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35 在下諸葛瞻,你是何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5 在下諸葛瞻,你是何人?

諸葛瑾無語的望著馬謖。

此人,對東吳惡意滿滿!

以前那些舊怨,早在吳蜀復盟時(223)已經約定,一併揭過,雙方永不再提。

當時可是蜀漢面臨五路大軍圍攻,主動要求不再提起舊怨,孫權才鬆口答應復盟的。

如今,馬謖開口“襲荊之戰”、閉口“夷陵之戰”,唯恐大家不記得往日那些不愉快的舊怨。

而且,救急如救火,東吳都被魏國三路大軍圍攻了四個月,局勢及及可危,馬謖居然打算三個月內出兵、還只帶三千人、還奇襲長安?

鬧呢?

諸葛瑾望向弟弟諸葛亮,目帶求助之意。

諸葛亮轉身對劉禪拱手道:“陛下,東吳是我盟友,傾覆之危不能不救,老臣以為,當著一員大將,發兵五萬北伐曹魏。”

“啊?啊,啊!相父言之有理,就依相父之見。”

劉禪一怔,迅速會意:“馬謖,朕著你統精兵五萬,剋日北上,戰或不戰,你可自決!”

馬謖連忙上前領命,而後從諸葛亮手中接過調兵令符,昂首出殿而去。

諸葛瑾連忙上前對劉禪行禮道謝,而後追出殿外,伸長著手喚道:

“等等等等,馬將軍,出兵這麼重要事情是不是再合計合計?這麼快就出發了?不知將軍意欲攻打何處啊?”

馬謖有些不耐煩的瞥了諸葛瑾一眼:“為救你東吳危局,我夫人臨盆在即,卻過家門而不能入,諸葛大將軍莫非還要對我蜀漢如何用兵,加以指導?”

這話說得極重,諸葛瑾有些接不住,連連擺手道:“不不不,馬將軍誤會了,老夫的意思是說,就這麼貿然出兵,呃,是不是草率了點?”

“不知馬將軍要攻打哪裡?”

其實諸葛瑾想說的是,馬謖最好率軍攻打魏國重鎮和戰略要地,譬如陳倉、長安等地,令魏國不得不立即發兵救援。如此就能迅速減輕東吳方面遭受的壓力。

而不是去攻打隴右、上邽、冀縣這種無關痛癢的小地方。

馬謖搖搖頭,語氣格外堅決:“我意親率五萬兵馬出子午谷,奇襲長安,不知大將軍以為比策如何?”

奇襲長安......

一旦魏軍有備,於子午谷中設伏,你這五萬兵馬豈不是肉包子打狗......

諸葛瑾瞪大眼睛,震驚了好一會,拱手道:“老夫祝願馬將軍一戰功成!”

馬謖仰天大笑著離去。

由於蜀漢兵馬大多數都駐紮在漢中,所以即使手握兵符,馬謖也需先到達漢中,才能領到兵馬。

出來皇宮,馬謖帶著等候許久的張休和大巫師,三人兩馬一路向北,行出老長一段路,方向一拐,直奔丞相府。

諸葛亮已在家中等候多時。

一見面,諸葛亮就皺著眉頭道:“幼常此去,欲帶多少人馬?欲攻何處?”

“謖正疑惑不解,故特來請教丞相。”馬謖拱了拱手,並未說出自己的打算。

很顯然,剛才在朝堂之上,諸葛亮說發兵五萬伐魏,只是做給諸葛瑾看的。

蜀漢國策已定,正值發育的關鍵時刻,怎麼也不可能發兵五萬,勞師動眾去浪費國力。

所以,這道軍令,是有水分的。

不能傻乎乎拿著兵符就走。

諸葛亮微微頜首,讚許的看了馬謖一眼,沉吟道:“我意出兵一萬,羊攻陳倉,以解東吳之圍,幼常以為如何?”

頓了頓,又補充道:“或者兩萬。”

一句話的功夫,就多出來一萬人馬。

這是好事。

馬一萬終於升級為馬二萬了。

不過馬謖卻大搖其頭:“丞相,不需要那麼多兵馬,若只是解吳國之圍,一千人足以!”

一千人?

兵仙韓信都辦不到吧!

諸葛亮神色凝重,沉吟不語。

在他眼裡,馬謖的軍事素養依舊很稚嫩,行軍佈陣一眼望過去全是破綻。他能勝張郃七陣,有各方面的因素和運氣,而且這種因素是不可復刻的。

譬如說獸潮、冰雹,山道伏擊、偷襲奪城、大水灌城等等等等,這些計策用過一次之後就很難再次出現此類客觀條件,即使出現了也很難再奏效。

所以,諸葛亮認為,此次北伐至少要帶夠一定自保能力的兵馬。

一萬起步,三萬以下。

兵馬少了,給不到魏國壓力;兵馬多了,白白耗費蜀國國力。

馬謖想了想道:“我只帶一千人,對外聲稱發兵五萬,從子午谷直取長安,待魏國派遣兵馬往子午谷防備時,我自徑直去取陳倉。”

“丞相且放寬心,那陳倉小城僅有魏將郝昭領千人駐守。我此去縱不能一鼓而下,也定叫其大吃一驚。”

聞言,諸葛亮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好,你速速趕赴漢中,領軍北上。對了,建越大道之事,可都安排妥當?”

“都已安排妥當,建越大道現暫由我長子馬溫統管。另外,以後川中各條道路修繕之事也都由他管,黃襲、李盛二人從旁輔左。”

諸葛亮猶豫了一下,說道:“幼常,你這是要把馬溫培養成能工巧匠?此舉好是好,但我觀其相貌品性,敦厚穩健,或可為將,鎮守一方,你真不打算帶他從軍,培養為接班人?”

馬謖搖頭失笑道:“丞相,相比將軍,我蜀漢更缺的技術人才。況且我還有那麼多兒子,夫人又將臨盆,想培養接班人那還不是一抓一大把.....”

此言一出,諸葛亮的臉頓時晴轉多雲,拉著臉提醒道:“幼常,你該上路了!”

“……”馬謖恍覺失言,識趣拱手告退。

在諸葛亮面前顯擺兒子多。

似乎有些不妥。

方一出來書房,就被一個小不點攔住去路。

小不點三四歲年紀,虎頭虎腦,雙目炯炯有神。

小家夥叉著腰,費力地仰頭看著馬謖,鼻孔朝天哼了一聲,橫在當道,不讓過。

靠,居然被小孩子鄙視了!

馬謖伸出大手,很不客氣的在小家夥肉敦敦的臉蛋上捏了一把,笑吟吟道:“小家夥,你為何攔我?你叫什麼名字?”

小家夥又哼一聲,抬起小手一把拍掉在自己臉上作惡的大手,扭頭望向一旁:“你又是何人?”

“來我家做甚?”

“為何言語無狀,氣我父親?”

“哼!”

“……”

這次,馬謖是真的切實感受到了鄙視。

這孩子,有點兒早熟,聰慧的有點兒過頭了。

馬謖蹲下身來,撅著屁股,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表情,說道:“小家夥,你信不信我能一口叫出你的名字!”

“我若叫出你名,你放我過去,可好?”

小家夥瞥過來一眼,又哼一聲,腦袋轉向另一邊,奶聲奶氣道:“不信!”

馬謖嘿嘿一笑:“你叫諸葛瞻,是也不是?”

小家夥一愣,叉著小腰仔細瞅了馬謖一眼,用鼻孔說道:“你定是從我父處得知我名,不算本事!”

“不算不算,不給你過!”

見小家夥這麼可愛,馬謖忽然來了逗娃的興趣,當即笑道:“那你說說,要怎麼樣你才肯服氣,讓開去路?”

小家夥皺著眉頭,擺出一副小大人的神態想了想,問道:“你莫非就是那馬謖?別人都說你料事如神,你若能說出明天是雨是晴,我便服了你!”

“這太簡單了!”馬謖哈哈一笑,當即花費100點,查詢了未來十天的天氣預報,然後說道:“小家夥,你且記好,自明日起,十天內將會下兩次雨。一次下五天,一次下四天,第六日是晴天。”

小家夥聞言,連忙舉起小手看了眼掌中,然後傻了眼。

他小手掌中,寫著未來五天的天氣情況――這機密,還是他悄悄從諸葛亮房裡抄來的。

馬謖揉了揉諸葛瞻的小腦袋,起身施施然而去。

小不點諸葛瞻呆在廊下,叉著腰,久久不動。

不遠處,書房裡,諸葛亮隔窗而望,神色平靜地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內心中驚濤駭浪迭起。

他日觀風雲變、夜察星象移,也僅僅只推算出了未來五日都有雨。馬謖竟然只閉眼沉吟片刻,就能推演出未來十日天氣?

再聯想到上次馬謖提前十日預備棉衣,反殺戴凌兩萬伏兵一事。諸葛亮倒吸一口涼氣。

嘶~

這是何等手段?

不同於其他人對馬謖這兩年的變化只是微微驚訝,隨後便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就是馬謖的本性。

諸葛亮對此是持相反態度的。

他與馬謖相交二十年,可謂亦師亦友,對後者的秉性喜好瞭若指掌。

當初在葫蘆谷口,諸葛亮甚至一眼就看出了馬謖的異常。

更不用說,馬謖如今那跳脫腹黑的性格、稀碎的書法,好色的秉性、及或果斷或穩健的處事風格,均與原來的馬謖格格不入。

人,不可能在兩月間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諸葛亮一開始也曾懷疑過如今這個“馬謖”的來歷。但卻無法參透其中奧妙。

久而久之,見馬謖一心向漢,才能均衡,也就息了探究的心思,把前後兩個馬謖合二為一,當成一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今天,馬謖的表現令他泛起了一個古怪的念頭。

不是尋常人!

懷著巨大的疑惑和不解,諸葛亮對窗外招手道:“瞻兒,過來。”

小不點回過神,邁著小短腿噔噔噔跑進書房,來到諸葛亮的膝蓋前,仰頭道:

“阿父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