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最佳娛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發燒友(求推薦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4章 發燒友(求推薦票)

大銀幕上,泰莉和卡特爆發激烈爭吵,鬧得不可開交。

放映廳內的氣氛都快窒息了,埃迪僅僅抓著椅子扶手,下意識猜測死神會怎麼收割下一條人命。

泰莉氣憤的轉身就走,從停在路邊的巴士前面走上了馬路,剛從巴士車頭走出,另一輛呼嘯而過的大巴撞上了她,鮮血碎肉飛到了天上。

“啊”

女孩的尖叫聲驟然響起,似乎被嚇壞了。

埃迪一隻手緊緊抓著椅子扶手,另一只手摸著胸口,心臟嘭嘭嘭快速挑動,似乎隨時都會從嗓子眼裡冒出來。

“嚇死我了!嚇死我了……”旁邊一個戴眼鏡的黑人小哥彷彿被電影玩壞了:“嚇死我了啊!”

埃迪連連深呼吸,這導演太t娘d的會嚇人了,死神臉都沒有露過一次,卻快把人嚇死了。

但驚嚇之餘,埃迪又覺得過癮,看恐怖片要的不就是這種感覺嗎?

果然,不可預知的死亡才是最可怕的。

紐約,布魯克林區,湯姆看完電影,出了影廳,站在影院門口,抬頭看著天上的路燈和廣告牌,一個想法不自覺的從腦海中閃現:廣告牌不會掉下來吧?

“走啊。”有人招呼女伴,“快點,要不然趕不上巴士了。”

女伴腿似乎有點軟,大聲說道:“別跟我說巴士。上帝啊,別讓我看見廣告牌,這些東西太可怕了!”

一輛汽車呼嘯而過,湯姆下意識捂住脖子,腦袋裡卻想到了可憐的比利,那個被火車捲起的鐵片削掉了腦袋的可憐孩子。

還有柳敦老師,還有死在浴室裡面的託德……

簡直是生活殺人百科全書!

這個片子有被迫害妄想狂的不能看,看完了這種病肯定會加重。

一般人看完了還是有好處的,最起碼能讓人重視生活中的安全細節,因為意外的發生往往是從一些細節開始的,比如在浴室滑倒,刀子放的不是地方,漏電,漏煤氣,車禍等等。

湯姆嘀咕道:“像我這種胡亂用電的也很危險啊。”

抬頭看了看天上,他朝停車場走去:“死神應該跟我無緣。”

洛杉磯,聖莫妮卡商業廣場amg劇院,凱瑟琳-海格爾雙臂抱胸,渾身上下一片冰涼,只感覺毛骨悚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凱瑟琳-海格爾第一看到成片,沒想到這麼嚇人。

相比於《死神來了》,那部《驚聲尖叫》一點都不恐怖。

利用簡單的生活細節,設計出各種精巧的殺人手法,詹姆斯-黃這個導演果然夠變態。

結合電影中的死神索命場景,凱瑟琳-海格爾又想到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忽然感覺自己就是個作死小公主。

羅南饒有興趣的看著銀幕上的畫面,前段時間詹姆斯-黃對影片的配音進行了調整,他沒有看詹姆斯-黃調整後的結果,現在卻有了幾分驚喜。

詹姆斯-黃在這次配音調整中,為影片新增了一首歌曲。

雖然本身在歌曲上沒有任何造詣,但之前的小安德森聽過很多歌曲,因此羅南聽到這首歌,也就想起了它的名字,以及歌曲背後的故事。

這首叫做《 .high》的歌曲貫穿全片,儘管節奏歡樂輕快,常被用來作為旅行中的歌曲,但很多人都沒注意,這首歌的作者約翰-丹佛死於飛機墜海事故之中。

因此這在某方面也神奇的契合了影片剛開始飛機失事的預測,並且在接下來每個人的死亡之前都有出現。

從反面來說,這也算是一種以樂景襯哀情的反差美吧。

雖然還帶有美式恐怖片的風格,但總的來說,這部《死神來了》突破了以往所有恐怖驚悚片的型別和手法,沒有怪物,沒有恐怖殺手,沒有鬼魂幽靈,一切都不可知,卻恰如其分的反應了詹姆斯-黃“不可知的才最恐怖”的理念。

羅南旁邊,羅伯特突然低聲說道:“我常常手上帶著水的時候就去拔插頭,下次打死也不敢這樣了。”

“沒這麼誇張。”羅南心態很好:“不良生活習慣而已。”

電影放映結束,影廳內響起熱烈掌聲,《死神來了》作為一部恐怖片,質量遠超及格線。

後排的嘉賓和媒體記者有過來祝賀的,羅南也一一回應。

“幹得好,詹姆斯。”羅南擁抱了詹姆斯-黃一下,“這是部傑作!”

他又與劇組主創人員一一擁抱,在宣傳營銷有保證的情況下,這部影片失敗的可能極小。

接著,羅南帶著劇組主創人員走向新聞廳,準備開始例行的首映式發佈會。

但他沒有出現在新聞發佈會上,而是讓安德魯去主持。

“人們常常在電視新聞裡,看到有人經歷了龍捲風、大洪水、倒塌的大樓中大難不死,甚至毫髮無傷,卻也會有人離奇溺死在水位不及膝蓋的淺溝旁。生命的堅韌與脆弱的對比,是《死神來了》的靈感來源。”

站在一牆之隔的休息室中,羅南聽著詹姆斯-黃從容的回答記者的問題,有過《人類清除計劃》的成功,這位華裔導演漸漸走向成熟。

也不能再拿詹姆斯-黃當新人導演,否則以後的合作肯定會出問題。

格倫-摩根接受採訪的聲音也傳了過來:“上個月,我去加拿大出差,在溫哥華機場候機時突然聽到了約翰-丹佛的歌聲,因為他死於空難,所以我覺得有點詭異,後來我建議詹姆斯將這首歌新增到了影片當中。”

原來這才是《 .high》被應用至此的一個決定性的原因。

羅南很清楚,格倫-摩根和詹姆斯-黃對於相對論娛樂而言,很長時間內都具有相當的價值。

等格倫-摩根完成《人類清除計劃》續集劇本,可以讓他為《死神來了2》繼續創作劇本。

只要這對基友的條件不過分,羅南不會輕易更換導演和編劇,前世《死神來了2》是前三部曲中是最差的一部。

詹姆斯-黃在《死神來了》成功之後,去拍別的片子,片方也更換了導演,結果是雙輸的局面。

當然,繼續合作的基礎是條件都在合理範圍之內。

如果詹姆斯-黃張口要1000萬美元票房或者大比例票房分成,羅南肯定會換人。

第一部成功,後續就可以做續集撈錢了。

《死神來了》的恐怖模式,能持續四五部。

首選系列電影,這就是原因,羅南很清楚續集電影能帶來的各種好處。

到時就算公司發展受挫,只要握有多個系列電影的版權,也能躺著賺錢,妥妥的當個人生贏家。

隨著《死神來了》正式在北美開畫,更多觀眾也看到了這部恐怖驚悚電影。

首映午夜場2000家影院,《死神來了》輕鬆拿下310萬美元。

這是r級恐怖片相當不錯的午夜場成績,最近這幾年所有上映的恐怖r級片中,也僅僅次於《驚聲尖叫2》的420萬美元。

後者卻是續集。

能去午夜場觀看電影的,無疑都是影迷中的發燒友群體,這些人具備很強的口碑輻射能力。

《死神來了》在他們當中的反響相當不錯。

“這部影片核心其實並不是角色瞬間死亡的新奇方式,而是在於死亡前比死亡本身還恐怖的慢性折磨過程。在導演刻意的暗示和懸念設定之下,角色進入一個觀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環境,他的每一個行動都有可能導致最終死亡,但觀眾卻始終懸著心焦躁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劇情很新穎,死亡的細節設計很巧妙,很有想象力。緊張,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

“看完後很爽的感覺,每一根神經緊繃著,不知道下一個是誰,怎麼死,太棒了,恐怖片中的經典之作。”

“真是震撼,除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死亡方法,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種宿命理論,即死亡是命中註定,在劫難逃,即使能僥倖躲過一次,依然在劫難逃。”

這些發燒友般的影迷,往往看過之後,還會在透過各種渠道,散播自己對於影片的看法。

有兩種影片他們評論最多:一是趣味十足的好電影,二是槽點無數的爛片。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這些人以各種論壇、部落格和imdb等電影網站作為活動基地,頻繁發表關於新上映影片的評論和看法,已經能影響到相當多人的觀影選擇。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這批發燒友級別的影迷的存在,也是職業影評人影響力迅速衰退的原因之一。

他們熱衷於影院正片放映前的預告片,在網上反覆欣賞,推薦給朋友;他們會參加雅虎電影頻道的調查,表明這週末會買哪一部新片的票;在看完電影之後,他們會把自己的觀感與朋友分享,甚至透過各種渠道發表評論。

甚至,他們對電影業的瞭解不亞於專業人士,對行業內幕和影視花絮如數家珍,最多可以包辦一部新片百分之六十的票房,而且能製造廣泛的口碑,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電影票的銷售。

也可以這麼說,只要影片能討好這批影迷發燒友,票房就成功了一半。

而這些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青少年。

《死神來了》恰恰贏得了這個群體的歡心。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