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38 哪個敢言不敗?誰在稱無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8 哪個敢言不敗?誰在稱無敵?

姜維十一次北伐,確實是耗費了蜀國許多國力。但即便如此,如果姜維不作死,即不開這場賭局的話,魏國仍然沒有太多可趁之機。

就連常年與蜀軍打交道的鄧艾都認為:蜀軍仍不可小覷,伐蜀成功的可能仍然不大!

可是,姜維給魏國開啟了一扇門。

262年,蜀漢滅亡前一年,姜維做了兩件事。

一,聚兵斂谷。

姜維認為:憑藉秦嶺阻擋魏軍,打阻擊戰收益不大,不如把魏軍放進來打!

“斂兵聚谷”之策的核心要義是:將漢中的兵力作適當收縮,以期集中兵力,打擊來侵之敵;堅壁清野,以困敗遠來之軍;最後乘敵勞師無功而退返之時,追而殲之。此戰略核心在於誘敵深入,關門打狗。此戰略不能不說是敵我雙方實力相差不大時,一種不錯的禦敵、殲敵之策。

所以,姜維改變了魏延、諸葛亮、及王平時期的防禦策略,撤去險關要道駐軍,屯兵於漢、樂兩城及陽平關,企圖把魏軍放進來打!

但是,受限於情報和眼界,姜維無法準確預估到魏國可以放置在西線的兵力已經發生了改變。魏國放置西線的兵力,不再是以往幾十年間的十萬規模,而是可以投放三十萬乃至更多。

因此,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預想出現了巨大巨大的偏差,衝進來的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虎和兩隻狗。

二、屯兵沓中。

為了避禍,姜維引軍到沓中屯田。

姜維的意圖很明顯:一旦發生戰事,漢中蜀軍把敵人放進來,姜維則率沓中蜀軍東顧,切斷魏軍補給線,封鎖退路,進而聚殲魏軍!

不得不說,這個賭局開的非常冒險。

賭勝了,姜維充其量也就是打一場類似於陸遜“石亭之戰”這樣的勝利,殲滅一些魏軍,但卻改變不了魏強蜀弱的局面,更無法佔領魏國一寸土地。

且因為漢中是主戰場的緣故,漢中百姓會橫遭戰亂,農田,房舍、家畜、城池等等一切基礎設施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得不償失!

最最關鍵的是,一旦賭輸了......蜀國就會滅亡!

姜維如同一個賭徒,高喊著:比大小,我壓10萬兵馬,司馬昭快來賭一把!

我梭哈了!

考慮到10萬是蜀國的全部賭本,而魏國的賭本有100萬,司馬昭略做思索,很快下定了決心。

為何不來賭一把呢?

跟10萬兵馬,另外再大你姜維20萬兵馬!

姜維要不起了。

其實早在魏明帝曹睿想伐蜀時,劉放就曾給曹睿算過一筆數字賬:以魏蜀邊界這樣的地形(蜀國佔有秦嶺之險),魏國需要3:1的兵力對比才能打贏蜀國!

即三十萬兵力或以上。

由於一直以來在東南兩線投入了巨大的兵力,魏國想要在西線投入三倍於蜀的兵力,還是有些吃力的(只是吃力,不是做不到)。

所以,魏國對伐蜀一直很猶豫。

但是姜維忽然給了魏國一個機會!

司馬昭經過縝密的分析,斷定蜀軍總兵力最多不超過11萬!姜維在沓中屯田帶了5萬,成都中軍最少2萬,對吳邊界至少1萬,漢中守軍充其量不過3萬人!

於是,司馬昭迅速做出了安排。

西線,鄧艾率3萬人纏住姜維,諸葛緒率3萬人切斷姜維去往漢中的通道,即陰平橋頭。

這樣,6萬魏軍對姜維5萬兵馬,殲滅姜維沒有把握,但牽制住姜維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東線,鍾會率12萬大軍輕鬆進入漢中,進攻3萬蜀軍。

一通操作下來,魏軍在區域性對蜀軍形成了四倍兵力差。

比劉放當年3比1的設想想還要富餘。

司馬昭認為:如此用兵,即使不能立即滅蜀,漢中卻是唾手可得,而一旦拿到漢中可得,蜀漢就丟失了門戶,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儘管錯估了形勢,導致魏軍輕鬆進入漢中。但如果賭桌上的對手只是司馬昭的話,姜維未必不能保護蜀國。

當然,漢中失陷是肯定的。

可是,司馬昭是魏國最高決策人,能夠控制魏國表現,而姜維並不是蜀漢最高決策人,不能控制蜀國在賭桌上的表現。

此前,姜維預感到魏國將要發起進攻,為了確保漢中不失,已經請張翼增兵守護陽安關,廖化增兵駐守陰平橋頭。

但由於黃皓阻止,此兩條調令未能如願。

最終,原陽安關守將投敵,漢中失守。姜維也被困在沓中,成了甕中之鱉,無法脫身。

此時,所有人包括司馬昭都認為,姜維將會被活活困死在沓中。

可姜維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姜維巧妙用兵,調開了堵在陰平橋頭的諸葛緒,回到東線,匯合諸將退守劍閣,並再次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成功堵住了魏軍主帥鍾會的連番攻勢。

魏軍也一度因為拿不下劍閣,且糧運困難,考慮在漢中轉取守勢,暫且撤回大軍,伺機再戰了。

因為此時司馬昭已經初步達到了出兵目的,即拿下漢中,威震天下,有了取魏國而代之的資本。

可就在這個時候,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父子在綿竹關全軍覆沒,蜀國士民紛紛躲避不敢阻擊魏軍,劉禪不戰而降......

蜀漢亡了!

不管是鄧艾的奇謀,還是諸葛瞻、劉禪乃至蜀中士民的表現,都是姜維無法控制的,他們的表現也是致命的。

但促使他們做出這種表現的,正是姜維的“聚兵斂谷”策略。

蜀漢國力一直弱於魏國許多,到了蜀漢末期,隨著北方經濟的快速恢復,雙方實力愈發懸殊。

可正如鄧艾所判斷的那樣:如果蜀國繼續依託天險防禦,魏國並沒有多少可趁之機。

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鄧艾此前一直領兵在外,手頭上一直都只有三五萬人馬,他並不能準確知道,魏國可以投放在西線的兵力總數。

以其手中的三五萬兵馬觀之,蜀國確實難以攻取。

但司馬昭和鍾會是總領全域性的人,能夠準確知道魏國能夠動用兵力的上限。

於是,前後投放三十萬兵力,三路伐蜀的策略出爐了。

當然,如果姜維不開這場搏命賭局,魏國暫時還是沒有什麼好機會滅蜀的。

這場“搏命賭局”是蜀國滅亡的加速器。

這是一場蜀國根本輸不起的賭局。

魏蜀國力相差懸殊,鄧艾、鍾會等人將略又不在姜維之下,姜維哪有制敵的把握呢?

而蜀國人口稀少,經濟疲敝、內部矛盾尖銳,危急關頭,姜維甚至還沓中避難,躲避來自蜀國的危難。如此態勢之下,姜維縱然將略傑出,又如何能不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思緒迴轉,馬謖長長吸了一口氣。

前事已矣!

無論誰對誰錯,都已經不重要了。

既然他已經來到這個時空,那麼,這樣的事情就絕不會在他眼皮底下發生!

在他馬·赫那拉·從不靠外掛,戰神謖面前。

哪個敢言不敗?誰敢稱無敵?

統統一拳捶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