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18 有此神器,何愁大業不成!(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8 有此神器,何愁大業不成!(求月票!)

在一頓酣暢淋漓的慈父教育之後,府裡所有人看馬謖的眼神都釋然了。

回來了,熟悉的馬參將回來了。

這才是馬參將的本來面目。

外表溫文爾雅,內心暴烈如火,一言不合就會上演一出“子不打不成器”的戲碼。

這幾個孩子,除了最小的馬謙,哪一個沒捱過他十頓八頓打?

所以,現在的馬參將和原來的馬參將就對上了。

就是這個外儒內剛的味。

馬謖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從幾個兒子那裡,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性格,以後只要按照這個風格行事,人設就維持住了。

但還有一關。

原配夫人和“他”在一張床上睡了十六年,一起做過成千上萬次愛做的事,對“他”的行為習慣瞭若指掌,不太好湖弄過去。

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喜新厭舊的藉口,從此不再靠近原配,不再碰她,以免露出馬腳。

所以,這也就是馬謖堅持帶羌女回成都的原因。

整個計劃相當之完美!

馬謖是非常樂意從此不再碰原配夫人的。沒有感情基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處於對原主的尊重,他覺得白得了五個兒子就已經佔了天大便宜,不能再得寸進尺,把人家夫人也睡了。

可以睡,但沒必要。

更何況,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大巫師。

因此,馬謖帶著羌女住進客房,直接以行動表示出“喜新厭舊”立場。

而後,安然的在自家府裡住了下來。

……

三日之後,冊封儀式在皇宮大殿如期舉行。

蜀漢君臣濟濟一堂。後主劉禪安坐上位,群臣以諸葛亮、李嚴為首,分列兩側,束手收聲、等候聽封。

劉禪先是著重誇讚了一番相父諸葛亮慧眼識才、文成武德、平南定北、開疆擴土、操勞國事、勞苦功高、堪稱百官之楷模、炎漢之首望……

巴拉巴拉一大堆。

諸葛亮坦然地接受了劉禪的誇讚,因為這本來也是客觀事實,劉禪的言辭毫無虛誇成分。

只不過馬謖聽得直打哈欠。

本來,今天他是奔著當主角、當萬眾矚目焦點的期待來的。

但總也輪不到自己上場,就讓他有些昏昏欲睡。

好在,一柱香後,這通歌功頌德的長篇大論,總算是結束了。

劉禪的目光轉回到馬謖身上。

馬謖精神一振,挺直了嵴梁。

他的功勞太多了,多到一個時辰都數不完。守街亭、襲陳倉、衛漢中、奪下辨、取建威、兼南羌、定東羌以及收復先零羌,硬生生為蜀漢增加了幾十萬人口和數萬軍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不用說,還有連敗張郃七陣,將魏國十萬精銳打到幾乎殘廢的天大功勞。

所以,他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場長達一個時辰的誇讚。

半個時辰也行。

卻聽劉禪澹澹說道:“現封馬謖為雍州刺史、鎮北大將軍,諸事歸於丞相府統屬,散朝。”

而後,起身帶著宦官走了。

整個冊封過程耗時不到五秒。

馬謖磕頭謝過恩,緩緩起身,從諸葛亮手裡接過相關印綬,一臉懵逼的等著朝堂百官上前恭賀。

就沒了嗎?

今天我主角啊。

冊封過程是不是草率了一些呀?

算了,官位到手就成,咱不搶丞相的風頭。

如此一想,馬謖心裡迅速平靜了下來。

散朝之後,跟著諸葛亮去往丞相府,同行的還有丞相府主簿楊儀。

諸葛亮的馬車在前,馬謖與楊儀策馬在後。

楊儀拱了拱手,聲音裡透著一股子很明顯的酸意:“恭喜啊,幼常。自今日起,你便是雍州刺史了。”

幼常豈是你一個小小參將可以直呼的麼.....馬謖斜了楊儀一眼:“是真心的嗎?”

楊儀沉默了一下:“自無假意。”

“那你叫一聲雍州刺史、鎮北大將軍,我聽聽。”

“……”楊儀忍了幾忍,終是調轉馬頭,拂袖而去,連丞相府都不進了。

馬謖縱馬哈哈大笑,引來隨行兵士側目而視。

少頃,行到丞相府門口,翻身下馬,隨諸葛亮入內。

進來大門,諸葛亮看了馬謖一眼,一臉無奈嘆道:“幼常啊,殺人不過頭點地,你已經贏了楊儀,為何就不能寬容一些呢?”

對他,我寬容不了.....馬謖點點頭:“知道了,丞相。”

“下次一定。”

這敷衍的態度......諸葛亮又嘆了口氣,轉移開話題:“我夫人已造出輕氣球,但如何控制氣球行進方向,至今尚有一些不甚明了。幼常,且隨我至後院一觀。”

言語間,二人來到丞相府後院工坊。

入眼所見,一個似模似樣的大氣球離地一人多高,凌空欲飛,卻被一根繩索牢牢地拴在大石索上。

一群士兵舉著兵器,聚集在周圍,嚴陣以待。

馬謖檢查了一遍輕氣球,連連點頭道:“丞相,這個簡單。”

“只需透過改變氣球在空中的高度,便可以控制方向。因為不同高度、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上空的風向都是不一樣的,想調整方向就需尋找不同的風層。若是碰不到需要前往的方向的風,只能暫時下落到地面,等待風向改變。”

“正常來說,尋常人只需飛幾次,就可以瞭解到不同高度的氣流規律,譬如說離地300步-500步吹南風,600步-800步就會吹北風。想往北走,就待在300步-500步的風層;想往南走,就升高到北風層。”

“駕駛者只需透過氣球的拉繩及氣球上口的大小,決定放氣(降低)或者加熱(升高)。

“如此,即可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諸葛亮點點頭,拿出一個嶄新的傘包,道:“此傘倒也精巧,幸好原理簡單,不難製造。”

這彷造速度有點誇張了......馬謖訝然了下,提議道:“丞相,既已造出氣球與傘包,何不順勢建立空中飛軍!”

“空中飛軍?”諸葛亮眯著眼,蹙眉沉吟起來。

老實說,這個提議很有建設性。

馬謖繼續說道:“飛軍用途極廣,作用極大,足以決定一場戰爭之勝負。”

“謖僅舉一例:目前單個氣球的最大載重約在800斤左右(漢斤,約相當於200公斤),倘若以繩索將四個氣球相連,那便可載重3200斤,若以此法用來運糧……我軍將永無斷糧之憂!”

“這正是昔日赤壁之戰時,曹操鐵索連環戰船之精妙所在啊。”

聞言,諸葛亮眼神亮了,直視過來,沉聲道:“再舉一例!”

馬謖說的不錯,失敗的計謀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當初赤壁之戰時,並不是鐵索連環戰船不強,其沒能奏效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一場精心謀劃的大火。

倘若能避過那場火,曹操其實是可以很快平推天下的。

鐵索連環誰能擋呢?

同理,若將氣球連在一起的話,怕火的缺點將不復存在――沒有人能跑到空中來點火。

一瞬間,諸葛亮甚至還聯想到了很多,甚至想到了用連環氣球運送士兵,奇襲敵後等諸多想法。

不過,還是先聽新任雍州刺史怎麼說。

馬謖微微一笑:“運糧只是其一,空中斥候,不知道丞相聽說過沒?”

說著,馬謖先指了指丞相府後院,接著指向空中:“假設此間是魏軍大營,而我方斥候乘坐氣球,日夜於上空監視……丞相以為此戰可勝否?”

妙啊!

諸葛亮眼神更亮:“說下去!”

馬謖清了請嗓子,組織了一下言語,說道:“除了運糧和斥候、此球還可以用來擾亂敵方試聽。倘若我軍欲取天水,可先派連環氣球從子午谷飛抵長安上空,灑下傳單……也就是假消息,言說我軍欲從漢中四道進兵,魏軍得知此信,必不敢輕舉妄動。而後,我軍便可直取隴右!再行聲東擊西之法!”

“另外,此球還可用來運載士兵偷襲奪城、奪關。無論再高的城牆,再險峻的關隘,也無法阻擋天降神兵。”

“足以,足以!”諸葛亮大喜道:“聽幼常一席話,實令亮茅塞頓開啊。”

“有此殺器相助,何愁蜀漢大業不成?!”

聞言,馬謖卻搖了搖頭,給諸葛亮潑起了冷水:“丞相,縱有此球相助,我方勝算仍不足五成。須知我蜀漢臥榻之側,尚有一個反覆無常的惡鄰啊。”

沒錯,說的就是你吳國!

聞言,諸葛亮迅速冷靜下來。

有道理,吳國這個二五仔不能不防。

一旦蜀漢擁有輕氣球的訊息傳出去,必將成為公敵,蜀吳聯盟一定會瞬間破裂,魏吳一定會聯起手來對付蜀漢。

屆時,蜀國的局面就會更艱難。

所以,眼下重中之重的是――藏拙,封鎖住蜀漢有輕氣球的事實,將這個殺手鐧藏起來。甚至,連關中都不能再繼續攻取了。

因為蜀漢一旦拿下關中,與吳國的聯盟就會及及可危。吳國,是不會坐視蜀漢成就強秦之基的。

蜀漢最多最多只能拿下隴右,而後默默發展人口和國力,待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再拿出殺手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關中,乃至天下!

思及此,諸葛亮叫來士兵,立即對相府實行封閉式管理,嚴防“秘密殺器”的訊息外洩。

與此同時,又頒佈法令,將籌備北伐的事宜全部暫停,轉為安撫民生,發展水利,鼓勵百姓多生多育。

等這一切措施都落實下去後,已是數日之後,時節也已在不知覺間進入了初春。

春天,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繁衍的季節。

雍州刺史府後院,馬謖用力推著鞦韆,目視著羌女隨著鞦韆的擺動,來回盪漾。

羌女清脆的、歡愉的笑聲響徹了整個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