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173 大BOSS司馬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3 大BOSS司馬懿

――

諸葛亮從五丈原退兵後,沒佔到太大便宜的東吳,也從三條戰線陸續撤退;漠南的柯比能則在忙著收拾草原上的亂攤子,暫無瑕南顧。

天下再次進入短暫的平靜。

各方勢力都在醞釀下一步大動作。

魏帝曹叡在重新調整東西兩線的兵力部署;吳大帝孫權在重新審視蜀漢的實力,調整吳國的對外策略。

至於劉禪……諸葛亮,則在積極籌備下一次北伐。

戰爭的陰霾,並沒有徹底散去。

諸葛亮撤軍後,司馬懿率眾登上五丈原,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他雖然看不太懂蜀軍營寨佈局奧妙,卻大受震撼,感嘆諸葛亮真乃是天下奇才。

贊完對手,司馬懿微微一笑,派遣一千兵士常駐五丈原,以防斜谷出口。

至此,蜀漢從漢中出兵關中的所有道路,魏國幾乎都有了防備。

這意味著蜀漢下一次北伐,能夠選擇的路線,不多了。

因此,戰爭結束之後,司馬懿旋即上表曹叡,請求在隴右及西涼地區大幅增兵,以防範蜀漢下一次有可能到來的攻擊。

至於鎮守雍涼的主帥,司馬懿並沒有在奏摺上明說。

但所有人都知道,除他之外,無人能擋住諸葛亮。

蜀魏之間的戰略態勢,司馬懿知、諸葛亮知、馬謖自然也知道。

前面說過,蜀漢從漢中北伐原本有五條路。

第一條,祁山道,地勢平坦,順西漢水逆流而上,適合大兵團出動,方便運送輜重糧草,缺點是繞的路有點遠。

第二條,陳倉道,這條路也是大路,易於用兵,但兩側都是河谷和樹林,很容易遭到伏擊,劉邦偷渡關中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指的就是這條路。

第三條,褒斜道,此路崎區難走,唐朝大V李白認證過的,他的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就是這條路。雖然這條路經過馬溫修繕,但難走的本質沒有變。

第四條,駱谷道,此路是漢中北向關中的所有棧道中,距離長安直線距離最近、也最險峻的一條。

第五條,子午道,在秦嶺諸道中,這條險峻也最冷門,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指的就是這條道。上個月,曹爽領兵三萬企圖從此道伐蜀,被大雨困在山谷中一個多月,最終狼狽退兵。

這五條道路中,祁山道、陳倉道和斜谷道諸葛亮都走過,因此魏軍都有了防備。

且因魏延和馬謖都曾揚言要走子午道偷襲長安的緣故,魏國在子午谷北端也建造了關隘,常年駐軍。

只剩下最險峻的駱谷道,魏國暫時不曾駐防。

以諸葛亮的謹慎,就算北伐無路可走,都不會選擇駱谷道。

這麼一算,北伐就只剩出祁山一途。

好在蜀漢如今控制了西羌,又多出來一條路。

因此,可以預見,蜀漢倘若再北伐,不是出祁山,便是從羌地高原呼嘯而下,殺奔涼州。

這也正是馬謖攻略涼州副本以及現實中攻略涼州的困難所在,直面司馬懿!

實事求是的說,諸葛亮此次從五丈原退兵略微有些惋惜。

但如果一直耗下去,就變成了蜀魏相互比拼國力的消耗戰,這對經濟底子不太紮實的蜀漢來說有點吃虧。

再加上這場戰爭本就是為了應對司馬懿進軍隴右被迫發起的,本質上也是無法持久的。

對於蜀漢來說,當務之急是發展國力,而不是戰爭。

所以退兵也是必然結果。

只不過李嚴把這個結果給提前了。

所以他被諸葛亮一擼到底。

如今蜀魏之間的局勢重新回到原點,無論攻略隴右還是涼州,馬謖都將親自挑戰司馬懿這個終極大BOSS。

行不行,打過才知道。

燒當羌,雍州刺史府。

馬謖面前光屏閃爍。

目光掠過難度C級的“鷹揚西域”,停留在難度B級的“雄霸西涼”上,至於難度A級“虎踞隴右”,他連看都沒看一眼。

現在還不是攻略這個高難度副本的時候。

“雄霸西涼”副本有三個下屬子地圖,即“金西武”、“張酒敦”和“雙西”。

顧名思義,“金西武”指的是涼州東面的金城、西平、武威三郡;

“張酒敦”指的是涼州西面的張掖、酒泉、敦煌三郡;

“雙西”指的是涼州北面的西郡和西海郡。

因涼州西面五郡荒涼,地方勢力紛雜,人口又少,所以眼下魏軍主要兵力和控制力都集中在涼州東三郡。

涼州刺史徐邈領三千兵馬駐武威、護羌校尉郭淮領三千兵馬駐金城、後將軍費曜領三千兵馬駐西平。

見“張酒敦”和“雙西”兩個副本沒有魏軍駐防,難度仍然和“金西武”一樣,都是B級。

馬謖些微一怔,旋即釋然。

涼州西五郡連強大的魏國都無法徹底掌控,說明當地必然有難以對付的勢力。

這個難度。

核理!

涼州的羌人,那是真滴兇啊。

雖然後世人都把東漢覆滅歸結到黃巾起義,但這只是表因。在馬謖看來,自漢安帝開始的那場跨度近百年的羌漢戰爭,才是嚴重拖垮了東漢帝國經濟的真正內因。

換而言之,東漢帝國是先被這場百年羌漢之戰拖垮了經濟,繼而才導致民不聊生,黃巾起義大爆發。

這場百年戰爭的起因很簡單。

漢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朝廷正式下詔撤銷西域都護府,召回西域都護段禧、副校尉梁慬、騎都尉趙博,以及駐守尹吾盧、柳中的屯墾兵團。騎都尉王弘奉命召集金城郡的羌人,打算組織一支軍隊接應從西域返回的段禧、梁慬等人。

這看似無比正常的公務行為,卻讓一則流言不脛而走,羌人們紛謠傳此行的目的是屯兵西域,永遠無法回來。一路上羌人不斷逃跑,王弘採取高壓手段,殘酷鎮壓,終於使局勢迅速惡化。

羌人的叛變如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一個部落接著一個部落叛反。勒姐羌、當煎羌叛逃出塞;燒當羌逃離金城郡;先零羌的分支滇零羌與鍾羌乘機大肆殺掠。

此次羌亂涉及的地域極廣,包括河西走廊的張掖、武威,以及金城、漢陽、隴西諸郡,通往中原之路被切斷。

戰事穩定住後,東漢朝廷即要求涼州羌人搬到中原來居住。為了分化瓦解羌族各部勢力,東漢朝廷在關東地區修建了600多座新城,用做羌人新家,並以割莊稼燒房子的酷烈手段,強迫羌人東遷至中原居住。

但搬家何談容易,不管東漢朝廷如何蓋房建城,羌人就是不肯搬。

戰爭也因此一直持續近百年,直到到東漢王朝覆滅後,西涼地區才逐漸被曹魏平定下來。

而這場跨度百年的戰爭,給東漢朝廷帶來了難以承受的經濟危機。

僅漢安帝年間,朝廷給羌人建造新城新家的費用就高達240億,之後的花費更是天文數字,根本無法計算。

在後世,很多人都以為羌族是小部族,人很少。但事實上東漢朝廷不惜發動戰爭也要強迫羌人內遷,就是因為羌人……實在是太多了。

在東漢時期,生活在涼州的羌人已經與漢人區別不大,他們也是種莊稼吃糧食,不遊牧。

遊牧的羌人主要生活在青海高原之上,而東漢朝廷要遷移的,正是這部分種莊稼且數量極多的羌人。

自西漢消滅匈奴之後,所有西羌人都沒有了天敵,人口迅速醒來爆發。

人口多,外加天天打仗鍛鍊,涼州的羌人婦女都能持戟殺敵,更不要說男子。漢靈帝劉宏時期的御史鄭泰曾言,天下有三種精兵:並涼匈奴、湟中義從和八種西羌,此三種精兵英勇善戰,天下人無不聞之色變。

八種西羌指的是生活在青海高原上,保持遊牧習俗的羌人,戰鬥力自不用提;

並涼匈奴指的是幷州和涼州的匈奴;

湟中義從指的是居住在金城郡周邊的大月氏。金城郡有條河叫湟水,所以大月氏的士兵也叫湟中義從。

這三種精兵大部分都出自於涼州,這也就是為何董卓進京時只帶了三千人馬,就能讓所有人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涼州兵雖少,但是很能打。

建安20年(215年),曹操平定馬超、韓遂、宋健,百年羌漢之戰才算告一段落。

各部羌人懾於曹操兵鋒,紛紛遠遁高原或向西遷移,沒有遷移的羌人則全部都明面上臣服了曹魏,被安排在涼州東三郡定居。

涼州東三郡,即“金西武”三郡的百姓主體,都是聽話不鬧事的羌人、氐人和漢人;西五郡則都是一些脾氣比較暴躁、不太服王化的羌人。

不過他們明面上是不敢和魏國對著幹的。

這就是目前涼州八郡的局面。

難度不言而喻。

分析完“雄霸西涼”下屬三個子副本,馬謖思維快速發散。

先攻略哪一個呢?

與之前攻略西羌副本時大致相同,這“雄霸西涼”副本下的兩個子地圖是要帶他走進盤踞在涼州西五郡的羌人世界,瞭解那裡的一切,進而為接下來的征伐奠定基礎;而“金西武”子地圖,則是要與魏國涼州三將鬥智鬥勇……

或許還得加上司馬懿和隴西太守遊楚。

張郃雖死,一打五的局面不變。

馬謖微微頜首。

心下瞭然。

望著三個子副本一陣遲疑。

到底該先寵幸哪一個呢?

這三個副本裡,難度最大的看上去應該是“金西武”副本,因為司馬懿就統軍數萬駐紮在天水郡,涼州東三郡一但有戰事,他隨時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來馳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按照先易後難的策略,最優先攻略的副本當然是……

馬謖一指頭戳在“金西武”子地圖上。

該死鳥巢上,不死萬萬年。

司馬懿,來戰!

【是否花費100點,進入該副本。】

“花費,進入!”

【是否花費100點,瞭解該副本通關規則?】

“不花費!”

這規則還需要瞭解?

不就是武力通關嘛。

我太懂了!

馬謖明智地節省下這一筆不必要的開支。

【溫馨提示,該副本為B級難度,你可以選擇三名隨行人員。】

【請選擇隨行人員,一,系統預設人員;二,自選(自選人員需要額外支付300穩健點)。】

“……”

“選一!”馬謖回答的很乾脆。

地主家的穩健點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能省300點是300點。

【夢幻歷練,地獄考驗哇~哈哈哈!】,

“地獄考驗……”

“開局語音別這麼嚇人好不好……”馬謖心跳忽然漏跳了一拍。

有點小慌。

司馬懿是何等樣人,下手狠不狠。

他太清楚了。

嚴格來說,這將是他第一次單獨面對司馬懿。

沒有諸葛亮在前面吸引火力,也沒有智商和天賦壓制,大家各憑本事。

生死各安天命。

好在,這只是歷練場景。

即使輸了也還有重來的機會。

所以,穩住,我們能贏!

馬謖深呼吸一口,迅速平靜下來。

光線暗明交替,場景快速切換。

“將軍(幼常),武威城到了!”

還沒睜開眼,兩男一女的聲音就在在耳畔響起。

一聽聲音,就知道是趙雲、張休、和阿秀三人。

也是目前可以排出的最強四排陣容!

馬謖心下大定,睜開眼打量四下,見自己策馬立在武威城下,趙雲、張休、阿秀三人緊隨左右,各自騎著一匹駿馬。

城門禁閉。

城樓上,數千魏兵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陽光照射在一名銀盔銀甲的老將軍身上,老將軍從城牆上探出半截身體,磷光閃閃,耀眼奪目。

是徐邈!

此刻,他正瞪大眼珠子,不可思議的盯著馬謖,哈哈大笑道: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好你個馬謖,居然敢自投羅網。”

徐邈抬起手臂,聲音透著得意:

“放……箭!”

休休休――

休休休――

“慢!且慢!”馬謖急忙揮動長劍一陣格擋,待一輪箭雨過去,仰視著城頭,沉聲道:“徐公,你我往無血仇,近無私怨,何以兵戎相見啊?”

徐邈冷哼一聲,再次抬起手。

魏兵弓弦再次拉滿。

“實不相瞞,在下此來與徐公有要事相商,事關閣下一家老小身家安危。”馬謖不疾不徐說道。

“還請閣下出城一敘。”

雖置身於千箭所指之下,他實際上一點都不慌。

90的武力值+身穿“什麼都打不透的”天蠶板甲,足以保證他安然無恙。

“出城一敘?”

“老夫與你有何可敘?!”

徐邈一怔,不過倒是沒再令人射箭,目光猶疑的盯著城下四人組。

事關一家老小安危?

老夫一家老小此刻正在洛陽,何危之有?

此人莫不是在唬弄老夫?

要不要出城去呢。

徐邈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