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242 諸葛亮:你在教我做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2 諸葛亮:你在教我做事?

“危險倒不至於。”諸葛亮笑眯眯看著馬謖:“但王平也很難取得陸遜信任,很難獲得東吳重用,更不可能獨掌管一軍。倘若幼常只是想讓他傳遞一些有價值的情報,那還是可行的。”

“……”

事已至此,無可挽回,馬謖索性收起擔憂,轉而說道:“丞相,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季漢面臨的形勢很嚴峻啊。”

諸葛亮微微頜首,沒有說話。

確實,蜀漢在兩年半之前拿下隴南地區的武都、陰平二郡後,最近又新得隴右五郡,將整個隴右七郡全部納入掌控。

再加上之前拿下的西羌四部(約相當於四個郡的地盤和體量)和涼州八郡,各種事務忽然激增一倍,多到嚇死人。

光是將下轄所有地盤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安排官員上任,理順各地情況,就把諸葛亮忙得神魂顛倒。

之前,諸葛亮已將南中七郡從益州劃分了出去,設為雲州;這段時間,又將隴右七郡和四部東羌約十一個郡,合併在一處,設為秦州;涼州八郡保持不變,還為涼州。

如此,季漢的地盤從建興元年(223年)諸葛亮接手時的一州,共計十三個郡,演變到現在四州,共計四十二個郡,地盤整整擴大到四倍。

至於當前的人口總數,暫時還沒有統計出來,不過諸葛亮心裡是有約數的,且與馬謖所提供的約數相當。

季漢人口目前約在350萬左右,另有兵馬二十八萬餘。

雖說四個州加起來才堪堪三百多萬人口,遠比不上劉焉父子掌控蜀地時的五百萬人口,但諸葛亮已經非常滿意了。

而季漢這一路快速崛起的開始,都是因為在街亭提拔了馬謖。

與季漢相比,曹魏目前擁有並、幽、冀、青、徐、豫、兗、雍八州,另外還佔據著揚州和荊州北部地區,下轄七十四個郡,人口約在六百萬左右,另有兵馬四五十萬。

而孫吳則擁有三州,三十二個郡,人口約在三百萬左右,另有兵馬二十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下十五州,魏有其八、蜀有其四、吳有其三。

如此,三國國力對比呈現為:曹魏人口600萬>季漢人口350萬>孫吳300萬;

兵力:曹魏50萬>季漢28萬>孫吳20萬。

三國之中,魏國仍是最強;季漢逆勢上揚,從老末進階到第二;孫吳墊底。

季漢和孫吳目前的整體實力相加,已經超過了曹魏。倘若蜀吳聯盟不崩,曹魏早晚必被兩家蠶食而滅。

或者說,曹魏最終會被三家蠶食而亡,因為北方還有的大漠雄主柯比能。柯比能麾下坐擁十萬騎兵,對魏國北部虎視眈眈。

擱在四年前,曹魏是不怕柯比能的。因為當時魏國常備精銳騎兵就有五萬,另外還有五萬騎兵預備役。只要有需要,魏國就能夠瞬間組建出十萬騎兵。但是現在,魏國的精銳騎兵已在對蜀漢作戰中幾乎損失殆盡,新組建的騎兵數量不多,戰鬥力也一般。如此,柯比能的騎兵優勢就凸現了出來。

以目前的局面論之,只要蜀漢不做大死,不再被東吳背刺,這堅實的基本盤足夠劉禪安穩的當皇帝當到死。

所以,儘管每天操勞國事的時間越來越長,身體每況愈下,但諸葛亮的精神層面是昂揚向上、矍鑠開朗的,再無九年前接掌蜀漢時的頹勢和焦慮。

最近,諸葛亮也逐漸意識到事必躬親的危害,正在嘗試一點點放權給屬下們。

在民生政務方面,之前,諸葛亮已經將蔣琬安排為涼州刺史;劃分出秦州後(即隴右七郡加四部羌人),將吳懿提拔為秦州刺史;楊儀總督漢中,費禕在丞相府指導下監管益州諸事,董允去了雲州(即南中七郡)。

軍事方面,諸葛亮目前心儀的接班人有兩個,第一順位是馬謖、第二是姜維。

至於趙雲,陳到、魏延、鄧芝、向寵、宗預、胡濟,李恢,張翼,馬忠,馬岱,張表、閻宇,霍戈,廖化包括目前在東吳臥底的王平等將,都是將才而非帥才。

這些將才裡甚至還不包括馬謖麾下的四大部將,以及留守在涼州收降的費曜、戴凌、麴義,麴布等人。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就連諸葛亮自己都認為蜀漢人才凋零,可堪大任者不多。然而等到他決心放一些權的時候,忽然發現,實際情況其實並不是如此。

蜀漢的將才還是非常之多的。

只不過以前國家太窮,百姓太少,兵力不足,再加上他太能打了,幾乎全能,以己推之,所以才給了他“蜀漢人才都達不到他的標準”的錯覺。

現在回頭看過往,諸葛亮忍不住搖頭失笑,覺得自己以前的要求太高了。

而讓他觀念在悄然間發生改變的,正是馬謖橫空展現出來的戰爭天賦。

這讓諸葛亮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樣全能,出將入相,下馬能治國、上馬能打天下。

大多數人才通常都是某一項特長特別長,其他方面就很短,這才是天下人才的常態。

譬如馬謖,打仗很厲害,上馬就能贏,幾乎無往不利;但下馬之後……就只會往女人堆裡鑽。

倘若讓馬謖來治國,處理政務,那手段必然是粗暴到令人難以置信,國家也必然會很快崩潰。

這從馬謖當初提倡糧食增產、增加人口和修建道路三件事上,就能看出端倪。

這三件事如今在諸葛亮的梳理下,苦苦維持著,隨時面臨著失控的風險。

最近一年,修路工程斷斷續續,長時間停工是常態,兩萬民工整天無事可做,但待遇一分不少拿,糧食一口不少吃,停工的原因是路修得太快,沒有火山灰了。

兩萬人扛著刨鍬像蝗蟲一樣到處尋找火山灰的場景有多壯觀?馬謖一定沒見過。

但諸葛亮見過。

而蜀漢人口的激增,各民族百姓的大量湧入,也讓各地的治安、民生面臨著嚴峻挑戰。

百姓,並不是只給他一口吃的就夠了。

當解決吃飯問題後,百姓們就想要穿更好的衣服、住更好的房子、擁有更多的田地、娶更多的妻妾、接受更好的教育,追求更舒服的生活品質,嚮往更高的人生目標……

在任何時代,百姓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是需要人為管控的,不能任由它野蠻生長。

而這些,馬謖統統都不管,丟下糧食增產訣竅就跑了。

天知道,這給諸葛亮增加了多少倍工作量!

將相二人在成都的城頭臨風而立,望著天上雲卷雲舒,各有所思。

良久,馬謖忽然說道:“丞相,我覺得《出師表》已經有些不合時宜,是不是該改一改了。”

你在教我寫文章?……諸葛亮側目而視,頗為訝然:“哦,怎麼改?幼常你說說看。”

諸葛亮自認為《出師表》寫得還是很不錯的,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傳世之作、嘔心瀝血之作!

倒是沒想到今天會被馬謖挑出了刺。

諸葛亮直直望著馬謖,想看看後者究竟能不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倘若真能說到點子上,改一改《出師表》也不是不行。

在做文章這方面,他自認為自己還是很謙遜的。

馬謖板著臉,一本正經說道:“昔日丞相曾表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覺得吧,按照目前的局勢,應該改為: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幸得臣不負所托,力挽狂瀾於既倒,今天下三分,益州堅實如鐵,此誠掃清六合之時也……”

“……”

諸葛亮面色平靜的看著馬謖,忍了幾忍才沒當場笑出聲來。頓了頓,啐道:“無聊,無聊至極。”

說罷,拂袖而去。

下來城樓,在馬謖看不見的角度,諸葛亮嘴角微微上揚,步履輕快的走了。

……

荊州江陵,吳國上大將軍府。

正在伏桉辦公的陸遜很快看到一份塗抹紅色標記的情報。

他連忙把那捲竹簡抽出來,鋪開到桌子上,定睛仔細去看。

根據吳國的情報系統標記,竹簡上塗有藍色標記的是來自魏國的情報,塗有紅色標記的是來自蜀國的情報。

雖然江陵與蜀國接壤,但由於之前是盟友的關係,下屬送來情報通常以藍色居多,也就是來自於魏國的情報,極少會有紅色的。

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吳國調整了對外策略後,來自蜀國的情報忽然多了起來,上面的內容也令陸遜大吃一驚,驚歎於蜀漢如今國力之強。

作為吳國最高軍事長官,對蜀前線第一人,陸遜最近對蜀漢的情報特別關心。

因為蜀國已經在悄然間,從“盟友”變成為了吳國的敵人。

眼前這一份厚厚的情報,裡面會寫一些什麼呢?

很快,陸遜放下竹簡,皺眉沉思起來。

這是吳國間諜從蜀地發回來的最新情報,時間是一天之前,內容是關於投魏蜀將王平的。

王平在棄魏投蜀十三年後,因失職被諸葛亮貶為平民,如今已經順江而下,來到吳國。

這封情報所說的內容並無可疑之處。

真正令陸遜懷疑的是王平選擇來到東吳。

按照如今蜀漢的實力和強勁的上升勢頭,王平投吳遠不如留在蜀國等候東山再起的前途更遠大。

換句話說,王平此來東吳的目的,並不是簡單的“人挪活”那麼簡單。

情報的最後,還註明了王平來到江陵的住所和從事的行業。

江陵漁夫。

這不合理!

如果王平真的想打漁為生,在蜀國難道不能打漁嗎?

如果王平想要投奔吳國,投奔他陸遜,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來拜見他?!

你一個文盲武夫,居然學姜子牙跑去打漁?

難道是想讓我親自上門去請?

我腦袋搭牢了才會去!……陸遜嗤笑了一聲。

正想著,親兵扣門而入,稟道:“上大將軍,魏使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