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30 俯瞰南國,問誰是敵手?!(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0 俯瞰南國,問誰是敵手?!(求月票!)

軻比能始終有個夢,就是一統漠南,雄居北方,進而稱霸天下。

一代雄主正在冉冉升起,俯瞰北國天下,又是誰是敵手?

這些年來,鮮卑部落南鈔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轄地東西長一萬二千餘裡,南北寬七千餘裡,罔羅山川、水澤、鹽池甚廣,馬匹牛羊無數。

如今,鮮卑的勢力範圍已與最盛時的匈奴相當,軍事實力略遜於最盛時的匈奴。

當然,若不是因為鮮卑被分成了西、中、東三大部落群,軍事實力絕對能夠超越鼎盛時的匈奴。

而他軻比能,正是其中勢力最強的一支部落首領,不但擁有十幾萬鐵騎,更得部眾效以死力。

此前,軻比能曾經聯合另外兩大部落首領拒絕與魏國“互市”馬匹,因此得罪了護烏丸校尉田豫,雙方關係逐漸劍拔弩張起來。

魏明帝太和二年(227年),軻比能的女婿鬱築鞬將田豫派遣的使者夏舍斬殺。田豫大怒,即率西部鮮卑蒲頭、洩歸泥出塞討伐鬱築鞬。

鬱築鞬不敵田豫,被殺得大敗,率殘部跑來求助。

軻比能當即提精兵三萬,追上田豫,一頓敲打,並將其包圍在馬城七天,一動也不敢動。

田豫被困馬城的訊息迅速傳到洛陽,魏帝曹叡問計於中書令孫資,孫資獻計道:“上谷太守閻志是閻柔的弟弟,而閻柔是軻比能的好友,非常得比能信任,如果讓他寫信給軻比能勸其收兵,可不勞興師動眾解圍。”

曹叡聽罷從之,遂命閻志前往解圍。閻志隻身親自馳入軻比能軍中,曉以利害,說動軻比能撤軍,放田豫一條生路。

考慮到殺了田豫會得罪強大的魏國,進而會引發兩國大戰,軻比能最終還是決定撤軍,饒田豫一命。

然而,軻比能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撤軍的時候。魏將牽招領援軍趕來,尾隨在後一頓勐懟,殺得他大敗而退。

雙方樑子因此越結越深。

“白城之圍”過後,田豫因與幽州刺史兼烏丸校尉王雄不和,被後者參了一本“黷武亂邊”、“激化邊境局勢”,田豫隨之曹叡調往南方。

至此,監控鮮卑部落的負責人成了王雄。

王雄是個表面上很和氣的人,整天笑眯眯的,對鮮卑各部也很和善,不吝撫以恩信。

軻比能一度被王雄的氣度所折服,主動向王雄丟擲橄欖枝,向魏國貢獻名馬示好。

但暗地裡,軻比能想要統一各部,雄居漠南的信念卻越來越堅定。

沒有人能阻止他成為大漠雄主。

沒有人!

誰敢阻止他,他就要誰的命!

軻比能深知,魏國雖強,但在蜀、吳、鮮卑三面夾擊的情況下,能做的應對策略不多,只能是被動防守。

甚至對於魏國來說,最大的隱患絕非是來自於南部的蜀漢與孫吳,而是來自於北方的、強大的鮮卑。因此,幽州刺史王雄為確保魏國北大門不失,一定會對他有所動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鮮卑的崛起之勢已無法阻擋,區區王雄又能做些什麼呢?

此前,軻比能也時常隱隱擔憂,但卻無法預知王雄的下一步動作。

但現在,他知道了。

就在一刻鍾之前,大漠上空飛來了一隻老鷹,徑直落在他的王帳之中。

老鷹的身姿很矯健、模樣很神俊,豎童格外銳利......當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老鷹腿上綁著一封信。

老鷹是塞外諸多部落的圖騰,以鮮卑人為甚,通常,鮮卑人都以擁有一隻老鷹為榮。軻比能就有一隻老鷹,從小陪伴到現在。

不過現在那只老鷹有些老了,整天懶洋洋的不愛動彈,也不愛隨他出去馳聘草原了。

當然,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那封信。

信很短,內容很簡練。

但識盡漢字的軻比能卻費了好大勁,才認出了信上歪歪扭扭的狗爬體字。

“閣下文韜武略齊備,一如昔日江東小霸王孫策,實為一代大漠雄主,正當此叱吒風雲之時,須防小人暗算。幽州刺史王雄已派人去噶你腰子,刺客叫韓龍,此刻此人極有可能已潛伏在你的部落中……不用謝,我叫雷豐。”

“嘶......”

讀完信,軻比能倒吸一口涼氣。

嘎腰子是什麼鬼?刺殺?嗯,應該是這個意思。

韓龍?

不會這麼巧吧。

部落裡恰好就有這麼一個漢人,來自代郡,面相忠厚老實,做事勤勤懇懇……

不但耐心向他部落裡的族人傳授漢人的先進生產方法,還不厭其煩的教育鮮卑人說漢話、識好字。一有空,就對鮮卑族人描述漢人的溫良恭順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罷書信,軻比能一下子就警醒了過來,繼而恍然大悟。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原來,這就是王雄的應對手段!

那本首領心裡就有數了。

軻比能沒有選擇立即除掉韓龍,而是叫來兩個親信,各自低聲吩咐了幾句,目視他們分頭去執行命令,而後手執信件沉吟起來。

雷豐?

誰是雷豐?

不管此人是誰,都幫了本王很大的忙,本王要感謝他。

思及此處,軻比能鋪開錦絹,揮毫潑墨,寫了一封回信,綁在老鷹腿上,目送它騰空而去,嘴角不由地微微上揚。

王雄,來而不往非禮也。

想刺殺我?

呵呵......

你的刺客很隱蔽,本王的刺客未嘗不隱蔽!

隔空飆毒計,誰才是真正的老狐狸?

就交給冥冥之中的天意,來裁決吧。

……

洛陽,大魏宮廷。

曹叡正在北宮御花園中,與兩位輔政大臣商議國事。

商議的內容自然是孫權稱帝之事。

大魏吳王此舉,分明是赤果果的挑釁,分明是沒把魏國放在眼裡。

這不能忍!

曹叡的意思是,立即做出反應,從東至南,三路齊出,二十萬大軍兵伐東吳。

雖然大魏剛與蜀國在西線打了一年,但那只不過損耗了大魏五分之一不到的資源,曹叡依然擁有對孫權開戰的雄厚底氣。

登基三年來,魏國在他治下,國力蒸蒸日上,強盛姿態更甚以往,蓋過先帝曹丕時期,超越先祖曹操時代,兵強馬壯,民心所向。

更何況,大魏在東南兩線就地屯田,蓄養馬匹、訓練士卒。兵器、士卒、糧草足備。

那為什麼不給孫權一點顏色看看呢?

思及此,曹叡瞥了眼陳群與司馬懿,沉吟不語,心下左右糾結。

二人對這個提議(起兵伐吳)是持反對態度的。

理由是大魏水師不給力,即使勝了孫權,也不過是奪取幾座江北小城,大魏軍隊無法越過長江天塹,就無法撼動東吳根基。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不伐,且靠發育速度,拖垮拖死所有對手。

憑心而論,兩位顧命大臣的提議不無道理。但曹叡心裡有一口氣,不發出來不行。

孫權此前是大魏吳王,雖然僅僅是名義上的大魏吳王,但那也是有些主從身份的。大魏是主,東吳是從。

現在孫權脫離魏國自立,當了皇帝,如果大魏對這種公然反叛、打臉的行為不做任何回應的話。周圍那些屬國小弟們會怎麼看待大魏?

遼東公孫氏自公孫淵上臺後,便是蠢蠢欲動,久欲自立;漠南軻比能想要一統鮮卑部落的野心路人皆知,更別提還有涼州眾多當地勢力,時不時也來跳反添亂。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事情不太好辦啊......

正糾結不下,一名太監匆匆跑來,奉上自壽春發來的一封八百裡加急軍情:

孫權遷都建業後,在巢湖上構築了一條東興大堤。大堤呈偃月狀,堤壩上能駐守兵馬,南側能停靠艦船。同時還在大堤兩頭,各修建了一個軍事據點,各留下千人防守。然後孫權就帶兵大搖大擺回建業去了。

聞報,曹叡登時憤怒不已,暴脾氣一下子就有些壓不住了。

這是孫權又一次明顯的挑釁行為!

這就相當於兩個人本來和平共處,突然一個人跑到另一個人屋子里拉了一堆屎,還要問後者借紙......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叡怒火中燒,勐然揚起手臂,就在即將說出“全軍出擊”的當口,忽然想到了一句話......

主不可因怒興兵。

於是緩緩放下了手臂。

深吸一口氣。

算了算了。

先讓那孫權得瑟一會。

大冬天的,實在不宜興兵。

明年一開春就去捶他!

見狀,陳群和司馬懿對望一眼,齊聲讚道:“陛下聖明(好忍)!”

曹叡點點頭,正待邁步回宮,忽見一隻老鷹落在御花園中,停在面前的枯花枝頭。

老鷹嘴裡叼著一根紅繩,紅繩上綁著一封信,它落下後吐掉紅繩,轉身飛天而去。

好奇怪的老鷹。

曹叡眉頭一皺,接過侍從奉上的書信,不以為意的拆開看了一眼。

臉色迅速轉白,而後血壓迅速升高,上到頭頂。

從牙縫裡狠狠擠出來一個字:“打!”

打TM的!

立即,馬上!

………

十一月初,北國已是冷風颼颼,南國仍是和熙如春。

建雲大道中段,工地不遠處的小山包上坐落著一頂寬大的帳篷。

帳篷裡,馬謖捏著軻比能的回信,哈哈大笑。

笑罷,伸出大手對著羌女的小臉一頓摩擦。

開心到飛起。

嘴裡還語無倫次說著一些,“哦耶”,“西內”、“好!”、“打得好哇!”

等一些叫人半懂不懂的話。

羌女輕輕揉著自己幾乎麻木的臉,睜大好看的眼睛,好奇道:“將軍為何發笑?能與小巫說說麼?”

馬謖神神秘秘的搖了搖手指,把信低遞給她:“自己看吧。”

羌女接過書信,凝神望去。

只見信上寫道:“聽君一席話,立時茅塞頓開,未解之疑盡釋,本王由是感激。不知閣下是何方人氏?於何處高就?若閣下尚無存身立業之地,不妨至我鮮卑部落一敘。屆時,本王必出迎千里,掃氈以待。”

這,這有什麼好笑的?

羌女一頭霧水望向馬謖。

馬謖哈哈一笑,又摸出一封信,遞了過來。

羌女定睛一看,見是諸葛亮自成都發來的軍情。

“冬十月十五,曹魏興兵二十萬、分兵三路南征,司馬懿為西路主帥,統八萬人攻江陵。”

“權遣三路軍北上禦敵,其親率十萬主力至合肥、陸遜統五萬人守江陵、朱桓領五萬人守江夏。”

“今戰事已起,焦灼難分,以幼常觀之,孰可勝?孰可負?”

這,這也沒什麼好笑的呀?

又不是蜀漢打勝仗。

羌女徹底蒙圈了。

果然,男人和女人的爽點是不相同的......馬謖搖搖頭,嘆道:“大巫師難道不覺得此事值得慶賀一番嗎?”

“不如今天晚上咱們就把房圓了吧。”

羌女頓時低下頭,美滋滋地“嗯”了一聲。

聲音低若蚊蠅。

同時內心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