需再有幾日必可......”

“夠了!”汝陽王卻直接打斷了王保保的話,揮動著手中的諭令道:“君命不可違!”

元兵要走,林濤也不會讓他走的那麼輕鬆,不僅聯合了三山五嶽的江湖人士從中阻攔,更是派出藍玉,讓其帶著大軍尾隨掩殺,一路所獲輜重無數!

峨眉派住了三十萬元兵的猛攻,不僅實力未損,反而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個個都帶著一股銳氣。其餘幾派弟子見此都內心巨震,一些心懷心思的人都急忙遏止,並擺出一番恭順的樣子。

經此一役,峨眉派徹底奠定了正道第一門派的身份,在明晃晃的長劍威懾下,就連少林武當也甘為鳳尾。林濤個人的聲望更是達到如日中天的程度,穩穩壓住了挫敗六派的明教教主張無忌。

峨眉金殿後的密室內,林濤雙目緊閉,運轉著內功,只‘見’體內有三股不同性質的真氣在不住流轉,彼此間雖相安無事,但林濤總感覺這種平靜不會長期保持。

“希望在我離開這個世界前不要出事!”林濤收功平復了一下,暗暗想到。如今他同修三股內力,雖然任何一個都無法和《九陽神功》相媲美,但三本功法的內容總和卻要遠超於九陽神功。

眼下無甚要事,林濤也開始琢磨起下一步的規劃“若是能夠峨眉九陽功和武當九陽功修出的內氣能夠達到一流高階水平,那麼我的內力便可媲美尋常的一流級強者了。到時候憑藉青翼神行訣和倚天劍,就是張無忌也未嘗不可一戰!”

“不過內功的修煉靠的是水磨工夫,短時間內恐怕難有什麼成效,倒是可以趁這個機會找幾個幫手。”

想到這林濤突然想起當初答應阿大方東白的兩件事,算算時間也該去完成了。

大殿中。

“阿大,你曾是丐幫四大長老之首,修為高深,想必其餘幾位長老的身手也不會差吧,可能聯絡到他們?”

阿大應道:“那是,我雖為四人之首,但只是因為我年長及入幫時間較早,和武功無甚關係。想當年我們四人在江湖上的名聲並不弱於明教的四**王。”

“如今他們雖都隱退,但這麼多年我經過多方打探已也略有收穫。不過,若是想讓他們出山,還需要完成那兩件事才好。”

林濤皺了皺眉道:“史火龍不是在丐幫呆的好好的嗎?”

“哼!那個根本不是史幫主,不知是誰膽大包天,想出這等李代桃僵之事。只因我至今未查出當年事情的真相,這才隱忍至今。”

林濤思酌了一下,按原著來看,離張無忌等人回來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候去一趟終南古墓,倒也來的及。故而道:“關於史幫主的事我已有一些眉目,此事還需向終南古墓走一趟!”

這句話一出,演技值立刻被扣去了0,讓林濤一陣肉痛,但這也沒有辦法事。好在這段時間林濤周旋在昭、蛛兒等幾個女人之間,演技值也漲了不少,勉強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他發現每次和昭等美女近親的時候,演技值就會上漲,上次差把昭推到,演技值便漲了十八,林濤估計若是真推到了,能漲三十多。這種特性也讓他十分無語,難道衛壁註定要活在女人肚皮上。

終南山。

道教全真派的發祥聖地,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谷過百,連綿數百裡。

林濤等人星夜兼程四五日時光方趕到山腳之下,因為事關緊要,林濤也沒帶太多人,僅僅和阿大兩人而已。

此時古墓派雖然在江湖上少有耳聞,但在終南一代卻名氣頗大,只是古墓主人常年不出山,旁人只要不去自找麻煩,倒也相安無事。

一連找了四五人指路,林濤和阿大方找到古墓入口。仰目望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內有一石雕龍頭吐水不斷。而正中央處,便是一幽深洞口。

林濤知古墓主人性情乖僻,從不理拜訪之人,當即也不出聲,直接邁步向洞內走去。剛一進洞,便感覺清風習習,涼氣颼颼,再向內走幾步,溫度驟然降低,雖盛夏亦有堅冰,寒氣逼人,林濤未有防備,被冷氣一吹,頓時打了個噴嚏。

這洞內幽靜以極,噴嚏聲傳出老遠,經久不絕。

剛想繼續邁步,便聽得洞內傳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似是有數具瑤琴、數枝洞簫同時奏鳴。樂聲縹緲宛轉,若有若無,但人人聽得十分清楚,只是忽東忽西,不知是從哪一方傳來。

只聽琴聲錚錚錚連響三下,忽見四名白衣少女從左邊洞口閒步走出,每人手中都抱著一具瑤琴。這四具琴比尋常的七紡絃琴短了一半,窄了一半,但也是七弦齊備。四名少女行了幾步便站定不動。

跟著右邊洞口走進四名黑衣少女,每人手中各執一枝黑色長簫,這簫卻比常見的洞簫長了一半。四名黑衣少女行了幾步也站定不動。

四白四黑,交叉而立,四具瑤琴上響起樂調,接著洞簫加入合奏,樂音極盡柔和幽雅。悠揚的樂聲之中,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緩步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