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297 蜀滅魏之戰(與天爭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7 蜀滅魏之戰(與天爭時)

另一邊。

四大部將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魏都洛陽城。

太尉蔣濟雖然已經嚴加提防,但架不住蜀軍從四門一起來犯。四大部將各領2500人,趁著天黑將要關門的空當,衝進來大殺特殺,瞬間就控制了外城。

蔣濟只能率3000禁軍,退守內城皇宮。

因為馬謖之前特意交待過,所以四大部將只是將內城團團圍住,並未直接發起攻擊,並給裡面的人下了個“三日之內,如若不降,便殺進內城,雞犬不留”的最後通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首陽山上,曹丕陵陵前。

首戰即慘敗,曹叡大驚失色,君臣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支兵馬從何處來?誰人統領?目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每個人心裡都籠罩著一片巨大的陰影。

曹爽震驚之餘,總算恢復了一點理智,對曹叡進言道:“陛下,臣曾與蜀國無當飛軍交過手,也與蜀軍諸將有過蒙面,今觀此賊作戰方式,極像蜀之無當飛軍。若是,其統兵大將必為馬謖,馬謖之銳非大都督司馬懿不能當,臣懇請陛下調司馬懿回軍救駕。”

曹叡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應允,“準,准奏!速召司馬懿回軍。”

司空高柔和太傅王凌對望一眼,嘴皮子動了動,最終兩人卻是什麼話都沒說。

若司馬懿此時撤軍,關中之地將盡皆淪喪敵手,關中若失,魏國所面臨的局勢就很艱難了。屆時,蜀國進可以跨河攻打河東,洛陽、南陽;退可以坐守關中,虎視天下。

而這夥犯境的“賊寇”,姑且當他們是馬謖統領的蜀軍,其孤軍深入,焉能長久作戰?陛下只需撤往許昌或鄴城,召各地兵馬圍而困之,聚而殲之,賊寇自消矣。

可是現在,曹爽這都是什麼操作?

曹真那般英雄人物,怎麼生出來一個……一堆廢物?

對方駐紮在山下的也不過是萬餘人馬,而魏國此刻在山上仍有將近一萬五千禁軍,卻人皆喪膽,無人敢下山一戰。

大魏有此“良將”,怕是要亡了啊。

“唉……”高柔狠狠嘆了口氣,匆匆下去傳令,召司馬懿勒兵勤王。

八百裡加急聖旨連夜送到長安。司馬懿見旨大驚,急聚眾將商議。

夏侯霸道:“洛陽城陷,陛下被困首陽山,危在旦夕,今持書來召都督,都督若不歸,將成千古罪人。”

司馬師、司馬昭、牛金等人也附和道:“大都督,撤軍吧。”

見眾將態度出奇的一致,司馬懿沉吟良久,令夏侯霸領兵兩萬連夜先行,又令諸將依次整頓兵馬,自己親率大軍斷後。

夏侯霸領了軍令,連夜起兵突圍而去。

夏侯霸率軍離開的訊息迅速傳到蜀軍大營。諸葛亮令左右扶其上小車,在趙雲姜維等將陪同下,出寨登上驪山,檢視城中魏軍動靜。

佇立良久,只見長安城中燈火通明,魏軍調動頻頻,長嘆道:“長安四通八達,留恐怕是留不住司馬懿了,最多還可以再拖延他三天!”

“但願幼常能在這七天之內,能立下不世之功!”

姜維在一旁扶住諸葛亮,想了想道:“丞相勿憂,想來馬將軍此去,定能一舉滅魏。”

老將趙雲也附和道:“我看幼常可以,他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

諸葛亮點點頭,又嘆息良久,這才回到帳中,令趙雲率廖化、張嶷、張翼等將,領兵三萬守南門。姜維領兵三萬守北門渭水道,自己則親率十萬大軍守東門,唯獨將西門留出來,給司馬懿撤軍之用。

反正洛陽在東邊,司馬懿若從西門出,想回洛陽至少得繞很遠的路。

諸葛亮也想把司馬懿困死在長安城中,奈何力有不逮。

長安是座大城,魏軍在城中仍有八萬兵馬,而蜀軍只有十六萬,這點兵馬根本不足以將其困住。倍則只能攻之,而不能圍之。

所以,諸葛亮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儘量拖延司馬懿撤軍的速度,給馬謖儘量創造出足夠的時間,破魏都,擒曹叡,滅曹魏。

當然,即使此次馬謖滅魏計劃失敗了,蜀國仍然可以全據關中,成強秦之勢。但計劃失敗的話,馬謖恐怕就回不來了。

第二天,司馬懿並未選擇撤軍,只是從城樓上默默注視著東門外的蜀軍緩慢地展開隊形,擺出隨時可戰的架勢。

昨夜能夠讓夏侯霸領軍兩萬東去,是倉促間只能聚集這麼多人馬。等到剩餘八萬大軍全部召集起來的時候,諸葛亮已經連夜在東門外佈置了重兵。

司馬懿甚至一度懷疑,諸葛亮一開始不在東門佈置重兵,就是為了讓他方便撤軍,然後好輕鬆拿下一個完整無缺,人口眾多的長安城。

看罷軍勢,司馬懿迴轉城中,與二子來到密室,商議對策。

在兩個優秀的兒子面前,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每逢戰事,司馬懿都願意和兩個兒子商議。

“父親,東門已有重兵把守,北門只有姜維所部三萬蜀軍,要不要集中兵力,衝跨他們!”司馬師一針見血的說道,“在局部地區形成兵力優勢,出城突擊應該會有很好的斬獲。”

司馬懿沉吟著擺手,“既要撤軍,當保存實力為先,血戰不智啊。”

司馬昭鬱悶的說:“撤軍撤軍,如何撤?東門都被守把了。”

司馬懿並未責怪次子的無狀,耐心說道:“與其撤軍空忙一場,不如安坐長安,等候訊息……”

二子聞言大驚:“父親莫非並無撤軍救駕之意?”

司馬懿嘆了口氣:“然也。”

司馬師想了想道:“父親是擔憂兵回洛陽之前,大魏已亡?”

司馬懿欣慰的看了一眼長子,“非我不想救駕,我料那率軍奇襲洛陽者,乃馬謖麾下四將,首陽山下困陛下者,必是馬謖,魏延,此二人文武兼備,奇謀難測。那曹爽不過是平庸之輩,焉能抵擋住此二人?”

“恐怕未出三日,陛下就會陷入馬、魏二人之手。如此,再回軍救駕豈不是白忙一場。與其空忙,不如待價而沽。不管怎麼說,為父與那諸葛亮有一命之恩,我司馬家又是當世之大族,蜀若想一統天下,豈會虧待於我?”

二子聞言,恍然大悟。

司馬師眼神一亮,舉一反三道:“父親,倘若三日之後,陛下尚安,我軍可揮師東去,滅馬謖於邙山腳下,以成救駕之功!”

“孺子可教也……”司馬懿笑著點頭,又囑咐二人道:“此言切記不可外傳。”

二人點頭應下。