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59 諸葛亮的新對手(求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9 諸葛亮的新對手(求訂)

等到堅定的擁漢主義者趙雲冷靜下來時,馬謖已經吐的稀里嘩啦,靠在牆角大口大口喘氣。

本來這只是件小事,無關顏面。

可當馬謖眼角餘光看到張休在門外慫著肩,捧腹大笑,居然不來救他時!

當場就爆炸了。

一口氣緩過來,招手示意張休近前,拉長了臉問:“已知五千石糧夠我軍五千士兵食用五天,一萬士兵十天需要多少糧草?”

聞言,張休腦仁一炸,心算了好久,才不確定的回道:“一萬石糧?”

老實說,這個問題難住了張休,他鬥大的字不識一筐,算數雖然經過數學鬼才馬謖長時間教導,現在仍然是個半吊子。

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都要扳著指頭算很久。

他居然算對了!……馬謖大吃一驚,默然片刻,旋即一拍大腿。

“混賬!身為高階偏將,算個數都要算這麼久!”馬謖一邊怒斥張休,一邊從懷裡摸出一本泛黃的“九章算術”,摔到後者懷裡,沉聲道:“罰你一天之內,抄寫此書一百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抄不完,軍法從事!”

“是。”張休懊惱的抱住“九章算術”,哭喪著臉走了。

馬謖長吁一口氣,心裡舒坦極了。

趙雲無語的望著馬謖,忍了幾忍,終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幼常,這不對吧,按照五千人五天用五千石糧的假設,一萬人十天難道不應該是兩萬石糧?”

“趙某久隨丞相征戰四方,累受丞相教導,絕對不會算錯的。”

“要不你再算算?”

“……”馬謖面無表情看了趙雲一眼,迅速岔開話題:“趙老將軍,我意在燒當羌和先零羌族之中,各挑選出一萬精銳勇士,訓練成軍。而後待天下有變,便令親率騎兵攻武威,再令一將領西縣之兵以向天水。如此,可先據涼州,再合圍隴右,虎視關中……大事可成矣!”

“不知老將軍意下如何?”

聞言,趙雲眼神瞬間亮如星辰。

到了他這個年紀,大多數東西他已經沒有了任何興趣,譬如說女人,錢財,但要說到訓練騎兵,統領騎兵,那他就有勁了。

身為將軍,誰不想擁有一支疾如風、快如電的虎狼之師呢?

“此議大善!大善!這個差事,趙某接下了!”

馬謖點點頭,令人重新搬來一張桉臺,擺到離趙雲遠一點的地方,開始趴在上面寫寫畫畫,計算組建一萬精銳騎兵所需要的花費。

馬匹是現成的,羌人每家每戶都有馬,從中挑選出一萬匹好馬還是很容易的。

士兵也是現成的,羌人自小在馬背上長大,騎術精湛,一旦成軍,戰鬥力是槓槓的。

昔日那支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的西涼鐵騎,便是以羌人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現在的問題是,組建一支兩萬人精騎需要花費多少錢,一整套的盔甲兵器和裝備,極其燒錢。

雖然燒當羌國庫裡有的是錢,但由於缺鐵,和缺冶鐵工匠等一系列問題,此前的幾任羌王都有過組建精銳騎兵,抵抗魏國自立的計劃,卻都被迫中止了。

冶鐵技術最發達的蜀國和魏國,都對周邊外族限制了鐵的出口。

曹操在被槍長馬快的西涼軍扎到生活不能自理後,立即就下了命令,魏國不得向周邊外族大量出售成品鐵。

蜀國則是山路艱難,運輸不便,所以羌人通常只能向西域諸國購買。

但西域諸國的冶鐵技術還從1.0石器時代走出來,距離中原3.0精鐵淬鍊時代還很遙遠,不提也罷。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勇武非常的羌兵,只能拿著最垃圾的裝備和魏蜀兩國幹仗,經常被兩國安排的明明白白。

當初馬騰韓遂的西涼軍之所以無敵,是因為他們原本是漢臣,可以從大漢買到鐵器,買到盔甲及各種裝備。

不過現在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蜀國的冶鐵技術非常發達。通往西縣的大動脈級道路也即將修好,運輸不再是問題。

只要搞到鐵和裝備,組建出蜀漢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再和魏國剛正面,應該不難吧?

到那時,我就不用再一遇到魏軍,就只能採取龜縮不戰的法子。

馬謖心想。

經過三天三夜的研究,數學鬼才總算搞清楚了所有花費。

簡單來說,組建一支兩萬人的精銳騎兵,需要四萬匹馬,四萬套馬具,兩萬套鎧甲、頭盔、兵器、弓箭等一系列裝備。

不計算馬和士兵的成本,平均下來每一個騎兵需要花費三萬大錢,兩萬騎兵總花費是60億。

也就是說,組建這支騎兵,燒當羌國庫裡的錢一下子就去了五分之三。

得出這個結果,馬謖震驚又後悔。

這一個個裝備精良的騎兵,其實就是會移動三萬塊呀。

無論是下辨伏擊火攻,還是建威掘渠淹城,他指揮的蜀兵在擊敗魏軍的同時,也損壞了大量裝備。

看來以後和魏國打仗,儘量要用到勸降這一招了。

除非萬不得已,決不能使用暴力。

馬謖暗暗打定主意。

……

五丈原,蜀軍大營。

諸葛亮一臉無奈的望著喋喋不休的車騎將軍兼監軍劉琰。

此次出兵斜谷,諸葛亮帶來了五萬大軍,一進入關中地界,立馬就相中了五丈原這個天然堡壘。於是一邊令諸將分兵去取四周郡縣,一邊令士兵在五丈原上建造工事。

這次,諸葛亮有著足夠的底氣。

蜀軍一不缺糧,二來運糧糧道正在快速修建。不出三月,大路就可以從漢中延伸到五丈原。

說白了,他這次是準備打持久戰的。

但監軍劉琰卻有不同看法。

劉琰是豫州魯國人,劉備在豫州期間,徵任劉琰為從事。由於劉琰與劉備是同宗同姓,而且為人很有儀表風度,善於交談議論,因此深得劉備厚待,經常作為賓客的身份跟隨著劉備應酬交際。

建安十九年夏(214年),劉備擊敗劉章取得益州,任命劉琰為固陵郡太守。章武三年四月(223年),劉備逝世。五月,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劉琰受封都鄉侯,官位排位僅次於諸葛亮、李嚴,又兼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後又由後將軍升遷為車騎將軍。

劉琰雖官居高位,卻並不參與蜀漢的國政事務,只是受劉禪委派,象徵性地率領千餘士兵,跟在丞相諸葛亮身側,提一些批評建議而已。

讓劉琰隨軍,是諸葛亮主動要求的。

因為前一次司馬懿的反間計令後主六神無主,不得不召他回川中,令北伐程序半道而廢。

為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諸葛亮此次出兵,特意帶上了劉琰。

他本以為劉琰知道自己的份量,就是一個帶著眼睛的工具人。

但沒想到,劉琰沒有這個覺悟。

從出兵開始,劉琰就一直在對他的行軍佈陣指手畫腳。

而且劉琰在軍中的排場也十分高調,比主帥諸葛亮還要高調,他的車馬服飾飲食,可稱得上是奢侈豪華,常帶著上百親隨,大搖大擺的探查諸營。

這令諸將都心有怨氣。

各將的營帳都是很私密的空間,豈能亂看?

要知道大家都是武將,軍中又沒有女人。平時只能練武解壓。

劉琰如此闖來闖去,萬一看到一些不該看到的一打五或一打十場景,那大家的臉面往哪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