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22 戰神歸來,一聲令下,兩萬人一起修路(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2 戰神歸來,一聲令下,兩萬人一起修路(求月票!)

楊儀走後,書房裡還剩下費禕、董允、蔣琬、鄧芝、姜維等人。

“文偉!”諸葛亮環顧眾人,對費禕吩咐道:“你去監督威公,務必讓他把諸事都做完。”

費禕拱手領命而去。

“休昭,春耕的事情可曾安排妥當?”諸葛亮繼續問道。

“已安排妥當。”董允回道。

“春蠶培育之事呢?給桑了嗎?”

“給了。”

“擴座了嗎?”

“擴了,都是按照最高規格。”

“除沙了嗎?”

“除過了,每天早上一次。”

諸葛亮沉吟了一下:“不夠,晚上再增加一次。”

“.....是,丞相!可是.....織錦房的人手不太夠呀……”

諸葛亮澹澹地擺了擺手:“繼續招募。”

“是!”

董允拱著手,轉身離去。

諸葛亮將目光放在蔣琬身上:“公琰,江北負責灌既良田的各大水渠,都做了疏通巡檢嗎?”

“丞相,炎夏將至,琬最近忙於加固沿江堤壩,還未來得及顧上此事。”

“儘快落實!”

“是,丞相,可是最近一直風調雨順,疏通水渠工程浩大,我麾下人手又不太夠,您看是不是……”

“伯苗,此事你來負責!”諸葛亮轉向鄧芝。

“是!”

鄧芝領命而去。

“伯約,近期漢中諸軍可有要事?士卒訓練可曾懈怠?”諸葛亮看向姜維。

姜維移步上前,仔細彙報起來。

………

龍坪山,火山。

看上去,它似乎還活著,似乎隨時還能再噴發一些東西。

但實際上它已經死了,噴完了九成九的熱漿,即使裡面還剩餘一些熱漿,但受限於動力不足,也基本上是噴不出來了。

不過由於山體巨大,加上剛死亡不久,是以山峰頂端的巨大噴口還殘留有一些澹澹的熱度。自噴口往下,盡是細微的灰色火山碎屑塵灰。

山灰在整個山體四周鋪滿了巨厚一層,蔓延出十幾裡地。

馬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多火山灰。

地上的每一捧火山灰,在他眼裡都如同金子一般閃爍著光芒,就像單身三十三年的張飛在野外遇到夏侯霸的妹妹那樣,血壓一下子就幹到頂了。

且說那一日,張飛騎馬路過一小溪,見一少女負柴過溪,身段窈窕、姿容頗佳,當即大呼一聲:此乃吾妻!說完就把此女抱上馬,帶回營強行成了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謖此刻也是如此,當即心情激盪到不能自持,展開雙臂,虛抱向整個死火山,大喝道:“我的!這裡所有東西都是我的!”

天色逐漸暗下來,馬謖仍然奔跑者,呼喊了一會,才停了下來。

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太好了!

如此多火山灰,足夠在南中七郡修建出一條五千裡長的大動脈。

一整夜,馬謖都在狹小的帳篷裡,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惹得羌女第二天起來時,也有了輕微的黑眼圈,明亮大眼睛裡帶著些許疲憊和憔悴。

當然,夜裡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馬謖現在一門心思都撲在修路上,根本無瑕顧及兒女私情。

精力上也不太允許。

畢竟剛出門的時候被原配打的一無所有。

在馬謖的指揮下,兩萬人一起揹著火山灰往回跑。由於場面太過轟動,引來無數百姓圍觀,馬謖不得不分出五百士兵,駐守在龍坪山四周,防範百姓偷灰自用。

建興七年四月一日(229年),在一陣地雷聲中,成都――建寧第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第一期路程總長百里,起點在成都城南門,終點是成都正南百里之外。

馬謖一聲令下,均勻分布在這百里道路上的兩萬民工,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他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和灰和沙、將攪拌均勻的沙漿鋪設到路面上,再以特製的長標杆將表面刮平,而後守在道路兩旁,等待路面凝固。

由於路是現成的,兩萬人事先也都經過近一個月的培訓,所以鋪設路面的動作很快,僅用兩天時間就鋪設好第一期工程。

其實他們第一天就鋪完了百里長路(漢裡,約相當於40公里),另外一天完全是在等待路面徹底凝固。

望著美觀實用的百里長路,巨大的成就感淹沒了兩萬民工。而百姓們崇拜的目光,更令他們感覺到自豪的同時,還充滿了成就感。

這活,能幹!

不給工錢也要幹!

管飯就成!

他們感覺到,骨子裡似乎有一種蓬勃的慾望被啟用了。

他們並不知道那叫“基建狂魔”。

馬謖知道。

但老實說,羌人民工們所迸發出來的巨大熱情,是他一開始沒料到的。

這甚至讓他準備了許久的“愚公精神附體水”都沒能派上用場。

這或許就是子在川上曰過的“當你手裡有一柄錘子的時候,你看什麼都像釘子”的究極要義吧。

在巨大的熱情支撐下,鋪設道路的速度快到飛起,簡直一天一個大變樣。

一條嶄新的、平整的、寬闊的水泥路,很快就展示在蜀漢文武百官的面前。

百官為之驚歎的同時,紛紛伸出手指伸出腳,戳一戳、踩一踩,驗證一下路面的硬度。

一試之下,所有人都驚歎到百感交集。

硬,太硬了!這路面正是他們夢寐以求卻達不到的那種硬度。

寬,太寬了!這路面的寬度竟然可以並排行駛八輛馬車!

快,太快了!這修路的速度簡直前無古人、聞所未聞,在這個肩扛手提的時代,僅僅兩天就修出百里長路……

天工開物嗎?

與諸葛亮一起聞訊趕來圍觀的劉禪,乍一見到這條橫空出世的天路,也是瞪大眼睛驚歎萬分,搖晃著小胖手,連聲讚道:

“好,好路哇!相父,若是以此建路的材料在皇宮裡建造一個大戲臺子,那必然是相當堅固耐用,足以容納數萬人同時.....相父,朕就是隨便說說,啊,隨便說說......”

諸葛亮緩緩收回看向劉禪的嚴厲目光,心下也是大感欣慰。

不得不說,一個能臣給朝廷帶來的振奮感是巨大的、空前的。

蜀漢幸甚啊!

就連暗地裡總看馬謖不爽的楊儀,此時也悻悻然撇了撇嘴,暗道一聲:

牛皮!

………

轉眼半個月過去,成都――建寧,也就是成建大道順利完工,望著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卻精神奕奕的馬謖,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在任何時代,踏實肯幹的人都會令人由衷地敬服。

而馬謖正是這麼一個人。

不但以身作則,親自扛著刨鍬上陣,還教大家喊號子,唱一些格外容易上頭的歌,增加幹勁。

《沒有農民工,就沒有通天途》、《他說風雨中這點路算什麼》、《咱,修路的人,就是不一樣》、《何處傳來修路聲,聲聲敲心坎》、《烏熘熘的黑刨鍬,和你的笑臉》……

大家很快就被這些曲調或優美或激昂的歌曲給洗了腦,除了修路,啥也不想。

只要一鍬在手,心頭就會充斥著“天下我有”的豪邁感!

女人?女人只會影響他們修路的手速!

馬謖並沒有仔細研究民工們的異常,見民心可用,立即就馬不停蹄開啟了二期工程,建寧――永昌。

眾人聞知這個訊息,大笑一聲,繼續甩開膀子勐幹。

但這一段路就沒有之前那麼好修了。

不同於建寧到成都本就有一條寬闊的大道,民工們做的事僅僅是鋪設路面,從建寧到永昌這一千裡路,全是崎區不平且狹窄的山道。

開路在修路中所佔的比重陡然從之前的一成,提升到九成;與之相反的是鋪設路面的比重,由之前的九成,變成了一成。

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九倍。

從四月中旬到五月底,建寧――永昌的路程才堪堪修到一半。

與此同時,屋漏偏逢連夜雨,工程隊快要沒糧食了,現有糧食只夠半月之需。

之前,為了支援修路工程,諸葛亮將籌備的用來北伐的軍糧全部撥付給了馬謖,即兩個月糧食。

馬謖當時拍著胸脯保證,糧食問題自己會想辦法,不需丞相再操心。

說是這麼說,可實際上,除了貸款買糧,他沒有任何辦法。

貸款總額隨之來到了40000點,個人餘額為2179點(其中2000點是貸款)。

馬謖點開系統,花費一百點購買了5000石糧(夠兩萬人食用8天),發現圖示冷卻時間竟然高達29天,頓時懵了。

這種情況就意味著,最近沒什麼人願意給他送糧食。

那就只能去打劫……整段劃掉,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考慮到工程隊目前處於建寧和永昌中段的大山裡,馬謖懸掛上“聞糧而疾”天賦,每天帶著羌女東跑跑、西跑跑,到處轉悠。

路也不修了。

這令人三大部將很納悶,但最納悶當屬十五歲的馬溫。

“父親”本來以身作則做的好好的,每天帶頭修路,令兩萬民工鬥志昂揚。

現在突然這麼一停,民工們的修路熱情一下子就降低了許多,修路進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了下來。

沒奈何,馬溫只好硬著頭皮頂上,代替馬謖發揮以身作則的作用。

民工的士氣旋即恢復了一些。

但小馬溫的心裡卻很壓抑。

他還是個孩子,正處於能吃不能幹的年紀,在幾萬雙眼睛的監督下,每天都偷懶不得,叫人快活不起來,巨大的工作量也讓他格外吃不消。

而此時,馬謖還在帶著羌女閒逛(尋糧)。

這一天,兩人行到一處野花盛開的山嵴,馬謖折下一支鮮豔的紅玫瑰,插入羌女光滑的髮絲間,正要揭開她的面紗,見識一下廬山真面目……

忽然鼻翼抽動了一下,循著氣味看向西南方向。

一股子濃郁的、散發著芬芳的味道,瞬間遍佈他的嗅覺神經。

是糧食的味道!

馬謖當即心中欣喜無限,有糧食就意味著工程隊可以一直這樣幹下去,幹到第二期工程完工。

太好了!

羌女的真容可以晚一些再看,反正鍋在肉裡,跑不了。

馬謖收回手,找了處稍微高一點的位置,開啟地圖,打量起四周地勢,推算著糧食出現的方位屬於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